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红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宋春丽 徐阳 +6 位作者 周禾丰 王华 李娟 张存 张俊萍 郝玉英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采用Suzuki耦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线性双偶极小分子红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即2,7-二噻吩基-9-芴酮(2,7-di(2-thienyl)fluoren-9-one,DTFO),对其结构及电子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各种测试方法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并对其光物理性能、热... 采用Suzuki耦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线性双偶极小分子红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即2,7-二噻吩基-9-芴酮(2,7-di(2-thienyl)fluoren-9-one,DTFO),对其结构及电子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各种测试方法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并对其光物理性能、热稳定性及成膜性进行了详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DTFO为线性近平面交替共轭结构;在光致发光谱中,溶液中DTFO发射的峰值波长为616 nm,固态DTFO为618 nm;电致发光光谱显示其发光为峰值波长为570 nm的红光发射。此外,DTFO还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红光材料 芴酮 噻吩 给体-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磷光主体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婷婷 许慧侠 +4 位作者 王华 苗艳勤 杜晓刚 景姝 许并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1356,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的磷光主体材料,即9-(6-(9-咔唑基)己基)咔唑(hCP),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CP分子中两个咔唑与烷基链是非共平面的,由于长烷基链的缠绕,因而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3.01eV)和较高的玻璃...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咔唑的新型的磷光主体材料,即9-(6-(9-咔唑基)己基)咔唑(hCP),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hCP分子中两个咔唑与烷基链是非共平面的,由于长烷基链的缠绕,因而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3.01eV)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93°C);以hCP为主体材料,与绿光磷光染料三(2-苯基吡啶)合铱(Ir(ppy)3)掺杂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磷光电致发光器件,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15.1cd·A-1,相对于4,4-N,N-二咔唑基联苯(CBP)为主体材料的参考器件,显著提高了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有机磷光电致发光二极管 主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作为共蒸镀掺杂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郭颂 杜晓刚 +6 位作者 刘晓云 刘慧慧 王华 郝玉英 许并社 赵建国 郭鹍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5-599,共5页
通过共蒸镀掺杂的方法,分别用氧化石墨烯和NPB掺杂作为空穴传输层以及氧化石墨烯和Alq3掺杂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掺杂的参比器件,氧化石墨烯与NPB共蒸镀掺杂的器件... 通过共蒸镀掺杂的方法,分别用氧化石墨烯和NPB掺杂作为空穴传输层以及氧化石墨烯和Alq3掺杂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制备了两种不同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掺杂的参比器件,氧化石墨烯与NPB共蒸镀掺杂的器件性能降低,与Alq3共蒸镀掺杂的器件性能提高。其中,氧化石墨烯掺杂量为Alq3的10%时,器件发光亮度为掺杂前的1.2倍,电流效率为掺杂前的2倍。这一工作为进一步提高OLED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NPB 喹啉铝 共蒸镀掺杂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对碳纳米管/尼龙66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邱丽 单英杰 +3 位作者 曹宗双 杨永珍 刘旭光 陈永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77,8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尼龙66基体中分别加入不同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MWCNTs/尼龙66复合材料。考察MWCNTs改性方法对MWCNTs结构,以及不同改性MWCNTs对复合材料形貌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酸化-氨化过程,在MWCNTs表面引...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尼龙66基体中分别加入不同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MWCNTs/尼龙66复合材料。考察MWCNTs改性方法对MWCNTs结构,以及不同改性MWCNTs对复合材料形貌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酸化-氨化过程,在MWCNTs表面引入了酰胺基团;FESEM显示,胺化碳纳米管(D-MWCNTs)分散均匀于尼龙66基体中;随着D-MWCNTs的引入,与纯尼龙66相比,D-MWCNTs/尼龙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增加了12.7%和24.3%;储能模量,在玻璃化区域(-40℃)和橡胶区域(120℃),分别较纯尼龙66提高了133.1%和73.3%。这些研究结果证明,MWCNTs的均匀分散,有利于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CNTS 尼龙66 表面改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结构银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郝亚敏 杨维佳 +3 位作者 闫翎鹏 杨永珍 刘旭光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3-366,371,共5页
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银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由于其具有高表面能、量子尺寸效应及体积效应,因而在光学材料、电化学材料、生物传感器材料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步水热法,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银为银源,在... 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银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由于其具有高表面能、量子尺寸效应及体积效应,因而在光学材料、电化学材料、生物传感器材料和抗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一步水热法,以葡萄糖为碳源、硝酸银为银源,在水热温度190℃的条件下制备出三明治结构的银碳复合材料,该材料同时实现了碳微球对银纳米粒子的包覆与负载。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热重分析仪等检测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水热条件下碳微球同时实现了对银纳米粒子的包覆与负载;所得三明治结构复合物表面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且表面显负电性;热重分析表明复合物的含银量约为5.51%。抗菌实验分析表明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可以作为抗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碳微球 银纳米粒子 包覆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晓丽 段培 +2 位作者 张磊 魏丽乔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8-362,371,共6页
碳纳米管(CNTs)自发现以来,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等性能使其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作为高分子材料改性填料而备受关注。但到目前为止,CNTs填充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还不清楚,CNTs的加入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 碳纳米管(CNTs)自发现以来,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等性能使其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作为高分子材料改性填料而备受关注。但到目前为止,CNTs填充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还不清楚,CNTs的加入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微观结构又如何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等,仍然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采用溶液共混-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聚碳酸酯(PC)/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材料;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研究了自由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利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动态力学热分析测量和示差扫描量热测量得到了复合材料变化趋势一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都是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正电子湮没寿命 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并社 徐阳 +1 位作者 王华 刘旭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7,共7页
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能耗、低驱动电压、绿色环保以及可制备柔性屏等诸多优异特性,被业界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质和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此外,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可通过湿法加工技术(如旋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 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能耗、低驱动电压、绿色环保以及可制备柔性屏等诸多优异特性,被业界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质和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此外,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可通过湿法加工技术(如旋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来制作,因而其制作成本低,在显示和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从器件和材料两个方面开展论述,简单介绍了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实现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商用化所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D 白光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_2改性Alq_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OLED抗老化性能的提高
8
作者 李菀丽 刘晓云 +6 位作者 苗艳勤 杨君礼 武聪伶 李源浩 郭鹍鹏 王华 许并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80-1786,共7页
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稳定性和寿命是其市场化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提高发光材料自身的稳定性出发,以Mg(CF3COO)2–x(CH3COO)x溶胶为前驱体,将其与8-羟基喹啉铝(Alq3)混合浓缩成糊状后,300°C真空烧结,经过MgF2... 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稳定性和寿命是其市场化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提高发光材料自身的稳定性出发,以Mg(CF3COO)2–x(CH3COO)x溶胶为前驱体,将其与8-羟基喹啉铝(Alq3)混合浓缩成糊状后,300°C真空烧结,经过MgF2的生成和Alq3的相变后,形成了一系列Mg含量不同的具有超结构ε相的纳米复合材料Alq3-MgF2.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Alq3,Alq3-MgF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OLED可以很好地保持Alq3的发光特性,同时,其抗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Mg(CH3COO)2投料量为Alq3的5%(摩尔分数)时,所得Alq3-MgF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器件抗老化性能最优,在空气中老化72 h,最大发光亮度仍保持在起始值的93.5%;而Alq3制备的OLED在空气中老化24 h后基本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纳米复合材料 Alq3-MgF2 发光亮度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界面结构对磷光材料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高志翔 苗艳勤 +2 位作者 郝玉英 王华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2-345,371,共5页
以有机电致磷光器件ITO/NPB/CBP+Ir(ppy)3/Li F/Al为研究对象,在该器件中,CBP(4,4'-N,N'-二咔唑联苯)为主体材料,Ir(ppy)3(三(2-苯基吡啶)铱)为磷光掺杂剂,NPB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参考器件的NPB/CBP+Ir(ppy)3界面处构建了凹凸... 以有机电致磷光器件ITO/NPB/CBP+Ir(ppy)3/Li F/Al为研究对象,在该器件中,CBP(4,4'-N,N'-二咔唑联苯)为主体材料,Ir(ppy)3(三(2-苯基吡啶)铱)为磷光掺杂剂,NPB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参考器件的NPB/CBP+Ir(ppy)3界面处构建了凹凸结构,制备了一系列凹凸发光层的磷光器件。通过电流密度-电压-亮度曲线、电流效率-电压曲线考察了不同凹凸发光层磷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分析了这些器件的界面电荷俘获以及注入电荷动力学。研究结果发现,当凸起个数为3个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22 cd/A,与传统结构器件相比提高了26%。电流效率的提高主要归结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凹凸结构拓宽了载流子复合界面的面积,从而减弱了三线态激子-三线态激子的淬灭;另一方面,凹凸结构有利于减弱器件的光波导效应,增强器件内部的光耦合输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界面 磷光材料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介孔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载药系统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静 陈琳 +2 位作者 张欢 杨永珍 刘旭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51-157,共7页
有序介孔碳纳米材料(OMCNs)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介观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缓释方面应用广泛。介绍并对比分析了硬、软模板法合成OMCNs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基于OMCNs构建载药系统,尤其是具有响应性释药和靶向释药特性的载... 有序介孔碳纳米材料(OMCNs)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介观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缓释方面应用广泛。介绍并对比分析了硬、软模板法合成OMCNs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基于OMCNs构建载药系统,尤其是具有响应性释药和靶向释药特性的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碳纳米材料 药物缓释 模板法 缓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激子利用率的蓝光荧光材料及其激发态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候敏娜 吴董宇 +5 位作者 卢国婧 杨晶晶 苗艳勤 王科翔 王华 郭臻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59-1668,共10页
制备了具有高激子利用率的A-π-D-π-A结构的蓝光荧光材料Cz PAF-CP,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以及理论计算等方法对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激发态性质进行了研究。该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溶剂化效应,溶剂化红移高达116 nm。根据Li... 制备了具有高激子利用率的A-π-D-π-A结构的蓝光荧光材料Cz PAF-CP,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以及理论计算等方法对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激发态性质进行了研究。该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溶剂化效应,溶剂化红移高达116 nm。根据Lippert-Mataga关系以及瞬态光谱测试证明CzPAF-CP具有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态,这一点从理论计算结果也可以得到证明。由于CzPAF-CP具有扭曲A-π-D-π-A结构,在水含量高达90%的水和四氢呋喃混合溶液中荧光没有被猝灭,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以CzPAF-CP为发光材料制备的OLED器件发射蓝光,其电致发光光谱最大发射峰在452 nm,半峰宽54 nm,色坐标为(0. 150,0. 117)。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6. 3%,激子利用率达到71. 6%,超出25%的上限,这是由于CzPAF-CP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态导致高能级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发生反系间窜越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局域态 电荷转移态 激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4-乙烯二氧噻吩/泡沫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鹏宇 杨云强 +1 位作者 侯莹 章海霞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1-706,共6页
通过研究聚3,4-乙烯二氧噻吩/泡沫镍(PEDOT/NF)复合电极材料中活性物质PEDOT沉积量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PEDOT/NF复合电极最佳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法,在电压窗口为0~1 V、扫描速率为100 mV/s的条件下,通过... 通过研究聚3,4-乙烯二氧噻吩/泡沫镍(PEDOT/NF)复合电极材料中活性物质PEDOT沉积量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获得了PEDOT/NF复合电极最佳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循环伏安法,在电压窗口为0~1 V、扫描速率为100 mV/s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法将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EDOT)电镀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以及高电导率的NF上制备PEDOT/NF复合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PEDOT/NF复合电极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以及恒电流充放电对PEDOT/NF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研究。SEM和EDS检测结果表明,PEDOT均匀、一致地聚合到了NF的骨架上且与NF紧密结合。经测试计算,PEDOT/NF复合电极材料在扫描速率为10 mV/s时质量比电容可以达到308.68 F/g,在恒电流充放电中最小电阻为11.26Ω,功率密度为1444 W/kg时能量密度为16.03 Wh/kg,经过3000圈伏安循环后电容仍可以保持在其最大电容的79.2%。采用PEDOT/NF复合电极材料制作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的质量比电容、大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小的电阻以及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乙烯二氧噻吩 泡沫镍 比电容 循环稳定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ppy)_3载流子直接复合发光的OLED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晓刚 王华 +2 位作者 刘慧慧 苗艳勤 景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针对载流子在面式-三(2-苯基吡啶基-N,C2')铱(Ⅲ)(Ir(ppy)3)上的聚集会对器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在发光层中分别掺入4%的双(2-(4,6-二氟苯基)吡啶基-N,C2')铱(Ⅲ)(吡啶-2-羧基)配合物(FIrpic)和4%的4,4',4″-三(咔唑-9-基)... 针对载流子在面式-三(2-苯基吡啶基-N,C2')铱(Ⅲ)(Ir(ppy)3)上的聚集会对器件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在发光层中分别掺入4%的双(2-(4,6-二氟苯基)吡啶基-N,C2')铱(Ⅲ)(吡啶-2-羧基)配合物(FIrpic)和4%的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器件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最高电流效率分别达到51 cd/A和43.1 cd/A,提高约79%和50%,我们将器件效率的提高归因于TCTA和FIrpic可以使聚集在Ir(ppy)3界面的空穴向主体材料4,4'-二(咔唑-9-基)联苯(CBP)转移,进而可减弱对激子的猝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ppy)3 载流子直接复合发光 空穴转移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1-苯基吡唑为主配体的红光Ir(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静琨 许慧侠 +3 位作者 屈丽桃 郝玉英 王华 许并社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5-1122,共8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磷光配合物二(1-苯基咪唑)(1-苯基异喹啉)合铱((ppz)2Ir(piq)),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 合成了一种新型红色磷光配合物二(1-苯基咪唑)(1-苯基异喹啉)合铱((ppz)2Ir(piq)),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低温磷光光谱、循环伏安法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光物理性能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制备了一系列基于(ppz)2Ir(piq)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ppz)2Ir(piq)的电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ppz)2Ir(piq)的UV-Vis吸收峰主要位于296、342、395和460nm,固态粉末的室温磷光发射峰位于618nm,在2-甲基四氢呋喃(2-MeTHF)溶液中其低温磷光发射峰位于598nm,其三线态能级(ET)为2.07eV.(ppz)2Ir(piq)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其主要定域于配体ppz和金属Ir(III)上,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主要定域于配体piq上.(ppz)2Ir(piq)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92和-3.62eV.基于(ppz)2Ir(piq)电致发光器件的优化掺杂浓度为8%-12%(w),最大电致发光谱峰位于616nm,最大电流效率约10cd·A-1,最大功率效率为4.44lm·W-1,色坐标保持在(0.65,0.35)附近,是一种潜在的饱和红光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磷光材料 1-苯基吡唑 1-苯基异喹啉 光电特性 掺杂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器件(OLED)中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并社 高志翔 +1 位作者 王华 郝玉英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6-62,共7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其成本低、重量轻、低阈值电压、高亮度、无需背光源而自身发光、宽视角并易于加工等优点成为现代平板显示的研究热点。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OLED的器件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然而,距离实用化还有一定差距,如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其成本低、重量轻、低阈值电压、高亮度、无需背光源而自身发光、宽视角并易于加工等优点成为现代平板显示的研究热点。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OLED的器件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然而,距离实用化还有一定差距,如发光效率低以及器件寿命短等问题,成为制约其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OLED的器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器件中的界面结构所决定。简要介绍OLED中的界面研究进展,围绕金属/有机界面、有机/有机界面、阳极/有机界面以及层内部材料界面展开叙述,讨论界面结构与OLED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研究OLED界面分子结构、能带结构、激发态特性及反应等获得的主要结果,在此基础上预测OLED界面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 磷光材料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对蓝光LED光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青明 卢太平 +13 位作者 朱亚丹 韩丹 董海亮 尚林 赵广洲 赵晨 周小润 翟光美 贾志刚 梁建 马淑芳 薛晋波 李学敏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9-835,共7页
利用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沉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图形衬底上生长GaN基蓝光LED,并系统研究了不同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芯片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GaN基蓝光LED外延片的光电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当中高... 利用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沉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图形衬底上生长GaN基蓝光LED,并系统研究了不同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芯片测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GaN基蓝光LED外延片的光电性能以及表面形貌。当中高温GaN插入层厚度从60 nm增加至100 nm时,V形坑尺寸从70-110 nm增加至110-150 nm。当注入电流为20 mA时,LED芯片的光功率从21.9 mW增加至24.1mW;当注入电流为120 mA时,LED芯片的光功率从72.4 mW增加至82.4 mW。对V形坑尺寸调控LED光电性能的相关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大V形坑尺寸有利于增加空穴注入面积和注入效率,进而提高LED器件的光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LED V形坑 空穴注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磁性温敏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琳 杨永珍 刘旭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3-58,65,共7页
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磁性温敏水凝胶是一种具备双重响应性的新型智能材料,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此类磁性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相关应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 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磁性温敏水凝胶是一种具备双重响应性的新型智能材料,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此类磁性温敏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相关应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磁性温敏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O_3/Ag/MoO_3透明阳极的顶发射OLED的模拟计算与制备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源浩 武聪伶 +6 位作者 杨君礼 李菀丽 刘慧慧 贾虎生 王华 刘旭光 伍永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9-465,共7页
运用传输矩阵法和正交分析法模拟计算出MoO3/Ag/MoO3透明电极的最佳厚度,采用镀膜实验验证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O3膜厚度和Ag膜厚度的透明电极。然后,制备了一系列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铝/氟化锂(Li F)/三(8-羟基喹啉... 运用传输矩阵法和正交分析法模拟计算出MoO3/Ag/MoO3透明电极的最佳厚度,采用镀膜实验验证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O3膜厚度和Ag膜厚度的透明电极。然后,制备了一系列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铝/氟化锂(Li F)/三(8-羟基喹啉)铝(Alq3)/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三氧化钼(MoO3)/银(Ag)/三氧化钼(MoO3),来进一步验证模拟计算运用在器件制备中的准确性。MoO3(10 nm)/Ag(10 nm)/MoO3(25 nm)在532 nm处的透射率达到最大值88.256%,以该透明电极制备的器件与参考器件相比,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最大亮度和最大效率分别为20076 cd/m2和4.03 cd/A,提高了18.5%和56%。器件性能的提高归因于顶发射OLED器件透射率的提高和MoO3对空穴注入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模拟计算 三氧化钼 透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改性8-羟基喹啉铝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抗老化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菀丽 武聪伶 +3 位作者 苗艳勤 李源浩 王华 郭鹍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以二氧化钛改性8-羟基喹啉铝复合材料(TiO2-Alq3)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器件未封装条件下,复合材料TiO2-Alq3制备的器件较纯Alq3制备的器件抗老化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化学计量比调控,当钛酸四丁酯与硫酸铝的投料比为1... 以二氧化钛改性8-羟基喹啉铝复合材料(TiO2-Alq3)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器件未封装条件下,复合材料TiO2-Alq3制备的器件较纯Alq3制备的器件抗老化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化学计量比调控,当钛酸四丁酯与硫酸铝的投料比为1∶10时制备的复合材料TiO2-Alq3可获得抗老化性能最优的OLED器件。在空气中老化48 h后,该器件亮度仍保持在起始亮度的89.7%,电流效率保持在起始值的76.6%,而纯Alq3制备的OLED器件在同样测试条件下已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Q3 TiO2 复合材料 OLED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穿插界面结构的高效绿光有机电致磷光器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禾丰 张存 +3 位作者 郝玉英 高志翔 王华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9-843,共5页
以传统有机电致磷光器件ITO/NPB/CBP∶Ir(ppy)3/BAlq/Alq3/LiF/Al为研究对象,在NPB/CBP∶Ir(ppy)3、CBP∶Ir(ppy)3/BAlq及BAlq/Alq3界面处构造交互穿插结构。器件的光电性能测试表明:交互穿插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电流密度,减少高电流密... 以传统有机电致磷光器件ITO/NPB/CBP∶Ir(ppy)3/BAlq/Alq3/LiF/Al为研究对象,在NPB/CBP∶Ir(ppy)3、CBP∶Ir(ppy)3/BAlq及BAlq/Alq3界面处构造交互穿插结构。器件的光电性能测试表明:交互穿插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电流密度,减少高电流密度下磷光猝灭中心的形成;另一方面能增加载流子复合界面面积,从而分散界面三线态激子,降低三线态-三线态激子的猝灭。此外,界面凸起的存在还有利于器件的光耦合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当穿插厚度为10 nm,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34.0 cd/A,与传统器件的电流效率18.7 cd/A相比,提高了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磷光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