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钢双水分烧结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18,共4页
通过在烧结机上对台车挡板附近的边缘混合料进行加水,在烧结机台车上形成边缘水分高于中部水分的双水分混合料,降低边缘混合料透气性,抑制烧结边缘效应,使边缘烧结速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基本与中部一致,消除了台车边缘烧结速度过快的问题... 通过在烧结机上对台车挡板附近的边缘混合料进行加水,在烧结机台车上形成边缘水分高于中部水分的双水分混合料,降低边缘混合料透气性,抑制烧结边缘效应,使边缘烧结速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基本与中部一致,消除了台车边缘烧结速度过快的问题,使烧结废气温度分布更加合理。太钢生产实践表明,烧结机台车边缘混合料与中部混合料的水分差值在0.6%~0.9%较为合适,在此条件下进行双水分烧结,烧结终点温度可提高20℃以上,烧结矿质量指标得到改善,粉率降低,转鼓强度升高,烧返比降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烧结机 双水分烧结 双水分混合料 边缘混合料 边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450m^2烧结机生产参数模块化控制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李强 吴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2,26,共8页
通过对太钢450m2烧结机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得出烧结机机速与混合料上料量、主抽风门开度、台时产量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生产参数控制模块,用于生产控制和工况判断,进一步细化了烧结生产精细化操作,使烧结矿质量得到... 通过对太钢450m2烧结机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得出烧结机机速与混合料上料量、主抽风门开度、台时产量等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生产参数控制模块,用于生产控制和工况判断,进一步细化了烧结生产精细化操作,使烧结矿质量得到改善,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0.67个百分点,-5 mm含量降低0.30个百分点,5~10mm含量降低0.69个百分点,烧返比降低0.8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机 生产参数 控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烧结过程参数对烟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郝永寿 朱小红 +1 位作者 程亮 薛利忠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7,共4页
通过对烧结烟气在线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摸索了烟气成分变化与烧结生产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将其用于烧结过程变化趋势的分析与预测,有利于烧结机稳定和优质高产。
关键词 烧结过程 烟气分析 稳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烧结烟气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冀岗 董卫杰 +1 位作者 李强 龙红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比较分析了当前工业化应用烧结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针对脱硝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低温SCR脱硝中试设备在太钢450 m^2烧结机开展了连续8周的脱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SCR催化剂空速高、催化活性稳定,在150℃条件下脱硝效率大于85... 比较分析了当前工业化应用烧结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针对脱硝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低温SCR脱硝中试设备在太钢450 m^2烧结机开展了连续8周的脱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SCR催化剂空速高、催化活性稳定,在150℃条件下脱硝效率大于85%,NO_x平均排放浓度32.27 mg/Nm^3,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铵盐沉积和催化活性衰减。低温SCR脱硝系统运行成本估算为4.68元/t-s,但不包括脱硫后烟气加热到150℃的成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降低催化剂活性温度窗口至110℃、提高催化剂抗硫能力和二噁英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脱硝 低温SCR催化剂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450m^2烧结机高比例稳定配加生石灰的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岗 程亮 曹素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4,共4页
太钢450m2烧结机在高比例配用生石灰作为主要熔剂进行烧结生产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在生石灰仓内安装流化装置;改造螺旋给料系统;实施生石灰出料总量检测跟踪以及生石灰质量监测等措施,最终解决了高比例生石灰难以稳定配加的问题,为... 太钢450m2烧结机在高比例配用生石灰作为主要熔剂进行烧结生产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在生石灰仓内安装流化装置;改造螺旋给料系统;实施生石灰出料总量检测跟踪以及生石灰质量监测等措施,最终解决了高比例生石灰难以稳定配加的问题,为烧结过程的强化与稳定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烧结矿成分的稳定控制和烧结矿产质量指标的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过程 生石灰配加 料仓 流化装置 螺旋给料机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5号高炉大修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巩黎伟 郑伟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0,共5页
对太钢5号高炉大修开炉快速达产的主要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制定详细的开炉方案,选择合适的送风参数和适宜的鼓风加湿节奏,合理控制高炉煤气流的分布,精确确定第一次铁出铁时间,按预定计划完成高炉大修开炉。开炉后,高炉操作以保证... 对太钢5号高炉大修开炉快速达产的主要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制定详细的开炉方案,选择合适的送风参数和适宜的鼓风加湿节奏,合理控制高炉煤气流的分布,精确确定第一次铁出铁时间,按预定计划完成高炉大修开炉。开炉后,高炉操作以保证合理煤气流分布为核心,送风后第四天利用系数达到2.303t/(m^(3)·d),焦比降至415kg/t,实现了高效开炉、快速达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开炉 送风参数 煤气流分布 达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太钢烧结矿碱度稳定性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闫利娥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运用测量系统分析、失效模式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有效的质量改进手段,找出了影响太钢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烧结矿碱度稳定率(R±0.05)由原来的81.54%提高到86.76%,很好地满足了高... 运用测量系统分析、失效模式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有效的质量改进手段,找出了影响太钢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使烧结矿碱度稳定率(R±0.05)由原来的81.54%提高到86.76%,很好地满足了高炉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碱度 稳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3号高炉提高煤比的实践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纪山 王红斌 何小平 《炼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2,共3页
对太钢3号高炉提高煤比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提高煤比的生产操作措施,并提出了保持长期高煤比仍需要解决的技术和操作问题。
关键词 高炉 原燃料 风口 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450m^2烧结机主抽风机振动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曹素辉 封安宝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2,共5页
介绍了太钢450m2烧结机1#主抽风机振动的原因分析和处理过程。总结了该厂在主抽风机管理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主抽风机 振动 诊断动 平衡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4350m^3高炉硬质压入料的改进与应用
10
作者 张杰 郑期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0-462,共3页
为延长硬质压入料的使用寿命,将硬质压入料的骨料由莫来石改为亚白刚玉,取消石墨,增加Si C加入量至32%(w),结合剂加入量减少10%(w),选用6%~8%(w)的中温增强剂,压入料的强度、耐磨性明显提高。同时,通过提高压入机的工作压力,采用多机施... 为延长硬质压入料的使用寿命,将硬质压入料的骨料由莫来石改为亚白刚玉,取消石墨,增加Si C加入量至32%(w),结合剂加入量减少10%(w),选用6%~8%(w)的中温增强剂,压入料的强度、耐磨性明显提高。同时,通过提高压入机的工作压力,采用多机施工,可保证每次24 h休风期间顺利完成约400个压入孔150~200 t压入料的压入作业。改进后,在太钢4 350 m3高炉使用,一次压入维修内衬的使用寿命达到3个月以上,基本消除炉皮高温热点,保证高炉的安全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压入料 耐磨性 强度 造衬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5号高炉大修炉缸采用的长寿技术
11
作者 向宏宇 张峰 向一菲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
基于太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简要阐述了炭砖破损的主要原因,详细阐述了5号高炉大修炉缸采用的长寿技术。在构建大高炉炉缸安防长寿体系、提升炉缸热流强度基准等理念的支撑下,炉缸采用了冷却强度调控、石墨环+大块炭砖+陶瓷杯组合结... 基于太钢5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简要阐述了炭砖破损的主要原因,详细阐述了5号高炉大修炉缸采用的长寿技术。在构建大高炉炉缸安防长寿体系、提升炉缸热流强度基准等理念的支撑下,炉缸采用了冷却强度调控、石墨环+大块炭砖+陶瓷杯组合结构、复合强化炉底封板、捣打料热阻控制、炉缸侵蚀模型等技术。生产效果表明,采用以上新技术后,5号高炉炉缸内衬实际温度符合预期,炉况正常,各项生产指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炉缸 长寿技术 热流强度 陶瓷杯 捣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1800m^3高炉降低动力介质成本的措施
12
作者 汤海明 《炼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6,共4页
对太钢1800 m^3高炉降低动力介质成本的措施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风减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定检休风送风方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加强原燃料变化管理等措施,1800m^3高炉大幅降低了动力介质成本,实现了经济冶炼。2018年动力介质成本... 对太钢1800 m^3高炉降低动力介质成本的措施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风减氧、调整装料制度、优化定检休风送风方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加强原燃料变化管理等措施,1800m^3高炉大幅降低了动力介质成本,实现了经济冶炼。2018年动力介质成本从1月的61.067E/t下降到12月的49.93元/t,其中8月最低,仅为45.51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动力介质 生产成本 风量 装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炉布料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壮年 柳政根 +1 位作者 储满生 陈树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8-662,共5页
以无料钟布料过程中物料运动机理为基础,改进了料流轨迹的修正方法,提出了料面形状计算的新方法.高炉布料模型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炉料特性、焦炭塌落等对料面形状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布料.结合生产实践需求,计算出了各种不同布... 以无料钟布料过程中物料运动机理为基础,改进了料流轨迹的修正方法,提出了料面形状计算的新方法.高炉布料模型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炉料特性、焦炭塌落等对料面形状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布料.结合生产实践需求,计算出了各种不同布料制度下炉料的料面形状、炉料径向分布、径向矿焦比等参数,提出了高炉区域焦炭负荷指数,更加直观、形象地对比各种布料制度.利用该模型可解答大型高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对高炉的实际生产提出了实用性建议,为高炉操作人员调整布料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高炉 布料模型 料流轨迹 料面形状 布料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2烧结机点火保温炉及其生产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强 宋新义 +1 位作者 李文辉 王赛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太钢660 m2烧结机装备了中冶长天公司设计的双斜式点火保温炉及热风罩,采用热风烧结及热风点火工艺。该点火炉燃烧系统安装有快切阀、拉杆阀以及自动清扫、自动放散装置,并配备有专家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点火强度高、点火均匀、操控及维... 太钢660 m2烧结机装备了中冶长天公司设计的双斜式点火保温炉及热风罩,采用热风烧结及热风点火工艺。该点火炉燃烧系统安装有快切阀、拉杆阀以及自动清扫、自动放散装置,并配备有专家自动控制系统,具有点火强度高、点火均匀、操控及维护方便等特点。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点火能耗仅为0.055 GJ/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保温炉 热风烧结 热风点火 自动点火 监控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提质增产与减排技术的改造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猛辉 冀岗 +2 位作者 李强 高长涛 甘晓靳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8,共5页
为了稳定太钢660 m2烧结机的生产,降低烧结系统面临的烧结矿保供压力,从烧结燃料粒度控制、烧结混合料强力混合和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研究与改进入手,结合烧结工艺的局部改造,对660 m^2烧结机系统展开烧结提质增产与减排技术的攻关研... 为了稳定太钢660 m2烧结机的生产,降低烧结系统面临的烧结矿保供压力,从烧结燃料粒度控制、烧结混合料强力混合和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研究与改进入手,结合烧结工艺的局部改造,对660 m^2烧结机系统展开烧结提质增产与减排技术的攻关研究。结果表明:燃料四辊破碎系统的改造使焦粉粒度向1~3 mm理想区间靠近,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2.11%,烧结固体燃耗降低0.34 kg/t;立式强力混合机可显著促进烧结混合料制粒,烧结料中+3 mm粒级提高至80%以上;改造后的"活性炭法脱硫脱硝+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销"烧结烟气净化系统净化能力显著提升,排放尾气中粉尘、SO2和NOx的均值分别为3.54、18.87、27.05 mg/m^3,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提质增产 超低排放 燃料粒度 强力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细粒燃料分加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强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18,共5页
太钢新450m2烧结机在传统的燃料分加工艺基础上整合燃料分级工艺,通过内配1.3mm粒级焦粉,外配-1mm细粒焦粉,实现了燃料分级分加。工业试验表明,该工艺能更好地发挥燃料外配优势.在进一步降低固体燃耗和烧返比等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 烧结 燃料分级 燃料分加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结构在钢铁企业发电节点网络的应用
17
作者 刘精宇 常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4,共4页
以钢铁企业电力能源管理为背景,应用拓扑学知识建立了钢铁企业的分布式发电节点网络结构,给出了网络拓扑结构的评价体系,提出了网络结构的优化原则.分析表明,节点(指干熄焦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高炉)之间和各自设备... 以钢铁企业电力能源管理为背景,应用拓扑学知识建立了钢铁企业的分布式发电节点网络结构,给出了网络拓扑结构的评价体系,提出了网络结构的优化原则.分析表明,节点(指干熄焦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高炉)之间和各自设备蒸汽管道、煤气管道的距离越短越好,干熄焦设备、CCPP、高炉设备的地理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依据优化原则得出最适合钢铁企业的6种发电节点网络的拓扑结构,实现了结构空间上的优化,进而为企业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电力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 电力 发电节点 拓扑结构 钢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企业自发电与外购国家电网电之间的经济利益
18
作者 刘精宇 柴少轩 常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80-984,共5页
针对当前钢铁联合企业自产电和国家电网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经济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自发电的最优经济运营模型.通过求解企业利润最大的目标函数,并讨论分析在国家电网峰、谷、平时电价企业的最优生产计划.最优结果显示,企业利润的高低... 针对当前钢铁联合企业自产电和国家电网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经济规划方法建立了基于自发电的最优经济运营模型.通过求解企业利润最大的目标函数,并讨论分析在国家电网峰、谷、平时电价企业的最优生产计划.最优结果显示,企业利润的高低主要与购入电力转售后的单位利润贡献率、自供电的单位利润率及其上网的售电量有关系.鼓励企业在谷价时尽量外购电,少发电;而在峰价时,尽量自发电,少外购电,富余的电上网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联合企业 自发电 国家电网 经济运营模型 最优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遗传算法的高炉参数预测与优化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壮年 储满生 +1 位作者 柳政根 李宝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针对目前高炉炼铁模型精度不高问题,提出建立高炉生产过程中精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对高炉的海量数据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其次采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XGBoost、LightGBM、人工神经网络6种机器学习算法对高炉焦比、K值... 针对目前高炉炼铁模型精度不高问题,提出建立高炉生产过程中精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首先对高炉的海量数据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其次采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XGBoost、LightGBM、人工神经网络6种机器学习算法对高炉焦比、K值进行了预测,并采用特征工程和超参调优对机器学习预测进行了优化,最后采用新的集成学习方法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不仅精准度高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之上,采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高炉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分析,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高炉操作者可以根据该多目标优化结果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机器学习 集成学习 遗传算法 参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烧结机综合操作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荣建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6,47,共6页
介绍了太钢450 m2烧结机在高比例精矿配比条件下,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所开发的综合操作技术。该技术包括:制粒参数优化控制、水碳风最优匹配及低燃耗烧结过程控制、以及烧结物流高效通畅治理等几个方面。自2008年6月在450 m2烧结机上实施以... 介绍了太钢450 m2烧结机在高比例精矿配比条件下,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所开发的综合操作技术。该技术包括:制粒参数优化控制、水碳风最优匹配及低燃耗烧结过程控制、以及烧结物流高效通畅治理等几个方面。自2008年6月在450 m2烧结机上实施以来,在优化原料结构,使用更多低成本原料的同时,确保了烧结矿品质的持续稳定,实现了烧结过程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为高炉生产降本增效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生产 综合操作技术 产量 质量 劣质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