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永磁外转子提升机冷却结构优化及其温度场分析
1
作者 刘鹏宇 吴娟 寇少凯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为了解决大型矿用永磁外转子提升机损耗大、温升高和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大型矿用永磁外转子提升机JKN-3x2.2p为例,对其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改进优化提升机内部结构来降低其最高温度,并研究了风速与风道对提升机温度的影... 为了解决大型矿用永磁外转子提升机损耗大、温升高和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大型矿用永磁外转子提升机JKN-3x2.2p为例,对其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改进优化提升机内部结构来降低其最高温度,并研究了风速与风道对提升机温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双风道流动与传热耦合三维模型,根据基本假设与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元法得到了提升机热源部分的损耗,并将其转化成生热率,对提升机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然后,在定子端部设计通风槽钢来降低绕组最高温度,并对提升机定子通风孔数量进行了优化,对比了优化前后整体温度变化,分析了不同风速与风道对提升机温度场的影响;最后,为保证提升机内部气流均匀分布,对其冷却流场进行了模拟仿真;为了验证流-固耦合仿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提升机温升实验,并对比分析了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安装通风槽钢使绕组最高温度降低了约7℃,永磁体最高温度下降了约5℃;选择定子通风孔数量85以及双风道、入口风速为24 m/s时散热效果更好。该研究结论揭示了定子结构改进对提升机温度场的影响,得到了冷却效果最佳方案,可为矿用永磁外转子提升机的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双风道 温度场和流场分析 气流均匀 通风槽钢 通风孔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清仓机器人位姿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贵虎 高贵军 +1 位作者 李军霞 贾雪峰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煤矿水仓巷道光照强度不均匀且结构化特征明显,传统基于视觉的机器人位姿识别方法识别不准确,而单一的机器人定位技术如自适应蒙特卡洛(AMCL)方法随着清仓机器人的长时间运行,输出的位姿信息存在较大累计误差,易出现煤泥清理不干净、与... 煤矿水仓巷道光照强度不均匀且结构化特征明显,传统基于视觉的机器人位姿识别方法识别不准确,而单一的机器人定位技术如自适应蒙特卡洛(AMCL)方法随着清仓机器人的长时间运行,输出的位姿信息存在较大累计误差,易出现煤泥清理不干净、与两侧巷道发生碰撞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多传感器融合清仓机器人位姿识别方法。首先搭建多传感器融合算法框架,建立里程计、惯性测量装置、激光雷达数据采集模型;其次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以惯性测量装置角度信息建立观测方程,结合里程计位姿信息,得到第1次融合的清仓机器人位姿矩阵,利用激光雷达的位置信息与之前的位姿矩阵进行迭代,得到第2次融合的清仓机器人位姿矩阵;最后采用互补滤波算法对融合后的清仓机器人位姿矩阵进行处理,输出最终的清仓机器人位姿矩阵。实验结果表明:在直线位姿识别中2次的最大位置误差为0.04 m,最大姿态角误差为0.05 rad;在模拟巷道实验中的最大位置误差为0.1 m,最大姿态角误差为0.085 rad;与AMCL方法相比,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清仓机器人位姿识别方法在减少清仓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累计误差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仓清理 清仓机器人 机器人位姿识别 多传感器融合 扩展卡尔曼滤波 煤泥自主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矿井提升机天轮结构性能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豪 吴娟 阮锴燚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5,共7页
目前矿井提升机天轮的监测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天轮的振动、温度、偏摆的监测,而对天轮结构性能监测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矿井提升机天轮结构性能监测方法。根据矿井提升机天轮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状况,设计了矿... 目前矿井提升机天轮的监测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天轮的振动、温度、偏摆的监测,而对天轮结构性能监测的研究较少。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矿井提升机天轮结构性能监测方法。根据矿井提升机天轮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状况,设计了矿井提升机天轮数字孪生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物体实体层、孪生模型层、孪生数据层、应用层及各层之间的连接组成,其中孪生数据层中的预测数据是矿井提升机天轮运行过程中通过天轮结构性能预测模型实时预测的天轮结构性能数据,包括应力和应变数据。矿井提升机天轮结构性能预测模型采用组合代理模型构建:采用处理后的有限元数据训练得到径向基函数(RBF)单一代理模型,基于广义均方误差求得单一代理模型在组合代理模型中的权重,从而得到天轮结构性能预测模型。以立井五绳摩擦提升系统为试验对象,基于Unity3D平台,通过虚拟空间、数据传输及应用模块的构建,建立了矿井提升机天轮数字孪生监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天轮运行过程中,4个测试点的测量应变和预测应变平均决定系数为0.97398,预测应变与测量应变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验证了设计的预测模型能够满足对天轮结构性能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提升机天轮 数字孪生 天轮结构性能监测 组合代理模型 天轮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形折叠式柔性铰链结构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闫凯 张静 寇子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96-1700,共5页
为了减小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依据串并联关系,设计了S形折叠式柔性铰链。使用伪刚体法和能量法,建立了S形柔性铰链的刚度模型。利用ANSYS建立了该柔性铰链的有限元模型,对铰链进行了刚度和应力分析,并将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得到刚度... 为了减小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依据串并联关系,设计了S形折叠式柔性铰链。使用伪刚体法和能量法,建立了S形柔性铰链的刚度模型。利用ANSYS建立了该柔性铰链的有限元模型,对铰链进行了刚度和应力分析,并将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得到刚度误差约为3%,验证了刚度模型的准确性。当转角达到最大值±35°时,安全系数为4,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伪刚体法 能量法 等效刚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蝙蝠算法优化VMD参数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分离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伟 李军霞 陈维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3-141,共9页
针对强背景噪声干扰下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提取且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中参数需要提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蝙蝠算法优化VMD参数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分离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影响指数,... 针对强背景噪声干扰下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难以提取且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中参数需要提前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蝙蝠算法优化VMD参数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分离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影响指数,将其与现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指标对故障信号的敏感性提高了29.6%。然后,将最小平均复合影响指数作为目标函数,利用蝙蝠算法自适应搜索VMD的最优参数进行变分模态分解。最后,对分解后的模态分量进行包络解调分析,通过包络谱判断轴承的故障类型。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噪声干扰下的复合故障信号中有效分离出单一故障信息,实现轴承故障类型的确定,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VMD) 复合影响指数 复合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转角柔性铰链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凯 张静 寇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7-96,共10页
针对单自由度转动柔性铰链设计方法不完善和转角不足的问题,基于自由度约束拓扑(FACT)理论,提出了杆、板约束下柔性铰链的设计思路,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大转角柔性铰链。基于约束空间、交点和交距的概念,依据约束所在位置的不同,对... 针对单自由度转动柔性铰链设计方法不完善和转角不足的问题,基于自由度约束拓扑(FACT)理论,提出了杆、板约束下柔性铰链的设计思路,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大转角柔性铰链。基于约束空间、交点和交距的概念,依据约束所在位置的不同,对杆约束条件下的单自由度转动柔性铰链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杆约束的添加思路,此思路可应用于杆约束条件下柔性铰链的设计;基于板约束和杆约束的相互关系,考虑板约束位置和变形形式对柔性铰链的不同影响,对板约束条件下的单自由度转动柔性铰链进行了分类,给出了板约束的添加思路,并且应用于弯曲相交柔性铰链和扭转不相交柔性铰链的设计。通过对这2种铰链的串联组合,得到了一种大转角单自由度转动柔性铰链。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安全系数为12时,该柔性铰链的转角可达到±20°,径向平移刚度为43.20N/m。该柔性铰链具有较大的转角和平移刚度,经过对比分析,可知其转角优于现有柔性铰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单自由度转动 自由度约束拓扑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