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综采装备姿态约束的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1
作者 宋述阳 王世博 +2 位作者 王赟 王丽杰 宋栋帅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68-3678,共11页
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的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技术对综采装备在截割空间的适应性考虑不全,缺乏综采装备对截割顶板和底板、工作面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4个维度约束的综合考虑。针对此问题,... 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的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技术对综采装备在截割空间的适应性考虑不全,缺乏综采装备对截割顶板和底板、工作面方向与工作面推进方向4个维度约束的综合考虑。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煤层地质特征和综采装备姿态多维约束的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要求,建立了以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姿态为约束条件的工作面截割空间约束模型,实现煤层顶底板异常区域搜索。然后构建以最小割矸量、最小漏采量为优化目标,以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与采煤机在截割空间的通过性与姿态限制为约束条件的异常区域优化模型,利用NSGA-Ⅱ算法求解最优截割路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规划后整体割矸率为0.11%,采煤率可达99.78%,煤层顶底板截割规划路径平滑可靠,在煤层断层处,沿工作面与工作面推进方向截割规划路径均消除了断层现象,综采装备布置姿态得到有效改善,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垂直弯曲度最大值由18°优化至2.5°,液压支架俯仰角由-10°~35°优化至-12°~8°,液压支架横滚角由0°~25°优化至-4°~12°,液压支架顶梁间距由-0.7~0.8 m优化至0~0.18 m,液压支架顶梁俯仰角由-20°~20°优化至-4°~4°,液压支架歪斜角度由-40°~40°优化至-5°~2°。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实现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有效提升采煤率、降低割矸率并且提升综采装备在截割空间的适应性,为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高效常态化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综采工作面 截割路径规划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区间核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采煤机智能故障诊断
2
作者 李宁 丁华 +2 位作者 孙晓春 刘泽平 浦国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55-4670,共16页
采煤机作为煤炭开采的主要装置之一,其健康状态受工作环境恶劣、操作空间狭窄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监测,且极易受到煤岩的冲击而发生故障,直接影响采煤机工作效率。此外,由于采煤机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采集的振动数据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 采煤机作为煤炭开采的主要装置之一,其健康状态受工作环境恶劣、操作空间狭窄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监测,且极易受到煤岩的冲击而发生故障,直接影响采煤机工作效率。此外,由于采煤机特殊的工作环境,使采集的振动数据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变的难以使用,影响其监测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准确监测采煤机健康状态,以采煤机正常状态下的电流、温度、流量等容易获取的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数据集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以避免其结构信息的丢失。利用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局部保持投影LP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构建的目标函数,结合互信息、核函数、区间内积估计和重构贡献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简化区间核全局-局部特征融合SIKGLFF(Simplified interval kernel global-local feature fusion)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对表征采煤机状态的非线性不确定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山西斜沟煤矿采煤机实际运行数据模拟故障和沙曲二号煤矿实际故障数据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中点-半径核PCA、核局部保持投影和区间核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对采煤机的单变量模拟故障、多变量的截齿损耗和水路堵塞故障具有良好的监测效果,其故障监测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90%、99.40%和98.70%,计算时间分别只有0.324、0.367和0.345 s,而且可以准确识别产生故障的相关变量,为采煤机故障位置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工作人员维护性决策的准确实施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不确定过程 非线性数据 智能故障诊断 特征融合 重构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惯性导航安装偏差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郝尚清 李昂 +3 位作者 王世博 葛兆亮 张智喆 葛世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63-1968,共6页
惯性导航装置安装于采煤机机体上,导航解算时以惯性导航装置坐标系代表采煤机坐标系,当其安装存在偏差时,惯性导航装置坐标系不能代表采煤机坐标系,进而会影响采煤机的定位精度。根据航位推算原理,建立了采煤机惯性导航安装偏差所引起... 惯性导航装置安装于采煤机机体上,导航解算时以惯性导航装置坐标系代表采煤机坐标系,当其安装存在偏差时,惯性导航装置坐标系不能代表采煤机坐标系,进而会影响采煤机的定位精度。根据航位推算原理,建立了采煤机惯性导航安装偏差所引起的采煤机定位误差模型,获得惯性导航装置安装偏差与采煤机定位误差之间的关系。安装偏差中的航向偏差与俯仰偏差对采煤机定位误差的影响较大,横滚偏差对采煤机定位误差影响较小,并且定位误差主要集中在高度方向及垂直于采煤机运动的方向。构建的定位误差模型为确定惯性导航装置的安装精度要求与补偿安装偏差引入的采煤机定位误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定位 惯性导航 安装偏差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壁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定位定姿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郝尚清 王世博 +2 位作者 谢贵君 葛兆亮 李昂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
分析了现有的采煤机支架传感定位技术、轨道里程计定位技术、自主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采区绝对坐标为参考坐标,采煤机在开采煤层内绝对定位的研究内容;探讨了采煤机定位技术在长壁综采工作面自动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 长壁综采工作面 采煤机 定位定姿 自动调高 工作面校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NS/轴编码器组合的采煤机定位方法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昂 郝尚清 +2 位作者 王世博 葛兆亮 葛世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0,共6页
为提高采煤机三维惯性定位精度,介绍了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与轴编码器组合的采煤机定位方法,构建了采煤机定位方程。利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测出采煤机的实时姿态,轴编码器测出采煤机的位移增量,根据采煤机的实时姿态,将采煤... 为提高采煤机三维惯性定位精度,介绍了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与轴编码器组合的采煤机定位方法,构建了采煤机定位方程。利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测出采煤机的实时姿态,轴编码器测出采煤机的位移增量,根据采煤机的实时姿态,将采煤机坐标系下的位移增量变换到导航坐标系下累加得到采煤机位置。该方法不仅能自主实时确定采煤机的三维位置,并且可有效减小纯惯性导航中的累积误差。同时,通过井上试验和井下试验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可行性,评价了该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定位方法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轴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敏感的采煤机调高液压系统效率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鹏 孔屹刚 +3 位作者 张敬芳 郝尚清 刘志奇 庞志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负载敏感技术的采煤机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在理论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基础上,通过仿真软件Matlab/Simhydraulics建立了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和现有常规技... 提出了一种应用负载敏感技术的采煤机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在理论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效率基础上,通过仿真软件Matlab/Simhydraulics建立了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和现有常规技术定量泵调高液压系统的效率比较,在采煤机动态性能一致的前提下,负载敏感变量泵调高液压系统效率要远高于定量泵调高液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调高液压系统 负载敏感 效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的采煤机摇臂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郝尚清 庞新宇 +2 位作者 王雪松 张天赐 朱浩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09-2513,共5页
针对采煤机摇臂轴承故障,介绍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算法的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优化滑动平均长度,以最大信噪比为目标函数对振动信号进行盲源分离,分离后的信号进一步加速度包络处理,信号特征可用于识别轴承故障。通过采煤机摇臂... 针对采煤机摇臂轴承故障,介绍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算法的轴承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优化滑动平均长度,以最大信噪比为目标函数对振动信号进行盲源分离,分离后的信号进一步加速度包络处理,信号特征可用于识别轴承故障。通过采煤机摇臂加载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采集采煤机摇臂两个不同部位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运用该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后判别故障类型和位置。结果表明:与单纯的加速度包络法相比较,该方法处理后的信号特征更加明显,对轴承部位的识别率较高。研究结果对于采煤机摇臂的故障预测具有较好地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采煤机在故障领域方面的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摇臂 盲源分离 最大信噪比 加速度包络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滚筒截齿的截线距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玉胜 王义亮 陆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4-588,共5页
为降低采煤机滚筒的截割比能耗,以某型采煤机的截割滚筒为研究对象,对合理选择截齿的截线距和切削厚度的比值进行了研究。利用UG三维CAD软件建立了3种不同截线距的截割滚筒模型,通过ANSYS/LS-DYNA对2组不同切削厚度情况下采煤机滚筒截... 为降低采煤机滚筒的截割比能耗,以某型采煤机的截割滚筒为研究对象,对合理选择截齿的截线距和切削厚度的比值进行了研究。利用UG三维CAD软件建立了3种不同截线距的截割滚筒模型,通过ANSYS/LS-DYNA对2组不同切削厚度情况下采煤机滚筒截割煤壁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镐形截齿所受截割力、特定时间内截落煤壁总体积、滚筒所受截割扭矩及截割比能耗等。通过对比这2组采煤机滚筒的截割比能耗和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截线距和切削厚度的比值与截割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截线距和切削厚度的比值在2左右时,采煤机滚筒的截割比能耗最小。本研究结果对采煤机设计过程中滚筒截线距、滚筒转速和采煤机牵引速度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滚筒 镐形截齿 截线距 截割比能耗 仿真模拟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采煤机换向阀阀体内孔的车床夹具设计
9
作者 许兵 廉冰娴 赵君 《南方农机》 2019年第9期23-23,30,共2页
针对1800kW采煤机的滑阀式换向阀阀体内孔运用通用夹具加工时定心精度差、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采用方孔定位和阀体的螺纹孔夹紧的方案设计在车床上加工的专用夹具方案。通过采用该方案加工的阀体,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 针对1800kW采煤机的滑阀式换向阀阀体内孔运用通用夹具加工时定心精度差、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采用方孔定位和阀体的螺纹孔夹紧的方案设计在车床上加工的专用夹具方案。通过采用该方案加工的阀体,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向阀阀体 定位 夹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牵引采煤机零件知识库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生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130,133,共4页
为实现电牵引采煤机零件知识的管理与共享,分析知识库总体结构、组织方式,研究了知识库建库原理与方法。基于实例模板建库原理对采煤机实例进行定义和编辑,建立产品层次级实例库;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几何约束和工程约束建立参数化零件... 为实现电牵引采煤机零件知识的管理与共享,分析知识库总体结构、组织方式,研究了知识库建库原理与方法。基于实例模板建库原理对采煤机实例进行定义和编辑,建立产品层次级实例库;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几何约束和工程约束建立参数化零件模型库;针对采煤机所用材料特性建立材料库实现对材料信息的存储与查询。基于UG平台利用二次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开发了电牵引采煤机零件知识管理系统,经企业应用,该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方便的知识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零部件知识库 UG二次开发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煤机截割路径的动态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娟莉 姜朔 +1 位作者 谢嘉成 孙梦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6-712,共7页
针对虚拟综采工作面难以构建实时动态煤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采煤机行走轨迹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初始三维地质模型和动态三维地质模型,并提取了目标煤层的轨迹曲线,为采煤机提供了目标截割路径;基于当前工作面采煤机的实... 针对虚拟综采工作面难以构建实时动态煤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采煤机行走轨迹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初始三维地质模型和动态三维地质模型,并提取了目标煤层的轨迹曲线,为采煤机提供了目标截割路径;基于当前工作面采煤机的实际截割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三种采煤机截割方案,分别是采煤机记忆截割、人工干预的采煤机记忆截割和采煤机自主截割;建立了真实的虚拟综采工作面,构建了三种方案的实际煤层形态,并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煤机自主截割方案构建的实际煤层的总体平均误差为15.73 mm,能够实现较小的割岩量和较高的回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虚拟综采工作面 截割方案 数字孪生 UNITY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采煤机挡矸装置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赫 张啸 +1 位作者 张丽明 闫鹏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分析了传统的大采高采煤机挡矸装置的结构原理、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增加油缸数量、加强加厚顶护板、将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增设分流集流阀等手段,实现了对挡板的动态调节和支护,有效地提高... 分析了传统的大采高采煤机挡矸装置的结构原理、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设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增加油缸数量、加强加厚顶护板、将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增设分流集流阀等手段,实现了对挡板的动态调节和支护,有效地提高了挡矸装置的可靠性和采煤机的开采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挡矸装置受力更均匀,挡板能承受的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采煤机 挡矸装置 油缸数量 顶护板 柔性连接 分流集流阀 动态调节 动态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维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5-97,87,共4页
牵引部液压系统作为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不仅影响采煤机牵引部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采煤机的工作效果,影响采煤机的作业效率。完成了牵引部液压系统的设计,绘制了系统原理图,并从高压保护、超速与差速防滑保护、低压欠压... 牵引部液压系统作为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不仅影响采煤机牵引部的使用寿命,更关系到采煤机的工作效果,影响采煤机的作业效率。完成了牵引部液压系统的设计,绘制了系统原理图,并从高压保护、超速与差速防滑保护、低压欠压保护和过零保护4个方面完成了对牵引部液压系统的保护设计,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液压系统主要元器件的参数,并完成了元器件的选型,为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牵引部液压系统 高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润滑及液压系统清洁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朝辉 《农业装备技术》 2021年第4期57-58,共2页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机床是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设备...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增强。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机床是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项设备,经过长时间使用会产生某些故障,因此做好机床润滑保养和液压系统的清洁是一项重要内容,基于此,对机床润滑和液压系统清洁的重要性做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润滑 液压系统清洁 保养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Cr3Mo低合金钢在模拟矿井水环境下的腐蚀磨损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燕超 仝哲 +2 位作者 曾群锋 成跃 王一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6-113,共8页
以25Cr3Mo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探索酸性、中性及碱性三种模拟矿井水环境下,采煤机滑靴材料25Cr3Mo钢表面的腐蚀磨损损伤行为。通过分析摩擦系数曲线、磨损形貌、元素分布及其化学态,定量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比磨损率,揭示采煤机滑靴在模拟... 以25Cr3Mo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探索酸性、中性及碱性三种模拟矿井水环境下,采煤机滑靴材料25Cr3Mo钢表面的腐蚀磨损损伤行为。通过分析摩擦系数曲线、磨损形貌、元素分布及其化学态,定量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比磨损率,揭示采煤机滑靴在模拟矿井水下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25Cr3Mo钢在酸性、中性矿井中的稳定摩擦系数约为0.15,而在碱性矿井水下稳定摩擦系数下降至0.10,均小于干摩擦环境下的摩擦系数(0.27)。三种模拟矿井水下,25Cr3Mo钢的比磨损率相较于干摩擦均可降低一个数量级,但模拟矿井水环境中,25Cr3Mo钢表面会形成大量腐蚀凹坑,最大深度可达3.42μm。在酸性和中性矿井水下,25Cr3Mo表面的腐蚀产物均为Fe_(3)O_(4),且酸性环境中的腐蚀产物层出现大量微裂纹,而碱性矿井水下腐蚀产物中既含有Fe_(3)O_(4),又有α-FeOOH和α-Fe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Cr3Mo钢 模拟矿井水 干摩擦 腐蚀磨损性能 表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管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艳春 李崇 +3 位作者 邵珠彩 叶力平 秦建平 楚志兵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共6页
镁合金管材是镁合金塑性成型材料的主要品种,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在用途。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和研发中的镁合金管材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镁合金轧制无缝管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 镁合金管材是镁合金塑性成型材料的主要品种,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在用途。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和研发中的镁合金管材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镁合金轧制无缝管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对轧制镁合金管材的生产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管 成型技术 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辊斜轧空心减径的辊形设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尚武 王召林 +1 位作者 刘松 帅全志 《精密成形工程》 2013年第5期18-23,28,共7页
以三辊斜轧空心减径过程中辊形对轧制过程的影响规律为研究对象,对无缝钢管三辊斜轧空心减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辊型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辊形曲线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并在某三辊实验轧机上进行实验分析,将实验结果与有限... 以三辊斜轧空心减径过程中辊形对轧制过程的影响规律为研究对象,对无缝钢管三辊斜轧空心减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辊型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辊形曲线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并在某三辊实验轧机上进行实验分析,将实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减径量小于10 mm时,入口锥角为2.5°的辊型对应的轧件在接近均整变形区金属流动十分平缓和均匀,轧件前端面也从三角形截面逐步变为圆截面;当减径量在14 mm左右,采用入口锥角为3.5°的辊型时轧件的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辊斜轧 空心减径 辊形设计 ANSYS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现状及待突破关键技术 被引量:207
18
作者 葛世荣 郝尚清 +7 位作者 张世洪 张幸福 张林 王世博 王忠宾 鲍久圣 杨小林 杨健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46,共19页
自实现机械化采矿后,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以解放矿工就成为世界采矿界的科研目标。在回顾智能化采煤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采矿... 自实现机械化采矿后,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以解放矿工就成为世界采矿界的科研目标。在回顾智能化采煤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展望。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动力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发展阶段对采煤工作面的要求,进而提出了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基本要求;其次,从科研计划研究、国内学术论文发表、相关专利授权以及国内煤矿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的创新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从"十一五"起就开始重视智能化采煤技术的研究,通过10余年的大力发展,批准了近10个与采煤智能化技术有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同时产生一大批学术论文和授权专利,这些创新成果形成了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与超大采高、特厚煤层等4种智能化采煤基本模式,并建成了近200处不同层次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再次,从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巷道集中监控技术等5个方面,归纳了在初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上已成熟应用的35项智能控制技术;最后,针对复杂条件下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技术难题,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突破的精准定位、煤岩识别、智能支护、自主纠偏和智能煤流感控等5项智能化采煤关键技术,并给出相应的技术突破思路。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智能化采煤装备技术总体已达到自主化、成套化、实用化的国际先进水平,未来还需进一步提高智采工作面的自主能力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智能矿山 智能装备 智能采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新型流量控制阀的出口过流面积分析
19
作者 张敬芳 王进京 +2 位作者 尹彦超 郝尚清 魏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为探究矿用新型流量控制阀出口流量稳定性的机制,对其出口过流面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原理简单、精度高的新方法。基于Fluent分析软件,仿真得到阀芯3种位移下的出口压力云图和出口在阀中心面的投影云图。结合出口结构特征推导出不同情况... 为探究矿用新型流量控制阀出口流量稳定性的机制,对其出口过流面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原理简单、精度高的新方法。基于Fluent分析软件,仿真得到阀芯3种位移下的出口压力云图和出口在阀中心面的投影云图。结合出口结构特征推导出不同情况下的出口节流面积计算公式;利用MATLAB软件分别绘制仿真分析和理论推导的出口节流面积随阀芯位移的变化曲线并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矿用新型流量控制阀出口过流面积特性能够适应进出口压力的变化、保持出口流量的稳定,在工程上对其动态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新型流量控制阀 过流面积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系数对钢张力减径管壁厚度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霍晓栋 赵春江 +2 位作者 白磊 熊杰 周研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张力系数是钢管张力减径工艺的关键参数。为了分析张力系数对钢管减径工艺的影响,首先给出了具体的钢管减径工艺张力系数和轧辊转速的关系,得出了10组不同张力系数下的轧辊转速和减径工艺参数。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这10... 张力系数是钢管张力减径工艺的关键参数。为了分析张力系数对钢管减径工艺的影响,首先给出了具体的钢管减径工艺张力系数和轧辊转速的关系,得出了10组不同张力系数下的轧辊转速和减径工艺参数。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这10组张力减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张力系数下的接触应力、壁厚、内六方程度等工艺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拟结果,得出合理的张力系数。结果对改善钢管张力减径工艺和提高钢管轧制成形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张力减径 张力系数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