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梓葛冻干粉针的局部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和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原欢欢 张继芬 +2 位作者 王琴 邓礼娟 徐晓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0-881,共2页
梓葛冻干粉针为课题组研发的用于治疗脑缺血卒中的一种新型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梓醇和葛根素。课题组已对梓葛冻干粉针的质量标准及其对脑缺血卒中疾病的治疗和改善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悼。本文对其局部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 梓葛冻干粉针为课题组研发的用于治疗脑缺血卒中的一种新型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梓醇和葛根素。课题组已对梓葛冻干粉针的质量标准及其对脑缺血卒中疾病的治疗和改善作用等进行了研究悼。本文对其局部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和急性毒性进行了评价,以为梓葛冻干粉针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葛冻干粉针 刺激性 溶血性 过敏性 急性毒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不同炮制品中核苷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丹 杨林 +1 位作者 秦少容 张景勍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水-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 目的建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水-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5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尿苷在2.214~22.140μ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3 991X-1 65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2.40%;鸟苷在1.212~12.120μ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1 542X-806(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1.16%;腺苷在0.245 2~2.452 0μ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4 994X-14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0.9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能有效地测定不同炮制工艺半夏中尿苷、鸟苷和腺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炮制工艺 核苷 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葛冻干粉针的安全性药理学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原欢欢 唐清 +2 位作者 张飞燕 何然 徐晓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9-740,共2页
梓葛冻干粉针(lyophilized powder of catalpol and puerarin,C-P)为西南大学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脑缺血卒中的一种新型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梓醇和葛根素.研究表明,C-P能通过血脑屏障,可明显减少缺血性脑中风模型... 梓葛冻干粉针(lyophilized powder of catalpol and puerarin,C-P)为西南大学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脑缺血卒中的一种新型中药单体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梓醇和葛根素.研究表明,C-P能通过血脑屏障,可明显减少缺血性脑中风模型小鼠大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血凝块溶解,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细胞损伤后的生长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葛冻干粉针 安全性 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中3种核苷 被引量:6
4
作者 何丹 杨林 +1 位作者 秦少容 张景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58-2661,共4页
目的建立以UPLC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苍术、陈皮、厚朴、生半夏等)中尿苷、鸟苷和腺苷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UPLCBEHC,。(1.7}xm,2.1mm×50mm),流动相为水一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5mL/min,检测... 目的建立以UPLC法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苍术、陈皮、厚朴、生半夏等)中尿苷、鸟苷和腺苷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UPLCBEHC,。(1.7}xm,2.1mm×50mm),流动相为水一甲醇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尿苷在10.29~102.9μ/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87703X一381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25%,RSD=2.46%,鸟苷在5.73~57.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0604X一1478(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2.18%,腺苷在5.03~50.3μ斗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61913X一52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1.89%。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能有效地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中3种核苷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口服液 UPLC 核苷 尿苷 乌苷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西布曲明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兵 庞向东 +2 位作者 汤伟 谭蓉 秦宗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在pH 3.70的B-R缓冲溶液中,盐酸西布曲明与溴酚蓝以摩尔比1比2反应形成具有正吸收和负吸收的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为436nm,最大负吸收波长为590nm,线性范围分别在3.4×10-6 mol·L-1(正吸收)、3.8×10-6 mol·L-1... 在pH 3.70的B-R缓冲溶液中,盐酸西布曲明与溴酚蓝以摩尔比1比2反应形成具有正吸收和负吸收的离子缔合物,最大正吸收波长为436nm,最大负吸收波长为590nm,线性范围分别在3.4×10-6 mol·L-1(正吸收)、3.8×10-6 mol·L-1(负吸收)以内,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83×105L.mol-1.cm-1(正吸收)、5.51×104L.mol-1.cm-1(负吸收),据此建立了测定盐酸西布曲明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及尿样中盐酸西布曲明的测定,回收率在96.8%~102.5%,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1.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溴酚蓝 盐酸西布曲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5
6
作者 谭蓉 秦宗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弱酸性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能与曙红亚甲基蓝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后者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60nm...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在弱酸性的HCl-NaAc缓冲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能与曙红亚甲基蓝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后者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60nm和658nm,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溶液的显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最大吸收波长处,CPB和CTAB的浓度分别在0—2.10×10^-5mol/L和0—1.98×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79×10^4L/(mol·cm)和1.38×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8.27×10^-7mol/L和9.88×10^-7mol/L,平均回收率为99.5%-102.6%。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水样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溴化吡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分光光度法 曙红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谭蓉 秦宗会 +3 位作者 马新会 谭世龙 刘於生 罗华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0-392,395,共4页
在pH为7.9的B-R缓冲体系中,酚红与替米沙坦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显色和褪色波长分别为558,426 nm,替米沙坦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或褪色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的含量。在最大显色和褪色波长处,... 在pH为7.9的B-R缓冲体系中,酚红与替米沙坦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显色和褪色波长分别为558,426 nm,替米沙坦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或褪色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米沙坦的含量。在最大显色和褪色波长处,替米沙坦的浓度分别在6.50×10^(-7)~1.35×10^(-5)mol·L^(-1)和7.50×10^(-7)~1.00×10^(-5)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率分别为6.59×10~4,2.12×10~4L·mol^(-1)·cm^(-1),检出限(3δ)分别为1.72×10^(-7),8.53×10^(-7)mol·L^(-1)。用于血样、尿样和药品中替米沙坦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11)在0.72%~2.5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红 替米沙坦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查付琼 董自亮 +2 位作者 蒋燕霞 官柳 禹奇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4-975,共2页
目的优化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方法以粒度合格率、含水量为评价指标,进料速率、雾化压力、风机频率、进风温度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一步制粒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进料速率5 Hz,雾化压力0.1 MPa,风机频率30 Hz,进风温度80℃,粒... 目的优化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方法以粒度合格率、含水量为评价指标,进料速率、雾化压力、风机频率、进风温度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一步制粒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进料速率5 Hz,雾化压力0.1 MPa,风机频率30 Hz,进风温度80℃,粒度合格率、含水量分别为98.1%、4.37%。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一步制粒青蒿鳖甲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颗粒 一步制粒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DAD同时测定杏苏止咳颗粒中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官柳 原欢欢 +1 位作者 冉亚东 董自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53-2155,共3页
目的:建立UPLC-DAD法同时测定杏苏止咳颗粒中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3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1.8μm,2.1×100mm);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3... 目的:建立UPLC-DAD法同时测定杏苏止咳颗粒中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3种成分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1.8μm,2.1×100mm);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30℃。结果:甘草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进样量分别在0.32~9.58 ng(r=0.99997)、4.63~92.06 ng(r=0.99996)、0.41~8.13 ng(r=0.99985)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97.8%、97.6%,RSD分别为0.67%、0.68%、0.7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更好的控制杏苏止咳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DAD 杏苏止咳颗粒 甘草苷 橙皮苷 迷迭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驴皮中6种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世琼 张伟 +1 位作者 彭娅 杨军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中国新疆、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甘肃、辽宁,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埃及、秘鲁、墨西哥)驴皮中铅、镉、铜、铬、砷、汞的含有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这6种元素,比较其含有量差异。结果...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中国新疆、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甘肃、辽宁,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埃及、秘鲁、墨西哥)驴皮中铅、镉、铜、铬、砷、汞的含有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这6种元素,比较其含有量差异。结果在所有样品中,汞均未被检出,镉含有量最低。不同地区元素含有量差异明显。结论驴皮中砷、铅、镉、铜、铬含有量分别不得超过1.0、2.0、0.1、2.0、1.0 mg/kg,汞不得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皮 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果参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相波 曾令祥 +3 位作者 金华 田蓓 姜志海 母力 《农技服务》 2022年第10期105-107,共3页
明确危害红果参的常见病虫害种类,为红果参药材基地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对生产过程中危害红果参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果参常见病虫害有12种,其中,病害7种、虫害5种。红果参根腐病(Fusarium sp.)、红果参疫病(Phy... 明确危害红果参的常见病虫害种类,为红果参药材基地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对生产过程中危害红果参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红果参常见病虫害有12种,其中,病害7种、虫害5种。红果参根腐病(Fusarium sp.)、红果参疫病(Phytophthora sp.)、红果参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红果参黑茎病(Pythium sp.)、红果参灰霉病(Botrytis sp.)、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等7种是危害红果参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需要重点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红果参 病虫害 种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DAD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研究
12
作者 官柳 冉亚东 +5 位作者 原欢欢 刘世琪 查付琼 禹奇男 蒋燕霞 董自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2-816,I0003,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不同产地单味药组方的杏苏止咳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建立快速、高效的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法,Thermo Syncronis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不同产地单味药组方的杏苏止咳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建立快速、高效的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法,Thermo Syncronis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1%甲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7℃;进样量为20μL,建立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批次的杏苏止咳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13个共有峰,18批杏苏止咳颗粒的相似度为0.951~0.998;通过聚类分析可大致聚成3类;PCA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杏苏止咳颗粒的HPLC-DAD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杏苏止咳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苏止咳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