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实践性和创新性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秀华 杨会伟 +1 位作者 陈鹏程 董晓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208,共5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增强毕业设计实践创新性与培养工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探讨与实践。将思政理念融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立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突出设计选题的多元性与实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增强毕业设计实践创新性与培养工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探讨与实践。将思政理念融入毕业设计全过程,立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突出设计选题的多元性与实践性,注重设计内容的难度划分与特色体现,提出传统设计与计算机辅助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深入推进校企联合指导模式;加强过程管理与优化考核方式,逐步构建更为系统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毕业设计指导与学习体系。实践证明,该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整体毕业设计质量获得一定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 选题 计算机辅助 校企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建筑周边商业建筑设计的课程改革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五)课程设计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凯 徐强 王崇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2-44,共3页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对话与共存是当今建筑师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山西作为传统建筑大省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旨在训练学生从时间维度阐明并尝试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适当总结和归纳传统建筑周边的现代商业...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对话与共存是当今建筑师需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山西作为传统建筑大省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旨在训练学生从时间维度阐明并尝试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适当总结和归纳传统建筑周边的现代商业建筑的设计方法与要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以保护与更新为内在驱动力,为建筑设计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导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建筑设计(五)课程 课程要素 教学安排 教学要点 教学特色 综合设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高落差缓爬坡供水工程水锤防护研究
3
作者 袁丽贤 申丽霞 +4 位作者 吴建华 张玉胜 成一雄 唐渊 李千禧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为了解决长距离、高落差、缓爬坡的供水工程中存在的水锤问题,基于特征线法,使用PIPENET软件建立实际工程供水管路的水锤计算模型,对水力过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使用液控蝶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未实现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采用了超压泄压... 为了解决长距离、高落差、缓爬坡的供水工程中存在的水锤问题,基于特征线法,使用PIPENET软件建立实际工程供水管路的水锤计算模型,对水力过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在使用液控蝶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未实现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采用了超压泄压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探讨了超压泄压阀的布设方式和空气罐的工作原理。结果表明,液控蝶阀、超压泄压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是解决长距离、缓爬坡、首尾两端高落差特点供水工程水锤问题的有效手段,超压泄压阀安装在高落差与缓爬坡衔接处是削弱管路正负压最有效的布设方式,同时超压泄压阀和空气罐联合防护相比空气罐并联防护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锤防护 超压泄压阀 空气罐 水力过渡过程 高落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胆式水锤消除罐的长距离供水工程水锤防护研究
4
作者 李千禧 苏沛兰 +4 位作者 张玉胜 成一雄 唐渊 袁丽贤 吴建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47,共6页
供水系统事故停泵后,管路极易出现全线负压及超高正压问题。对此,结合工程实例,以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为基础,建立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利用PIPENET软件对多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不同防护措施对管路水锤的影响。基于内胆式水... 供水系统事故停泵后,管路极易出现全线负压及超高正压问题。对此,结合工程实例,以瞬变流分析的特征线法为基础,建立水力过渡过程数学模型,利用PIPENET软件对多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不同防护措施对管路水锤的影响。基于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技术及特性,探讨参数变化对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水锤防护效果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多功能水泵控制阀零流速自适应关阀相较液控蝶阀更能发挥内胆式水锤消除罐水锤防护作用;内胆式水锤消除罐体积一定时,水锤防护效果为卧式>球式>立式,适当增大高径比和气液比可提升罐体反射水锤的能力;确定“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水击泄放阀+内胆式水锤消除罐”联合防护为本工程最为安全的水锤防护方式。研究成果丰富了内胆式水锤消除罐选型参数指标,为其他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水锤防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式水锤消除罐 泵站 水锤防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太原学校建筑的特色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宇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4-327,共4页
介绍了太原近代学校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太原近代学校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特色:首先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其次是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再次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结合。三个方面的融和形... 介绍了太原近代学校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太原近代学校建筑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其特色:首先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延续;其次是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再次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手法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结合。三个方面的融和形成了兼容并序的近代太原学校建筑的特点。通过回顾整理近代学校建筑的特色,以期对当前的学校建筑设计有所帮助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近代 学校建筑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激发微生物矿化处理铅污染土的工程特性与环境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 张庆 +4 位作者 王逸杰 蔡国军 董晓强 杜延军 蒋宁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52-2360,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开发和再利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以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铅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激发微生物矿化方法探究了铅浓度对土壤酸碱度、活菌数以及尿素和铵根浓度等细菌活性指标的影响,通过测试固化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开发和再利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以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铅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激发微生物矿化方法探究了铅浓度对土壤酸碱度、活菌数以及尿素和铵根浓度等细菌活性指标的影响,通过测试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和毒性浸出浓度,评估了铅污染土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原位激发方法可以实现低铅浓度污染土中脲酶菌的富集,激发7d后土中活菌数最高可达到10^(9)CFU/g数量级,但高浓度的铅污染物将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活性。原位激发MICP处理铅污染土的强度和防渗性均随固化时间呈增长趋势,其中40mM铅污染土固化14d的强度大幅提高,渗透系数可降低至6.5×10^(-6)m/s。铅的浸出浓度随固化时间均不断降低,低铅浓度污染土固化14 d后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下的浸出浓度可低于0.1 mg/L。根据固化铅污染土的工程特性与环境安全性试验结果,结合环境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和微生物16 s全基因组重测序等手段,揭示了原位激发微生物矿化处理铅污染土的固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激发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 铅污染土 工程特性 环境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式古建筑木结构有限元模拟及承载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攀 李铁英 +2 位作者 孟宪杰 师希望 陈金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14,共8页
为提出宋式古建筑木结构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并揭示其承载特征,分析了与础石接触的柱脚和与普拍枋接触的柱头的转动特性,并给出了柱脚和柱头恢复力矩的显示表达式.研究了考虑普拍枋影响的柱头燕尾榫节点恢复力矩解析模型.并建立了宋式古建... 为提出宋式古建筑木结构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并揭示其承载特征,分析了与础石接触的柱脚和与普拍枋接触的柱头的转动特性,并给出了柱脚和柱头恢复力矩的显示表达式.研究了考虑普拍枋影响的柱头燕尾榫节点恢复力矩解析模型.并建立了宋式古建筑木结构弹簧-梁单元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此类结构的承载特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木结构的承载能力,当木结构向右侧变形时,竖向荷载由普拍枋左侧传递给柱头,由普拍枋右侧传递给柱头和阑额,普拍枋与柱头之间的压力随加载位移的增大而减小,普拍枋与阑额之间的压力随加载位移的增大而增大.木柱和柱头燕尾榫节点提供的承载能力是三种竖向荷载作用下木结构侧向承载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三种竖向荷载工况下,木柱提供的承载能力均大于60%,木柱的承载能力贡献比随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木结构 有限元模拟 承载特征 柱脚 柱头燕尾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化技术在城市滨海软土工程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被引量:2
8
作者 佀传琪 王琛 +2 位作者 梁家馨 华建 梁发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6-220,共5页
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阶段,滨海地区面临迫切的城市更新需求。这类地区通常环境敏感复杂,传统的软土工程数据采集与分析手段往往需借助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难以保证大范围、高效率、不间断地执行,智慧化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阶段,滨海地区面临迫切的城市更新需求。这类地区通常环境敏感复杂,传统的软土工程数据采集与分析手段往往需借助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难以保证大范围、高效率、不间断地执行,智慧化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梳理了智慧化技术在数据感知、智能预测和可视化交互3方面的现状,分别对比总结了接触式、非接触式感知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参数化建模方法,数字孪生与交互式平台,及其在软土工程中的应用与挑战,为深入理解智慧化技术的内涵及应用前景提供支持,助力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智能化监测 数据采集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巷道混凝土损伤蠕变模型
9
作者 任月敬 阎蕊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更好地获取深部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TAW-2000试验系统开展了混凝土的单轴力学特性和蠕变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蠕变变形规律以及获得了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在不考虑岩石内部热交换的情况下,由能量守... 为了更好地获取深部地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TAW-2000试验系统开展了混凝土的单轴力学特性和蠕变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蠕变变形规律以及获得了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在不考虑岩石内部热交换的情况下,由能量守恒定律重点研究岩石加速蠕变,建立了一维状态下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混凝土损伤蠕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假设深部地下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参数和流变参数都是关于时间的函数,构建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非定常蠕变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混凝土损伤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的蠕变全过程曲线,且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的相关性系数均在0.95以上,这说明了本文所建立蠕变损伤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不仅准确地反映衰减和稳定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也较好地描述了加速蠕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蠕变特性 能量守恒定律 非定常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街建筑开窗下街谷气流及污染物扩散的研究
10
作者 张明博 宋翀芳 +4 位作者 雷勇刚 杜保存 景胜蓝 潘武轩 李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2-919,共8页
【目的】为了探究城市典型街谷-临街建筑污染的街谷-开窗耦合作用。【方法】基于机动车现场实测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临街建筑开窗情况下街谷内及室内空气流动和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为了探究城市典型街谷-临街建筑污染的街谷-开窗耦合作用。【方法】基于机动车现场实测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临街建筑开窗情况下街谷内及室内空气流动和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结果】结果表明:临街建筑外壁面开窗因其对周围气流产生扰动而使街谷内涡旋流动有所增强,在建筑背风面和迎风面的窗口附近形成了多个不规则的气流小涡旋,各层局部风向和风速改变各异;背风侧临街建筑湍流强度受开窗情况的影响比迎风侧建筑更加明显,1-4层比未开窗增加达20.6%;室内污染物浓度逐层变化与室外街谷污染物分布大体一致,背风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远高于迎风面建筑;背风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随楼层增高不断降低,1-4层污染物占到总污染的43.7%,迎风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沿楼高并未呈现逐层降低的单调趋势,而是先减小,在建筑中位层附近最小,随后在窗口扰动和街谷环流漩涡的共同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再逐层增大。街谷-开窗建筑整场求解克服了模拟临街建筑的入流水平设置与实际工况的不符,较好地解决了开窗位置复杂涡旋边界设置及湍流逐层各异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谷 数值模拟 开窗 气流结构 湍流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屏障耦合修复Cd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柴肇云 李健 +2 位作者 贺利霞 闫珂 李亚男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50,共13页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屏障耦合修复技术能有效去除煤矿区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以Cd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EK-PRB耦合修复的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研究电解液和土壤pH值、Cd^(2+)去除率、电流以及总电能消耗等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修复... 电动力学可渗透反应屏障耦合修复技术能有效去除煤矿区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以Cd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EK-PRB耦合修复的物理模拟试验,系统研究电解液和土壤pH值、Cd^(2+)去除率、电流以及总电能消耗等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修复过程中电解液pH值和电流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内阳极pH值降低,阴极pH升高,电流先增后降;修复后污染土壤pH值和Cd^(2+)富集指数从阳极至阴极依次升高;柠檬酸+NaCl混合液作电解液时,电流和Cd^(2+)去除率显著提高,修复效率最佳;蒙脱石作PRB活性填充材料可有效降低阴极电解产生的OH^(-)浓度和迁移速率,Cd^(2+)去除率更高,电能消耗更低,修复效率最佳;电压梯度与Cd^(2+)去除率和电能消耗正相关。综合考虑Cd^(2+)去除率、电能消耗以及修复成本等因素,电压梯度为2.5 V/cm时修复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力学 可渗透反应屏障 重金属 修复效果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螺杆连接的BRB-R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赵俊贤 张家广 王柏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为减小大震下防屈曲支撑(BRB)钢筋混凝土(RC)框架节点开合效应对子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滑移螺杆连接方法,通过对预埋螺杆和锚板表面进行无黏结处理,减小节点板对RC子结构梁柱变形的切向约束,从而将BRB轴力以抗拉不抗剪的方... 为减小大震下防屈曲支撑(BRB)钢筋混凝土(RC)框架节点开合效应对子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滑移螺杆连接方法,通过对预埋螺杆和锚板表面进行无黏结处理,减小节点板对RC子结构梁柱变形的切向约束,从而将BRB轴力以抗拉不抗剪的方式有效传递至RC子结构。对2个滑移节点板连接和1个传统节点板连接的BRB-RC梁柱组合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验证滑移螺杆连接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焊接节点连接相比,滑移螺杆连接性能更加稳定,简化了子结构梁柱的受力状态。当层间位移角为2%时,子结构梁剪力和累积耗能降低幅度分别可达37.6%和29%,有效减轻了子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屈曲支撑(BRB) 钢筋混凝土(RC)框架 开合效应 滑移螺杆连接 大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PID的共轴双旋翼舵机控制算法优化
13
作者 李隆 李勃达 +3 位作者 孙海龙 郭颜东 曹建波 何柏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66-9172,共7页
共轴双旋翼舵机控制是一种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其控制精度在操纵飞行姿态时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普通舵机在飞机独特的飞行环境适应性方面有所欠缺,其跟踪偏角精确度及稳定性仍有待提高。通过分析微型无人机操纵原理和结... 共轴双旋翼舵机控制是一种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其控制精度在操纵飞行姿态时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普通舵机在飞机独特的飞行环境适应性方面有所欠缺,其跟踪偏角精确度及稳定性仍有待提高。通过分析微型无人机操纵原理和结构,分别建立了位置环、电流环双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舵机控制系统和转变位置环模糊PID舵机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结合实际飞行工况,运用Fuzzy编辑和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分析共轴双旋翼操纵舵机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结果表明:具有电流环PID、位置环模糊PID控制的舵机控制系统较双PID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减少了28.6%,调整时间减少了28%,响应速度更快;同时模糊PID参数实时调节跟踪变化,能更快适应共轴双旋翼复杂多变的飞行条件。获得的基于双环模糊PID控制系统展现出较高的精确度,满足复杂工况下工作稳定、准确和鲁棒性好的要求,对共轴双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双旋翼 舵机 模糊PID控制 SIMULINK仿真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柔钢框架抗震性能试验
14
作者 程欣 王宇航 +1 位作者 袁加旺 郑礼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实现钢结构住宅轻量化,采用大宽厚比钢构件组成的薄柔钢框架体系,通过合理的截面组配,实现体系的承载力与延性的平衡。为了研究薄柔钢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制作两个足尺薄柔钢框架,包括S1级、S3级和S4级截面宽厚比的构件,进行拟静力试... 为实现钢结构住宅轻量化,采用大宽厚比钢构件组成的薄柔钢框架体系,通过合理的截面组配,实现体系的承载力与延性的平衡。为了研究薄柔钢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制作两个足尺薄柔钢框架,包括S1级、S3级和S4级截面宽厚比的构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其破坏机制、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延性和能量耗散能力等。结果表明:两个试件均以梁端和柱底区域局部屈曲变形为主要破坏模式,首次局部集中破坏出现在梁端,导致试件达到极限承载状态;在框架结构中关键位置屈曲变形的发生顺序和发展程度对框架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薄柔钢框架结构在搭配不同截面宽厚比的构件下,可以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仍有较高的延性和塑性耗能能力。最后,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得到了在不同截面组配下模型的破坏机制及对应屈曲截面的内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柔钢框架 局部屈曲破坏 破坏机制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和IE模型的采空区地表安全性评价指标研究
15
作者 赵博 俞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229,共9页
随着智能算法在灾害评价领域的深入应用,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现复杂采空区地表安全性的高效评价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指标选取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干扰因素多、效率低及数字化程度不足等诸多瓶颈。为此,构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 随着智能算法在灾害评价领域的深入应用,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现复杂采空区地表安全性的高效评价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指标选取方法存在主观性强、干扰因素多、效率低及数字化程度不足等诸多瓶颈。为此,构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IE理论的高效精确评价指标模型。该模型首先从采空区地表灾害作用机理出发,广泛筛选潜在评价指标;进而利用K-Means算法对这些指标进行聚类筛选,以降低指标信息表达的冗余性和复杂度;通过IE理论计算提炼出对安全性影响显著的关键指标,构建出一套采空区复杂场地安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结合PCA和熵权法进行检验评估;将模型应用于某采空区地区,并与常用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成功将38个初选指标精简至8个关键指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仅用21.1%的指标特征便能表征87.9%的原始指标信息,显著降低了计算工作量,提升了评价效率。该研究成果不仅为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颖方法,而且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评价指标 聚类算法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县木塔地基工程地质勘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剑伟 李铁英 +1 位作者 张善元 李世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70-78,共9页
对山西应县木塔环境地质进行了研究 ,弄清了地层年代及存在的断层 ;通过样品分析、标准贯入及静探等方法试验、测试 ,得出了塔院区塔基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承载力 ;
关键词 山西 应县木塔 地基工程 地质勘测 地层年代 断层 地学层析成像技术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测试技术与土工参数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7
作者 段伟 赵泽宁 +5 位作者 蔡国军 张希栋 吴掌乾 浦少云 刘松玉 董晓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016,共16页
尾矿堆积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势能、易流滑、易液化等特征,是尾矿生态脆弱区潜在的灾害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上岩土参数表征及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 尾矿堆积具有高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势能、易流滑、易液化等特征,是尾矿生态脆弱区潜在的灾害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上岩土参数表征及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测试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尾矿料的物理、力学、排水、状态、屈服强度、液化与液化残余强度等岩土工程特性评价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分析表明:相比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技术能够高效准确获取尾矿生态脆弱区场地岩土工程参数,是工程中常用的测试手段。其中以孔压静力触探(CPTU)为代表的现代原位测试技术能够反映连续的岩土参数,在尾矿料性能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未来应加强基于现代原位测试评价尾矿库脆弱区的研究,以确保交通强国战略下尾矿生态脆弱区工程项目顺利建设与安全运营,同时极端环境适应性强原位测试技术是未来尾矿生态脆弱区岩土测试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原位测试技术 静力触探 土工参数 工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遥古城西侧内墙夯土的病害分布特征及发育机理研究
18
作者 张底玥 白向灵 +3 位作者 安一劲 马富丽 何斌 韩鹏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2021年10月初山西遭到强降水天气侵袭,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西侧内墙夯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为明确受降水影响后内墙夯土的病害特征及发育机理,选取其中典型病害特征表现段进行分类统计和定量表征,夯土病害类型主要包括裂隙、片状剥蚀... 2021年10月初山西遭到强降水天气侵袭,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西侧内墙夯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为明确受降水影响后内墙夯土的病害特征及发育机理,选取其中典型病害特征表现段进行分类统计和定量表征,夯土病害类型主要包括裂隙、片状剥蚀、掏蚀、生物破坏和坍塌;另外通过室内宏微观试验得到夯土的工程特性,将其与定量表征结果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得到病害的产生和发育机理。裂隙的产生与冻融循环引起的塑性变形量有关;片状剥蚀的产生与黏粒含量呈负相关;墙体中下部掏蚀的产生与易溶盐含量呈正相关;对于坍塌,一部分由各病害发育演化导致,另一部分由雨水入渗后夯土颗粒间的黏聚力降低导致。最终建立了平遥古城西侧内墙夯土的病害框架体系,为其科学保护和针对性修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遥古城 夯土破坏 病害分类 病害特征 发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阶梯型节点悬臂段抗震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9
作者 李赟 程欣 +3 位作者 安毅 杨旭 路国运 刘建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针对外伸悬臂式拼接全螺栓连接节点梁翼缘很难同时保证上下表面平齐与足够抗震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阶梯型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对两个不同端板连接面形式的悬臂型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 针对外伸悬臂式拼接全螺栓连接节点梁翼缘很难同时保证上下表面平齐与足够抗震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阶梯型全螺栓连接梁柱节点。对两个不同端板连接面形式的悬臂型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通过对试件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及耗能能力等进行分析,考察该类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分析厚端板与U型卡扣连接形式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连接面形式对节点的弹性段性能影响较小,对节点最终破坏形式影响较大;厚端板阶梯型节点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变形性能,U型卡扣节点抗震性能较差。并以厚端板试件为例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校核,通过有限元软件改变参数探究端板厚度对新型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端板厚度的降低,节点初始刚度、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均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阶梯型节点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加速度作用下古建筑木构架初始运动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万佳 孟宪杰 +1 位作者 魏剑伟 李铁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为研究传统木构架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将木构架简化为平面构架模型,分析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的4种初始运动状态,并分析径高比、质量比和摩擦系数对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木构架有4种初始运动状态:静... 为研究传统木构架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将木构架简化为平面构架模型,分析水平加速度作用下的4种初始运动状态,并分析径高比、质量比和摩擦系数对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平加速度作用下,木构架有4种初始运动状态:静止,滑移,摇摆和滑移摇摆;初始运动状态的影响因素有:水平加速度、径高比、质量比和摩擦系数;随着加速度的增加超过了临界加速度,中国传统木结构将进入摇摆状态;径高比是木构架进入摇摆或滑移摇摆状态的关键参数;质量比的增加能够抑制滑移摇摆状态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构架 中国传统木结构 浮放 初始运动状态 径高比 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