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煤气调度的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谷鹏飞 孙宏斌 +4 位作者 薛屹洵 常馨月 韩肖清 郭庆来 杜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40,共9页
为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一种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充分挖掘生产系统与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潜力。通过分析园区高炉、转炉、电炉工序的时序特性与物料关系,建立面向生产系统的物质流模型。考虑各生产工序的能耗... 为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一种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充分挖掘生产系统与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潜力。通过分析园区高炉、转炉、电炉工序的时序特性与物料关系,建立面向生产系统的物质流模型。考虑各生产工序的能耗特性和煤气产耗情况,建立计及煤气调度的能量流-物质流耦合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和最低碳排为目标,对钢铁园区能量流-物质流进行协同优化调度,得到高炉、转炉、电炉生产设备的最优生产策略以及电力、煤气、焦炭能源的最佳调度结果。以山西某钢铁园区为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钢铁园区生产计划要求的前提下,所提方法通过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协同调控可使钢铁园区的日碳排放量降低9.56%,系统总成本降低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园区 能量流-物质流 煤气调度 协同优化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有效点法的多风电场共享储能联合参与一次调频的容量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石俊逸 贾燕冰 +3 位作者 韩肖清 刘佳婕 郭强 孙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3-512,共10页
以大规模多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引入风电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风储一次调频备用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然后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多风电场联合共享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 以大规模多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引入风电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描述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风储一次调频备用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然后建立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多风电场联合共享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容量优化模型;最后提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快速求解联合变量概率分布的改进p-有效点法通过数学解析将机会约束规划从形式上转化为确定性规划,再通过Yalmip调用Cplex实现模型的快速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方法可有效提高风储调频效果和收益,且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调频 储能 机会约束规划 快速傅里叶变换 p-有效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浩鹏 李泽宁 +3 位作者 薛屹洵 常馨月 苏珈 孙宏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10,I0008,共13页
为降低城市化进程中楼宇储能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寿命周期的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模型;其次,基于楼宇建筑物热惯性,... 为降低城市化进程中楼宇储能投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储能服务的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计及寿命周期的共享储能电站(shared energy storage station,SESS)模型;其次,基于楼宇建筑物热惯性,构建含空调系统的IBs数学模型;然后,综合考虑SESS与IBs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建立基于SESS的IBs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目标函数旨在降低SESS的规划成本,下层模型目标函数旨在降低IBs的年运行成本,并采用卡罗需-库恩-塔克(Karush-Kuhn-Tucher,KKT)条件将原双层优化问题转换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3个IBs社区的四季典型日为例,对比分析不同优化配置方法对于IBs运行和SESS配置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IBs用户温度舒适性的同时,所提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可充分满足SESS运营商与IBs的差异化利益诉求,实现双方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双层优化配置 建筑热惯性 智能楼宇 共享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网耦合时延传播特性的移动储能定价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颉 方贻雪 +3 位作者 牛哲文 张巧龙 张晓东 薛屹洵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125,共11页
研究电力-交通网络耦合场景下移动储能(MES)的定价机制,对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侧灵活调节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出扩展对数随机用户均衡(ELSUE)模型,以优化多网耦合下的时延传播成本,从而使MES能够快速响应节点电价变化;其次,以独立... 研究电力-交通网络耦合场景下移动储能(MES)的定价机制,对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储能侧灵活调节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提出扩展对数随机用户均衡(ELSUE)模型,以优化多网耦合下的时延传播成本,从而使MES能够快速响应节点电价变化;其次,以独立系统运营商(ISO)作为主博弈者,以最小化日前系统运营成本为目标,MES所有者作为从博弈者,以套利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了一种具有时延补偿能力的MES分层博弈定价模型,并通过双向迭代优化实现节点边际电价与时延成本的动态更新。算例分析表明,与现有定价机制相比,所提定价机制通过抑制时延传播特性对调度决策的负面影响,有效提升了MES所有者的收益,并降低了系统总能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网耦合 移动储能 时延传播特性 博弈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能源互联网:形态、使命与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宏斌 郭庆来 +2 位作者 薛屹洵 李泽宁 张佳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104-7114,I0005,共12页
近年来世界各国关于能源互联网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业界对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逐渐明晰,然而在能源互联网的规模化推广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发展瓶颈。该文从能源互联网发展态势入手,阐述了能源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内涵,... 近年来世界各国关于能源互联网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业界对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逐渐明晰,然而在能源互联网的规模化推广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发展瓶颈。该文从能源互联网发展态势入手,阐述了能源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内涵,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四流合一”的技术形态,以及不同规模的物理形态。在此基础之上,对能源互联网的使命进行了梳理。同时,针对当前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存在的壁垒与挑战,提出“自治+协同”的多级能源互联网架构和建设模式,并介绍了山西和浙江的探索实践。期望所提出的能源互联网建设思路,能为规模化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借鉴参考,进一步助力能源互联网产学研蓬勃发展,系统地支撑我国能源革命和“双碳”目标安全可控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技术形态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