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膏中可溶性/游离氟化物快速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1
作者 曹东霞 周雷 +2 位作者 李家宏 林长钦 陈锦玲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有效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和高场固体核磁共振技术(SS-NMR),系统研究了牙膏中氟化物,建立了牙膏中可溶性/游离氟化物的LF-NMR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LF-NMR 6次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2%以内,精密度高。实际样... 有效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和高场固体核磁共振技术(SS-NMR),系统研究了牙膏中氟化物,建立了牙膏中可溶性/游离氟化物的LF-NMR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LF-NMR 6次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2%以内,精密度高。实际样品测试中,117款牙膏样品中有110款样品LF-NMR定量分析数据与国标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数据相对偏差在±5%以内;另有7款样品,LF-NMR与国标方法定量数据有较大的差异,结合SS-NMR的氟化物物种及形态分析结果,发现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存在不溶性氟化物物种,影响整个体系的弛豫时间,造成LF-NMR测试结果较国标方法低,但LF-NMR可作为快筛手段及时反映牙膏质量问题。LF-NMR方法前处理简单,牙膏样品无需任何前处理,直接装样测试,整个测试流程5 min左右,是非常快速的定量分析手段,并且,结合SS-NMR技术,进一步明确了LF-NMR定量测试适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定量 牙膏 氟化物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乌桕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靓 施瑶 +1 位作者 刘晓燕 闵知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对广西产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 Muell.-Arg)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五个酚性化合物,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Ⅰ),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 采用硅胶和凝胶柱层析,对广西产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 Muell.-Arg)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五个酚性化合物,运用化学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Ⅰ),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Ⅱ),香草酸(Ⅲ),短叶苏木酚酸乙酯(Ⅳ),次没食子酸(Ⅴ)。化合物Ⅰ-V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以上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Ⅲ和Ⅳ具有弱的抗嗜血放线伴生杆菌A.actinomycetemicomtans活性,其它化合物没有明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乌柏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膏中不同形态氟化物的固体NMR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雷 曹东霞 +2 位作者 李家宏 苏哪锋 李文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3-967,共5页
采用19F固体核磁共振技术(19F SS-NMR)对38款含氟牙膏样品中不同形态氟化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牙膏样品经少量淀粉混合固化后直接装样采集,采用hahn-echo回波序列,魔角旋转转速12~14 kHz。结果显示,不同摩擦剂与氟化物匹配的稳定性有较大... 采用19F固体核磁共振技术(19F SS-NMR)对38款含氟牙膏样品中不同形态氟化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牙膏样品经少量淀粉混合固化后直接装样采集,采用hahn-echo回波序列,魔角旋转转速12~14 kHz。结果显示,不同摩擦剂与氟化物匹配的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中摩擦剂水合硅石与氟化物的匹配一般较稳定,氟化物主要以可溶性/游离状态存在于牙膏体系中;部分碳酸钙基质牙膏中,除原料氟化物信号外,还观测到新生成的不可溶性固体氟化钙信号。除摩擦剂的影响外,在一些添加了羟基磷灰石等功效成分的牙膏中,也观测到不可溶性的氟化钙的生成,不可溶性氟化物的生成将降低牙膏中有效氟的含量。对牙膏这种半固体样品,19F SS-NMR具有前处理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对含氟牙膏中氟化物进行形态分析,为牙膏配方研发、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氟化物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膏去除外源性色斑功效评价方法的标准化研究
4
作者 王继才 简锐东 +3 位作者 谢宇 陈晓斌 周艺 谭建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1-1107,共7页
建立了一种评价牙膏去除外源性色斑功效的标准化体外测试方法。以牛牙作为底物,L^(*)a^(*)b^(*)色空间作为牙齿颜色的评价体系,通过染色-刷磨-测试的流程对牙膏样品的去除外源性色斑效果进行测定。对方法的关键参数进行系统优化,最终确... 建立了一种评价牙膏去除外源性色斑功效的标准化体外测试方法。以牛牙作为底物,L^(*)a^(*)b^(*)色空间作为牙齿颜色的评价体系,通过染色-刷磨-测试的流程对牙膏样品的去除外源性色斑效果进行测定。对方法的关键参数进行系统优化,最终确定染色后L*值[40,50]区间的牛牙,使用L8-Ⅱ刷磨仪配套平型的中毛牙刷,刷磨频率100次/min进行600次刷磨等方法条件,建立了标准化的测试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区分不同配方样品间的差异,实验批次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结果重现性较好。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等特点,为牙膏美白去渍的功效宣称提供可靠、科学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外源性色斑 去除 功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