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梯系统共振失效的灵敏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文周 曹树谦 +2 位作者 赵峰 胡铖 刘文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以曳引式电梯为研究对象,考虑电梯曳引绳刚度具有时变特性,对电梯系统建立了8自由度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在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影响系统模态频率的动力参数作为随机变量,结合DOE试验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得出系统随机变... 以曳引式电梯为研究对象,考虑电梯曳引绳刚度具有时变特性,对电梯系统建立了8自由度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在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影响系统模态频率的动力参数作为随机变量,结合DOE试验方法与神经网络技术,得出系统随机变量与系统模态响应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式。依据动态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差的的关系准则,定义了系统共振的失效模式,并对系统的随机变量进行了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研究表明,绳头侧刚度和曳引机支撑刚度对频率共振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电梯系统设计中可以通过修改该动力参数达到有效降低共振的风险。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严格关注和监视该动力参数的变化,避免发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振动 共振 失效灵敏度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立式装箱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海文 常庆麒 +4 位作者 郝斌 王亚军 王哲 苏凡 董雪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51,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电梯厅门的包装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应某电梯企业的要求提出一种电梯厅门自动包装装箱方案,并开发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立式装箱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门板翻转机、箱体上线输送机、箱体定位输送机及装箱机器人组成... 目的为了提高电梯厅门的包装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应某电梯企业的要求提出一种电梯厅门自动包装装箱方案,并开发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立式装箱系统。方法该系统主要由门板翻转机、箱体上线输送机、箱体定位输送机及装箱机器人组成,通过门板翻转机将电梯厅门呈立式姿势,空箱通过箱体上线输送机输送至箱体定位输送机进行定位,再由装箱机器人抓取厅门并将其装入空箱内,该系统自动完成空箱的上线、定位以及厅门装箱,实现电梯厅门装箱的自动化。结果根据箱子宽度的不同,装箱成功率也有所不同,成功率最小为95.5%,最大为100%,均满足要求。结论该系统在保证电梯厅门装箱效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厅门装箱 立式装箱 自动化 工业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曳引机制动器故障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海文 吴云龙 +4 位作者 贺鹏 田贝贝 刘聪聪 王学伟 董雪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5-188,共4页
制动器是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重要安全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设计了制动器检测试验台,能够检测出制动器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制动力矩与故障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分析方法。用线性... 制动器是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重要安全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设计了制动器检测试验台,能够检测出制动器的性能参数是否满足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制动力矩与故障原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分析方法。用线性回归及方差估计的方法分析了试验数据,并用该方法给出了故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曳引机 制动器 试验台 故障检测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池寿命的复合电源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4
作者 姜森豪 马彬 +4 位作者 闫铭铭 杨疑 李欢 巩昊辰 张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4,共8页
为了解决复合电源系统(HESS)中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功率分配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出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HESS能量管理方法。首先,提出基于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预测方法,实现对车辆速度的预测。然后,建立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 为了解决复合电源系统(HESS)中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功率分配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提出一种考虑电池寿命的HESS能量管理方法。首先,提出基于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预测方法,实现对车辆速度的预测。然后,建立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通过在目标方程中引入电池寿命模型实时优化总功率的跟随,电池和超级电容之间功率分配及电池寿命衰减,同时采用动态规划(DP)算法进行在线多目标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RIMA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在2种工况下分别能够降低电池寿命衰减19.88%和26.60%,有效提高了电动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量管理策略 模型预测控制 电池寿命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装配系统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海文 苏凡 +4 位作者 王亚军 郝斌 王哲 常庆麒 王学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7-71,42,共6页
在分析了新国标电梯厅门结构和装配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自动化装配方案。该系统主要由门板上线单元、涂胶单元、人工放筋单元、机器人无铆钉连接单元、预留单元以及安全防护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基... 在分析了新国标电梯厅门结构和装配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梯厅门自动化装配方案。该系统主要由门板上线单元、涂胶单元、人工放筋单元、机器人无铆钉连接单元、预留单元以及安全防护单元和控制单元组成。控制单元基于PLC和上位工控机设计,通过Device Net协议,实现机器人与主控PLC的数据通信,利用触摸屏和上位组态软件对整个系统的生产状态进行监控。该系统可自动完成电梯厅门的涂胶和无铆钉连接作业,实现了新国标电梯厅门的自动化装配。实践证明,该系统提高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厅门装配 无铆钉连接 工业机器人 PLC 触摸屏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梯厅门非接触平面度检测装置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文 董雪朋 +4 位作者 王亚军 郝斌 白云龙 吴云龙 常庆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针对传统的电梯厅门平面度检测方法耗时费力、精度低等问题,研制一套电梯厅门非接触平面度自动化检测装置。重点介绍平面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机械结构及测控系统。测控系统基于工控机和美国NI公司LabVIEW软件平台进行开发。通过激光追... 针对传统的电梯厅门平面度检测方法耗时费力、精度低等问题,研制一套电梯厅门非接触平面度自动化检测装置。重点介绍平面度检测系统整体方案、机械结构及测控系统。测控系统基于工控机和美国NI公司LabVIEW软件平台进行开发。通过激光追踪仪对平面度检测装置的整体检测精度进行了检验,达到了设计精度要求。该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精度高、检测人员劳动强度低等特点。目前该电梯厅门平面度检测装置已在企业成功应用,且运行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厅门 平面度 非接触检测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电梯厅门机器人装箱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常庆麒 赵海文 +4 位作者 郝斌 刘聪聪 王亚军 白云龙 黄胜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78,共4页
介绍了电梯厅门机器人装箱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该系统的控制采用上下位控制模式实现。下位控制系统基于PLC实现,主要完成对各执行元件、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上位监控管理系统基于工控机和组态软件设计,主要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合同订单、... 介绍了电梯厅门机器人装箱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该系统的控制采用上下位控制模式实现。下位控制系统基于PLC实现,主要完成对各执行元件、工业机器人的控制;上位监控管理系统基于工控机和组态软件设计,主要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合同订单、生产状态、生产报表、故障诊断、设备维护等信息管理。该系统已经在用户现场进行了连续正式生产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厅门装箱 工业机器人 PLC 触摸屏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装配机械手振动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林坤 董桂鹏 +2 位作者 王锡山 许彩霞 刘东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5,共3页
针对某种线圈装配系统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利用ADAMS对机械手进行振动仿真分析,获取机械手端部振幅及衰减情况,得出机械手底部振动对下一步装配质量的影响,同时为装配系统控制程序的延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ADAMS 仿真分析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汽车点火线圈装配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坤 董桂鹏 许彩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点火线圈的装配是点火线圈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点火线圈装配技术在国内发展迟缓,装配设备落后,严重制约点火线圈的批量生产,影响了点火线圈的质量。因此,设计一套点火线圈装配设备,对提高点火线圈的质量和装配效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 点火线圈的装配是点火线圈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而点火线圈装配技术在国内发展迟缓,装配设备落后,严重制约点火线圈的批量生产,影响了点火线圈的质量。因此,设计一套点火线圈装配设备,对提高点火线圈的质量和装配效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根据某型号汽车点火线圈中的初、次级线圈、壳体的特征和设计要求,提出了装配系统的方案并进行了结构设计。其次,对重要部件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利用ADAMS参数化分析中的设计研究方法,对装配过程中装配机构的下压力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最佳下压力数值。利用ANSYS中对线圈施加最优下压力时的动载荷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得出线圈的最大应力应变点,校核了线圈骨架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线圈 装配系统 虚拟样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