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献 岳恒志 +3 位作者 周国兴 段建行 范辉 韩文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向下行诊断目的56例,治疗目的32例,诊断及治疗双目的21例。穿刺部位:头、颈部7例,胸部48例,腹部47例,躯干及四肢7例,共109例112个病灶。结果:112个病灶穿刺114针...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向下行诊断目的56例,治疗目的32例,诊断及治疗双目的21例。穿刺部位:头、颈部7例,胸部48例,腹部47例,躯干及四肢7例,共109例112个病灶。结果:112个病灶穿刺114针次,穿刺一次成功率100%,确诊96.1%,治疗有效率86.8%,并发症10.1%。结论: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属微创伤性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是诊断、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成功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诊断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文献 岳恒志 +3 位作者 范辉 程敬亮 张焱 任翠萍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0期996-99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方法: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病例资料,对其MRI和CT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10例均行MRI检查,6例同时作CT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后颅窝4例,其中2例合并枕部粗隆处皮...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方法:搜集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病例资料,对其MRI和CT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10例均行MRI检查,6例同时作CT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后颅窝4例,其中2例合并枕部粗隆处皮毛窦。病灶位于鞍旁3例,位于前颅窝、第三脑室后及前囟各1例。9例MRI表现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1例T1WI与T2WI均为高信号。6例CT表现为欠均匀低密度影。其中2例CT和MRI可见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的脂肪滴。结论:颅内皮样囊肿有较典型的MRI及CT表现,特别是皮样囊肿破裂有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MRI优于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皮样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向侧脑室引流伴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室出血
3
作者 王文献 岳恒志 +3 位作者 孙传顺 李树栋 段建航 聂方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39-441,共3页
目的 :评估CT导向细针引流及尿激酶治疗对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脑室引流组及对照组 ,均为 60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侧脑室引流组基本痊愈 17例 ,显著进步 2 9例 ,进步 5例 ,死亡 9例 ,病死... 目的 :评估CT导向细针引流及尿激酶治疗对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脑室引流组及对照组 ,均为 60例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侧脑室引流组基本痊愈 17例 ,显著进步 2 9例 ,进步 5例 ,死亡 9例 ,病死率为 15 .0 % ,存活的 5 1例患者住院 3 5d期间肢体肌力均提高了Ⅱ级。对照组 (保守治疗组 ) ,基本痊愈 0例 ,显著进步 1例 ,进步 3例 ,无变化 8例 ,死亡 48例 ,病死率为 80 .0 % ,存活的 12例中仅 3例在病后 3 5d内瘫痪肢体肌力改善Ⅱ级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T导向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注入和 (或 )腰穿置管间断放液等方法治疗脑室出血 ,安全简便、且穿刺准确率较高、疗效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向 侧脑室引流 脑室出血 尿激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