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
1
作者 刘丽 侯海金 +1 位作者 王安红 张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02-2109,共8页
针对现有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嵌入容量低且提取的秘密图像视觉质量欠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首先,设计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双编码-单解码生成器,载体图像与秘密图像的特征在编码端分两个支路独立提取,在解... 针对现有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嵌入容量低且提取的秘密图像视觉质量欠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生成式信息隐藏算法。首先,设计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双编码-单解码生成器,载体图像与秘密图像的特征在编码端分两个支路独立提取,在解码端通过多尺度注意力模块进行融合,并利用跳跃连接为解码端提供不同尺度的细节特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载密图像。其次,在U-Net结构的提取器中引入自注意力模块,以弱化载体图像特征、增强秘密图像深层特征,并利用跳跃连接弥补秘密图像细节特征,提高秘密信息提取的准确率;同时,多尺度判决器与生成器的对抗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载密图像的视觉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嵌入容量为24 bpp的情况下,生成的载密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平均可达到40.93 dB和0.9883,且提取的秘密图像PSNR和SSIM平均可达到30.47 dB和0.9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 编码-解码结构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健安 赵志诚 +2 位作者 谢刚 柏艳红 何秋生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376,共5页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 在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与适应行业需求的迫切任务。因此,探索强化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十分必要。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核心理念,以自动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了“理实相融、产教相融、科教相融、资源共享”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抓手、平台为依托、制度为保障”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致力于通过创新素质的提升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化,最终实现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挑战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触发下多移动机器人抗干扰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编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健安 闫慧娴 +3 位作者 张君如 张捷 李明杰 赵志诚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3-1714,共12页
考虑多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未知扰动和有限通信资源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的事件触发编队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新的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以精确估计系统的复合扰动.其次,基于干扰观测器、预定性能函数、反步法... 考虑多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未知扰动和有限通信资源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的事件触发编队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新的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以精确估计系统的复合扰动.其次,基于干扰观测器、预定性能函数、反步法和固定时间理论,并考虑通信资源受限问题,设计时变阈值事件触发的固定时间预定性能编队控制器,使得编队误差在固定时间内收敛且满足预定性能要求.所提出的触发机制可减少因控制器和执行器频繁通信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且无Zeno行为发生.最后,通过对三个移动机器人进行编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移动机器人 编队控制 干扰观测器 预定性能 固定时间 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的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被引量:1
4
作者 陶珑 郭燕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多分量信号。传统的非平稳信号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存在自适应性差、对通风机早期故障的微弱特征辨识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信号处理速度难以满足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 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多分量信号。传统的非平稳信号特征信号提取方法存在自适应性差、对通风机早期故障的微弱特征辨识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的特征提取方法的信号处理速度难以满足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取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的煤矿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快速提取方法。在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乘子交替方向法迭代求解,将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应用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算法对信号进行等效分解,得到匹配目标信号特征的等效滤波器,通过内积变换原理快速提取通风机振动信号特征分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变分模式分解算法对不同强度的特征分量提取效果均较好,准确性和抗噪性良好,处理通风机实测振动信号的耗时为0.008165 s,与广义变分模式分解算法相比,特征提取速度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通风机 振动信号 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 变分模式分解 等效滤波器 内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两阶段自适应搜索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超利 张澳龙 +2 位作者 刘晓彤 阙凌燕 赵志诚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30-2738,共9页
针对云计算任务调度中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利益冲突加剧、多目标权衡困难的问题,基于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的偏好建立任务调度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自适应搜索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TSASA)用于求解该模型。在第一阶段,利用偏好感知距... 针对云计算任务调度中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利益冲突加剧、多目标权衡困难的问题,基于用户与云服务提供商的偏好建立任务调度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自适应搜索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TSASA)用于求解该模型。在第一阶段,利用偏好感知距离策略完成种群的聚集,当种群质心方差达到预定义的阈值时,再利用偏好区域分类策略进行第二阶段的搜索。与经典多目标算法、调度领域启发式算法和最新云计算调度算法获得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算法在中规模云环境下,完工时间比NSGA-Ⅲ缩短约29%,租赁成本比RVEA降低约37.5%;在大规模云环境下,能耗比GrEA低约28.2%,负载均衡指数比MCT-PSO降低约34.8%。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平衡多方利益、实现多目标协同优化方面的有效性,为复杂云环境任务调度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自适应搜索 任务调度 多目标优化 偏好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带宽化的双摆桥式起重机线性自抗扰控制
6
作者 邵雪卷 韩雨豪 +3 位作者 周亮亮 孙来庆 陈志梅 张井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在实际起动时,台车移动势必会带动吊钩以及负载产生两级摆角,增加小车定位与实时消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参数基于带宽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以消除初始负载摆角、内部不确定状... 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运输设备,在实际起动时,台车移动势必会带动吊钩以及负载产生两级摆角,增加小车定位与实时消摆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参数基于带宽调节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以消除初始负载摆角、内部不确定状态以及外界扰动对系统的影响。首先,将系统解耦成三个控制量互不包含的子系统;其次,对解耦后的子系统分别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线性控制器;最后,结合Lyapunov方法将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参数带宽化并进行收敛性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在强扰动影响下准确平稳地将负载运输到目标位置并快速消除两级摆动,同时对模型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摆桥式起重机 带宽法 自抗扰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起重机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防摆控制
7
作者 陈志梅 王艳芳 +2 位作者 朱东科 邵雪卷 张井岗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针对欠驱动船用臂架起重机存在持续不确定上界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ARBFNN)分层滑模控制(hierarchical sliding mode control,HSMC)方法(称为ARBFNN-HSMC方法)。... 针对欠驱动船用臂架起重机存在持续不确定上界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ARBFNN)分层滑模控制(hierarchical sliding mode control,HSMC)方法(称为ARBFNN-HSMC方法)。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受海浪持续影响的船舶-起重机-负载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将其转换为欠驱动系统的标准形式;采用HSMC方法设计控制律,以补偿系统参数的摄动;通过ARBFNN逼近并补偿由外部非线性干扰引起的不确定上界扰动,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持续未知干扰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实现负载定位和消除摆动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起重机 防摆控制 欠驱动系统 分层滑模控制(HSMC) 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A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红外光伏组件缺陷检测模型
8
作者 王银 张杰 +3 位作者 谢刚 赵志诚 胡啸 吴晓晖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3-662,共10页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导致红外光伏组件缺陷检测模型难以部署到边缘设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压缩的红外光伏组件缺陷检测算法T-DINO。以ResNet-101为教师网络、ResNet-18为学生网络,提出一种动态的自适... 针对目标检测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导致红外光伏组件缺陷检测模型难以部署到边缘设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压缩的红外光伏组件缺陷检测算法T-DINO。以ResNet-101为教师网络、ResNet-18为学生网络,提出一种动态的自适应蒸馏方法,在基于特征蒸馏中利用二者的注意力权重差异进行高效的知识转移,在基于输出响应(logit)蒸馏中也将其作为指导知识对学生网络进行蒸馏,最后在损耗极小精度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模型复杂度和参数量;同时提出融合模块CSF Block对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建模,提高检测精度。在自主构建的红外光伏组件故障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比基线网络DINO(ResNet-101)模型参数量减少77.3%,计算复杂度降低69.3%,AP50提高5.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压缩后的模型适合部署在边缘设备,可满足实际红外光伏组件缺陷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DINO 知识蒸馏 模型压缩 边缘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级特征融合的密集行人检测算法
9
作者 乔建华 马清松 +2 位作者 杨振疆 赵利军 李小松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08-2617,共10页
为解决Deformable DETR目标检测模型对于小目标众多的人群密集场景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密集行人检测算法Deformable-DETR-MAEB。通过将多头注意力机制结合模型的各级编码器输出设计了用于实现多层级特征融合的MAEB模块,提高... 为解决Deformable DETR目标检测模型对于小目标众多的人群密集场景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密集行人检测算法Deformable-DETR-MAEB。通过将多头注意力机制结合模型的各级编码器输出设计了用于实现多层级特征融合的MAEB模块,提高模型的小目标检测的能力。此外,还在解码器部分设计了正样本增强模块并制定了二阶段模型训练策略,减少模型的训练周期,并采用提取特征能力更强的Swin Transformer替换了原有的骨干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密集行人检测算法在CrowdHuman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精度为83.4%,相比原模型提高了5.2%,对于小目标行人的平均检测精度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行人检测 多头注意力 特征融合 小目标 正样本增强 训练策略 骨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的小样本指针式仪表检测方法
10
作者 孙前来 林绍杭 +3 位作者 刘东峰 宋晓阳 刘佳耀 刘瑞珍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3,共13页
仪表定位精度是保证指针式仪表示数准确识别的前提。复杂工业场景下仪表样本难以采集,小样本情况下,现有指针式仪表定位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元学习的小样本指针式仪表检测方法Sparse-Meta-DETR。并... 仪表定位精度是保证指针式仪表示数准确识别的前提。复杂工业场景下仪表样本难以采集,小样本情况下,现有指针式仪表定位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元学习的小样本指针式仪表检测方法Sparse-Meta-DETR。并以Meta-DETR为目标检测基线模型,采用元学习训练策略,在元训练阶段构建多个小样本任务训练Sparse-Meta-DETR模型,增强特征相关聚合模块对特征空间中支持集和查询集类别的余弦距离的度量能力,使模型能够在元测试阶段小样本任务中识别图像包含的类别,快速适应新类小样本任务,检测复杂工业场景图像中包含的指针式仪表;引入轻量级主干网络Efficientnet b1作为特征提取器,减少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和参数量;设计评分网络对查询特征稀疏采样,构建稀疏化遮罩选取前景特征,引导Transformer编/解码器对前景特征进行处理,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并提高检测精度。使用Sparse-Meta-DETR模型,20-shot时指针式仪表定位检测精度指标AP^(50)和AP^(75)分别达到了94.2%和87.5%,10-shot时的AP^(50)达到了91.1%;相较于最初的基线模型,改进模型的时间复杂度下降了74.5%。实验结果表明,Sparse-Meta-DETR不仅能够保证样本匮乏时仪表定位的精度,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仪表定位的实时性,其整体性能优于Meta-RCNN等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仪表 元学习 小样本 目标检测 稀疏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部件间随机相关性的多阶段退化系统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11
作者 朱彦军 李可 +1 位作者 吴斌 石慧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1-322,共12页
多部件系统中部件之间退化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使得多部件系统常常具有多阶段的退化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多部件系统各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对退化模式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维纳过程的连续退化双向随机相关影响的多阶段系统... 多部件系统中部件之间退化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使得多部件系统常常具有多阶段的退化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多部件系统各部件之间相互作用对退化模式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维纳过程的连续退化双向随机相关影响的多阶段系统退化建模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突变点检测建立考虑双向随机相关影响的多阶段维纳过程退化模型,用来描述部件间随机相互影响对多部件系统退化过程产生的影响。其次为了反映各部件退化异质性,并考虑部件的退化速率是由自身固有的退化速率和与其相关的部件产生的退化率相互作用两部分组成,将系统各阶段的漂移系数和扩散系数定义为随机参数,运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未知参数。最后采用贝叶斯算法更新后验参数分布,预测突变点位置,根据首达时间推导考虑各部件之间退化随机相关性的多阶段退化系统剩余寿命的表达式,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商用模块化航空推进系统仿真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部件 多阶段 剩余寿命预测 随机相关性 贝叶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V辅助的非理想STAR-RIS认知NOMA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12
作者 李美玲 任康 +2 位作者 薛凯轩 李世兴 李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4-881,共8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其配置可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可以在无线网...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其配置可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可以在无线网络中以低成本实现高频谱和能源效率。考虑UAV辅助的STAR-RIS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架构,针对实际通信场景中非理想传输因素同相位和正交相位不平衡(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IQI)存在时,研究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对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认知用户的中断概率和截获概率的近似表达式,同时对比了人工噪声方案与非人工噪声方案下用户的截获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较低的IQI水平时远用户比近用户在15 dB时中断概率低约0.15,较高的IQI水平时近用户比远用户在25 dB时中断概率低约0.9,而加入人工噪声能够降低用户约0.3的截获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CR-NOMA) 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 无人机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储能协同控制策略
13
作者 卢沁雄 吴青峰 +2 位作者 刘立群 李科怡 宋单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82,共6页
针对孤岛直流微电网内多分布式储能单元(DBESU)DC/DC变换器采用经典V-I下垂控制存在的电流不均分和电池荷电状态(SOC)存在协同控制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储能协同控制策略。该方案通过在V-I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电流调节因... 针对孤岛直流微电网内多分布式储能单元(DBESU)DC/DC变换器采用经典V-I下垂控制存在的电流不均分和电池荷电状态(SOC)存在协同控制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算法的储能协同控制策略。该方案通过在V-I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电流调节因子和SOC调节因子,对V-I下垂控制曲线进行调节,能够在不影响母线电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DBESU电流均分和SOC协同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并在通信延迟工况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储能单元 电流均分 SOC协同控制 下垂控制 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超螺旋与扩张观测器的多PMSM同步控制
14
作者 李小松 杜鹏 +2 位作者 吴浪 陈睿 陈磊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55,共6页
为了解决多PMSM同步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慢和同步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和扩张观测器的多PMSM同步控制。首先,设计了基于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的速度控制器,优化系统的动态调节性能,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其次,... 为了解决多PMSM同步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慢和同步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和扩张观测器的多PMSM同步控制。首先,设计了基于改进快速超螺旋滑模的速度控制器,优化系统的动态调节性能,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其次,引入超螺旋扩张观测器对电机负载扰动进行监测,并将获取的反馈信息传递至滑模控制器,实现更精准的控制调节;同时,改进了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减少了负载扰动下的转速波动和系统同步误差。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PI控制方法,所提出的改进方法显著提高系统约68%的跟踪性能和约75.3%的同步性能,为实现多电机的精密协同控制提供了新颖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同步控制 超螺旋算法 滑模控制 扩张观测器 偏差耦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事件触发下非线性多智能体时变编队
15
作者 赵志诚 李祥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29,共7页
针对高阶含Lipschitz非线性项的多智能体时变编队控制问题,引入了动态事件触发机制,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协议。由于引入了内部动态变量,与现有的静态事件触发机制相比,能有更少的触发次数,减少智能体之间的通讯资源。利用Lyapunov稳定... 针对高阶含Lipschitz非线性项的多智能体时变编队控制问题,引入了动态事件触发机制,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控制协议。由于引入了内部动态变量,与现有的静态事件触发机制相比,能有更少的触发次数,减少智能体之间的通讯资源。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满足时变编队的充分条件,且严格证明了系统无Zeno现象。对多飞行器的运动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实现了期望的时变编队,证明了该控制协议的有效性,有效地节省了通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领航跟随者法 时变编队 动态事件触发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车联网通感一体传输与资源分配优化
16
作者 李美玲 朱芸灿 +1 位作者 申陈宁 李兴旺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3-1051,共9页
为应对6G密集城市环境下车联网(V2X)通信和传感路径受限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感一体化(ISAC)V2X系统框架。针对非视距(NLOS)下的车辆移动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ISAC回波信号中的实时信... 为应对6G密集城市环境下车联网(V2X)通信和传感路径受限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感一体化(ISAC)V2X系统框架。针对非视距(NLOS)下的车辆移动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ISAC回波信号中的实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实现对移动车辆位置的跟踪与预测。该文提出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多车辆间功率分配优化方案,在保证感知精度的同时提升下行链路通信总速率,并引入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作为反馈机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在通信性能和感知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RIS辅助ISAC-V2X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通信感知一体化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扩展卡尔曼滤波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搜索的阀控对称缸线性自抗扰控制
17
作者 金坤善 李宇翔 +3 位作者 梁涛 王鲁军 展保同 曹继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7,共7页
针对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难以满足非线性、不确定性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高性能控制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值搜索的阀控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线性(LADRC)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融合了线性自抗扰控制不依赖系统精确数学模型和极值搜索算... 针对传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难以满足非线性、不确定性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高性能控制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值搜索的阀控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线性(LADRC)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融合了线性自抗扰控制不依赖系统精确数学模型和极值搜索算法多参数并行优化能力的优点,将控制器参数优化问题转换为目标函数的极值搜索问题。在分析优化过程收敛性的基础上,完成了LADRC参数的优化,并进行控制仿真研究。该方法继承了传统LADRC对不确定扰动的实时估计和动态补偿机制,同时具备动态调整扩张状态观测器带宽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的能力,可实现对系统的高性能控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电液伺服系统中多源不确定扰动,减小动态跟踪误差,缩短过渡过程,提升控制品质,为非线性、不确定性电液伺服系统的高性能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搜索 阀控对称缸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LOv8-DEL:基于改进YOLOv8n的实时车辆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古佳欣 陈高华 张春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交通场景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车辆检测模型的准确率低实时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车辆检测算法——YOLOv8-DEL。使用DGCST(dynamic group convol... 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交通场景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车辆检测模型的准确率低实时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车辆检测算法——YOLOv8-DEL。使用DGCST(dynamic group convolution shuffle transformer)模块代替C2f模块来重构主干网络,以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并使网络更轻量;添加的P2检测层能使模型更敏锐地定位和检测小目标,同时采用Efficient RepGFPN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以丰富特征信息并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通过结合GroupNorm和共享卷积的优点,设计了一种轻量型共享卷积检测头,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参数量并提升检测速度。与YOLOv8相比,提出的YOLOv8-DEL在BDD100K数据集和KITTI数据集上,mAP@0.5分别提高了4.8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具有实时检测速度(208.6 FPS和216.4 FPS),在检测精度和速度方面实现了更有利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YOLOv8 DGCST Efficient RepGFPN 轻量级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直流调速系统分数阶内模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宇 赵志诚 +1 位作者 刘宁 李明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70,共7页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模控制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将IMC与分数阶微积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分数阶内模PID(FO-IMC-PID)控制器,与传统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仅包含3个可...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内模控制的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方法。根据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将IMC与分数阶微积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分数阶内模PID(FO-IMC-PID)控制器,与传统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仅包含3个可调参数,有效地简化了控制器结构。另外,基于幅值准则、相位裕度和平相位等鲁棒性设计准则,建立了控制器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间的非线性方程组,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优化求解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ID控制器 直流调速系统 内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调速系统模糊分数阶内模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志诚 杨亚腾 张井岗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针对高精度交流调速系统,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内模控制、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糊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首先,考虑到分数阶微积分的优良特性,将其引入交流调... 针对高精度交流调速系统,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内模控制、模糊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糊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首先,考虑到分数阶微积分的优良特性,将其引入交流调速系统的内模PID控制器中,得到了一种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该控制器包含3个可调参数。然后,通过阶跃响应分析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实现了控制器参数的智能整定,克服了分数阶控制器参数整定困难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分数阶内模PI-νDa+ν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扰动抑制特性和克服参数摄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 内模控制 模糊控制 交流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