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阳市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 被引量:9
1
作者 李钰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2期357-357,361,共2页
阐述了阜阳市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对影响阜阳市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气象灾害 安徽阜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冉田子 李越龙 刘东洋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7期134-134,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软件在气象信息服务行业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气象部门已逐渐突破技术上的缺陷,将气象信息服务向着深度和广度引领。本文将从当今气象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机运用的方法,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软件在气象信息服务行业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气象部门已逐渐突破技术上的缺陷,将气象信息服务向着深度和广度引领。本文将从当今气象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机运用的方法,使软件在气象信息服务中高速运转,实现其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 气象 信息服务 预测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设计
3
作者 董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该文阐述了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设计及使用方法。
关键词 农业气象 服务系统设计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资源变化对阜阳地区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晓辉 王璐 +2 位作者 李越龙 冉田子 王斯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156-157,180,共3页
利用1986—2015年阜阳市逐日降水、气温、日照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并以当地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为例,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结果表明,近30年来阜阳地区热量资源有所增加... 利用1986—2015年阜阳市逐日降水、气温、日照资料,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并以当地主要农作物冬小麦为例,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针对其不利影响提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结果表明,近30年来阜阳地区热量资源有所增加,但在增温的同时,降水及日照时数却略有下降。降水时期分布不均,特别是拔节孕穗期降水量的多寡是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越冬期≥10℃积温的提高,有助于冬小麦的安全越冬,但也造成虫口密度增加,导致病虫害危害加剧以及杂草蔓延。应从调整种植制度、加强新品种选育、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作物产量 影响 对策 阜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5
作者 张思超 杜方 +2 位作者 李钰 石伟华 张英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通过阜阳市主要气候资源状况的剖析 ,针对阜阳地处气候过渡带的主要气候特点 。
关键词 气侯资源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安徽 阜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和预报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越龙 冉田子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8期158-158,共1页
大雾天气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危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身体健康等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都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对我国大雾气候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实际可行的预报方法,以减少大雾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 我国大雾 气候特征 预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雷击事故的原因分析
7
作者 董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6期141-141,共1页
本文通过现场勘查分析,太和县境内某收费站遭受雷击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
关键词 雷击 雷电环境 落雷率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增雨火箭发控系统的实际操作和维护
8
作者 董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6期358-358,共1页
火箭增雨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维护容易、作业影响范围广、效果好等诸多优势,目前正逐步取代高射炮成为人工增雨的主力军。阐述了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指出了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就作业后的维护及意外事故的处... 火箭增雨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机动性能好、操作简单、维护容易、作业影响范围广、效果好等诸多优势,目前正逐步取代高射炮成为人工增雨的主力军。阐述了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指出了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就作业后的维护及意外事故的处理进行了总结,以供人工增雨台站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火箭发控系统 操作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夏季主要暴雨天气形成过程
9
作者 李越龙 刘东洋 冉田子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7期133-133,共1页
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夏季暴雨频发导致洪涝、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远超过其它自然灾害,不仅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更是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我对我国夏季降水状况和暴雨天气学的研究,以及结合近年来主要... 中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夏季暴雨频发导致洪涝、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远超过其它自然灾害,不仅危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更是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我对我国夏季降水状况和暴雨天气学的研究,以及结合近年来主要暴雨发生的各地区状况简述我国夏季主要暴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暴雨天气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