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SAPO-34的合成及其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崔杏雨 王晶晶 +4 位作者 潘梦 宁伟巍 颜琳琳 郑家军 李瑞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0-308,共9页
针对SAPO-34在甲醇制烯烃(MTO)催化过程中易于失活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及多级孔SAPO-34。详细研究了铝源、硅源对SAPO-34分子筛晶粒尺度的调控性能及二次模板剂对多级孔SAPO-34合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 针对SAPO-34在甲醇制烯烃(MTO)催化过程中易于失活的问题,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及多级孔SAPO-34。详细研究了铝源、硅源对SAPO-34分子筛晶粒尺度的调控性能及二次模板剂对多级孔SAPO-34合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N2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NH3-TPD等手段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铝源可以实现对SAPO-34粒径的有效调控,二次模板剂的引入可以在纳米SAPO-34晶粒内部创造出孔壁晶化的晶内介孔结构。在甲醇制烯烃的催化反应过程中,大颗粒SAPO-34具有较高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多级SAPO-34因为纳米化或介孔的引入使得微孔孔道有效缩短,提高了其在MTO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但是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受到抑制,而对油品的选择性则因为外表面积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 多级孔 甲醇制烯烃 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孔β沸石酸性质和孔道结构对催化柴油加氢开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健 秦波 +3 位作者 李文林 杜艳泽 郑家军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5,共8页
以中孔β沸石为加氢裂化活性组分,Ni和Mo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混捏法制备了2种催化剂MMβ-1和MMβ-2,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IR、SEM、TEM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中孔β沸石具有较大的外比表面积、适宜的中孔纳米孔径... 以中孔β沸石为加氢裂化活性组分,Ni和Mo为加氢活性组分,采用混捏法制备了2种催化剂MMβ-1和MMβ-2,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Py-IR、SEM、TEM等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果表明,中孔β沸石具有较大的外比表面积、适宜的中孔纳米孔径和孔体积,以及可调变的酸性能。以催化柴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了温度和体积空速对MMβ-2加氢催化剂加氢开环性能的影响,比较了MMβ-1和MMβ-2催化剂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加氢开环性能。结果表明,在体积空速2h-1、温度340℃条件下,MMβ-2催化剂的开环率最高。由于Mβ-2沸石高的Br9nsted酸性质和适宜的孔道结构,以其制备的Ni-Mo/β加氢催化剂MMβ-2具有较高的加氢开环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柴油 沸石 中孔 加氢 开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型沸石的解聚制备ZSM-5/Y沸石催化材料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梦 刘宇键 +5 位作者 郑家军 李彪 张鸿雁 易玉明 田辉平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541,共7页
以工业NaY沸石在碱性环境下解聚形成的硅、铝物种作为ZSM-5沸石生长的部分原料,通过补加适宜的硅物种和模板剂等,成功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ZSM-5/Y沸石催化材料。采用XRD、FT-IR、NH3-TPD、SEM、EDS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并以异丙苯... 以工业NaY沸石在碱性环境下解聚形成的硅、铝物种作为ZSM-5沸石生长的部分原料,通过补加适宜的硅物种和模板剂等,成功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ZSM-5/Y沸石催化材料。采用XRD、FT-IR、NH3-TPD、SEM、EDS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并以异丙苯和正庚烷的催化裂化反应评价了该复合材料作为裂解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与对应的机械混合物比较。结果表明,ZSM-5/Y沸石复合物的形成是一个由Y型沸石向ZSM-5沸石转变的过程,后合成的ZSM-5沸石包裹Y型沸石进行生长,形成以多晶Y型沸石为核,ZSM-5沸石为壳的复合物。ZSM-5/Y沸石复合物与对应的机械混合物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并非两种沸石的简单加和。与对应的机械混合物相比,ZSM-5/Y沸石复合物催化正庚烷裂化反应的正庚烷转化率更高,低碳烃,特别是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更高;催化异丙苯裂化时,异丙苯转化率较低,壳层的孔道结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复合物 核壳 Y沸石 ZSM-5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相转化”法制备纳米晶组成的块状方钠石多级孔沸石催化材料
4
作者 秦波 孔庆岚 +4 位作者 刘芝平 杨晓娜 宁伟巍 杜艳泽 郑家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25-2031,共7页
将实验室合成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球(PS)加入制备方钠石(SOD)沸石的前驱体凝胶中,在45℃条件下制得干凝胶,随后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制备了大块状SOD沸石材料。对影响多级SOD沸石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 将实验室合成的聚苯乙烯乳胶微球(PS)加入制备方钠石(SOD)沸石的前驱体凝胶中,在45℃条件下制得干凝胶,随后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制备了大块状SOD沸石材料。对影响多级SOD沸石形成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_2吸附-脱附和压汞技术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相转化"法制备的大块状SOD沸石由球状多晶聚集体构成,这些球状多晶聚集体又是由粒径为50~100 nm的初级纳米晶粒组成,在初级纳米晶粒上和纳米晶粒之间形成了2~50 nm介孔结构以及由脱除PS微球形成的50~300 nm的大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钠石 沸石 蒸汽相转化 大孔 聚苯乙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相转化”法制备纳米多级Beta沸石催化材料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晓勃 杜艳泽 +5 位作者 秦波 孔庆岚 吴亮 郑家军 潘梦 李瑞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4,共8页
由于多级孔沸石具有实际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合成具有微孔–介孔孔道体系的多孔沸石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在不添加二次模板剂的基础上,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制备了多级孔Beta沸石催化材料,对影响多级孔Beta沸石形成因素,如凝胶... 由于多级孔沸石具有实际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合成具有微孔–介孔孔道体系的多孔沸石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在不添加二次模板剂的基础上,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制备了多级孔Beta沸石催化材料,对影响多级孔Beta沸石形成因素,如凝胶碱度、模板剂用量、硅铝比、蒸汽压力和晶化时间等进行了讨论。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拉曼(Raman)光谱、N_2吸附–脱附以及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制备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借助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的基础上,对多级孔Beta沸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相转化"法所制备的Beta沸石为纳米多晶聚集体,这些多晶聚集体由粒径为10~40 nm的初级晶粒构成,在初级纳米粒子之间形成了2~30 nm的介孔结构;干胶制备过程中生成的初级和次级结构单元有利于快速形成大量的Beta沸石核,较高的成核速率有利于Beta沸石纳米晶粒形成,这些纳米晶粒相互聚集最终形成纳米多晶Beta沸石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 BETA沸石 “蒸汽相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crystalline ZSM-5 Aggregates Induced by Seed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Methanol to Hydrocarbon
6
作者 WANG Xuchang JIAO Chuyu +5 位作者 JI Zhuo JIAO Qirui QIN Bo DU Yanze ZHENG Jiajun LI Ruifeng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5-954,I0010-I0013,共14页
Synthesis of ZSM-5 zeolite typically utilizes small molecule polyamines or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organic structure guiding agent(OSDA).By contrast,the OSDA-fre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system eliminates the use ... Synthesis of ZSM-5 zeolite typically utilizes small molecule polyamines or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organic structure guiding agent(OSDA).By contrast,the OSDA-fre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system eliminates the use of organic templates and the subsequent calcination procedure.This not only reduces the cost of synthesis,but also preve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rom the combustion of organic templates,representing an eco-friendly approach.Despite this,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even so-called template-free synthesis systems often involve trace amount of organic substances like alcohol.In the present work,a calcined commercial ZSM-5 zeolite was served as seed,with sodium aluminate as aluminum source and silica sol as silicon source,ensuring an entirely template-free synthesis system.Polycrystalline ZSM-5 aggregates consisted of rod-like nanocrystal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the completely OSDA-free system.Effects of the Si/Al ratio in ZSM-5 seed,dosage and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rystallization time on ZSM-5 synthesi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ly crystallinity ZSM-5 aggregate consisting of primary nano-sized crystals less than 100 nm is produced from a gel precursor with 5.6%(in mass)seed after hydrothermal treatment for 48 h.Furthermore,the Si/Al ratio in ZSM-5 see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and pore 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s.However,the seeds with a low Si/Al ratio facilitate faster 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 and enhance the acidity,especially the strong acid centers,of the catalyst.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sized polycrystalline ZSM-5 was evaluated during dehydration of methanol and compared with a commercial reference ZSM-5r.The results exhibit that as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catalyst,the fabricated sample has a longer catalytic lifetime(16 h vs 8 h)attributed to its hierarchical pores derived from the loosely packed primary nanoparticles.Additionally,the prepared polycrystalline catalyst also exhibits a higher aromatics selectivity(28.1%-29.8%vs 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polycrystalline aggregate crystal seed structure guiding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转移法制备多孔双相沸石复合物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球 谭薇 +4 位作者 郑家军 赵强强 王广帅 易玉明 李瑞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5-990,共6页
采用气相转移法制备了同时含有Y和ZSM-5沸石的双相沸石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和骨架红外(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受Y型沸石的添加量、干胶制备条件和气相... 采用气相转移法制备了同时含有Y和ZSM-5沸石的双相沸石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和骨架红外(FT-IR)等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受Y型沸石的添加量、干胶制备条件和气相转移法转化条件的影响;水热预处理后的ZSM-5沸石前驱体中具有ZSM-5沸石的骨架特征振动峰,归结于ZSM-5沸石晶核或微晶的形成,这有利于在气相转移法转化过程中引导或促使体系向ZSM-5沸石相的转变,并有利于抑制ZSM-35杂晶的形成;Y型沸石在蒸汽处理过程中的脱铝过程导致合成的沸石复合物具有介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转移法 多级孔 沸石复合物 ZSM-5 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相转化法制备纳米晶组成的块状ZSM-5多孔沸石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家军 张鸿雁 +5 位作者 潘梦 李彪 张球 孔庆岚 刘芝平 李瑞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1-1166,共6页
在ZSM-5沸石前驱体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并制得干胶,然后通过蒸汽相转化制得了大块状ZSM-5沸石。由于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硅铝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了沸石晶体的正常生长,这种干扰所产生的"键阻断"作用导致合成的大块状ZSM-5沸石由100~... 在ZSM-5沸石前驱体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并制得干胶,然后通过蒸汽相转化制得了大块状ZSM-5沸石。由于羧甲基纤维素钠与硅铝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了沸石晶体的正常生长,这种干扰所产生的"键阻断"作用导致合成的大块状ZSM-5沸石由100~150 nm的初级ZSM-5沸石晶体组成,在这些初级粒子之间存在2~20 nm的二次介孔结构。异丙苯催化裂化结果表明,由于纳米沸石具有较高的外表面积和较大的介孔孔容,比参比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异丙苯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汽相转化法 纳米沸石 多级孔 键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合成多级孔SAPO-34分子筛 被引量:4
9
作者 白亚东 郑家军 范彬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5-1510,共6页
以TPOAC和硅溶胶为硅源,合成了多级孔SAPO-34分子筛,总比表面积达到649 m2·g-1。详细考察了TPOAC和硅溶胶的配比对多级孔SAPO-34外比表面的影响,通过XRD、BET、SEM、NH3-TPD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级孔SAPO-34的外比表面积... 以TPOAC和硅溶胶为硅源,合成了多级孔SAPO-34分子筛,总比表面积达到649 m2·g-1。详细考察了TPOAC和硅溶胶的配比对多级孔SAPO-34外比表面的影响,通过XRD、BET、SEM、NH3-TPD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级孔SAPO-34的外比表面积可调变,晶体外观有较多缺陷位置,弱酸量减少,强酸位有变弱的趋势。在TPOAC与硅溶胶的投料比为3∶2,晶化时间为10 d,投料比为nAl2O3∶nP2O5∶nSi∶nTEAOH∶nH2O=1∶0.9∶0.5∶2∶60时,合成的多级孔SAPO-34的外比表面积达到最大,为100 m2·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孔SAPO-34 硅烷偶联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孔SAPO-34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亚东 郑家军 范彬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2-385,459,共5页
以KH550和硅溶胶为硅源,用水热法合成了中孔SAPO-34分子筛,并采用XRD,氮吸附,S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硅源配比和晶化时间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比表面有很大影响,所合成样品的总比表面积达到672m2/g,中孔SAPO... 以KH550和硅溶胶为硅源,用水热法合成了中孔SAPO-34分子筛,并采用XRD,氮吸附,S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硅源配比和晶化时间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比表面有很大影响,所合成样品的总比表面积达到672m2/g,中孔SAPO-34的外比表面积可调变,在硅源配比n(KH550)∶n(Ludox)=0.6∶0.4,晶化时间为10天,总投料比为n(Al2O3)∶n(P2O5)∶n(Si)∶n(TEAOH)∶n(H2O)=1∶0.9∶0.5∶2∶60时,合成的中孔SAPO-34的外比表面积可达76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孔SAPO-34 硅烷偶联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I/BEA双沸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甲烷选择性还原NO_x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彪 张鸿雁 +6 位作者 郑家军 秦波 潘梦 陈佳琪 于峰 王广帅 李瑞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63-1570,共8页
以合成的β沸石固液混合物作为ZSM-5沸石的部分原料制备了含有ZSM-5和β沸石的双相沸石复合物MFI/BEA。采用XRD,FTIR,吡啶红外,NH3-TPD,TEM,SEM和氮吸附-脱附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后合成的ZSM-5沸石在β沸石内部孕育生长,... 以合成的β沸石固液混合物作为ZSM-5沸石的部分原料制备了含有ZSM-5和β沸石的双相沸石复合物MFI/BEA。采用XRD,FTIR,吡啶红外,NH3-TPD,TEM,SEM和氮吸附-脱附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后合成的ZSM-5沸石在β沸石内部孕育生长,MFI/BEA双沸石复合物中两相沸石的组成比例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步晶化时间来进行有效调控;与单一的CoZSM-5或Co-β相比,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o-基复合催化剂Co-MFI/BEA在富氧条件下甲烷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中具有高活性和高的稳定性,并且表现出较好的抗SO2毒化性能和良好的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沸石复合物 逆向生长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相转化”法制备球形多级Y沸石(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艳泽 杨晓娜 +5 位作者 宁伟巍 孔庆岚 秦波 郑家军 李文林 李瑞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32,共8页
本文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合成了球形多级Y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N2吸附-脱附,固态核磁共振(NMR)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IR)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制备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SEM观察结果... 本文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合成了球形多级Y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N2吸附-脱附,固态核磁共振(NMR)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IR)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制备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SEM观察结果表明合成的Y型沸石是由尺寸为50~300 nm的初级晶粒组成的球形多晶聚集体,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多晶聚集体为空心Y型沸石。通过分析FT-IR, 29Si NMR, SEM和TEM等表征结果,提出了空心球形Y沸石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孔 多晶聚集体 空心球 “蒸汽相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Z双沸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大雷 郑家军 +3 位作者 易玉明 张球 潘梦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1-596,共6页
以工业高硅NaY沸石作为丝光沸石(Mordenite)的原料,制备了同时含有FAU和MOR相的双沸石复合物(FMZ)。采用XRD、骨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制备的FMZ样品,研究了双沸石复合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FMZ双沸石复合物的形... 以工业高硅NaY沸石作为丝光沸石(Mordenite)的原料,制备了同时含有FAU和MOR相的双沸石复合物(FMZ)。采用XRD、骨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制备的FMZ样品,研究了双沸石复合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FMZ双沸石复合物的形成影响较大。在碱存在条件下,伴随硅物种从高硅NaY内部抽出,铝物种在硅物种抽出后形成的创口部位"富集"并与补充的硅物种发生反应形成丝光沸石的晶核,随着晶核的成长导致高硅NaY晶体破裂,最终得到FMZ双沸石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沸石复合物 FMZ 丝光沸石 Y型沸石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相转化法原位诱导沸石化制备Y-ZSM-5双沸石复合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禾鑫 李鹏 +4 位作者 杜艳泽 郑家军 潘梦 刘芝平 李瑞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9-1256,共8页
针对Y型沸石在ZSM-5沸石干胶制备及晶化过程中易于溶解、坍塌的问题,采用葡萄糖在水热处理条件下对Y沸石进行包膜处理,提高了Y沸石在高温、高碱度环境中的稳定性,并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制备了同时含有Y和ZSM-5的双沸石复合物。对影响沸石... 针对Y型沸石在ZSM-5沸石干胶制备及晶化过程中易于溶解、坍塌的问题,采用葡萄糖在水热处理条件下对Y沸石进行包膜处理,提高了Y沸石在高温、高碱度环境中的稳定性,并采用蒸汽相转化法制备了同时含有Y和ZSM-5的双沸石复合物。对影响沸石复合物形成的因素如Y沸石表面碳包膜改性、凝胶碱度、晶化时间等进行了详细讨论。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N2吸附-脱附,能谱(EDS)以及NH3-TPD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蒸汽相转化法能获得Y和ZSM-5两相共存的双沸石复合物,产物中的ZSM-5沸石相前驱体随蒸汽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从蠕虫状无定型向纳米多晶ZSM-5沸石转变,纳米多晶聚集体与Y型沸石晶粒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包埋。在异丙苯催化裂化反应中,合成的沸石复合物的活性和稳定性介于Y和ZSM-5之间,优于对应的机械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复合物 蒸汽相转化法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β沸石废液为部分营养物质合成低硅/铝比多级孔ZSM-48分子筛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静思 高禾鑫 +5 位作者 孔庆岚 于峰 李鹏 孙晓勃 郑家军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以合成β沸石的废液作为部分原料合成了低硅多级ZSM-48,利用XRD、XRF、SEM、N_2吸附-脱附、NH3-TPD、FT-IR等手段详细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β沸石废弃液中的硅铝物种以初级(次级)结构单元形式存在,这些初级(次级)结构单... 以合成β沸石的废液作为部分原料合成了低硅多级ZSM-48,利用XRD、XRF、SEM、N_2吸附-脱附、NH3-TPD、FT-IR等手段详细表征了合成样品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β沸石废弃液中的硅铝物种以初级(次级)结构单元形式存在,这些初级(次级)结构单元诱导了ZSM-48沸石晶核的形成,并促进了晶体生长;合成的ZSM-48为棒状纳米初级晶粒构成的多晶聚集体,且存在丰富的介孔结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合成的ZSM-48的n(SiO2)/n(Al2O3),获得n(SiO_2)/n(Al_2O_3)为52~76的高结晶的低硅ZSM-48样品。此方法为合成低硅ZSM-48提供了一个绿色、环境友善、低成本的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铝ZSM-48 废液 多级 环境友善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合成及在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制备中的模板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庆岚 延姗姗 +4 位作者 崔杏雨 郑家军 张鸿雁 潘梦 李瑞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4-56,61,共4页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乳液并通过阳离子破乳沉降法实现PS微球自组装,得到了紧密堆积的PS微球的胶体模板剂。向PS胶体模板的空隙填充硅溶胶,再通过焙烧去除模板得到三维有序大孔(3DOM)二氧化硅(SiO_2)材料。采用...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乳液并通过阳离子破乳沉降法实现PS微球自组装,得到了紧密堆积的PS微球的胶体模板剂。向PS胶体模板的空隙填充硅溶胶,再通过焙烧去除模板得到三维有序大孔(3DOM)二氧化硅(SiO_2)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和热重分析等对合成的3D大孔SiO_2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粒径不同的PS微球作为模板,制得的3D大孔SiO_2材料的孔径在200~400nm之间。该制备方法为多孔材料的制备开拓了一条可行、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 聚苯乙烯微球 胶体模板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