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衬套离散化建模方法在汽车悬架仿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柳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5-57,共3页
为考虑悬架连杆等结构的弹性变形对悬架K&C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衬套的离散化弹性部件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以某奇瑞车型的多连杆后悬架拖曳臂建模为例,分别采用柔性体建模、非线性梁建模和衬套离散化建模三种方法,进行仿真分析... 为考虑悬架连杆等结构的弹性变形对悬架K&C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衬套的离散化弹性部件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以某奇瑞车型的多连杆后悬架拖曳臂建模为例,分别采用柔性体建模、非线性梁建模和衬套离散化建模三种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套 柔性体 非线性梁 多连杆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挥鞭伤安全座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鹏翔 陈超卓 +3 位作者 徐立伟 张亮 高勇丽 张海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以Euro NCAP挥鞭伤动态评估为基础,采用DOE分析手段,得到座椅部分设计参数对挥鞭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座椅设计参数的变化,几个损伤评价指标呈非线性变化,而且是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因此,防挥鞭伤安全座椅设计应是一种多目标综合... 以Euro NCAP挥鞭伤动态评估为基础,采用DOE分析手段,得到座椅部分设计参数对挥鞭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座椅设计参数的变化,几个损伤评价指标呈非线性变化,而且是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因此,防挥鞭伤安全座椅设计应是一种多目标综合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座椅 优化设计 挥鞭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架的KC特性对整车操纵稳定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柳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8-119,共2页
悬架K&C特性是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基础。通过改变前悬架K&C的侧倾转向系数和侧向变形转向系数,分析了悬架K&C特性对整车不足转向度的影响;该方法也可用于悬架其它K&C性能的分析,为汽车悬架的概念设计和样车性能的... 悬架K&C特性是研究汽车操纵稳定性能的基础。通过改变前悬架K&C的侧倾转向系数和侧向变形转向系数,分析了悬架K&C特性对整车不足转向度的影响;该方法也可用于悬架其它K&C性能的分析,为汽车悬架的概念设计和样车性能的提升提供仿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K&C 侧倾转向系数 变形转向系数 不足转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前保险杠横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智文 孙希庆 +2 位作者 项生田 芦连 李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为某车型设计并试制了一种铝合金前保险杠横梁,其质量比原来的DP1200超高强钢制的原型减轻了35%。在25km/h车速的碰撞试验时,铝合金保险杠横梁的第一个加速度峰值比钢制横梁大2.6g,且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了5ms,说明铝合金保险杠横梁... 为某车型设计并试制了一种铝合金前保险杠横梁,其质量比原来的DP1200超高强钢制的原型减轻了35%。在25km/h车速的碰撞试验时,铝合金保险杠横梁的第一个加速度峰值比钢制横梁大2.6g,且最大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了5ms,说明铝合金保险杠横梁能更好地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仿真结果表明,在10km/h车速的正面碰撞时,铝合金前保险杠横梁的最大侵入量比钢制横梁小7mm,而吸能量比钢制横梁增加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保险杠横梁 铝合金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直梁碰撞性能仿真和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彭洪梅 胡平 +2 位作者 申国哲 吴沈荣 王安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2-786,共5页
为研究材料及其厚度和结构圆角对汽车主要吸能结构前纵梁的碰撞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模拟前纵梁的薄壁直梁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正面碰撞仿真,并分析了材料与结构参数对薄壁直梁碰撞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溃距离下,直梁吸能与... 为研究材料及其厚度和结构圆角对汽车主要吸能结构前纵梁的碰撞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模拟前纵梁的薄壁直梁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正面碰撞仿真,并分析了材料与结构参数对薄壁直梁碰撞吸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溃距离下,直梁吸能与材料强度呈指数小于1的幂指数的增长关系;与厚度呈现指数大于1的幂指数的增长关系;单位质量下壁梁圆角部分的吸能是平面部分的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直梁 抗撞性能 仿真 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直梁件碰撞诱导变形模拟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鹏翔 徐立伟 +2 位作者 张亮 高勇丽 吴沈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采用LS-DYNA软件对某薄壁直梁件开设的8种诱导结构进行碰撞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诱导结构对薄壁直梁件压溃模式、载荷变化和能量吸收情况的影响。初步认为,不加诱导结构时薄壁直梁件的变形模式不稳定;薄壁直梁件在轴向压溃过程,对侧壁... 采用LS-DYNA软件对某薄壁直梁件开设的8种诱导结构进行碰撞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诱导结构对薄壁直梁件压溃模式、载荷变化和能量吸收情况的影响。初步认为,不加诱导结构时薄壁直梁件的变形模式不稳定;薄壁直梁件在轴向压溃过程,对侧壁上的孔不敏感;侧壁上诱导槽的开设形式对薄壁直梁件压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直梁件 变形诱导结构 碰撞仿真 汽车 IS-DYNA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体前端造型及材料对于行人腿部伤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正 陈超卓 吴沈荣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研究了车体前端造型、空间布置等参数以及前保险杠材料的选取对在行人—车辆碰撞时行人腿部伤害指标的影响。对于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工况下,行人保护小腿和大腿碰撞实验,采用有限元瞬态分析程序LS-DYNA,数值模拟分析了行人腿... 研究了车体前端造型、空间布置等参数以及前保险杠材料的选取对在行人—车辆碰撞时行人腿部伤害指标的影响。对于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工况下,行人保护小腿和大腿碰撞实验,采用有限元瞬态分析程序LS-DYNA,数值模拟分析了行人腿部的受力以及损伤机理。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准静态加载曲线,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正确性。考查不同泡沫材料对小腿胫骨加速度、弯曲角度和剪切位移的影响;考查不同的发动机罩前缘高度、保险杠前缘长度、发动机罩刚度和水箱上横梁x向位置等参数,对大腿轴向力和弯曲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PP、PU和STRAND三种泡沫材料中,EPP材料的刚度特性更有利于行人小腿保护,当泡沫x向厚度、密度和z向安装高度发生变化时,胫骨加速度的变化趋势较复杂,没有明确规律;弯曲角度和剪切位移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呈现单调的变化趋势;大腿伤害值受发动机罩刚度影响较小,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车辆碰撞 行人保护 腿部 有限元 前保险杠 泡沫材料 车体前端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架侧倾刚度分布对车辆瞬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红领 张德超 +2 位作者 孙国良 张林波 徐有忠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7,共6页
建立ADAMS/Car整车仿真模型并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因数T.B.为车辆瞬态特性的评价指标,以弹簧刚度和稳定杆直径为变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仿真出不同侧倾刚度分布对应的车辆瞬态响应。最后,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瞬态特性与设... 建立ADAMS/Car整车仿真模型并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汽车因数T.B.为车辆瞬态特性的评价指标,以弹簧刚度和稳定杆直径为变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仿真出不同侧倾刚度分布对应的车辆瞬态响应。最后,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瞬态特性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分析了设计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为车辆侧倾刚度的匹配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因数T.B. 瞬态响应 侧倾刚度分布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密度法在车身焊点布置拓扑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明军 周帆 +1 位作者 赵永玲 刘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0-464,共5页
为探索焊点布置对乘用车车身振动特性的影响,将变密度拓扑优化法应用于车身焊点布置的设计中,改善乘用车车身共振问题。首先,确定影响车身低阶模态频率的关键部件,然后将车身结构进行分区,最后应用变密度法对车身关键部件的焊点进行分... 为探索焊点布置对乘用车车身振动特性的影响,将变密度拓扑优化法应用于车身焊点布置的设计中,改善乘用车车身共振问题。首先,确定影响车身低阶模态频率的关键部件,然后将车身结构进行分区,最后应用变密度法对车身关键部件的焊点进行分区拓扑优化。结合乘用车车身焊接工艺,以车身低频固有振动特性为优化目标,以车身焊点体积最少为约束条件,以焊点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对车身结构焊点布置进行拓扑优化。经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拓扑优化后车身焊点数目缩减了2.38%,车身的一阶模态频率为27.53 Hz,提高了1.28 Hz。将变密度法应用于乘用车车身焊点布置拓扑优化设计,有助于确定车身焊点的最佳布局,减少结构共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 焊点布置 怠速振动 变密度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VSS201规程在车辆内饰件与乘员头部碰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亚军 陈超卓 吴沈荣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在发生车辆碰撞时,车辆内饰件要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该文利用1998年颁布的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201(FMVSS,为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的缩写),考虑到硬点、位置、内饰... 在发生车辆碰撞时,车辆内饰件要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该文利用1998年颁布的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201(FMVSS,为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的缩写),考虑到硬点、位置、内饰件材料、护钣厚度、加强筋等因素,建立了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模型。对于护钣厚度、材料和结构三方面对内饰件碰撞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用简化力学模型,分析了内饰件对乘员头部受力。分析方法可用于改进车辆内饰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碰撞 乘员保护 车辆内饰件 头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模型刚度对前部偏置碰撞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董程 顾镭 +1 位作者 吴沈荣 张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54-956,968,共4页
建立了整车碰撞模型中的轮胎模型后,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使模拟的轮胎刚度特性曲线近似于试验的轮胎刚度特性曲线,并应用于整车前部偏置碰撞模拟中,分析轮胎刚度对偏置碰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刚度对碰撞过程整车加速度、截面力、... 建立了整车碰撞模型中的轮胎模型后,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使模拟的轮胎刚度特性曲线近似于试验的轮胎刚度特性曲线,并应用于整车前部偏置碰撞模拟中,分析轮胎刚度对偏置碰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刚度对碰撞过程整车加速度、截面力、防火墙侵入量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刚度 前部偏置碰撞 有限元分析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