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度对纳米体系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来蔚鹏 薛永强 +3 位作者 廉鹏 葛忠学 王伯周 张志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粒子的粒度对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球形原子簇来模拟纳米金刚石颗粒,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粒度不同的金刚石纳米粒子与氧气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粒度对多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_rH_m^0、标准摩... 为了研究纳米粒子的粒度对化学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以球形原子簇来模拟纳米金刚石颗粒,用量子化学方法对粒度不同的金刚石纳米粒子与氧气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粒度对多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_rH_m^0、标准摩尔反应熵△_rS_m^0、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_rG_m^0和标准平衡常数K^0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_rH_m^0、△_rS_m^0和△_rG_m^0均降低,而K^0增大.这些影响规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量子化学 粒度 热力学性质 标准摩尔反应焓 标准摩尔反应熵 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标准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F-18结构与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葛忠学 来蔚鹏 +2 位作者 廉鹏 王伯周 薛永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8,23,共5页
用B3LYP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FOF-18的几何构型,得其稳定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IR谱;采用Monte-Carlo方法预估了密度;设计等键等电子反应计算了生成焓;运用Kamlet公式预测爆速、爆压和爆热;将计算性... 用B3LYP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FOF-18的几何构型,得其稳定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IR谱;采用Monte-Carlo方法预估了密度;设计等键等电子反应计算了生成焓;运用Kamlet公式预测爆速、爆压和爆热;将计算性能与CL-20的性能作比较。结果表明,FOF-18整个分子呈N字形,且存在7个强吸收峰,密度2.06g/cm3、生成焓501.03kJ/mol、爆速9411.82m/s、爆压42440.76MPa、爆热6637.46kJ/kg,该化合物的性能与CL-20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FOF-18 几何构型 IR谱 密度 生成焓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宣春生 赵晓红 +1 位作者 冯福盛 乔本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报导了从山西甘草中分离出的八种化合物 ,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 ( UV,IR,MS,1H NMR和 13C NMR)鉴定出其中六种化合物 : 蔗糖 ( sucrose) ; 4 ',5,7-三羟基 - 8-异戊烯基黄酮 ( 4 ',5,7- Trihydroxy- 8- prenyl- flavone) ;... 本文报导了从山西甘草中分离出的八种化合物 ,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 ( UV,IR,MS,1H NMR和 13C NMR)鉴定出其中六种化合物 : 蔗糖 ( sucrose) ; 4 ',5,7-三羟基 - 8-异戊烯基黄酮 ( 4 ',5,7- Trihydroxy- 8- prenyl- flavone) ; 异芒柄花甙( Isoononin) ; 4 ',7-二羟基黄酮 ( 4 ',7- Dihydroxyflavone) ; ( liquiritin) ; 3-β-羟基 -11-氧化 -剂墩果 - 12 -烯 - 30 -羧基 - 3- O-β- D-葡萄吡喃糖醛酸正丁酯 ( 1- 2 ) -β- D-葡萄糖吡喃糖醛酸正丁酯甙 ,被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甙甲二正丁酯 ( Di- n- butyl Uralsaponin Aesters) ,其中化合物 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甘草 提取 化学成分 中药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甘草中两种新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宣春生 赵晓红 +1 位作者 冯福盛 乔本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从山西甘草中分离出八种化合物 (Ⅰ~Ⅷ ) [6] 。本文报道两种新化合物 (Ⅶ )和 (Ⅷ )及其结构鉴定。化合物 (Ⅶ ) :3β 羟基 11 氧化 齐墩果 12 烯 30 羧基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正丁酯 (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乙酯甙 ,... 从山西甘草中分离出八种化合物 (Ⅰ~Ⅷ ) [6] 。本文报道两种新化合物 (Ⅶ )和 (Ⅷ )及其结构鉴定。化合物 (Ⅶ ) :3β 羟基 11 氧化 齐墩果 12 烯 30 羧基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正丁酯 (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乙酯甙 ,被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甙甲乙基正丁酯 (Ethyl n butyl UralsaponinAesters)。化合物(Ⅷ ) :3β 羟基 11 氧化 齐墩果 12 烯 30 羧基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正丁酯 (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甙 ,被命名为乌拉尔甘草皂甙甲甲基正丁酯 (Methyl n butylUralsponinAe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山西甘草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密度、爆速和撞击感度的量子化学及QSPR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来蔚鹏 廉鹏 +4 位作者 王伯周 葛忠学 张志忠 薛永强 庞先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运用Gaussian98等程序对32种描述符进行了计算,采用Cerius2程序包中的QSPR方法建立了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密度、爆速和撞击感度与32种描述符之间的构效关系式,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0.992和0.92,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92%... 运用Gaussian98等程序对32种描述符进行了计算,采用Cerius2程序包中的QSPR方法建立了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密度、爆速和撞击感度与32种描述符之间的构效关系式,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0.992和0.92,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92%、0.93%和5.10%;与Kamlet方法计算的爆速值相比,用QSPR方法计算的爆速值准确性较高。此外,还找到了影响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密度、爆速和撞击感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可以同时使密度和爆速增大而撞击感度降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QSPR 硝基芳香族化合物 密度 爆速 撞击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在不锈钢化学着色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程作慧 薛永强 +2 位作者 邹佩良 段燕芳 张春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在不锈钢化学着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同一电位差下,颜色基本一致,随着三种添加剂(ZnSO4、MnSO4、(NH4)6Mo7O24.4H2O)用量的加大,颜色向长波方向移动;ZnSO4对着色电位起稳定作用,不仅便于记录瞬时着色电位,而且可... 通过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在不锈钢化学着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同一电位差下,颜色基本一致,随着三种添加剂(ZnSO4、MnSO4、(NH4)6Mo7O24.4H2O)用量的加大,颜色向长波方向移动;ZnSO4对着色电位起稳定作用,不仅便于记录瞬时着色电位,而且可使颜色易于控制,实现良好的重现性;MnSO4不仅起加速作用,而且添加适量可以显著提高着色膜的光亮度;(NH4)6Mo7O24.4H2O不仅起光亮作用,而且能明显提高着色膜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添加剂 化学着色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5^+、N_5^-、N_8、N_(10)结构与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13
7
作者 廉鹏 来蔚鹏 +2 位作者 王伯周 葛忠学 薛永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索典型氮原子簇化合物N5+、N5-、N8、N10的结构特征和稳定性,采用B 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下对N5+、N5-、N8、N10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稳定的几何构型和分子轨道。通过稳定性分析发现,N5+属V型结构,N5-属五元... 为了从分子水平探索典型氮原子簇化合物N5+、N5-、N8、N10的结构特征和稳定性,采用B 3LYP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下对N5+、N5-、N8、N10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稳定的几何构型和分子轨道。通过稳定性分析发现,N5+属V型结构,N5-属五元环结构,N8属亚稳态立方晶系结构;N5-的化学稳定性优于N5+,N10的化学稳定性优于N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 分子结构 氮原子簇化合物 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薄膜的光催化特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文漪 李文军 +3 位作者 武正簧 赵君芙 孙彦平 蔡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低压下利用四异丙醇钛水解法制备了 Ti O2 薄膜 ,将 Ti O2 固定化并尽可能保留其尺寸效应 .联系制膜条件和膜的表性 ,研究了 Ti O2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利用 Raman、XRD、AFM和 UV-vis等手段探讨了不同膜厚、晶型、衬底对膜催化活性的影... 低压下利用四异丙醇钛水解法制备了 Ti O2 薄膜 ,将 Ti O2 固定化并尽可能保留其尺寸效应 .联系制膜条件和膜的表性 ,研究了 Ti O2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利用 Raman、XRD、AFM和 UV-vis等手段探讨了不同膜厚、晶型、衬底对膜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 ,Ti O2由非晶型转变为锐钛矿 ,光催化活性提高 ;随着 Ti O2 薄膜厚度的增加 ,催化活性降低 .在玻片、Si、Sn O2 、Al为基片所制 Ti O2 薄膜中 ,以 Al为基片的 T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薄膜 光催化特性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的粒度对多相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永强 赵红 杜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52-1956,共5页
本文提出了纳米体系多相反应动力学活化能的模型,并以纳米氧化铜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表观活化能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反应物粒度对多相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 本文提出了纳米体系多相反应动力学活化能的模型,并以纳米氧化铜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表观活化能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反应物粒度对多相反应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减小,而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增大,并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这些影响规律与理论模型是一致的。另外,还发现反应物粒度是通过摩尔表面积、摩尔表面能和摩尔表面熵影响多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氧化铜 多相反应 速率常数 活化能 反应级数 指前因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桥多呋咱类化合物爆轰性能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葛忠学 来蔚鹏 +2 位作者 廉鹏 王伯周 薛永强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0-284,共5页
采用B3LYP/6-31G方法对二硝基链式氧桥多呋咱(C2nN2n+2O2n-3)(n=2—7)体系及环式氧桥多呋咱(C2nN2nO2n)(n=2—4,6)体系进行了结构全优化,得到其稳定的几何构型;采用Monte-Carlo方法预估了密度;设计等键等电子反应计算了... 采用B3LYP/6-31G方法对二硝基链式氧桥多呋咱(C2nN2n+2O2n-3)(n=2—7)体系及环式氧桥多呋咱(C2nN2nO2n)(n=2—4,6)体系进行了结构全优化,得到其稳定的几何构型;采用Monte-Carlo方法预估了密度;设计等键等电子反应计算了生成焓;运用Kamlet公式预测了爆速、爆压和爆热。分析了两种体系中n的变化对其爆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二硝基链式或环式氧桥多呋咱结构中,随着重复单元呋咱环数量的增加,化合物爆轰性能参数(爆速、爆压和爆热等)呈现减少的趋势;(2)当n相同时,环式氧桥多呋咱比链式氧桥多呋咱更稳定。因此,对于该类化合物应选择爆轰性能好的4,4’-二硝基双呋咱醚(n=2,链式)及1,4-二氧[2,3;5,6]二并呋咱环已烷(n=2,环式)进行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链式氧桥多呋咱 环式氧桥多呋咱 爆轰性能 B3LYP/6-31G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基呋咱醚化合物的性能预估 被引量:5
11
作者 来蔚鹏 葛忠学 +2 位作者 邱少君 廉鹏 薛永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0,49,共4页
为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高能量密度材料,设计了氧桥苦基呋咱系列化合物苦基-(3-硝基呋咱基-4)醚(FOP)、双(3-硝基呋咱基-4)苦基醚(DFOP)和叁(3-硝基呋咱基-4)苦基醚(TFOP)。采用B3LYP/6-31G方法、Kamlet公式及H50经验公式对3种化合物进行... 为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高能量密度材料,设计了氧桥苦基呋咱系列化合物苦基-(3-硝基呋咱基-4)醚(FOP)、双(3-硝基呋咱基-4)苦基醚(DFOP)和叁(3-硝基呋咱基-4)苦基醚(TFOP)。采用B3LYP/6-31G方法、Kamlet公式及H50经验公式对3种化合物进行了密度、生成焓、爆轰性能及稳定性预估。结果表明,硝基呋咱单元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钝感苦基类化合物的密度、生成焓及爆轰性能;苦基的引入可以提高呋咱类化合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化学 苦基呋咱醚 高能量密度材料 呋咱化合物 性能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氧化偶氮双(4-硝基-1,2,3-三唑-1-)氧化呋咱的理论研究与性能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来蔚鹏 廉鹏 +3 位作者 常海波 尉涛 吕剑 薛永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24,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富氮类高能量密度化合物5,5′-氧化偶氮双(4-硝基-1,2,3-三唑-1-)氧化呋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得到该化合物全优化构型;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I、R谱;通过键级分析得到热解... 设计了一种新型富氮类高能量密度化合物5,5′-氧化偶氮双(4-硝基-1,2,3-三唑-1-)氧化呋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得到该化合物全优化构型;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振动频率I、R谱;通过键级分析得到热解引发键的键离解能(BDE);预估了该化合物密度、生成焓、爆速、爆压和爆热,并预测了撞击感度。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存在11个强吸收峰,校正后热解引发键的BDE为144.77 kJ/mol,热分解活化能为204.93 kJ/mol,稳定性较优;密度1.975 g/cm3、生成焓963.837 kJ/mol、爆速9 015 m/s(K-J)、9 337 m/s(VLW),爆压38.64 GPa(K-J)、50.60 GPa(VLW);撞击感度H50为16.89 cm,稍低于RDX(24 cm)和HMX(2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5 5′-氧化偶氮双(4-硝基-1 2 3-三唑-1-)-氧化呋咱 密度泛函理论 性能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碱催化水解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敏 薛永强 崔子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9-51,共3页
研究了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产物,考察了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水解率的影响,讨论了其水解机理。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主要产物是缩水甘油,其反应机理为亲核取代反应;水解条件对其水解率有... 研究了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产物,考察了原料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水解率的影响,讨论了其水解机理。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主要产物是缩水甘油,其反应机理为亲核取代反应;水解条件对其水解率有显著影响,随着原料中水的摩尔比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水解率显著提高,当原料中的环氧氯丙烷与水的摩尔比为1∶7,反应温度为98℃,反应时间为2 h时,水解率达到最大值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碱催化 水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还原法的不同粒径纳米银制备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晋华 薛永强 +1 位作者 崔子祥 郑曼玲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纳米银在超导材料、微电子、医药以及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粒径差异对性能表现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针对具有广泛应用的15~86 nm 不同粒径纳米银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制备实现,并对样品的形貌、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 纳米银在超导材料、微电子、医药以及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粒径差异对性能表现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针对具有广泛应用的15~86 nm 不同粒径纳米银进行了实验设计和制备实现,并对样品的形貌、粒径和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讨论了不同实验条件对纳米银粒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平均粒径的纳米银;制备出的纳米银为立方晶系球形颗粒;纳米银的粒径随反应温度、反应物硝酸银的浓度、反应物加料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分散剂的类型及其用量对纳米银的粒径也有影响,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纳米银,而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制备大粒径的纳米银,并且分散剂用量增加,粒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粒径 液相还原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预测芳香系炸药的密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来蔚鹏 廉鹏 +4 位作者 王伯周 贾思媛 张海昊 薛永强 庞先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6-628,655,共4页
以物质的电子、空间等结构性质为基础,运用Gaussian98和Cerius2程序包对偶极距(Dipole)、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OMO)、最低空轨道能量(ELUMO)、分子总能量(E)、旋转键(Rotlbonds)、最弱的R-NO2键长(R-NO2 bond length,R为C或N)、氢键供体(... 以物质的电子、空间等结构性质为基础,运用Gaussian98和Cerius2程序包对偶极距(Dipole)、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OMO)、最低空轨道能量(ELUMO)、分子总能量(E)、旋转键(Rotlbonds)、最弱的R-NO2键长(R-NO2 bond length,R为C或N)、氢键供体(Hbond donor)和中点势(Vmid)8种描述符进行了计算,采用Cerius2程序包中的QSPR方法建立了芳香系炸药密度与8种描述符之间的构效关系式,相关系数R为0.909,30个化合物所构成的训练集和15个化合物所构成的预测集预测密度与实测密度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33%和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芳香炸药 密度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纳米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黎宁 薛永强 +2 位作者 赵苗芝 宋巍巍 楼梦婕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以五水硫酸铜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研究了纳米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对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45~75℃,反应浓度在1~2.5 mol/L时,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碱式碳酸铜,其平均粒径范围... 以五水硫酸铜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研究了纳米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对其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45~75℃,反应浓度在1~2.5 mol/L时,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碱式碳酸铜,其平均粒径范围为16~54 nm;纳米碱式碳酸铜的粒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碱式碳酸铜 粒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苯酚溶液的 TiO_2 光催化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正簧 田芳 +2 位作者 赵君芙 李文漪 郭云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47-249,共3页
主要研究了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钛薄膜在光催化下对苯酚溶液的转化,得出了单位面积薄膜对苯酚溶液转化率的最佳条件,为实际处理含苯酚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苯酚 二氧化钛薄膜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洗油中分离喹啉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毅 薛永强 王志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5-147,共3页
以洗油为原料,通过精馏-共沸精馏法,研究了喹啉的分离精制。首先精馏洗油,切取不同温度段的馏分,然后分别与共沸剂乙二醇进行共沸精馏试验;在共沸精馏中,通过改变馏分与共沸剂的质量比和回流比,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喹啉纯度的影响... 以洗油为原料,通过精馏-共沸精馏法,研究了喹啉的分离精制。首先精馏洗油,切取不同温度段的馏分,然后分别与共沸剂乙二醇进行共沸精馏试验;在共沸精馏中,通过改变馏分与共沸剂的质量比和回流比,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喹啉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精馏洗油切取喹啉馏分的较佳条件为:回流比为10:1,切取温度范围为220~230℃;⑦共沸精馏的较佳条件为:回流比为10:1,喹啉馏分与共沸剂的质量比为1:2.4,切取温度范围为188.4~188.8℃,喹啉的纯度可达98.5%。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步骤少、纯度高、无污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油 喹啉 乙二醇 精馏 共沸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附率的高分子微球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冬花 武正簧 +1 位作者 林芸 俞开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50-252,255,共4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和表面铸型聚合二步法,合成了对Cu(Ⅱ)离子具有较高吸附率的高分子微球。考察了Cu(Ⅱ)离子浓度对微球形态的影响,羟基单体对微球大小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和元素分析对微球进行表征。
关键词 高分子微球 形态 吸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La_2O_3催化剂的表面碱性、活性氧种对甲烷氧化偶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哲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5-70,共6页
利用CO2TPD技术考察了BaLa2O3系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催化剂表面仅有单一的强碱位或中碱位时,其催化性能均较差。只有表面的中碱位与强碱位以适当量共同存在的样品(6%BaLa2O3),才能获得好的催化活性... 利用CO2TPD技术考察了BaLa2O3系催化剂的表面碱性,实验发现,催化剂表面仅有单一的强碱位或中碱位时,其催化性能均较差。只有表面的中碱位与强碱位以适当量共同存在的样品(6%BaLa2O3),才能获得好的催化活性和C2选择性。此碱性特征可能有利于表面活性位的产生。同时利用XRD和XPS等技术分别对体相结构和表面氧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La2O3系催化剂表面存在O22离子,但O22离子不可能是活化甲烷的独立氧物种,而是与α晶格氧共同存在时,有利于形成促使甲烷氧化偶联的表面复合活性位。6%BaLa2O3样品的高甲烷转化率和C2选择性正是归因于其表面上可能存在较多的这种复合活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 催化剂 碱性 氧物种 氧化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