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生命力的破产法保障: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1
作者 卫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7-171,共5页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破产法在挽救困境企业重生、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破产法的核心理念是对企业进行保护,并对正常运营企业设立预防,是人类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充...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法律制度,破产法在挽救困境企业重生、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破产法的核心理念是对企业进行保护,并对正常运营企业设立预防,是人类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充分发挥破产制度的各项价值,通过完善破产法相关规定、强化破产法实施保障措施、建设破产法治文化、加强破产法律监督等,更好地提升企业生命力,进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法 企业生命力 破产监督 市场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宇燕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科技成果价值较大,以传统诉讼方式解决此类纠纷时,往往会付出巨大经济成本,很多时候会赢了官司输了钱。基于这种现状,建立"以调为主、调诉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是弥补单一诉... 科技成果价值较大,以传统诉讼方式解决此类纠纷时,往往会付出巨大经济成本,很多时候会赢了官司输了钱。基于这种现状,建立"以调为主、调诉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是弥补单一诉讼程序"不经济"的途径之一。同时,这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也为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科技强国的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知识产权 调解 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36
3
作者 董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3期113-116,119,共5页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有效需求却并未明显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而大学毕业生的社会有效需求却并未明显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素养 意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的精神与法学研究的正当性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相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如何理解和认识邓正来教授的长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以下简称“邓文”)“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问题已经颇为引人深思,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而邓文结尾处的一些论述可能更具有根本性:
关键词 法学研究 精神 中国法律 中国法学 邓正来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标准化与专利的关系:基于ICS分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继宏 姚宪弟 赵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99,共6页
专利与标准(化)在一国创新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现有研究标准(化)与专利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文献很少,基于我国的宏观经验数据来分析专利和标准(化)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在变量设定以及数据收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 专利与标准(化)在一国创新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现有研究标准(化)与专利之间相互关系的实证文献很少,基于我国的宏观经验数据来分析专利和标准(化)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在变量设定以及数据收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首先在变量的设定方面纠正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严格按照布莱德的标准的国际分类(ICS)和国际专利分类(IPC)之间的对应关系收集数据,从而在变量的选择和收集以及样本量方面保证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经过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专利申请与标准之间具有积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在不同的行业中,专利申请和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专利 ICS分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品独创性标准的反思与认知 被引量:57
6
作者 赵锐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58,共4页
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要件,是判断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前提,是整个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石,因此有必要对沿袭两大法系独创性标准而形成的独创性理论作进一步的检讨和审视。应从利益平衡的视角审视独创性,很难用一个普适性的标准... 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实质要件,是判断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前提,是整个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石,因此有必要对沿袭两大法系独创性标准而形成的独创性理论作进一步的检讨和审视。应从利益平衡的视角审视独创性,很难用一个普适性的标准判断作品的独创性,宜针对作品类型区别对待。淡化独创性标准中的"创造性"是适应著作权立法和产业诉求的明智之举,同时,由专业机构评判独创性可能更为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独创性 反思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孤儿作品的版权利用——兼论《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25条 被引量:39
7
作者 赵锐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2,共5页
孤儿作品是作者身份不明或者虽然作者身份明确但查找无果的作品。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孤儿作品问题愈发突出,有必要对Google案和解协议及西方国家孤儿作品利用模式进行审视。同时,《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孤儿作品的制度... 孤儿作品是作者身份不明或者虽然作者身份明确但查找无果的作品。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孤儿作品问题愈发突出,有必要对Google案和解协议及西方国家孤儿作品利用模式进行审视。同时,《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孤儿作品的制度设计须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明确孤儿作品范畴,细化勤勉查找义务,并确立孤儿作品的强制许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作品 勤勉查找义务 强制许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对著作权法的冲击及理论新读 被引量:3
8
作者 任俊琳 王晓玲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9,共6页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和演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社科领域内日渐重要,它独特的解构理念必然会对著作权法产生冲击。其对"主体"与"符号"的解构,颠覆了传统著作权法中的两大基本理论:&...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和演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社科领域内日渐重要,它独特的解构理念必然会对著作权法产生冲击。其对"主体"与"符号"的解构,颠覆了传统著作权法中的两大基本理论:"作者—作品"和"思想—表达"二分法。因此,与其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走传统的立法补充的老路,不如转换思路重新解读著作权制度。如取消著作人格权以及以"表达的形式"与"表达的实质"的概念重读之前的"思想—表达"二分法。这样既能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至于压缩公众的权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著作权法 著作人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华丽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57,共7页
何谓知识产权滥用,学术界和实务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应当对其涵义进行准确的界定。知识产权滥用具有很强的弹性和包容性,有拒绝许可、价格歧视、搭售、限制交易、滥用诉权等多种表现形式。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有可能构成垄断,排除... 何谓知识产权滥用,学术界和实务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应当对其涵义进行准确的界定。知识产权滥用具有很强的弹性和包容性,有拒绝许可、价格歧视、搭售、限制交易、滥用诉权等多种表现形式。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有可能构成垄断,排除、限制市场竞争,也可能只是违反了知识产权法律等私法性规范。当下我国有关知识产权滥用之规制的法律制度尚不完整,应当予以完善。应当选择从反垄断路径规制和"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原则"私法路径规制双管齐下,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有效规制,以实现鼓励知识创新、传播与保护公平竞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滥用 反垄断 公共政策 禁止权利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许可:制度优势与法律构造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锐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1,共6页
版权法中的开放许可是权利人自愿放弃部分权利,允许公众在一定范围内,遵循相关规则自由使用作品的许可模式。不同于产权化路径下的传统"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许可模式,开放许可以"部分所有权保留"的模式允许公众在... 版权法中的开放许可是权利人自愿放弃部分权利,允许公众在一定范围内,遵循相关规则自由使用作品的许可模式。不同于产权化路径下的传统"先授权后使用"的版权许可模式,开放许可以"部分所有权保留"的模式允许公众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使用作品。毋庸置疑,开放许可能够促进作品的有效利用与传播,其共享理念和运作模式与互联网产业的利益诉求高度契合。然而,长久以来,开放许可并未被真正纳入到版权法的调整范围。开放许可的制度激励不足和相关规范的缺失,使得其优势难以真正发挥。鉴于此,版权立法有必要关涉开放许可,利用公共政策引导和推动开放许可的实施,并完善开放许可协议的效力规则与救济机制。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开放许可运动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许可 制度激励 法律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论视域下的商誉本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卫霞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现行关于商誉本质的主要观点有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超额收益论、核心能力观等。几大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但都承认商誉具有价值。据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出发,运用价值论中"关系实践说"的相关原理,得出:商誉是人类... 现行关于商誉本质的主要观点有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超额收益论、核心能力观等。几大观点立场各不相同,但都承认商誉具有价值。据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出发,运用价值论中"关系实践说"的相关原理,得出:商誉是人类在商业活动中,由于顾客、商家及其他竞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在满足各主体客观发展需求基础之上因彼此良性互动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价值形态。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诚信交易的需求,更为明确商誉权的法律地位、完善商誉保护的立法与实践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 本质 价值 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实际被假冒对象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行为不宜入罪--以“梅兰日兰”商标案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洁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55,共5页
对于商标权人并未将其注册商标使用于核定使用的具体某种商品,而行为人假冒或销售此种商品的行为如何认定,有必要深入论析。根据我国刑法和现有司法解释的精神,以及商标犯罪保护法益的客观评价标准,即使被假冒的商标客观存在,但是在无... 对于商标权人并未将其注册商标使用于核定使用的具体某种商品,而行为人假冒或销售此种商品的行为如何认定,有必要深入论析。根据我国刑法和现有司法解释的精神,以及商标犯罪保护法益的客观评价标准,即使被假冒的商标客观存在,但是在无实际被假冒商品的情况下,假冒商品并不会挤占实际商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更不会给商标权人造成具体的经济损失,因此,这样的行为不应予以入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 假冒 注册商标 商品 假冒对象 被假冒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事务中的国家责任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亚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监护公法化已经成为国外监护立法的一般趋势,但是,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理念与制度非常滞后,甚少强调国家的责任,无法适应转型时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强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中的国家责任,需要区分亲权与监护,明确监护的性质;构建... 监护公法化已经成为国外监护立法的一般趋势,但是,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理念与制度非常滞后,甚少强调国家的责任,无法适应转型时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强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中的国家责任,需要区分亲权与监护,明确监护的性质;构建国家监护制度;完善监护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国家监护 监护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视角下排污费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杏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3-78,共6页
排污收费制度是通过对排污者的排污行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利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传导机制,影响排污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利润获取,从而间接诱导企业进行污染预防的制度。作为"激励—诱导"型经济政策,要求排污费费率的设定必须科... 排污收费制度是通过对排污者的排污行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利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传导机制,影响排污企业的生产成本或利润获取,从而间接诱导企业进行污染预防的制度。作为"激励—诱导"型经济政策,要求排污费费率的设定必须科学合理,才能对企业发挥较强的诱导作用;要求排污费的征收必须建立在对排污者排污量的有效监控上,杜绝企业的偷排行为;要求降低排污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为污染企业提供防治污染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支持;要求征收的排污费通过竞争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传达给排污者或是消费者,从而影响排污者的排污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收费 外部不经济性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侵权行政执法的边界——兼论《专利法》第四次修改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亚利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8,共7页
行政执法介入专利侵权纠纷仍具有存在的基础,但应划定介入的合理边界。专利侵权行政执法应反映和回归私权属性,执法范围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平竞争秩序为限,限缩依申请行政裁决专利侵权纠纷的范围,并通过正当程序保障权力行使的边界。执... 行政执法介入专利侵权纠纷仍具有存在的基础,但应划定介入的合理边界。专利侵权行政执法应反映和回归私权属性,执法范围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平竞争秩序为限,限缩依申请行政裁决专利侵权纠纷的范围,并通过正当程序保障权力行使的边界。执法力度以有利于创新为目标,警惕公权过度介入引起窒息创新的效应;执法方式应符合私权本性旨趣,发挥行政调解化解专利侵权纠纷的功能;行政执法与司法在合理的边界中有机衔接、有效互动。专利法的后续修法应审慎对待行政介入民事领域的边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 侵权 行政执法 私权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事侵权责任之内涵论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艳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2,共3页
商事侵权责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发生的新型侵权责任,是商事主体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承担的商事赔偿责任。商事侵权责任区别于传统民事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以严格责任为基础,责任形态经济化,其侵害的客体也较为复杂... 商事侵权责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发生的新型侵权责任,是商事主体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承担的商事赔偿责任。商事侵权责任区别于传统民事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以严格责任为基础,责任形态经济化,其侵害的客体也较为复杂。鉴于商事侵权责任内涵的独特性和区别于一般民事侵权责任的特点,在未来的制度设计方面必须有所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事侵权责任 合法权益 严格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等同原则的“消亡”对我国专利侵权诉讼的启示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继宏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
等同原则作为专利侵权判断的原则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迅速消减,取而代之的是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原则。现有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原则重置、替代理论以及即决判决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对美国专利诉讼中等同原则消亡背后... 等同原则作为专利侵权判断的原则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迅速消减,取而代之的是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原则。现有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原则重置、替代理论以及即决判决有着密切的联系。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对美国专利诉讼中等同原则消亡背后的机制和原因及我国专利诉讼的有关制度和司法实践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专利诉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同原则 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重置与替代即决判决专利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商标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由“毕加索”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卫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2,共7页
"毕加索"案是一场发酵已久的民事纠纷,涉及对《合同法》第52条中"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之行为"的理解,同时牵涉到民法、商标法等民事法律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终审法院认为,"明知"不构成"恶... "毕加索"案是一场发酵已久的民事纠纷,涉及对《合同法》第52条中"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之行为"的理解,同时牵涉到民法、商标法等民事法律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终审法院认为,"明知"不构成"恶意",进而认定该案在后签订的独占许可使用合同不属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因而给予其肯定的法律效力,此种解释不符合法理。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误将法律意义上的"恶意"与中国本土词汇"恶意"相混淆,又未考虑诚信原则效力的彻底性及内容的强行规定性等特征,故在具体适用时偏离了立法的价值取向。因此,有必要重申诚实信用原则的帝王条款地位,通过区分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来明确相关行为的效力及发生侵权后的具体赔偿数额,并主张重视主观诚信,通过制止"恶意"来从根本上保障商标市场的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原则 商标法 毕加索案 制止恶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入罪考量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洁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5-40,共6页
以近五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服务商标侵权案件的裁判文书为样本,对我国实践中服务商标侵权案件的行为类型、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形式、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状况和规范治理效果等进行考察,由此揭示,当前我国以民事处罚为主、... 以近五年来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服务商标侵权案件的裁判文书为样本,对我国实践中服务商标侵权案件的行为类型、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形式、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状况和规范治理效果等进行考察,由此揭示,当前我国以民事处罚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规范治理模式不足以遏制和防范此类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服务商标侵权行为,应该明确刑法规范作为后盾法实现对服务商标权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商标 裁判文书 侵权 刑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美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3,共5页
知识经济时代催生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其较强的专业性、复杂的案情、较大的争议标的额等特点,要求一套完备的纠纷解决机制来快速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从而满足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根本诉求,同时兼顾平衡多方的利益。诉调对接机制契合... 知识经济时代催生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其较强的专业性、复杂的案情、较大的争议标的额等特点,要求一套完备的纠纷解决机制来快速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从而满足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根本诉求,同时兼顾平衡多方的利益。诉调对接机制契合了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需求,将诉讼调解、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对接,使各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使知识产权纠纷以更加便捷、经济、高效的途径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诉调对接 纠纷解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