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崔涛 于创伟 +2 位作者 赵曙光 刘静 王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对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栓病理,并分析影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血栓病理因素。结果:145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30例(20.69%)机械取栓后发生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多次取栓及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占比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并与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多次取栓、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均是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栓病理为红细胞富集会增加机械取栓后出血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血栓病理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肱动脉血栓形成1例
2
作者 崔涛 彭先利 +2 位作者 陶超 翟俊国 赵曙光 《安徽医学》 2022年第8期988-98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胸腹部撕裂样疼痛2 h”于2020年11月22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肥胖,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可达200/120 mmHg(1 mmHg≈0.133 kPa),不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片),1片/次,1次/天,血压控制不详...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突发胸腹部撕裂样疼痛2 h”于2020年11月22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肥胖,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可达200/120 mmHg(1 mmHg≈0.133 kPa),不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片),1片/次,1次/天,血压控制不详,其父母均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身高163 cm,体质量80 kg,右侧肱动脉血压196/114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破裂与开腹脾切除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兵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21年2月间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7例,其中24例采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作为研究组,另外23例接受开腹脾切除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7月~2021年2月间创伤性脾破裂患者47例,其中24例采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作为研究组,另外23例接受开腹脾切除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脾切除组的损伤分级,三级损伤比例稍高于脾动脉栓塞组。脾动脉栓塞组除了术后发热比例高于脾切除组外,在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痛需要止痛治疗比例、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脾动脉栓塞组出现一例脾窝脓肿,穿刺引流后治愈;出现一例再出血病例,行开腹脾切除后治愈。结论脾动脉栓塞是治疗外伤脾破裂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保留脾脏功能等优点,但存在腹腔继发感染形成脓肿以及再次出血等风险。对于脾脏损伤分级较重,脾栓塞后再次出血,仍应果断选择开腹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脾动脉介入 开腹手术 介入栓塞治疗 脾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