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吸附空调的全性能实验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陆紫生 王如竹 +3 位作者 夏再忠 代彦军 鲁秀锐 杨传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了不同工作条件对硅胶-水吸附机组性能的影响,例如热水进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热水流量、冷水出口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制冷性能的影响。在北纬36°41′地区进行应用,经过测量计算,在夏日典型晴天条件下,集热器平均效率为0.36,... 研究了不同工作条件对硅胶-水吸附机组性能的影响,例如热水进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热水流量、冷水出口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制冷性能的影响。在北纬36°41′地区进行应用,经过测量计算,在夏日典型晴天条件下,集热器平均效率为0.36,吸附制冷机平均COP(性能系数)为0.44,平均太阳能COP值为0.16。测量结果表明,机组性能受多种工作条件影响。机组制冷性能随着热水进口温度、热水流量、冷水出口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冷却水进口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当热水进口温度为79.0℃,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4℃,冷水出口温度为13.7℃,制冷功率为17.9kW,COP可达0.63。当热水流量为2124kg/h(名义热水流量为3400kg/h),热水进口温度为79.9℃,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0.2℃,冷水出口温度为15.3℃时,制冷功率12.7kW,COP为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太阳能 硅胶 吸附 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箱电池包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李鑫盛 贾腾 +2 位作者 赵耀 姜山 代彦军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0,112,共8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不断提高以及高功率快充技术的发展,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吹胀式冷板构建了一种多箱电池包直冷热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5 C倍... 随着锂离子电池功率密度不断提高以及高功率快充技术的发展,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吹胀式冷板构建了一种多箱电池包直冷热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0.5 C倍率充电工况下,压缩机转速为2400 r/min时,系统的平均性能系数(COP)可达到5.83,冷板的最大无量纲压力损失系数为6.27%,冷板间最大温差为1.90℃。冷板间的温差随着压缩机转速升高和冷板热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冷板间的最大温差为3.99℃。系统COP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系统COP最高可达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理系统 直冷 多箱电池包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实验与分析
3
作者 黄国瑞 赵耀 +2 位作者 谢明熹 陈尔健 代彦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9-417,共9页
提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实验与分析,利用除湿换热器回收数据中心余热进行新风除湿,实现数据中心余热就地消纳。以上海某研究所冷板式液冷数据机房为研究对象,试制余热回收除湿系统进行除湿性能及余热回收性能的测试。实验结... 提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系统实验与分析,利用除湿换热器回收数据中心余热进行新风除湿,实现数据中心余热就地消纳。以上海某研究所冷板式液冷数据机房为研究对象,试制余热回收除湿系统进行除湿性能及余热回收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除湿换热器回收冷板式液冷数据机房的50℃余热对新风进行连续除湿,平均除湿性能系数(COP)最高可达8.85,在6 min、4500 m^(3)/h工况下平均余热回收效率可达4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余热回收 除湿换热器 吸附 再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式热管理器的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皇甫艺 吴静怡 +1 位作者 王如竹 夏再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69,共6页
内燃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性好等优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同时解决缸套水温度控制、余热回收与管理等多个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集成式热管理器的概念。该热管理器... 内燃发电机组冷热电联供系统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性好等优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同时解决缸套水温度控制、余热回收与管理等多个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集成式热管理器的概念。该热管理器既可以控制缸套水温度,又可以实现多品位热源输入、多种类热用户热量输出和余热热能管理等多种功能。文中介绍了其运行原理和热管理思路,并基于微型冷热电联供实验系统,给出了热管理器工程样机的具体设计实例。模拟结果表明,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发电功率从空载到满负荷12kW发电的过程中,在不同余热利用工况下,内燃发电机组缸套水进口温度都可以控制在84~89℃,同时具备良好的余热热能管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内燃发电机组 热管理 控温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电池直冷热管理系统的模拟实验
5
作者 孔俊龙 毕扬 +1 位作者 赵耀 代彦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9-296,共8页
储能电池在能量存储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高效的热管理系统确保其安全与性能。冷媒直冷技术因其优良的均温性和高效能,在电池热管理领域受到关注。系统通过直冷板流道中的制冷剂两相汽化过程实现电池组的高效温控和温度均匀性控制。实验... 储能电池在能量存储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高效的热管理系统确保其安全与性能。冷媒直冷技术因其优良的均温性和高效能,在电池热管理领域受到关注。系统通过直冷板流道中的制冷剂两相汽化过程实现电池组的高效温控和温度均匀性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在环境温度25℃下,系统在500 W热载荷、40 Hz压缩机频率的标准工况下,冷板表面温度均匀,最大温差控制在0.4℃以内。同时,冷板间温度差异小,平均温度极差仅为0.28℃,系统温度均匀性良好。通过优化压缩机频率等运行参数可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储能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热管理 直冷系统 两相流 传热 温度均匀性 压缩机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在非标准测试条件下的能量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涛 申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9-175,共7页
该研究基于非标准测试条件,结合五参数电学模型、热阻模型和损失模型,提出一种评估光伏组件能量分布的耦合模型。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该模型在模拟光伏组件发电量和太阳电池温度方面的准确性,并研究非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 该研究基于非标准测试条件,结合五参数电学模型、热阻模型和损失模型,提出一种评估光伏组件能量分布的耦合模型。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该模型在模拟光伏组件发电量和太阳电池温度方面的准确性,并研究非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运行状态和能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某个晴天下,对于一个实际运行的光伏组件,21.9%的入射太阳能由于太阳电池本身或连接处的光学反射而耗散在周围环境中,只有14.3%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实现有效输出,剩余63.8%的能量则被转换成热源。在这些热源中,超过一半是来自光谱失配损失,即热化损失和亚带隙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能量分布 热管理 能量损失机制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