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秸秆基地膜增韧改性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恩惠 陈玲 +3 位作者 范肖东 彭鵾 GUEGUIM KANA E B 翟胜丞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以秸秆纤维为原料,经氯化胆碱/尿素-微生物联合预处理之后,依次通过填充不同添加量的杨木纤维、调控湿强剂组合种类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木质素聚合物作表面涂层,制备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分析改性处理对可降解秸秆纤维基地膜力... 以秸秆纤维为原料,经氯化胆碱/尿素-微生物联合预处理之后,依次通过填充不同添加量的杨木纤维、调控湿强剂组合种类以及利用自主研发的纳米木质素聚合物作表面涂层,制备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分析改性处理对可降解秸秆纤维基地膜力学性能、韧性、疏水性、降解性及水稻生长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杨木纤维的填充可有效降低细小秸秆纤维流失率;优选杨木纤维与秸秆纤维质量比为4∶6,湿强剂硫酸铝(AS)添加量1.5%、阳离子分散松香胶(CDR)1.5%,纳米木质素聚合物表层涂布量2~2.5 g/m^(2)时,获得的改性秸秆纤维基地膜(MSFM)抗张指数为30.33 N·m/g、湿抗张指数9.23 N·m/g、撕裂指数5.16 mN·m^(2)/g、耐破指数2.36 kPa·m^(2)/g,应变由0.48%提高到1.13%,增幅达135.42%,且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湿稳定性。地膜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第9周时MSFM失重率达62%,同时盆栽试验期杂草抑制率达81.20%,且具有良好的土壤保温及水稻促生作用。生物可降解秸秆纤维地膜能够从源头减少污染物和化石资源投入,在农田土壤覆盖应用领域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可降解地膜 增韧改性 力学性能 杂草防控 增温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毯覆盖对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杂草防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彭鵾 靳红梅 +8 位作者 孙恩惠 陈国强 雍宬 GUEGUIM KANA E B 吴增游 刘歆颖 程洁红 曲萍 黄红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0-438,共9页
为探究不同碳氮比(C/N)水稻秸秆纤维毯覆盖对葡萄果实品质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在葡萄园内实施秸秆纤维毯覆盖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包括覆盖C/N为25、35、65的秸秆纤维毯处理,以及不铺设秸秆纤维毯的对照(CK),研究其对土壤温湿度、养分... 为探究不同碳氮比(C/N)水稻秸秆纤维毯覆盖对葡萄果实品质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在葡萄园内实施秸秆纤维毯覆盖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包括覆盖C/N为25、35、65的秸秆纤维毯处理,以及不铺设秸秆纤维毯的对照(CK),研究其对土壤温湿度、养分以及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N为25、35和65的处理均能改善葡萄园土壤性质,且C/N为25的处理效果最好。铺设秸秆纤维毯的葡萄园土壤温度降低3.83%~13.23%,pH值增幅最高达5.02%,土壤湿度提高0.56~2.51个百分点,速效钾提高4.80%~32.68%,硝态氮提高29.80%~146.40%,且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得到提升。覆盖秸秆纤维毯能有效控制设施葡萄园土壤杂草密度和生物量,生态控草效果达81.82%~90.91%。此外,秸秆纤维毯覆盖对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具有积极作用,C/N为25、35和65处理的葡萄糖酸比较CK分别提高37.13%、21.57%和23.12%。秸秆纤维毯覆盖处理尤其是C/N为25的处理可以起到调控温度和保湿功效,且显著提高葡萄园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从而提高葡萄园土壤管理综合效益。研究表明,铺设秸秆纤维毯是一种优异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措施,可以改善葡萄的品质,秸秆纤维毯适合作为覆盖物铺设在设施葡萄园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秸秆纤维毯 土壤性质 杂草防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酸性普鲁兰酶突变体有利于淀粉高葡糖浆的制备
3
作者 李波 丛慧慧 +4 位作者 王彩喆 张亚楠 牛丹丹 Nokuthula Peace MCHUNU 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普鲁兰酶是淀粉糖工业中的重要酶制剂,现工业上使用的普鲁兰酶PulA与葡糖淀粉酶在酸性pH工业应用属性上存在差异,影响淀粉高葡糖浆的酶法制备质量和效率。为此,对普鲁兰酶PulA实施定向进化,获得了普鲁兰酶突变体N9。该突变体的最适作用... 普鲁兰酶是淀粉糖工业中的重要酶制剂,现工业上使用的普鲁兰酶PulA与葡糖淀粉酶在酸性pH工业应用属性上存在差异,影响淀粉高葡糖浆的酶法制备质量和效率。为此,对普鲁兰酶PulA实施定向进化,获得了普鲁兰酶突变体N9。该突变体的最适作用条件为60℃和pH 4.5,在65℃下保留95%以上酶活力,在pH 4.3或pH 4.0下分别保留96%和85%酶活力。与现工业葡糖淀粉酶进行复配及应用于高葡糖浆的制备,在30%(质量分数)底物(淀粉液化液)溶液中加入25 U/g普鲁兰酶N9和125~150 U/g葡糖淀粉酶,于61~65℃和pH 4.0~4.3糖化24 h,糖液中葡萄糖当量值最高达97.51%,较对照提高了1.73%。该研究获得的普鲁兰酶新分子的应用酶学性能得到有益提升,在淀粉糖工业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酶 耐酸性 分子进化 淀粉糖化 高葡糖浆 葡萄糖当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Wxmp背景下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及其互作对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姝 张亚东 +7 位作者 刘燕清 赵春芳 周丽慧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Balakrishna Pillay 王才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90-1702,共13页
为了明确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半糯粳稻品质差异的原因,以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表现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无多态性的武粳13和关东194 (Milky Princess)杂交后代衍生的64个半糯品系为材料,分析了Wxmp基因背景下, SSⅡa和SSⅢ... 为了明确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半糯粳稻品质差异的原因,以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表现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无多态性的武粳13和关东194 (Milky Princess)杂交后代衍生的64个半糯品系为材料,分析了Wxmp基因背景下, SSⅡa和SSⅢa基因等位变异对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 AC)、胶稠度(gel consistency, GC)、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及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对AC、GC、GT和RVA谱特征值都有显著影响,且2个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2和SSⅢa2 (2表示该基因来源于非半糯亲本武粳13)有使AC增高的趋势,分别使AC提高1.87%和1.23%, 2年结果基本接近。单个SSⅡa和SSⅢa等位变异对GT无显著影响,而基因型SSⅡa1SSⅢa1(1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半糯亲本关东194)的GT比SSⅡa2SSⅢa2高1.34℃,达显著水平,表明2个基因的互作对GT有显著影响。GC在不同基因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SSⅡa2和SSⅢa1可分别使GC增加8.74mm和9.62mm。从2个基因的互作效应来看,基因型SSⅡa2SSⅢa1的GC比基因型SSⅡa1SSⅢa2和SSⅡa2SSⅢa2分别增加10.64 mm和16.95 mm。SSⅡa2使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增加,回复值和消减值下降;而SSⅢa2的效应则相反。2个基因的互作效应,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和冷胶黏度均以SSⅡa2SSⅢa1最大,崩解值和回复值均以SSⅡa2SSⅢa2最大,消减值SSⅡa2SSⅢa1最小。本研究结果为半糯粳稻蒸煮食味品质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糯粳稻 SSIIa SSⅢa 蒸煮食味品质 等位基因效应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x^mp基因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姚姝 张亚东 +7 位作者 刘燕清 赵春芳 周丽慧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Balakrishna PILLAY 王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7-227,共11页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宁0145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与F3株系。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含有Wx^mp基因的F2单株与F3株系,将这些F2单株与F3株系分成SSⅡa^nPUL^n、SSⅡa^nPUL^w、SSⅡa^wPUL^n和SSⅡa^wPUL^w4种基因型(n和w分别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宁0145和武运粳21),分析不同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同一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SSⅡa和PUL等位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间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武运粳21的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分别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0.29%~1.00%和0.62%~1.18%,且PUL的效应大于SSⅡa,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提高了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对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的作用较小。【结论】明确了Wx^mp背景下SSⅡa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SⅡa和PU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糯基因 蒸煮食味品质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 极限糊精酶基因 等位基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逐次Taylor级数线性化法在多孔伸展界面上求解高对流Maxwell流体的磁流体动力学流动
6
作者 S·S·莫查 T·哈亚特 +2 位作者 O·M·阿多塞瑞 吴承平(译) 张禄坤(校)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9-932,共14页
研究不可压缩的高对流Maxwell(UCM)流体,在多孔伸展界面上作磁流体动力学(MHD)的边界层流动.利用相似变换将控制的偏微分方程,变换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采用逐次Taylor级数线性化方法(STLM)求解该非线性问题.对所显现的参数完成速度分量... 研究不可压缩的高对流Maxwell(UCM)流体,在多孔伸展界面上作磁流体动力学(MHD)的边界层流动.利用相似变换将控制的偏微分方程,变换为非线性常微分方程.采用逐次Taylor级数线性化方法(STLM)求解该非线性问题.对所显现的参数完成速度分量的计算,介绍了表面摩擦因数的数值结果,并分析了问题所显现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对流Maxwell流体 边界层流动 逐次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研伦理的未来走向——国际科研伦理论坛卫星会议综述
7
作者 Natalie Banner Katherine Littler +3 位作者 Douglas Wassenaar Paul Woodgate 尤晋泽 周凭博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6,F0003,共4页
2014年6月在墨西哥城重启了国际科研伦理论坛(global forum on bioethics in research ,GFBR)卫星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了GFBR可以就目前国际科研伦理的提案和争议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并期冀未来的GFBR可以为创建国际对话、构建共识... 2014年6月在墨西哥城重启了国际科研伦理论坛(global forum on bioethics in research ,GFBR)卫星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了GFBR可以就目前国际科研伦理的提案和争议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并期冀未来的GFBR可以为创建国际对话、构建共识以及解决国际健康研究中的核心伦理问题搭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伦理 国际 会议 卫星 论坛 综述 墨西哥城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