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玉米芯构筑Fe_(x)O_(y)/C复合材料及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力国民 高洁 +3 位作者 杜秀宁 贾琨 张克维 梁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1-783,共13页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 玉米芯作为玉米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具有产量高、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但废弃玉米芯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意的丢弃或焚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为了实现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利用和碳基复合微波吸收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本研究以废弃玉米芯为载体,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浸渍法和碳热还原工艺制备Fe_(x)O_(y)/C复合吸波材料。通过优化焙烧温度和前驱体溶液浓度来探究不同磁性组分及其负载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Raman、SEM、BET、VNA多种表征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物相演变规律、微观形貌、吸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适量的磁性组分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Fe/C复合材料仍保持了玉米芯天然的三维孔道结构,比表面积可达126.97 m^(2)/g,孔径为5.40 mm,有助于入射电磁波的多重反射和损耗。当负载量过大时,导致复合材料阻抗失配,不利于吸波性能的优化。其中,FCC-0.3-700和FCC-0.3-900均表现出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FCC-0.3-700在涂层厚度为2.0 mm时,最低反射损耗值(RLmin)达到−41.4 dB,对应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达到5.6 GHz;FCC-0.3-900在8.4 GHz处的RLmin达到−41.7 dB,涂层厚度为1.5 mm时EAB达到4.5 GHz。Fe_(x)O_(y)/C复合材料优异的吸波性能得益于玉米芯中的固定碳被部分消耗产生的缺陷能够增强入射电磁波的多重散射和反射,这些缺陷还可以提供偶极位点进而产生偶极极化,有利于电磁波的衰减。此外,Fe_(3)O_(4)、Fe颗粒均匀的负载于废弃玉米芯孔道内或分散在其碎片间,形成大量的有效界面,增强了界面极化。同时,Fe_(x)O_(y)/C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碳与Fe_(3)O_(4)、Fe颗粒形成的导电网络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导电损耗。本研究制备的材料不仅符合电磁波吸收材料“薄、轻、宽、强”的发展特点,而且开辟了废弃玉米芯的高值化与功能化利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Fe_(3)O_(4)/Fe 多孔结构 复合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改性MXene二维填料的铁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电介质制备及其逾渗阈值/介电响应研究
2
作者 同阳 武鑫雨 +5 位作者 刘洋 刘嘉辰 琚绍帅 李俊钢 李雨婷 胡季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7,共7页
本工作以一种表面改性MXene二维导体材料Ti_(3)C_(2)为填料,以P(VDF-TrFE)铁电共聚物为基体,采用溶液流延和热压工艺成功制备了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柔性纳米复合材料电介质。制备的复合材料显示出致密而均匀的微观结构,少量添加时填料极大... 本工作以一种表面改性MXene二维导体材料Ti_(3)C_(2)为填料,以P(VDF-TrFE)铁电共聚物为基体,采用溶液流延和热压工艺成功制备了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柔性纳米复合材料电介质。制备的复合材料显示出致密而均匀的微观结构,少量添加时填料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促使晶核密度和结晶速率提升,当填料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结晶度提升至87.7%;材料的逾渗阈值与电场频率相关,在100 Hz交变电场下逾渗阈值为11.9%,显著小于采用近似球形导体填料的复合材料;当二维填料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超过3100、损耗仅为0.8,远小于文献中报道的同类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以具有二维结构的MXenes材料为填料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有望作为可折叠/可穿戴电容器、传感器、储能装置等器件中所需的高性能电介质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介质 复合材料 MXene 逾渗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材料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3
作者 郭琦 张蓉 +2 位作者 赵磊 金亚旭 王志成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8-19,24,共3页
随着农业机械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传统材料已不能满足农业机械提升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要求,正确选择和应用新型材料,成为现代农业机械研究设计中的重要技术课题。通过分析镁合金的特性和优势,探讨了在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应用的必要性、重... 随着农业机械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传统材料已不能满足农业机械提升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要求,正确选择和应用新型材料,成为现代农业机械研究设计中的重要技术课题。通过分析镁合金的特性和优势,探讨了在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应用的必要性、重点方向和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镁合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矾土合成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军 严霞 +3 位作者 刘艳娥 王玲 苏廷龙 田玉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7-984,共8页
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应用于一些特殊的高温行业中,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选取原矿粉铝矾土、白云石和菱镁矿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100℃~1500℃保温2 h后,获得了MgAl_(2)O_(4)-CaAl_(... 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材料因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应用于一些特殊的高温行业中,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选取原矿粉铝矾土、白云石和菱镁矿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100℃~1500℃保温2 h后,获得了MgAl_(2)O_(4)-CaAl_(12)O_(19)复合陶瓷材料,研究了铝矾土的含量和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经1500℃烧结2 h后的试样烧结性能较好,铝矾土用量最大为90.3 wt.%,此时试样的致密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为2.68 g·cm^(-3),显气孔率为11%。在经1500℃烧结得到的试样力学性能最优,当MgAl_(2)O_(4)和CaAl_(12)O_(19)的质量比达到1.82时,试样的抗折强度最大为113.6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矾土 复合材料 六铝酸钙 物相组成 力学性能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M@GO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导热性能研究
5
作者 曹翔宇 翟锐 +4 位作者 穆春怀 张秀玲 祁极冰 李清芬 闫娟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首先通过氧化石墨烯(GO)包覆对空心玻璃微珠(HGM)进行表面改性,再经过物理混合制备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复合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经过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对改性空... 首先通过氧化石墨烯(GO)包覆对空心玻璃微珠(HGM)进行表面改性,再经过物理混合制备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复合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对经过氧化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进行形貌和结构分析,对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热膨胀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氧化石墨烯包覆空心玻璃微球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一定提升。在空心玻璃微球添加量高于5%后,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开始优于纯聚氨酯材料,表明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的石墨烯层使材料内部形成了高导热通道,整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使复合材料密度降低的同时具备更加优良的导热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在添加了空心玻璃微珠填料之后,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增加的趋势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在180℃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聚氨酯 氧化石墨烯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400/HG70双金属工程机械钢热轧结合行为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饶永鹏 蒋际循 +2 位作者 秦芳诚 齐会萍 张连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9,共9页
目的研究HB400/HG70双金属热轧过程中轧制温度、压下率和轧辊转速对应力、应变及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HB400耐磨钢/HG70焊接钢双金属热轧有限元模型。结果当压下率从50%增加至60%时,HB400与HG7... 目的研究HB400/HG70双金属热轧过程中轧制温度、压下率和轧辊转速对应力、应变及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HB400耐磨钢/HG70焊接钢双金属热轧有限元模型。结果当压下率从50%增加至60%时,HB400与HG70两侧等效应变差值增大,已结合的部位由于变形量加大和应力集中导致结合失效。当压下率为50%时,结合区域等效应变为0.77~0.87,两侧的平均等效应变差值为0.0047且最大值为0.01。轧制速度过快导致双金属未完全结合就离开了轧制区域,降低轧制速度可以使垂直轧制方向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当轧制速度为0.6 rad/s时,HB400与HG70两侧等效应变没有明显差别。温度升高可以提高HB400与HG70两侧的变形均匀性。随着压下率的增加,复合板与轧辊的传热效率增强。复合板的温度下降更加明显。结论HB400与HG70双金属复合板的轧制协调性较好,无明显翘曲。热轧后双金属外侧应力大于结合区域应力;提高轧制温度、压下率和降低轧辊转速,能使垂直轧制方向的应力分布更均匀。最佳的热轧条件为温度1200℃、压下率50%、轧制速度0.6r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材料 热轧工艺 结合行为 压下率 等效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时间对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霍鹏丞 柳佶涛 +3 位作者 白培康 赵占勇 王利卿 梅晓天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5,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目的探明不同深冷处理时间对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组织演变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深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方法利用低能球磨法得到石墨烯(GNPs)/TC4复合粉末,采用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法制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通过液氮浸泡法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然后恢复至室温进行拉伸试验。结果深冷处理过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高于深冷处理过TC4合金的拉伸强度,断裂韧性却得到不同程度削弱。结论原位自生TiC的载荷传递作用可以增强TiC/TC4钛基复合材料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随深冷时间的持续延长,冷应力不仅会导致TC4合金原始细长针状马氏体断裂,还会驱使TiC/TC4钛基复合材料陶瓷增强相TiC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聚。此外,深冷处理后TiC/TC4钛基复合材料产生的晶格畸变现象会降低α-Ti基体一侧的应变值,使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应变不均匀分布,弱化TiC/TC4钛基复合材料晶格畸变区域原子的变形协调能力,导致TiC/TC4钛基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值相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C4钛基复合材料 激光粉末床熔化沉积(LPBF) 深冷处理(DCT)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_(2)O_(4)/rGO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HMF氧化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洪雷 牛彩云 +5 位作者 朱宏跃 李晓明 周丹 孙志刚 胡季帆 杨昌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28,共6页
利用五羟甲基糠醛(HMF)电合成的2,5-呋喃二甲酸(FDCA)具有与对苯二甲酸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为开发可降解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供可能。利用CO_(2)激光成功合成了NiFe_(2)O_(4)/rGO电极材料,其微观形貌呈纳米颗粒镶嵌的氧化石墨烯结构。... 利用五羟甲基糠醛(HMF)电合成的2,5-呋喃二甲酸(FDCA)具有与对苯二甲酸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为开发可降解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供可能。利用CO_(2)激光成功合成了NiFe_(2)O_(4)/rGO电极材料,其微观形貌呈纳米颗粒镶嵌的氧化石墨烯结构。原位拉曼光谱表明,与Fe_(5)O_(12)/rGO电极材料相比,在HMF电催化氧化过程中NiFe_(2)O_(4)/rGO表面重构为NiOOH和FeOOH物种,证实了Ni的加入使材料更易发生表面重构。表面重构的NiFe_(2)O_(4)/rGO电极材料在100 mA·cm^(-2)时过电位降低至26 mV,且较制氧反应(OER)过电位降低约182 mV。表面重构后的电极材料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促进了反应物与电极材料的接触。反应物的转化率、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及法拉第效率分别为99.8%、99.3%和87.6%。本研究为元素加入促进催化材料表面重构进而提高HMF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CO_(2)激光 NiFe_(2)O_(4)/rGO电极材料 表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进损伤模型的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应研究
9
作者 赵艺 赵刚 +3 位作者 范欣愉 闫忠伟 葛亚琼 徐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研究了拉剪载荷下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应,揭示了不同搭接尺寸对焊接强度和焊接界面渐进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为了研究焊接界面的渐进损伤行为,引入双线性内聚力单元,进而建立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电阻焊接的... 研究了拉剪载荷下热固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头强度的尺寸效应,揭示了不同搭接尺寸对焊接强度和焊接界面渐进损伤行为的影响规律。为了研究焊接界面的渐进损伤行为,引入双线性内聚力单元,进而建立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电阻焊接的拉剪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搭接尺寸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搭接长度或者宽度可以提高接头结构的承载能力,但是当搭接长度较长时,在搭接区域边缘易发生翘曲失效,降低了接头单搭接剪切强度,而宽度则对接头的剪切强度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电阻焊 内聚力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镦粗工艺对钢锭内部孔洞缺陷闭合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陈飞 焦永星 +2 位作者 李飞 张学忠 贾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9,共6页
钢锭内部的孔洞缺陷是一种典型的铸造缺陷。这种孔洞缺陷必须通过合理的锻造工艺予以消除,实现孔洞的闭合,以得到高质量的锻件产品。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镦粗工艺对孔洞缺陷闭合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Deform-3D有限元软... 钢锭内部的孔洞缺陷是一种典型的铸造缺陷。这种孔洞缺陷必须通过合理的锻造工艺予以消除,实现孔洞的闭合,以得到高质量的锻件产品。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镦粗工艺对孔洞缺陷闭合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并基于一种孔洞演变模型分析了镦粗变形时摩擦系数和锭坯高径比对孔洞闭合的影响。研究发现,锭坯与砧子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大、锭坯高径比越接近1.0,心部位置的孔洞越容易闭合,但是砧子与锭坯端面接触位置的孔洞越难以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闭合 镦粗 钢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20复合管热连轧过程变形与应力分析及其实验研究
11
作者 胡建华 郝亚栋 +3 位作者 宋博 李靖 陈建勋 双远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9,共8页
为研究复合管热轧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复合管变形规律,本文以六机架热连轧316L/20复合管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获得了变形过程中双层金属的壁厚与等效应力分布情况。按照理论计算所得工艺参数进行轧制实验,并对经... 为研究复合管热轧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复合管变形规律,本文以六机架热连轧316L/20复合管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获得了变形过程中双层金属的壁厚与等效应力分布情况。按照理论计算所得工艺参数进行轧制实验,并对经轧制实验轧出的复合管进行拉剪实验和夹持实验,同时对轧制试样界面结合处进行了晶间腐蚀和微观组织观察。力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轧制试样结合面层间剪切强度达到445 MPa,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远大于国标要求。微观组织观察显示,金属间界面结合良好,且在界面处形成明显的过渡层,未发现晶间腐蚀裂纹。研究表明,轧后复合管双层金属壁厚分布均匀,结合情况良好,验证了本文轧制模型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热连轧 有限元模型 等效应力 微观组织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件磁脉冲焊接集磁器结构仿真优化
12
作者 李岩 杨德智 +2 位作者 王贵成 李聚才 刘翠荣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共9页
文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集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磁脉冲焊接线圈放电电流大小和波形、焊接过程中磁场和电磁力分布;对比了集磁器结构强度以及铝管电磁缩径的大小.结果表明,集磁器利用结构内外侧的高度差,使得感应电流从面积较大的外... 文中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集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磁脉冲焊接线圈放电电流大小和波形、焊接过程中磁场和电磁力分布;对比了集磁器结构强度以及铝管电磁缩径的大小.结果表明,集磁器利用结构内外侧的高度差,使得感应电流从面积较大的外表面流向面积较小的内表面,从而实现感应电流的汇聚.集磁器对磁场分布的改善与其斜壁的倾斜角α成正相关,垂直型集磁器性能整体高于常规集磁器,低于曲线型集磁器;集磁器截面的形状对其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α角为0的曲线型集磁器性能最好,相较于目前应用较多的常规集磁器,在焊接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提高了12%,铝管的缩颈变形量高了24.9%.3种集磁器在结构强度上差异较小,均可以保证焊接的稳定性.文中对集磁器结构的设计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焊接 集磁器性能 数值模拟 电磁缩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熵组分对NaNbO_(3)基介电陶瓷改性的研究
13
作者 周毅 沈亚威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3,共6页
利用固态反应烧结法制备了添加不同含量高熵组分的NaNbO_(3)基介电陶瓷材料,所选高熵组分为(Mg_(0.2)Ca_(0.2)Bi_(0.2)Na_(0.2)Ba_(0.2))TiO_(3)。利用XRD开展了物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高熵组分较好地固溶进钙钛矿结构的主晶相NaNbO_(3)... 利用固态反应烧结法制备了添加不同含量高熵组分的NaNbO_(3)基介电陶瓷材料,所选高熵组分为(Mg_(0.2)Ca_(0.2)Bi_(0.2)Na_(0.2)Ba_(0.2))TiO_(3)。利用XRD开展了物相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高熵组分较好地固溶进钙钛矿结构的主晶相NaNbO_(3)中。利用SEM分析陶瓷的微观形貌,表明高熵组分起到了细化晶粒的效果,但是当高熵组分含量超过0.3时晶粒会发生取向生长,形成棒状晶,使结构均匀化程度降低。介电常数与损耗随频率而降低,呈现MaxwellWagner型频谱特征。当高熵组分含量在0.2时,即0.8NaNbO_(3)-0.2 (Mg_(0.2)Ca_(0.2)Bi_(0.2)Na_(0.2)Ba_(0.2))TiO_(3)体系陶瓷中,获得了最高应用电场160 kV/cm、最高饱和极化强度13.3μC/cm^(2)、最低剩余极化强度1.5μC/cm^(2)、最高可释放能量密度0.85 J/cm^(3)、最大能量效率72.6%的最佳性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组分 NaNbO_(3)基陶瓷 介电性能 极化曲线 储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M制备块体Al_(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成形质量及微观组织
14
作者 葛亚琼 宋月 +4 位作者 畅泽欣 侯庆玲 徐海军 乔建福 侯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5,共7页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实现高性能高熵合金零部件快速制造的热点技术之一,然而在SLM成形过程中,多参数制造空间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高熵合金的性能.文中探究了SLM制备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实现高性能高熵合金零部件快速制造的热点技术之一,然而在SLM成形过程中,多参数制造空间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高熵合金的性能.文中探究了SLM制备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的多参数制造空间—致密度—微观结构—显微硬度的综合关系,为SLM制备多参数组合的高熵合金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SLM成形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P=100 W、扫描速度v=1500 mm/s、层间旋转角α=67°及体积能量密度VED=44.4 J/mm^(3)时试样成形质量最好,内部孔隙度最低,为1.8%.较低或较高的VED对宏观成形质量均有负面影响,VED对相分布、晶粒形态和平均粒径均有影响:SLM成形的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由FCC和BCC双相构成,随着VED值的增加,FCC相含量从99.73%增加到99.98%;晶粒以柱状晶为主,平均晶粒尺寸先减后增;低角度晶界呈现先增后减趋势,高角度晶界变化趋势相反;其显微硬度先降后升至最高244.3 HV,这一变化趋势与平均晶粒尺寸随VED变化的趋势符合Hall-Petch关系.创新点:(1)研究多参数制造空间对SLM成形Al_(0.5)CoCrFeNi块体高熵合金的影响.(2)探讨Al_(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SLM工艺-致密度-微观结构-硬度的综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工艺参数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钢复合板制备工艺及界面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恒 李国艳 +2 位作者 李莎 桂海莲 王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25,共27页
铜/钢复合板保留铜优良导电性、导热性的同时,兼具钢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在电力行业、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铜/钢复合板结合过程中通常伴随有钢侧变形抗力大、铜/钢变形不协调、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 铜/钢复合板保留铜优良导电性、导热性的同时,兼具钢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在电力行业、核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铜/钢复合板结合过程中通常伴随有钢侧变形抗力大、铜/钢变形不协调、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鉴于此,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引入中间层和外加能场等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基体组织结构,提高铜/钢界面结合性能。本文对铜/钢复合板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界面调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铜/钢复合界面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的影响。最后,对复合板制备工艺和界面调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复合板 制备工艺 界面调控 界面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充电镁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文涛 闫晓燕 +3 位作者 刘宝胜 赵新新 张晓华 王明菊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5,共10页
新兴的储能技术必须满足低成本、合理安全、自然资源丰富、能量密度高的要求。可充电镁硫(Mg-S)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成本低等优点。然而受自放电、快速容量损失、镁负极钝化和硫正极利用率低等问题的限制,其性能受到限制。... 新兴的储能技术必须满足低成本、合理安全、自然资源丰富、能量密度高的要求。可充电镁硫(Mg-S)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成本低等优点。然而受自放电、快速容量损失、镁负极钝化和硫正极利用率低等问题的限制,其性能受到限制。本文综述近年来镁硫电池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非亲核电解质、正极和负极的研究进展,总结能够促进可逆沉积和溶解镁离子的电解质,同时保持与硫正极和其他电池组件的兼容性。此外结合研究趋势对镁硫电池当前面临的挑战,即硫化物的溶解、扩散和Mg-S电池反应动力学缓慢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及结合未来的前景给出建议,如对MOFs掺杂不同元素、探究电池的反应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硫电池 电解质 硫正极 多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碲化铋的热电制冷器瞬态制冷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士冠 陈树权 +6 位作者 王剑 何俊松 程林 翟立军 刘虹霞 张艳 孙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和脉冲电流来提高热电制冷器瞬态制冷温度的方案。制冷器的散热端设计为翅鞘结构,内部填充相变材料,并且底部带有孔洞,相变材料吸热融化后从底部流出,通过程序控制向散热器中添加相变材料使热电制冷器可以持续工...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和脉冲电流来提高热电制冷器瞬态制冷温度的方案。制冷器的散热端设计为翅鞘结构,内部填充相变材料,并且底部带有孔洞,相变材料吸热融化后从底部流出,通过程序控制向散热器中添加相变材料使热电制冷器可以持续工作。建立了热电制冷器件的三维传热模型,研究了脉冲电流的波形、脉冲宽度、脉冲比以及有无相变材料对热电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相变材料的条件下,与恒定电流相比,脉冲电流使热电制冷器达到更低的制冷温度,冷端最低温度从-6.30℃显著降低到-14.01℃。有相变材料时,冷端最低温度从-14.01℃进一步降低到-17.74℃,过冷面积增大了48.43%。研究表明,方形脉冲具有最优的制冷温度和过冷面积。当方形脉冲宽度为26 s、脉冲比为2.5时,冷端最低制冷温度可以达到-17.74℃。当脉冲比进一步增大时,由于冷热侧温差增大,热电制冷器的制冷温度进一步降低。当脉冲宽度增大时,过冷面积变大,制冷温度和制冷系数都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相变材料 热电制冷器 COMSOL Multiphys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质低密高强陶粒支撑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丰铭 吉国荣 +3 位作者 高云峰 郝惠兰 田玉明 白频波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7,共7页
以二级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粉煤灰为替代性原料,赤泥为添加剂,制备了低密高强的陶粒压裂支撑剂,并探究赤泥对支撑剂晶粒发育及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及物理性能测试,研究了赤泥对铝矾土–粉煤灰系陶粒支撑剂显微结构及物理... 以二级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粉煤灰为替代性原料,赤泥为添加剂,制备了低密高强的陶粒压裂支撑剂,并探究赤泥对支撑剂晶粒发育及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及物理性能测试,研究了赤泥对铝矾土–粉煤灰系陶粒支撑剂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赤泥的添加可明显促进莫来石晶体的发育,降低支撑剂的破碎率。此外,赤泥高温分解过程中的CO_(2)气体促使基体内闭气孔的产生,可降低支撑剂的体积密度和视密度。当赤泥的添加量为20 wt%时,所制备的支撑剂性能最佳,其体积密度为1.46 g/cm^(3),视密度为2.59 g/cm^(3),35 MPa破碎压力下的破碎率为7.5%,符合SY/T 5108—2014标准下低密度陶粒支撑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矾土 粉煤灰 陶粒支撑剂 赤泥 低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对激光重熔Mo_(0.5)NbTiVCr_(0.25)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何吉 刘翠荣 +5 位作者 付华萌 李松涛 朱正旺 张龙 李正坤 李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热处理对激光重熔Mo_(0.5)NbTiVCr_(0.25)高熵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维氏硬度机对重熔涂层和重熔热处理涂层进行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测... 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热处理对激光重熔Mo_(0.5)NbTiVCr_(0.25)高熵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和维氏硬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和维氏硬度机对重熔涂层和重熔热处理涂层进行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重熔涂层经时效热处理后微观组织的变化不明显,仍以枝晶结构为主。该重熔涂层经时效热处理后晶粒的尺寸有所增加,在时效800℃及以上的温度,有含Ti析出相。经时效热处理后,涂层的硬度整体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高熵合金 时效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复合板的开发及其在焊接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贾登峰 赵菲 +1 位作者 黄庆学 吴志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24,30,共5页
介绍了目前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工艺现状;分析了不锈钢复合板在重大装备焊接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技术及其在重大装备制造中的焊接技术难点。
关键词 不锈钢复合板 制备技术 工程应用 焊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