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花状Fe_(y)-NiCoS_(x)@NF催化材料制备及电解海水制氢析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豹 权凯栋 +4 位作者 王永锋 韩非 史爱文 刘欣 王晓敏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由于海水中成分复杂,且高氯环境导致阳极催化剂的寿命缩短和析氯竞争反应等问题,电解海水制氢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稳定、高选择性的阳极催化剂。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作为一种高效的析氧阳极催化剂被广泛关注,基... 由于海水中成分复杂,且高氯环境导致阳极催化剂的寿命缩短和析氯竞争反应等问题,电解海水制氢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稳定、高选择性的阳极催化剂。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作为一种高效的析氧阳极催化剂被广泛关注,基于此,通过水热合成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原位生长不同含量铁掺杂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结果表明,当铁掺杂量为0.5mmol时,合成的自支撑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纳米花状结构,该结构能够充分暴露催化剂的活性位点,促进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传输和气体扩散,在碱性体系和模拟海水体系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析氧反应催化性能。其中,在碱性体系中10mA/cm^(2)电流密度下只需要133mV的过电位;在模拟海水体系中于10mA/cm^(2)电流密度下可以连续运行超100h,表现出良好的长周期稳定性,优于商业RuO_(2)催化剂。该研究制备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电解海水制氢阳极材料,为实现可持续的氢能源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海水制氢 析氧反应 过渡金属硫化物 元素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煤灰/氧化铝/三(2-氯乙基)磷酸酯三元复配体系的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研究
2
作者 尚予涵 贾兰 +1 位作者 余雯雯 朱凤博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4,共8页
聚氨酯(PU)材料因其固化速度可控、化学稳定性高和耐久性良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注浆加固领域,但其导热性能差、发热量高、阻燃性能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煤矿注浆加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PU复... 聚氨酯(PU)材料因其固化速度可控、化学稳定性高和耐久性良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于注浆加固领域,但其导热性能差、发热量高、阻燃性能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煤矿注浆加固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了开发具有优异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PU复合注浆材料,本文设计了基于粉煤灰(FA)/氧化铝(Al_(2)O_(3))/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元复配体系的PU复合注浆材料,研究了FA、Al_(2)O_(3)、TCEP对PU复合注浆材料最高反应温度、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添加量为20%,Al_(2)O_(3)添加量为5%,TCEP添加量为10%时,PU复合注浆材料的最高反应温度较纯PU下降了25℃,最大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了30.4%,氧指数(LOI)为28%,达到了矿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要求。PU复合材料在兼具高阻燃和较低反应温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其中抗压强度为46 MPa,粘接强度为3.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注浆材料 粉煤灰 氧化铝 三(2-氯乙基)磷酸酯 阻燃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包覆氧化锌电子传输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光伏电池空气和紫外稳定性的增强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海涛 王宇 +6 位作者 杨建胜 张小科 王忠强 王华 杨永珍 魏昌庭 闫翎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5-1155,共11页
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层材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运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NPs)较高的表面缺陷态易在表面吸附水氧,严重影响OSCs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 活性层与电极之间的界面层材料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和稳定运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锌(ZnO)纳米颗粒(NPs)较高的表面缺陷态易在表面吸附水氧,严重影响OSCs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既能钝化表面缺陷又能调节能级的聚乙烯亚胺(PEI)包覆ZnO NPs的协同策略,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ZnO@PEI NPs,并将其作为电子传输层(ETL)应用于基于PM6∶BO-4Cl∶PC61BM的OSCs中。结果表明,使用ZnO@PEINPs作为ETL制备的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略有下降,但由于包覆的PEI钝化了ZnO表面缺陷,ZnO@PEI NPs器件展现出更好的空气和紫外稳定性。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构建多功能、高稳定性ETL的有效策略,为实现高稳定OSCs提供了一条适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层 氧化锌纳米颗粒 聚乙烯亚胺 空气稳定性 紫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材料螯合去除酸性矿坑水中铁锰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嘉伟 王洪浩 +2 位作者 贺欣 晏泓 晋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2-1046,共5页
以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为原料,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SA与CS/SA两种凝胶球,通过吸附法去除酸性矿坑水(AMD)中铁离子、锰离子及硫酸根离子,并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两种生物质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反应温... 以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为原料,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SA与CS/SA两种凝胶球,通过吸附法去除酸性矿坑水(AMD)中铁离子、锰离子及硫酸根离子,并与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两种生物质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6 h,投加量为12.5 g/L时,CS对AMD中铁离子、锰离子及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100%,21.73%及88.88%,SA为62.1%,6.38%及17.11%,SA凝胶球为80.57%,9.03%及21.68%,CS/SA凝胶球为39.75%,4.86%及57.94%。将CS/SA凝胶球制成气凝胶,在投加量为5 g/L时,大大提高了其对铁离子的去除率,去除率可达97.7%,对锰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提升较小,去除率分别为5.07%,5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坑废水 重金属 螯合吸附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盆式绝缘子在役态裂纹萌生及失效断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洲 钟黎明 +4 位作者 王文先 高义斌 杜晓刚 张甍 张婷婷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8,共8页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盆式绝缘子失效破坏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然后截取典型失效区域试样,分析基体微观组织形貌和失效断口的形貌特征,最后采用纳米压痕力学技术对复合材料异质界面微观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阐释基于Al_(2)O_(3)/环氧树脂复...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盆式绝缘子失效破坏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然后截取典型失效区域试样,分析基体微观组织形貌和失效断口的形貌特征,最后采用纳米压痕力学技术对复合材料异质界面微观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阐释基于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裂纹萌生及失效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基体的断裂韧性值约为0.55 MPa·m^(1/2),在载荷作用下裂纹从环氧树脂基体中萌生,并不断扩展,当遇到高强度的Al_(2)O_(3)颗粒时因受阻而发生偏转,并沿着颗粒与基体的界面快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裂纹萌生 微观组织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白伟伟 杨琳 肖治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9-72,共4页
以三维泡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石墨烯铜复合体,同时解决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性和界面结合问题,再用铜粉填充泡沫铜孔隙,然后真空热压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对铜基体复合材料导电性及拉伸性能的增强效... 以三维泡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得到石墨烯铜复合体,同时解决了石墨烯在铜基体中分散性和界面结合问题,再用铜粉填充泡沫铜孔隙,然后真空热压制备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探究了石墨烯对铜基体复合材料导电性及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研究发现,石墨烯对铜基体性能有明显增强作用,在50 sccm甲烷通量下15 min时沉积的石墨烯性能增强效果最佳。热压制备的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达到86.2%IACS,抗拉强度提高到338 MPa,屈服强度也达到2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铜 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导电性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磷光碳点的制备及复合功能化应用
7
作者 吴涛 刘伟峰 刘旭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20,共14页
【目的】室温磷光碳点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室温磷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高稳定性、低毒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基质辅助策略被证明能够有效防止碳点的聚集猝灭并抑制非辐射跃迁,从而实现高效且长寿命的室温磷光。为此,多种类... 【目的】室温磷光碳点材料作为一类新型的室温磷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高稳定性、低毒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基质辅助策略被证明能够有效防止碳点的聚集猝灭并抑制非辐射跃迁,从而实现高效且长寿命的室温磷光。为此,多种类型的基质材料被开发出来,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极大地拓宽了磷光碳点的应用领域。【方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出发,概述了基质辅助磷光碳点的磷光机制和合成方法,探讨了基质的作用及分类,并总结了其在生物医学、信息加密、防伪、传感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最后,对基质辅助磷光碳点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结论】为相关领域提供研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基质辅助策略 室温磷光 长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TA1/TC4波纹轧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张鹏 宁少波 +4 位作者 王涛 任忠凯 赵浩 刘文文 郭继保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
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 对波纹轧制工艺制备得到的TA1/TC4复合板进行轧后退火研究,通过拉伸、拉剪测试以及界面微观组织表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波纹热轧TA1/TC4复合板变形失效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温退火(350~450℃)时,复合板基材的静态回复程度较低,复合板内部的加工硬化现象仍较明显,导致复合板韧塑性能力提升不明显,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复合板塑性改善明显。当退火温度高于500℃时,复合板的拉伸和剪切性能下降明显,对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500℃,1 h的退火条件下,复合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屈服强度为802.3 MPa,剪切强度为366.54 MPa,伸长率接近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轧制 TA1/TC4复合板 退火温度 力学性能 界面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温度对Mg-3Zn-1Mn-1Y合金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武晋翔 张正卫 +1 位作者 许春香 张金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1,75,共5页
采用OM、XRD、浸泡法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固溶温度对Mg-3Zn-1Mn-1Y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之后,合金中第二相逐渐溶入到基体中且伴随晶粒的长大。随着固溶温度(390、420、450、480℃)的升高,合金耐腐蚀性... 采用OM、XRD、浸泡法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固溶温度对Mg-3Zn-1Mn-1Y合金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之后,合金中第二相逐渐溶入到基体中且伴随晶粒的长大。随着固溶温度(390、420、450、480℃)的升高,合金耐腐蚀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在450℃×24 h固溶下,合金表现出最佳耐腐蚀性能,其腐蚀速率为(0.4127±0.024)mm/y。合金耐腐蚀性能提高的原因归因于固溶之后组织均匀和第二相的溶入导致微电偶腐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Zn-1Mn-1Y合金 固溶温度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10Mn-2Al-0.4C-0.6V冷轧中锰钢在临界区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伟强 肖文涛 +1 位作者 白韶斌 梁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研究了Fe-10Mn-2Al-0.4C-0.6V冷轧中锰钢在630℃退火过程中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马氏体发生回复分解和奥氏体逆相变过程;粗大奥氏体发生铁素体转变,部分铁素体逆相变为奥氏体;等轴组织随退火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 研究了Fe-10Mn-2Al-0.4C-0.6V冷轧中锰钢在630℃退火过程中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在退火过程中马氏体发生回复分解和奥氏体逆相变过程;粗大奥氏体发生铁素体转变,部分铁素体逆相变为奥氏体;等轴组织随退火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奥氏体含量在退火1 h时达到最大,退火时间延长后逐渐降低,其稳定性逐渐提高。随着临界区退火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效应 奥氏体 吕德斯应变 临界区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含量对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耐腐蚀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剑 郭丽娜 +5 位作者 林万明 陈津 张帅 陈少达 甄甜甜 张宇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9,共9页
采用电场压力激活辅助合成工艺(Field activated and pressure assisted synthesis process (FAPAS))制备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的石墨烯含量对铜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能提高材料的位错密... 采用电场压力激活辅助合成工艺(Field activated and pressure assisted synthesis process (FAPAS))制备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的石墨烯含量对铜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能提高材料的位错密度、阻止位错在晶界移动,硬度提升17.6%;由于石墨烯添加量少,对铜基复合材料的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影响有限,片状的石墨烯能有效地弥补制备产生的缺陷,使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分别提升2.9%和4.4%;石墨烯的添加使腐蚀电池两极间的电位差减小,降低了铜离子在氧化膜中的扩散能力,使复合材料的阻抗提升5.3%,腐蚀电流密度下降28.2%,有效地提升了铜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石墨烯最佳添加量为0.5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电导率 耐腐蚀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制备MCM-41/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新方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玉平 李香兰 +4 位作者 张瑛 温鹏宇 王晓钟 窦涛 萧墉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以Y沸石为内核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 ,在控制条件下合成了MCM 4 1/Y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N2 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用萘的液相叔丁基化反应考... 以Y沸石为内核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 ,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 ,在控制条件下合成了MCM 4 1/Y分子筛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N2 吸附等手段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用萘的液相叔丁基化反应考察了这种新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复合材料与HY相比 ,对反应的活性虽有所下降 ,但选择性却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Y沸石 复合分子筛 合成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铝厂赤泥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于永波 王克勤 +1 位作者 王皓 陈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解决赤泥对环境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等问题,利用ICP-MS,XRD,激光粒度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对山西铝厂赤泥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价金属在赤泥中有明显富集,是提取钛、钪、铌的良好原料;拜耳法赤泥中含有大量的含水化合物,可作为吸附剂用... 为解决赤泥对环境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等问题,利用ICP-MS,XRD,激光粒度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对山西铝厂赤泥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有价金属在赤泥中有明显富集,是提取钛、钪、铌的良好原料;拜耳法赤泥中含有大量的含水化合物,可作为吸附剂用于环境污染治理;而烧结法赤泥的主要矿物是碳酸钙和硅酸二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前景很好;同时由于其特有的化学组成,用于PVC填料,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及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物相 X-射线衍射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蓝光转换材料的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郝海涛 周禾丰 +2 位作者 梁建 刘旭光 许并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用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与反应烧结的方法,在1300℃合成了高纯度的铈激活和铈、钆共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蓝光转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的发光特性以及Gd件对... 用稀土氧化物作为原料,通过高能球磨与反应烧结的方法,在1300℃合成了高纯度的铈激活和铈、钆共激活的钇铝石榴石蓝光转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了基质中Ce^3+的发光特性以及Gd件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立方晶系的钇铝石榴石晶体,可以被蓝光有效激发,通过调整掺杂离子的摩尔浓度,荧光粉的发射波长可覆盖530-560nm的黄绿光范围。利用荧光粉转换法制备了白光LED(1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在工作电流为20mA、工作电压为3.5V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白光LED色坐标x=0.310,y=0.323,光效26.131m·W^-1,显色指数81.8,色温660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选联合加压酸浸法脱除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
15
作者 李静 韩丽娜 +4 位作者 任卫国 鲍卫仁 常丽萍 王兵 王建成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71,共10页
粉煤灰是大宗工业固废,其露天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还会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粉煤灰含有微量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雨水淋浸进入到土壤和水体,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重金属元素脱除是粉煤灰循环再利用的关键环节。为脱除粉煤灰中重金属,以山西... 粉煤灰是大宗工业固废,其露天堆存不仅占用土地,还会造成粉尘污染等问题。粉煤灰含有微量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雨水淋浸进入到土壤和水体,造成重金属污染。因此,重金属元素脱除是粉煤灰循环再利用的关键环节。为脱除粉煤灰中重金属,以山西某煤电公司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磁选法联合加压酸浸法对粉煤灰中的重金属进行脱除。分析了粉煤灰及处理产物的重金属含量,并评估了粉煤灰处理前后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磁选可以初步实现对粉煤灰中的重金属元素的脱除。对磁选后的非磁性组分采用加压酸浸,深度脱除其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发现,当加压酸浸的酸浓度为2.5 mol/L、液固比为10:1、酸浸温度为160℃和酸浸时间为3 h时,粉煤灰中重金属实现了有效脱除,其中Cd、Cr和Pb元素的脱除率分别为79.9%、61.7%和57.6%;而As、Se和Hg元素脱除率则达到96.6%、99.2%和93.3%。磁选-加压酸浸后,粉煤灰中的Cd、Cr、Pb、As、Se残渣态的质量分数升至92%、95%、97%、88%和59%。磁选法联合加压酸浸法可以有效脱除所选粉煤灰中大部分可迁移态重金属,显著提高粉煤灰中残渣态重金属的占比,从而降低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迁移性和提高样品的环境安全性。为粉煤灰中重金属的脱除提供了新思路,为粉煤灰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重金属 磁选 加压酸浸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合金化Mg_2Ni氢化物能量与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志伟 赵宇宏 +1 位作者 侯华 韩培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30,共5页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Cr合金化前后Mg2Ni相及其氢化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合金形成热的计算结果表明:Cr合金化Mg2Ni,形成Mg(I)CrNi的相结构最稳定,其中,Cr原子最易占据Mg(I):(0.5,0,z),z=l/9位置;进一步...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Cr合金化前后Mg2Ni相及其氢化物的能量与电子结构。合金形成热的计算结果表明:Cr合金化Mg2Ni,形成Mg(I)CrNi的相结构最稳定,其中,Cr原子最易占据Mg(I):(0.5,0,z),z=l/9位置;进一步对其氢化物的解氢反应热进行计算,发现Cr合金化Mg2Ni氢化物后,体系解氢所需吸收的热量与合金化前相比明显降低,体系的解氢能力得到增强;电子态密度(DOS)、密集数与差分电荷密度的计算结果发现:Mg(I)CrNi相结构最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体系在费米能级(EF)处附近的成键电子数最多;而Cr合金化Mg2Ni氢化物体系解氢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在于:Cr合金化后导致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削弱了H-Ni和H-Mg间的成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Ni储氢材料 密度泛函理论 解氢反应热 电子结构 释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体石墨烯对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剑 郭丽娜 +5 位作者 林万明 陈津 刘春莲 陈少达 张帅 甄甜甜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5-285,共11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电场压力激活辅助烧结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制备纯Al和GNPs/Al复合材料,探究粉体石墨烯对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烧结工艺有效地抑制化合物Al4C3在GNPs/Al复合材料中的形成,提高石墨烯...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电场压力激活辅助烧结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制备纯Al和GNPs/Al复合材料,探究粉体石墨烯对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烧结工艺有效地抑制化合物Al4C3在GNPs/Al复合材料中的形成,提高石墨烯与Al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石墨烯添加量为0.5wt.%时,在Al基体晶界处能够均匀的分散,由于石墨烯与Al基体有良好的界面润湿性,促进声子在基体材料中的移动,降低材料的界面热阻,在GNPs/Al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导电网络,提高电子的迁移率和平均自由程,使GNPs/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分别提升7.1%和4%;添加石墨烯能改变Al基体材料的晶体结构,在石墨烯周围形成晶格畸变的应力场,该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产生交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GNPs/Al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分别提升30.6%和44%;石墨烯能降低基体材料界面电容的介电损耗,在Al基体材料表面形成致密平整的膜层,提高GNPs/Al复合材料的电荷传递电阻,降低材料表面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弥散效应,使GNPs/Al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提高31%。石墨烯含量超过0.5wt.%时,团聚在基体晶界的石墨烯,降低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使GNPs/Al复合材料导带中的能带宽度变窄,电子的局域性增强,导致GNPs/Al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综上所述,粉体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为0.5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改性凹凸棒土/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玉智 韩红青 +1 位作者 刘凉冰 贾林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采用插层复合法制备有机改性凹凸棒土/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技术对凹凸棒土的有机改性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凹... 采用插层复合法制备有机改性凹凸棒土/聚氨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技术对凹凸棒土的有机改性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纳米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形态。结果表明,当改性凹凸棒土质量分数达到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5.91MPa,扯断伸长率为559.45%,300%定伸应力为31.69 MPa,硬度几乎保持不变,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同时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凹凸棒土的加入量低于2%时,在聚氨酯基体中分散较为均匀,随着含量的增加出现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聚氨酯 纳米复合材料 插层复合法 有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46
19
作者 吉向飞 李玉平 +3 位作者 杨柳青 屈玲 石晋美 窦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抗菌剂在国内外的研究开发及抗菌材料的应用发展状况 ,探讨了抗菌剂在今后几年内的发展方向 ,指出国内抗菌剂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抗菌材料 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碳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并社 罗秋苹 +3 位作者 杨永珍 郭明聪 金琳 刘旭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5-38,共4页
用强酸和二氯化锡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微球(CMSs)进行活化之后,在含活化CMSs的悬浮液中顺序加入聚乙烯砒咯烷酮、硝酸银及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了银纳米颗粒/CMSs复合物。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银溶液和水合肼溶液的用量对产物... 用强酸和二氯化锡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微球(CMSs)进行活化之后,在含活化CMSs的悬浮液中顺序加入聚乙烯砒咯烷酮、硝酸银及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了银纳米颗粒/CMSs复合物。研究了反应过程中硝酸银溶液和水合肼溶液的用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混酸及二氯化锡处理的CMSs在乙醇溶液中与硝酸银、水合肼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在其表面沉积尺寸较小、分布均匀的银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化学气相沉积法 还原法 银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