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需求与供给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素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1,共4页
电商下乡是促进全国消费扩容提质的新举措。本文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构建涵盖消费创造效应与创业拉动效应的理论框架,结合淘宝村—CHFS匹配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商下乡显著提升了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尤其发展享受型消费更甚;进... 电商下乡是促进全国消费扩容提质的新举措。本文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构建涵盖消费创造效应与创业拉动效应的理论框架,结合淘宝村—CHFS匹配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商下乡显著提升了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尤其发展享受型消费更甚;进一步发现,电商下乡存在消费创造效应与创业拉动效应,即通过创造消费与创业增收刺激农村家庭消费升级提质。此外,家庭数字素养越好与交通升级地区,电商下乡的消费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下乡 淘宝村 农村家庭消费 消费创造效应 创业拉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集章式旅行现象的特征、成因及相关思考
2
作者 聂戈 高碧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集章式旅行是数字化时代下的青年文旅消费新范式。它通过高性价比和兴趣主导的行动模式,以及高互动性和个性选择的传播方式,成为青年群体旅行社交的新工具。结合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发现集章现象在青年群体之中日渐风靡的主要原因涵盖... 集章式旅行是数字化时代下的青年文旅消费新范式。它通过高性价比和兴趣主导的行动模式,以及高互动性和个性选择的传播方式,成为青年群体旅行社交的新工具。结合青年亚文化理论,分析发现集章现象在青年群体之中日渐风靡的主要原因涵盖缓解压力、文化体验和群体认同三个维度。对此,要聚焦青年生存状态、构建面向青年的文化传播体系、通过组织线下社群活动增强青年获得感,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集章式旅行 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抑郁症群体的互动、策略与机制——基于微信文本的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洁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6-70,共5页
对大学生抑郁症群体的互动、策略与机制进行解读。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群中与“不正常”有关的内容包括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和自我表达三个方面,为对抗“不正常”带来的痛苦,抑郁症大学生患者孵化出“装正常”的策略以逃离“正常”带来的压... 对大学生抑郁症群体的互动、策略与机制进行解读。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群中与“不正常”有关的内容包括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和自我表达三个方面,为对抗“不正常”带来的痛苦,抑郁症大学生患者孵化出“装正常”的策略以逃离“正常”带来的压迫。大学生患者的“不正常”是过度医疗、污名建构、群体排斥和自我分裂的结果。对待抑郁症大学生患者,建议从筛查、干预和宣传三个维度着手,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协助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通过医学、人际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让抑郁症大学生患者不再是“不正常”的“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大学生 微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内涵审视、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成 樊凯 樊艳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9,共7页
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形式。对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内涵的精准把握,需要对服务学习、志愿服务等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辨析,以及在劳动教育全类型领域的... 新时代服务性劳动教育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形式。对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内涵的精准把握,需要对服务学习、志愿服务等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辨析,以及在劳动教育全类型领域的深入比较中来实现。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厚植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土壤,扎根于新时代发展实践,在涵育爱国情怀、培育美好心灵、练就过硬本领和充盈意义体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要推动高校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充分彰显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要强化党建引领,开拓服务性劳动教育的全新境界;对接社会需求,提升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借助数字技术,赋能服务性劳动教育的质量提升;完善政策体系,保障服务性劳动教育的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服务性劳动教育 服务育人 服务学习 志愿服务 党建引领 社会需求 数字技术 政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界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意义建构:功能、挑战与应对
5
作者 王成 王佃利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意义建构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跨界公共危机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危机形态,其所对应的意义建构具有新的功能指向。在跨界公共危机中,意义框架的构建有利于促成广泛联合行动,能够增强危机场域中人民的政治认同,并提升网络空间全... 意义建构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跨界公共危机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危机形态,其所对应的意义建构具有新的功能指向。在跨界公共危机中,意义框架的构建有利于促成广泛联合行动,能够增强危机场域中人民的政治认同,并提升网络空间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感知。然而,跨界公共危机中的意义建构在功能释放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挑战。危机演化的复杂性影响着意义阐释框架,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提升了意义互动难度,责任追究的意义建构功能面临着消解风险。要破解跨界公共危机治理的难题,应当对跨界公共危机的意义建构进行适应性调整,推进框架弹性构建与终极价值贯穿,实现意义建构的再中心化创设,并在引入容错机制的基础上推进责任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公共危机 意义建构 危机治理 容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发之困:城市低龄老人家庭劳动同社会活动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刘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9,214,215,共13页
关注城市低龄老人的养老实践是推进积极老龄化的题中之义。低龄老人的公共属性体现在家庭劳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单一的活动理论或脱离理论无法对二者及其关系做出合理解释。调查发现,低龄老人对家庭劳动表现出体谅与无奈相混杂的态度,... 关注城市低龄老人的养老实践是推进积极老龄化的题中之义。低龄老人的公共属性体现在家庭劳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单一的活动理论或脱离理论无法对二者及其关系做出合理解释。调查发现,低龄老人对家庭劳动表现出体谅与无奈相混杂的态度,他们的社会活动则具有熟人连带和“短近同”两个特征。家庭劳动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在于时间的剥夺,低龄老人通过竞合、取舍与矛盾的策略来平衡二者冲突,并且社会活动能通过锻炼身体和调剂心情的方式反作用于家庭劳动。建议动员社会资源,减轻老人的照料负荷,促进老人的社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人 家庭劳动 社会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激励、村庄治理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成 王佃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8,共13页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难题,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手段向农村输入资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一价值不应局限于兜底保障功能,更要从激励视角促发村庄养老服务供给自主治理的活力。运用扎根理论,在对山西省日间照料中心的研究中发现,政府...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难题,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手段向农村输入资源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这一价值不应局限于兜底保障功能,更要从激励视角促发村庄养老服务供给自主治理的活力。运用扎根理论,在对山西省日间照料中心的研究中发现,政府以垂直激励来激发村庄治理进而推进村庄养老服务的生产,其中激励感知为差异化的传导中介。整体而言,从激励理论视角揭示了这一情境中的“前台-后台”作用机制。垂直激励为村庄治理开启了引擎,并键入了制度生成,但也存在难以触达村域治理主体心理层面与激励感知窄化两重约束。因此,应当注重通过垂直激励引导村庄内生激励生成而非仅仅作用于激励感知层面,注重对村庄能人认知观念和村级党组织进行非物质激励的构建,以及开发整体性的差异化激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日间照料 互助养老 政府激励 村庄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责任网络、现实约束与机制构建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成 李东阳 周玉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38,共19页
在信息科技与养老服务双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方兴未艾。优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是构建整体性智慧养老服务布局的关键环节,对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对北京、天津等国内多地典... 在信息科技与养老服务双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发展方兴未艾。优化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是构建整体性智慧养老服务布局的关键环节,对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对北京、天津等国内多地典型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实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是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服务层、表现层的有机系统,各层均具有其特定结构和功能。其服务流程包括工单流转、工单生成、监督考评、收费核计、统计分析与服务调适六个闭环节点。基于服务流程推演,提出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责任网络,这一网络由老年人、信息技术系统、家庭系统、公共部门系统和社会系统彼此交互构成。这一责任网络搭载了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的功能集成,其对家庭养老功能、政府养老功能和社会化养老功能的实现均具有贡献。当前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存在发展难题,包括供给主体责任网络形态尚未成熟、作为责任网络枢纽的信息平台资源链接有限、智慧服务多维延展不足等多重现实约束。以“供给目标—供给主体—供给工具”三维分析框架,探讨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的系统构建;供给目标维度聚焦降低交易成本,供给主体维度关注多重协同赋能,供给工具维度则在于实现多种工具助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 智慧养老 养老服务 责任网络 供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环境主义与环境社会学范式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素燕 任国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生活环境主义"主张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简单地推行自然环境主义,让居民彻底远离环境,这是不切实际的。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挖掘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解决环境问题不失为一种折衷的办法。环境实在论和环境建构论在环境问题演化... "生活环境主义"主张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简单地推行自然环境主义,让居民彻底远离环境,这是不切实际的。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挖掘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解决环境问题不失为一种折衷的办法。环境实在论和环境建构论在环境问题演化的不同时期解决了环境问题如何产生和呈现机制问题,但并未在解决路径上引入范式研究。生活环境主义在解决路径上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范式 新生态范式 政治经济学范式 建构论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整合时期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0
作者 乔中国 刘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后整合时期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四个:一是企业注销和登记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各种纠纷困扰;四是所在地利益困扰。解决后整合时期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要从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完善法人治理,处理好因整合而引... 后整合时期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四个:一是企业注销和登记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各种纠纷困扰;四是所在地利益困扰。解决后整合时期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要从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完善法人治理,处理好因整合而引发的各种纠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有关政策5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煤炭企业 后整合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落环境污染渊源发凡
11
作者 赵素燕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8期58-62,共5页
工业化进程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活,同时也渗透到了农村地区。工业化催生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进而使得农村环境问题凸显。潭村便是众多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文章属于质性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文... 工业化进程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活,同时也渗透到了农村地区。工业化催生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进而使得农村环境问题凸显。潭村便是众多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文章属于质性研究,在收集资料方面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章由潭村环境问题严重为何未得到解决发问,并用受益圈/受害圈理论作了有力的解释,最后指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利用受益圈/受害圈理论破解"受害者"与"受益者"的重叠,从而正视乡村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染 受益圈/受害圈理论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治理背景下的水文化社会学探究
12
作者 蔡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266-267,277,共3页
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水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指出水环境治理中的水文化社会学分析基本思路:在不同的水文化层面,考察水文化和水环境治理结构间的关联;探究水文化和水环境治理结构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建构水文化—结构—人行动的分析路... 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水文化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指出水环境治理中的水文化社会学分析基本思路:在不同的水文化层面,考察水文化和水环境治理结构间的关联;探究水文化和水环境治理结构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建构水文化—结构—人行动的分析路径,将分析落脚于人的行动。探讨了水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意义,旨在通过文化的介入,使民众参与水环境问题的讨论和水环境保护行动,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环境治理 结构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婚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聂戈 范红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20-723,共4页
目的:考察孕妇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283名处于孕晚期的孕妇,采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M AAS)、简易大五人格量表(NEO-FFI)神经质分量表、婚姻调适测验(MAT)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各变... 目的:考察孕妇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妇幼保健院283名处于孕晚期的孕妇,采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M AAS)、简易大五人格量表(NEO-FFI)神经质分量表、婚姻调适测验(MAT)进行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样本的MAAS得分(76.0±5.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标良好(χ~2/df=0.952,GFI=0.995,AGFI=0.976,CFI=1.000,RM SEA=0.000)。神经质与婚姻质量(β=-0.39,P<0.001)、母胎依恋与神经质(β=-0.26,P<0.001)、母胎依恋与婚姻质量(β=0.39,P<0.001)、母胎依恋与神经质×婚姻质量(β=-0.09,P<0.05)之间的通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婚姻质量之间存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其中,神经质人格在母胎依恋与婚姻质量之间有调节效应;婚姻质量在母胎依恋与神经质人格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胎依恋 神经质 婚姻质量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困境:患者角色客体化和医患关系工具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1期1241-1245,共5页
医患沟通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医患沟通的困境体现在患者角色客体化和医患关系工具化两个方面。一方面,狭隘实证主义导致见“病”不见“痛”的诊疗惯例,患者被剥夺了诉说和解释的主体性,在医学技术理性主义之下... 医患沟通需要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医患沟通的困境体现在患者角色客体化和医患关系工具化两个方面。一方面,狭隘实证主义导致见“病”不见“痛”的诊疗惯例,患者被剥夺了诉说和解释的主体性,在医学技术理性主义之下,专业术语规范健康认知,通过选择性加工和选择性呈现,患者的个性化经历转译为标准化病历,导致了患者角色的客体化;另一方面,消费社会使医患关系成为基于交换的非人性化服务,技术医学则使医患关系无视情感和人性的叙事,导致了医患关系的工具化。复元理念和实践鼓励患者重新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复元模式的出发点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宗旨相一致,复元模式的核心是重拾医学的人文属性,推广复元话语和项目有利于破解医患沟通困境,构建医患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沟通 患者角色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态化减贫机制的形成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馨 董莹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3期151-154,168,共5页
我国在贫困治理方面历经了不同阶段,并有着不同的阶段化特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精准扶贫攻坚阶段,2020年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后,并不表明贫困治理工作完全结束,仍有一些后续问题需要解决,可称之为"后扶贫时代"。在这一阶段,需... 我国在贫困治理方面历经了不同阶段,并有着不同的阶段化特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精准扶贫攻坚阶段,2020年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后,并不表明贫困治理工作完全结束,仍有一些后续问题需要解决,可称之为"后扶贫时代"。在这一阶段,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减贫机制,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主导,结合动态监测机制、资源筹措与有效帮扶机制,共同促进我国常态化减贫机制的形成,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13贫困治理 乡村振兴 后扶贫时代 常态化减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