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火温度对TA1/TC4波纹轧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1
作者 张鹏 宁少波 +4 位作者 王涛 任忠凯 赵浩 刘文文 郭继保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 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合板内部的加工硬化现象仍较明显,导致复合板韧塑性能力提升不明显,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复合板塑性改善明显。当退火温度高于500℃时,复合板的拉伸和剪切性能下降明显,对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500℃,1 h的退火条件下,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屈服强度为802.3 MPa,剪切强度为366.54 MPa,伸长率接近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轧制 TA1/TC4复合板 退火温度 力学性能 界面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平衡的混合动力挖掘机功率匹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耿亚杰 杨敬 权龙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9,共7页
液压挖掘机在工作时,工况变化剧烈,但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输出功率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单工作循环能量的回收与利用,能够使柴油机工况稳定。采用二次调节技术对负载功率进行平衡,使柴油机稳定工作在燃油高效区。利用Simulation X对原机... 液压挖掘机在工作时,工况变化剧烈,但在每个工作循环中输出功率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单工作循环能量的回收与利用,能够使柴油机工况稳定。采用二次调节技术对负载功率进行平衡,使柴油机稳定工作在燃油高效区。利用Simulation X对原机系统进行建模,包括液压系统、柴油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将油液混合动力系统应用到原机系统,并对主要参数进行匹配;在前馈与压力双控制方案下,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功率匹配研究。仿真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在前馈与压力双控制方案下,能够减小柴油机装机功率并使柴油机功率输出平稳,基本稳定在燃油高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油液混合动力 二次调节 前馈与压力双控制 平衡负载 Simulation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回收液压泵试验台仿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耿亚杰 杨敬 +1 位作者 郭继保 权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传统液压泵试验台消耗能量较多,并且为了模拟负载,由节流口加压,高压油直接流回油箱,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通过对试验台回路重新设计,回收被试泵高压油与供油泵共同驱动液压马达,由液压马达来带动被试泵,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通过利用Si... 传统液压泵试验台消耗能量较多,并且为了模拟负载,由节流口加压,高压油直接流回油箱,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通过对试验台回路重新设计,回收被试泵高压油与供油泵共同驱动液压马达,由液压马达来带动被试泵,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通过利用SimulationX对新回路进行仿真分析,在保持试验泵原有工况下,对泵进行性能测试,节能在6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泵试验台 能量回收 SimulationX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利平 郭继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3-807,818,共5页
以电液伺服系统在连轧管机中的应用为背景,设计建立了一套基于遗传算法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试验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对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进行实数编码、选择合适的适应度函数及自适应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 以电液伺服系统在连轧管机中的应用为背景,设计建立了一套基于遗传算法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试验模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对比例积分微分(PID)参数进行实数编码、选择合适的适应度函数及自适应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一组PID参数的最优值,并通过试验模型对实际工作状态进行了模拟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轧管机 电液伺服系统 遗传算法 自适应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连轧管机机架结构动态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利平 郭继保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6-150,169,共5页
为了保证轧机正常工作,应考虑其在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和动态特性。对连轧管机机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该结构可能产生的应力集中区域。通过动态分析确定结构的各阶主振型及其参数,以此作为结构疲劳分析和保证使用寿命的基础。最... 为了保证轧机正常工作,应考虑其在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和动态特性。对连轧管机机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以确定该结构可能产生的应力集中区域。通过动态分析确定结构的各阶主振型及其参数,以此作为结构疲劳分析和保证使用寿命的基础。最后进行动态设计,使得到高效率、高速度和低噪声的连轧管机产品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轧管机 机架 动态分析 动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复合板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韩建超 刘畅 +4 位作者 贾燚 任忠凯 王涛 郭继保 陈玉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0-1280,共11页
钛/铝复合板作为一种轻质高强、高耐磨、高耐蚀的优质材料,已经成为金属复合板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论述了钛/铝复合板的发展现状,简述了钛/铝复合板的传统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钛/铝复合板... 钛/铝复合板作为一种轻质高强、高耐磨、高耐蚀的优质材料,已经成为金属复合板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论述了钛/铝复合板的发展现状,简述了钛/铝复合板的传统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钛/铝复合板结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和形成机制,评述了钛/铝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展望了钛/铝复合板的绿色高效制备方法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复合板 制备方法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表面处理对冷轧Cu/Al复合板结合过程和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牛辉 锅渺 +3 位作者 贾燚 韩建超 郭继保 王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研究了机械表面处理(钢丝刷)对冷轧Cu/Al复合板结合过程和结合性能的影响。在冷轧复合工艺之前,对铜板和铝板的原始表面进行不同打磨方向的机械表面处理,分别为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垂直轧制方向打磨和90°交叉打磨。通过形貌观察,发... 研究了机械表面处理(钢丝刷)对冷轧Cu/Al复合板结合过程和结合性能的影响。在冷轧复合工艺之前,对铜板和铝板的原始表面进行不同打磨方向的机械表面处理,分别为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垂直轧制方向打磨和90°交叉打磨。通过形貌观察,发现机械打磨后的铝板和铜板表面形成条带状脆性/硬化层,其方向与打磨方向一致。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后铜板的表面粗糙度最高,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是影响复合板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轧卡试验研究了冷轧Cu/Al复合板的结合过程,对比分析了复合板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制得的复合板剪切强度最高,打磨方向与轧制方向一致对复合板的结合有促进作用,粗糙度越高,复合板结合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复合板 机械表面处理 结合过程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凸轮轴径向滚花装配机理及连接强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鹏 曹泽泽 +4 位作者 寇淑清 王涛 郭继保 李金哲 吴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4-671,共8页
基于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网格及Johnson-Cook材料模型,建立了涉及局部大变形的组合式凸轮轴径向滚花、压装及扭转子模型。各子模型间通过传递轴管的残余应力应变场实现相互串联,保证物理场的连续性,系统地模拟径向滚花装配全流程。预测... 基于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网格及Johnson-Cook材料模型,建立了涉及局部大变形的组合式凸轮轴径向滚花、压装及扭转子模型。各子模型间通过传递轴管的残余应力应变场实现相互串联,保证物理场的连续性,系统地模拟径向滚花装配全流程。预测并分析了压装力、静扭强度及凸轮型线的变化特征,揭示了滚花刀参数及进给量对压装力及静扭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滚花和装配区域轴管形貌特征及温度场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高度吻合。典型装配参数下,静扭强度超过乘用车发动机凸轮轴标准静扭强度的90%,静扭强度与装配压装力成正比,凸轮型线最大位移为0.0425 mm。子模型预测各因素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均小于11%,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不同型号凸轮轴的装配试验,缩短研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凸轮轴 径向滚花装配机理 压装力 静扭强度 凸轮外轮廓精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