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
1
作者 高续 庞奇 +3 位作者 张宏杰 王小雷 郝继元 谢玉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3-57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行EGFR基因检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组119例(EGFR野生型43...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1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行EGFR基因检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组119例(EGFR野生型43例和突变型76例)和验证组52例(EGFR野生型19例和突变型33例)。采用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进行病灶感兴趣区勾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指标及结节定量参数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临床指标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绘制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筛选出4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SVM影像组学模型,其在训练组、验证组中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872、0.833。由最大CT值和吸烟史构建临床模型,其在训练组、验证组中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731、0.770。由吸烟史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其在训练组、验证组中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分别为0.879、0.839。结论:基于深度学习自动分割技术构建的胸部CT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指标加入未能显著提高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脉管浸润状态
2
作者 王小雷 哈传传 +6 位作者 谢玉海 韩剑剑 马培旗 马文俊 徐东亮 张宁宁 曹雪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9-585,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患者脉管浸润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机构1)、2018年1月-2021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机构2)及2016年11月-2022年3月太和县人民医...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患者脉管浸润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1年12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机构1)、2018年1月-2021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机构2)及2016年11月-2022年3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机构3)经病理证实的26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钼靶图像,按照7:3的比例将3家机构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198例和验证组66例。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对患者钼靶图像进行图像勾画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经组间相关系数(ICC)、特征剔除、特征相关性分析(C=0.7)、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及降维,然后通过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将临床-影像指标和影像组学评分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并参与构建影像组学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效能、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结果:最终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与乳腺癌脉管浸润密切相关。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对乳腺癌脉管浸润的预测效能均优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分别为0.853和0.781,验证组分别为0.858和0.776)。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DCA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净收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结论:基于钼靶影像组学列线图对乳腺癌脉管浸润的预测效能较高,对患者后续诊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脉管浸润 钼靶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影 朱振华 +6 位作者 张蕊馨 刘安诺 徐筱倩 马秀娟 金玉茹 翟井飞 张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的作用机制,为乳腺癌病人孤独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安徽省8所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3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焦虑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的作用机制,为乳腺癌病人孤独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安徽省8所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3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焦虑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孤独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病耻感、家庭关怀度、孤独感总分分别为(11.72±5.33)分、(59.51±12.98)分、(6.84±3.67)分、(49.20±9.14)分。乳腺癌病人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5),社交焦虑、病耻感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均P<0.05)。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起中介作用。结论:乳腺癌病人家庭关怀度可通过社交焦虑和病耻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孤独感 社交焦虑 病耻感 家庭关怀度 影响因素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斌斌 吴泳锐 +2 位作者 李超 范开 张敬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48-2453,共6页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 目的 分析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在内翻膝患者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终末期内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接受膝关节双间室置换术(TKA)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传统手术组40例(40膝),3D打印导板组40例(40膝)。分别记录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等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并接受随访3~12个月。与传统手术组相比,3D打印导板组手术时长显著缩短(P <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缩短(P <0.05),术后VAS评分、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1)。2组术后6个月K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0.01),术后6个月3D打印导板组KSS评分高于传统手术组(P <0.05),2组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WOMAC评分较术前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3D打印导板组评分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5)。除传统手术组出现积血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保存假体顺利出院外,所有手术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基于3D打印截骨导板行膝关节置换术,较传统TKA手术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失血量少、截骨精确快捷、术后恢复快、就诊满意度高等优点,临床疗效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截骨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谢玉海 马培旗 +6 位作者 王小雷 韩剑剑 马文俊 曹雪花 张宁宁 杨杨 胡东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728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1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728例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13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289例(淋巴结转移阴性197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2例)和验证组124例(淋巴结转移阴性85例,淋巴结转移阳性39例),将阜阳市人民医院和太和县人民医院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计315例(淋巴结转移阴性22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4例)作为外部测试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进行图像分割及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性分析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对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性能。结果:最终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验证组和外部测试组分别为0.807、0.790和0.75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8%和61.4%、79.5%和69.4%、44.7%和92.8%。决策曲线证实了该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对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具有较高效能,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乳腺X线摄影 腋窝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谢玉海 马培旗 +5 位作者 韩剑剑 王小雷 胡东 马文俊 魏天贤 杨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462例乳腺癌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其中243例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机构1)、106例... 目的 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462例乳腺癌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其中243例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机构1)、106例来自阜阳市人民医院(机构2)、113例来自太和县人民医院(机构3)。根据免疫组化结果,按照7∶3将机构1和机构2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244例(TNBC 41例,非TNBC 203例)和验证组105例(TNBC 18例,非TNBC 87例),将机构3的113例乳腺癌患者(TNBC 24例,非TNBC 89例)作为外部验证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和头尾位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经特征筛选后利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由临床病理指标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性能,并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筛选4个与TNBC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该模型在训练组、验证组、外部测试组预测TNBC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8、90.24%和72.91%、0.827、72.22%和75.86%、0.837、70.83%和78.65%。影像组学评分联合组织学分级构建的联合模型在训练组、验证组、外部测试组预测TNBC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3、80.49%和86.70%、0.890、77.78%和88.51%、0.870、62.50%和85.39%。联合模型对TNBC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1、2.064,P<0.05)、在外部测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3,P=0.221)。3组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净收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结论 影像组学模型对TNBC的预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合影像组学评分及组织学分级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影像组学 列线图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剑剑 马培旗 +3 位作者 王小雷 马文俊 张宁宁 谢玉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3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305例(Ⅰ/Ⅱ级217例,Ⅲ级88例)...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3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305例(Ⅰ/Ⅱ级217例,Ⅲ级88例)和验证组132例(Ⅰ/Ⅱ级94例,Ⅲ级38例),将阜阳市人民医院(n=129)和太和县人民医院(n=162)29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Ⅰ/Ⅱ级203例,Ⅲ级88例)作为外部测试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性分析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对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指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评分联合临床指标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性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筛选出3个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列线图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验证组和外部测试组分别为0.811、0.825和0.803,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模型。DCA显示在概率值为20%~60%时,训练组、验证组及外部测试组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净收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结论:基于数字乳腺X线影像组学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效能,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乳腺X线 组织学分级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在利福平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8
作者 曹世国 黄梦雪 +4 位作者 屈柳芳 李杨 洪江龙 陈刚 张卫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6-1551,共6页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 目的探究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esencephalic astrocyt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MANF)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借助肝细胞MANF特异性敲除(hepatocyte-specific MANF knockout,HKO)小鼠模型,观察MANF基因缺失对RFP诱导的小鼠胆汁酸转运体表达的影响。体外观察MANF敲减后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相比,RFP处理的WT小鼠的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4,MRP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增加。然而,与RFP处理的WT小鼠相比,HKO小鼠中BSEP、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DR1)、MRP2/3/4和有机溶质转运蛋白α(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α,OSTα)的蛋白和(或)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外细胞MANF敲减会削弱RFP诱导的Nrf2的表达以及核内移。结论MANF可能通过调节Nrf2的表达调控BAT的适应性表达,在RFP诱导的肝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药物性肝损伤 适应性反应 中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敲除 胆汁酸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认知双重任务锻炼在血液透析合并认知衰弱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阿敏 周立恒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分析运动-认知双重任务锻炼在血液透析合并认知衰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存在认知衰弱的4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运动-认知双重任务锻炼在血液透析合并认知衰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存在认知衰弱的4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认知双重任务锻炼。比较两组病人衰弱、认知功能、心理状况、尿素清除指数(Kt/V)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衰弱状况得分为2(2,4)分,低于对照组[3(3,5)分];干预组病人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为(23.31±4.65)分,高于对照组[(20.78±3.97)分];干预组病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MoCA-B)得分为(25.72±5.45)分,高于对照组[(20.74±4.76)分];干预组病人焦虑得分为(5.30±1.98)分,低于对照组[(7.85±2.03)分];干预组病人抑郁得分为(5.23±1.86)分,低于对照组[(8.52±1.87)分];干预组病人Kt/V为1.48±0.29,高于对照组(1.34±0.19);干预组病人CRP为(2.97±1.47)mg/L,低于对照组[(4.44±1.5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运动-认知双重任务锻炼有利于改善血液透析合并认知衰弱病人的衰弱状况,提高病人认知功能,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锻炼 认知 衰弱 血液透析 心理 生化指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护理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芳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68,共1页
急危重症护理是指针对危重患者的专业护理,包括急性重症监护、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和危重患者的综合护理等。了解危重患者的疾病特点、疾病负荷及患病率等,有助于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更全面的认识。例如,了解不同年龄段、性别、疾病... 急危重症护理是指针对危重患者的专业护理,包括急性重症监护、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和危重患者的综合护理等。了解危重患者的疾病特点、疾病负荷及患病率等,有助于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更全面的认识。例如,了解不同年龄段、性别、疾病种类等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特点。研究急危重症护理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急危重症护理的规范化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 危重患者 疾病特点 综合护理 护理需求 理论与实践 重症监护 专业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一例
11
作者 范军坤 哈传传 +3 位作者 徐东亮 王小雷 周三金 董非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1-1272,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头痛1周,外院CT提示脑干占位1天”入院。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期间未行特殊治疗,1天前因头痛症状无好转,于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脑干占位,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及体格检查无特殊。脑... 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因“头痛1周,外院CT提示脑干占位1天”入院。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不适,期间未行特殊治疗,1天前因头痛症状无好转,于外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脑干占位,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及体格检查无特殊。脑脊液生化:氯132.8 mmol/L(110~130 mmol/L),葡萄糖2.26 mmol/L(2.5~4.4 mmol/L),尿总蛋白1866.9 mg/L(150~450 mg/L);脑脊液常规检查:潘氏试验阳性(1+);细胞因子七项:白细胞介素-636.98 pg/mL(0.00~9.10 pg/mL)。头颅MRI平扫+增强:脑内多发斑片状T 1WI低信号和T 2WI高信号,T 2-FLAIR呈高信号,较大病灶位于脑桥,DWI序列呈环状高信号,对应ADC图呈低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病灶内部及周围见线状及点状低信号,大小约1.4 cm×1.1 cm×2.1 cm,增强扫描呈环状强化,其内见结节状明显强化(图1)。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DNA+RNA):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检出序列数12036,相对丰度99.19%,置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 阿米巴脑炎 磁共振成像 宏基因组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损伤、应激激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王辉 张涤非 +2 位作者 金玉坤 张博 叶鹏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损伤、应激激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损伤、应激激素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_2)、脑氧含量(CjvO_2)、动脉-颈内静脉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动脉血氧含量(CaO_2)、颈内静脉血清S-100β蛋白、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术中30min、术毕即刻的SjvO_2、CjvO_2、Ca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a-jv)O_2、CERO_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30min的S-100β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30min、术毕即刻的NE、E、Co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毕即刻、术后24h的CD3^+、CD4^+、CD8^+以及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椎管内麻醉可减轻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脑损伤,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脑损伤 应激激素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25
13
作者 谢玉海 钱银锋 +4 位作者 刘星 崔玲 曹莉 范影 石梦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常规序列、DWI及DCE-MR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及DCE-MRI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信号增强比(SER)、平均强化时间(MTE)、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SI)]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瘤体的ADC值、eADC值、P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SER、MTE、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ADC取临界值0.918×10^(-3) mm^(2)/s、eADC取临界值0.403mm^(2)/s、PEI取临界值1363.80时,诊断神经脉管受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9.17%、80.0%和79.17%、53.33%和95.8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863和0.733。结论:DWI的ADC值和eADC值以及DCE-MEI半定量参数中的PEI对术前评估神经脉管是否受侵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神经脉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吉利 孙步伟 +3 位作者 薄晓红 张磊 李万军 尚文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917-918,92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整理经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8例,其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16例(桡动脉...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整理经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经过临床确诊,并符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8例,其中采取经桡动脉途径的患者16例(桡动脉组),采取经股动脉途径的患者12例(股动脉组)。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2.75±12.8)min,股动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61.35±11.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Ⅲ级开通、抽吸冠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桡动脉途径是可以选择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急性心肌梗塞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玉海 李小虎 +5 位作者 侯唯姝 顾晓艳 钱银锋 高续 胡东 游利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的肺腺癌患者80例共90个结节,其中原位癌8个、微浸润腺癌3...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定量参数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4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的肺腺癌患者80例共90个结节,其中原位癌8个、微浸润腺癌34个、浸润性腺癌48个,将其分为研究组(浸润性腺癌)和对照组(原位癌及微浸润腺癌)。比较两组体积、三维长径、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等人工智能定量参数的差异,评估定量参数对肺腺癌侵袭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年龄、体积、三维长径、最大面面积、最大CT值、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和最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三维长径(优势比2.020,P=0.034)、最大CT值(优势比1.008,P=0.013)是预测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侵袭性的独立影响因子。由三维长径和最大CT值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01,阈值为2.432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和71.43%。结论人工智能定量参数对直径≤2 cm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浸润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以三维长径和最大CT值建立的联合模型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人工智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薄晓红 马礼坤 +5 位作者 范吉利 蒋哲 周元松 张磊 李万军 高鹏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0-854,共5页
目的通过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探讨EAT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者208例,以CTA检查未见任何冠状动脉狭窄者为非冠心病组,共计48例,其余为冠心病组160例。收集所有病例... 目的通过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测量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探讨EATV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者208例,以CTA检查未见任何冠状动脉狭窄者为非冠心病组,共计48例,其余为冠心病组160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一般资料,常规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对适宜的入选患者首先行256层螺旋CTA检查,检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同时测量EATV。对冠状动脉CTA检查显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同一次住院期间进一步采取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和比较EATV的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EATV平均值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EATV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积分与EATV的大小呈正相关性(r=0.285,P<0.05)。EATV的大小随着患者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显示EATV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3,P<0.05)。结论 EATV的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EATV越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EATV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体积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X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对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惠英 李骁骁 +2 位作者 张建设 毕全兴 孙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8-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中使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对术后盆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访及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产科组(322例)和妇科组(92例)剖宫产产妇的资料,其中产科组纱布采用团块状填塞,妇科组纱布采用平铺式填塞,比较可溶性止血纱...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中使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对术后盆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访及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产科组(322例)和妇科组(92例)剖宫产产妇的资料,其中产科组纱布采用团块状填塞,妇科组纱布采用平铺式填塞,比较可溶性止血纱布不同填塞方式及数量产妇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结果产科组盆腔感染率为4.04%(13/322),妇科组为0.00%(0/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剖宫产组手术过程中,使用可溶性止血纱布数量≤3块的产妇盆腔感染率为0,使用数量>3块的产妇盆腔感染率为1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剖宫产术中正确合理使用可溶性止血纱布,能有效避免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盆腔感染 可溶性止血纱布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清洁消毒方法对烧伤整形病房CRE防控及消毒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惠英 李骁骁 +2 位作者 张建设 孙丽 邹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进清洁消毒方法对烧伤整形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防控及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2月1日—8月31日烧伤整形科住院的29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9月1日—2022年2月28日采取改进清洁消毒方法后住院的210例... 目的探讨改进清洁消毒方法对烧伤整形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防控及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2月1日—8月31日烧伤整形科住院的29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9月1日—2022年2月28日采取改进清洁消毒方法后住院的21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统计、比较干预前后患者CRE检出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环境CRE检出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CRE检出率分别为0.95%、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04%、2.02%(均P<0.05)。干预组空气微生物学、物体表面微生物学、ATP生物荧光、荧光标记检测的合格率均较对照组上升(χ^(2)值分别为5.52、13.08、6.66、15.01,均P<0.05)。结论改进清洁消毒方法能降低烧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和CRE检出率,提升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度,改善医院感染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与消毒 主动筛查 独立清洁单元 CRE 烧伤整形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范影 谢玉海 +5 位作者 李曼曼 赵雷 史晓飞 曹莉 哈传传 王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 目的探讨使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对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11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脑AVM患者,均先行常规MRI检查,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结果脑AVM SD 3D-CE-MRA表现:有10例患者明确显示异常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其中,单支供血动脉6例,联合供血4例,单支静脉引流7例,多支静脉引流3例。1例3D CE-MRA显示正常。结论联合应用SD 3D CE-MRA和常规MRI检查,对脑AVM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颅内动静脉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诊断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玉海 范影 +4 位作者 周艳 王军 赵雷 哈传传 曹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病例:患者,女,74岁,因下腹部坠胀6天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子宫呈老年性萎缩,子宫前方触及一实性包块,直径约13 cm,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压痛(+);附件触及不理想。糖类抗原125199.60 U/ml,血液及其他... 病例:患者,女,74岁,因下腹部坠胀6天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子宫呈老年性萎缩,子宫前方触及一实性包块,直径约13 cm,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压痛(+);附件触及不理想。糖类抗原125199.60 U/ml,血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本院彩超示盆腔内实性包块,大小约为102 mm×129 mm×89 mm。磁共振检查:盆腔及腹腔内见巨大包块,T1WI信号略低于子宫肌层,内见斑点状高信号影(图1A),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卵巢 纤维卵泡膜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