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粗糙齿面的齿轮传动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亓秀梅 高创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29,共6页
现行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基础是仅适用于一对光滑表面之间干接触的赫兹理论,这显然与齿轮传动实际状况有一定差异。为获得齿轮传动实际状况的齿面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及轮齿接触区次表面的应力分布,基于实测所得的表面粗糙度数据... 现行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基础是仅适用于一对光滑表面之间干接触的赫兹理论,这显然与齿轮传动实际状况有一定差异。为获得齿轮传动实际状况的齿面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及轮齿接触区次表面的应力分布,基于实测所得的表面粗糙度数据,采用有限元法对重载齿轮传动进行混合弹流润滑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粗糙齿面接触时的齿面压力分布及轮齿接触区次表面应力分布均明显相异于赫兹分布或基于光滑齿面全膜弹流润滑计算所得的相应分布;齿面粗糙峰谷的存在会使齿面接触应力比赫兹接触应力增大25%左右,且齿面平均油膜厚度的最小值及接触应力的最大值均发生在啮入点而非节点。因此,现行的以赫兹应力为基础、以节点参数为依据进行齿轮传动接触强度设计的做法有失科学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混合润滑 真实粗糙表面 数值分析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起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英林 樊运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49-152,共4页
将输送带看作弹性体,推导出输送机起动时输送带的弹性伸长量、张力的降低值和摩擦力备用系数.通过实例计算,说明刚性、弹性和恒力3种拉紧装置的选用原则.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拉紧装置 起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开线重载齿轮传动非牛顿流体热弹流润滑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任阳春 亓秀梅 高创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6,共4页
建立渐开线重载齿轮传动的非牛顿流体热弹流润滑模型,分别采用多重网格法、多重网格积分法、逐列扫描法计算齿面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和齿面温度,分析润滑油黏度和齿轮转速对重载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寿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润滑油黏度... 建立渐开线重载齿轮传动的非牛顿流体热弹流润滑模型,分别采用多重网格法、多重网格积分法、逐列扫描法计算齿面压力分布、油膜厚度和齿面温度,分析润滑油黏度和齿轮转速对重载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寿命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润滑油黏度和齿面综合速度乘积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同时改变其中任一量对轮齿接触应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黏度 齿面综合速度 润滑效应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齿面接触应力与油膜比厚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群 亓秀梅 高创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61,共5页
采用粗糙度轮廓测量分析仪测得齿面表面粗糙度,用傅立叶变换非线性逼近法建立齿面粗糙度函数,将此函数叠加到油膜厚度方程中建立齿轮传动混合弹流润滑模型,并在齿轮传动参数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润滑剂黏度共进行一系列混合弹流润... 采用粗糙度轮廓测量分析仪测得齿面表面粗糙度,用傅立叶变换非线性逼近法建立齿面粗糙度函数,将此函数叠加到油膜厚度方程中建立齿轮传动混合弹流润滑模型,并在齿轮传动参数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润滑剂黏度共进行一系列混合弹流润滑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润滑剂黏度的增大,粗糙齿面压力波动减小,平均油膜厚度增大,轮齿接触区次表面主剪应力最大值逐渐降低;当油膜比厚(平均油膜厚度与齿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的比值)小于4.0时,轮齿接触区次表面主剪应力最大值随油膜比厚的增大按照抛物线规律减小。借助回归分析理论,建立粗糙齿面接触应力与油膜比厚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混合弹流润滑 齿轮传动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