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显微组分结构的Micro-FTIR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常海洲
曾凡桂
+3 位作者
李文英
李军
贾建波
谢克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35-1538,共4页
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资源丰富,揭示该地区煤显微组分的微观化学结构特征是对其进行合理高效利用的必要前提。采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Micro-FTIR)对西北地区侏罗纪煤中主要显微组分——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的分子结构...
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资源丰富,揭示该地区煤显微组分的微观化学结构特征是对其进行合理高效利用的必要前提。采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Micro-FTIR)对西北地区侏罗纪煤中主要显微组分——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的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丝质体,镜质体和半丝质体的脂肪氢相对含量较高,而芳香氢、CO相对含量较低,半丝质体的脂肪氢相对含量高于丝质体的这一分子结构特点是导致西北地区侏罗纪煤虽富含惰质组却具有较高反应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强还原型煤,弱还原型煤镜质体、半丝质体和丝质体皆具有较低的脂肪氢相对含量及较高的CO相对含量,成煤过程中不同强度的氧化作用是造成煤具有不同还原类型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
显微组分
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
结构组成
还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超分子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
13
2
作者
曾凡桂
张通
+1 位作者
王三跃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根据煤的组成及煤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的特征,提出煤分子间由于非共价键作用和分子识别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并对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煤分子组成与结构;②煤...
根据煤的组成及煤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的特征,提出煤分子间由于非共价键作用和分子识别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并对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煤分子组成与结构;②煤分子间的作用;③煤分子识别;④煤超分子结构的表征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煤超分子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模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及煤分子构型构象对煤超分子结构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超分子结构
超分子化学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组表面结构XPS对比分析
被引量:
72
3
作者
常海洲
王传格
+3 位作者
曾凡桂
李军
李文英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对煤岩组分、煤级相近而还原程度不同的平朔煤与神东煤的镜质组及惰质组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XPS分析,揭示碳、氧、氮、硫等元素在它们表面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碳在表面结构中存在四种形态C—C或C—H、C—O、C O、COO,...
对煤岩组分、煤级相近而还原程度不同的平朔煤与神东煤的镜质组及惰质组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XPS分析,揭示碳、氧、氮、硫等元素在它们表面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碳在表面结构中存在四种形态C—C或C—H、C—O、C O、COO,镜质组的C—C或C—H质量分数较惰质组高,而还原程度较强的平朔煤与还原程度较弱的神东煤相比,其显微组分中C—C或C—H质量分数均较同类型的显微组分高;氧、氮、硫的赋存形态在所有的煤样中差异不大,氧的赋存形态以酚羟基氧为主,神东煤显微组分吸附氧的能力明显高于平朔煤,这是因为神东煤易自燃及燃点较低;氮以吡咯型及吡啶型氮为主,而硫以噻吩型硫为主。因此,还原程度对镜质组及惰质组的表面结构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C—C或C—H质量分数的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程度
煤显微组分
表面结构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脱石晶体结构构型及其XRD、IR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
14
4
作者
王进
王军霞
+1 位作者
曾凡桂
吴秀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利用Cerius2软件分别构建了15种含有0~96个水分子的Li-、Na-、K-蒙脱石超晶格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中的键长和键角,运用分子力场方法—UFF力场构型优化得到蒙脱石的最优构型及其总能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种蒙脱石含有32、64和96...
利用Cerius2软件分别构建了15种含有0~96个水分子的Li-、Na-、K-蒙脱石超晶格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中的键长和键角,运用分子力场方法—UFF力场构型优化得到蒙脱石的最优构型及其总能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种蒙脱石含有32、64和96个水分子时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结果表明,蒙脱石结构模型中键长和键角等参数说明其结构具有合理性;当蒙脱石的结构达到能量最小构型时,体系的总能量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XRD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IR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所偏离,可能是由选取的分子力场和分子位能模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结构构型
XRD
IR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脱石膨胀特性的分子力学模拟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进
曾凡桂
王军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运用分子力学(molecular mechanics;MM)方法分别研究了15种不同水含量的Li-、Na-、K-蒙脱石结构的最优构型和遇水膨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蒙脱石的稳定构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价键作用的库仑作用能和价键作用的角弯曲作用能。分子力...
运用分子力学(molecular mechanics;MM)方法分别研究了15种不同水含量的Li-、Na-、K-蒙脱石结构的最优构型和遇水膨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蒙脱石的稳定构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价键作用的库仑作用能和价键作用的角弯曲作用能。分子力学的计算结果还表明,在一系列Li-、Na-、K-蒙脱石的最优构型中,层间距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密度则随着层间距的增大逐步减小,再现了自然中蒙脱石吸水逐步膨胀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力学
蒙脱石
最优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显微组分结构的Micro-FTIR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常海洲
曾凡桂
李文英
李军
贾建波
谢克昌
机构
太原理工
大学
煤
科学与
技术
教育部
及山西省
重点
实验室
晋中学院
化学
化工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35-153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410018,40772097,40572094)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51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5-0267)资助
文摘
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资源丰富,揭示该地区煤显微组分的微观化学结构特征是对其进行合理高效利用的必要前提。采用透射式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Micro-FTIR)对西北地区侏罗纪煤中主要显微组分——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的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丝质体,镜质体和半丝质体的脂肪氢相对含量较高,而芳香氢、CO相对含量较低,半丝质体的脂肪氢相对含量高于丝质体的这一分子结构特点是导致西北地区侏罗纪煤虽富含惰质组却具有较高反应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强还原型煤,弱还原型煤镜质体、半丝质体和丝质体皆具有较低的脂肪氢相对含量及较高的CO相对含量,成煤过程中不同强度的氧化作用是造成煤具有不同还原类型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
显微组分
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
结构组成
还原类型
Keywords
Jurassic coal in north-western China
Macerals
Micro-FTIR
Chemical structure
Reducibility
分类号
TH742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超分子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
13
2
作者
曾凡桂
张通
王三跃
谢克昌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及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地球科学与工程系矿物物理化学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02009
40372073)
+4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G1999022107)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8102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矿业大学煤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306)
太原理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课题
文摘
根据煤的组成及煤分子间作用力广泛存在的特征,提出煤分子间由于非共价键作用和分子识别而形成了超分子结构,并对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煤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①煤分子组成与结构;②煤分子间的作用;③煤分子识别;④煤超分子结构的表征及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煤超分子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理论模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协同及煤分子构型构象对煤超分子结构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
煤超分子结构
超分子化学
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
分子识别
Keywords
co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molecular recognition
分类号
TQ530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组表面结构XPS对比分析
被引量:
72
3
作者
常海洲
王传格
曾凡桂
李军
李文英
谢克昌
机构
太原理工
大学
煤
科学与
技术
教育部
及山西省
重点
实验室
地球
科学与
工程
系
矿物
物理化学
与环境
地球化学
研究室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10018
40372073
+2 种基金
40002009)
教育部创新团体发展计划(IRT0517)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F-05026)
文摘
对煤岩组分、煤级相近而还原程度不同的平朔煤与神东煤的镜质组及惰质组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XPS分析,揭示碳、氧、氮、硫等元素在它们表面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碳在表面结构中存在四种形态C—C或C—H、C—O、C O、COO,镜质组的C—C或C—H质量分数较惰质组高,而还原程度较强的平朔煤与还原程度较弱的神东煤相比,其显微组分中C—C或C—H质量分数均较同类型的显微组分高;氧、氮、硫的赋存形态在所有的煤样中差异不大,氧的赋存形态以酚羟基氧为主,神东煤显微组分吸附氧的能力明显高于平朔煤,这是因为神东煤易自燃及燃点较低;氮以吡咯型及吡啶型氮为主,而硫以噻吩型硫为主。因此,还原程度对镜质组及惰质组的表面结构均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C—C或C—H质量分数的差异上。
关键词
还原程度
煤显微组分
表面结构
XPS
Keywords
reductivity
coal maceral
surface structure
XPS
分类号
TQ530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脱石晶体结构构型及其XRD、IR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
14
4
作者
王进
王军霞
曾凡桂
吴秀玲
机构
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
重点
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培育基地西南科技
大学
中国地质
大学
教育部
纳米
矿物
材料及应用
工程
研究
中心材料
科学与
化学
工程
学院
太原理工
大学
煤
科学与
技术
教育部
及山西省
重点
实验室
地球
科学与
工程
系
矿物
物理化学
与环境
地球化学
研究室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00200940372073)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培育基金项目(08zxnp03)
文摘
利用Cerius2软件分别构建了15种含有0~96个水分子的Li-、Na-、K-蒙脱石超晶格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中的键长和键角,运用分子力场方法—UFF力场构型优化得到蒙脱石的最优构型及其总能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3种蒙脱石含有32、64和96个水分子时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结果表明,蒙脱石结构模型中键长和键角等参数说明其结构具有合理性;当蒙脱石的结构达到能量最小构型时,体系的总能量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XRD的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相一致;IR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所偏离,可能是由选取的分子力场和分子位能模型所致。
关键词
蒙脱石
结构构型
XRD
IR
分子模拟
Keywords
montmorillonite structure conformation X-ray diffraction infra-red spectrum molecular simulation
分类号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O742 [理学—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脱石膨胀特性的分子力学模拟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进
曾凡桂
王军霞
机构
西南科技
大学
材料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太原理工
大学
煤
科学与
技术
教育部
及山西省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02009
40372073)
+1 种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981026)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17)
文摘
运用分子力学(molecular mechanics;MM)方法分别研究了15种不同水含量的Li-、Na-、K-蒙脱石结构的最优构型和遇水膨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蒙脱石的稳定构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非价键作用的库仑作用能和价键作用的角弯曲作用能。分子力学的计算结果还表明,在一系列Li-、Na-、K-蒙脱石的最优构型中,层间距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密度则随着层间距的增大逐步减小,再现了自然中蒙脱石吸水逐步膨胀的特性。
关键词
分子力学
蒙脱石
最优构型
Keywords
molecular mechanics
montmorillonites
minimum-energy conformation
分类号
P574.1 [天文地球—矿物学]
O641.3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显微组分结构的Micro-FTIR研究
常海洲
曾凡桂
李文英
李军
贾建波
谢克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超分子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途径与方法
曾凡桂
张通
王三跃
谢克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还原程度煤显微组分组表面结构XPS对比分析
常海洲
王传格
曾凡桂
李军
李文英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蒙脱石晶体结构构型及其XRD、IR的分子模拟
王进
王军霞
曾凡桂
吴秀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蒙脱石膨胀特性的分子力学模拟
王进
曾凡桂
王军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