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水粉细砂层盾构下穿湖泊风险分析及控制——以太原地铁2号线下穿迎泽湖工程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闫潇 杨双锁 姜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457-7463,共7页
太原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式,盾构区间按照设计需要下穿湖泊穿越富水粉细砂层。为了保证盾构施工安全平稳通过,合理控制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湖泊的风险源,对风险产生的机理和如何控制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盾构穿越富... 太原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式,盾构区间按照设计需要下穿湖泊穿越富水粉细砂层。为了保证盾构施工安全平稳通过,合理控制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湖泊的风险源,对风险产生的机理和如何控制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盾构穿越富水粉细砂层主要风险:含水地层盾构螺旋机喷涌机理,盾构通过后盾尾空隙沉降较大原因,盾尾密封失效风险。针对风险控制提出包括调整渣土改良参数,优化同步注浆配比,对盾构机尾刷改造等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在富水粉细砂层中掘进,将高分子聚合物浓度创新性地提高到10/1000,可以有效控制螺旋机喷涌,降低盾构下穿湖泊时湖底坍塌、湖水倒灌风险;通过将第三道盾尾刷由钢丝尾刷改造为钢板尾刷,有效减小了盾尾刷磨损导致盾尾密封失效风险;优化盾构掘进过程中同步注浆浆液的配比,使其凝固时间由6 h变为4 h,有效控制了盾构通过后的盾尾空隙沉降过大风险,最终湖底监测点测得累计沉降25.33 mm,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地铁 盾构隧道 富水粉细砂 风险分析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声发射信号频率特征与强度参数的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郭庆华 郤保平 +3 位作者 李志伟 郑晓琛 田俊斌 朱合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82-1488,共7页
对不同强度指标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应用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对抗压试验全过程进行同步监测,分析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中声发射频率特征参数与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关系,研究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中内部裂纹的三维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 对不同强度指标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应用声发射及其定位技术对抗压试验全过程进行同步监测,分析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中声发射频率特征参数与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关系,研究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中内部裂纹的三维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指标影响混凝土声发射信号频率特征参数。结合荷载-位移曲线对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和能率进行分析,发现C10和C20混凝土(低强度混凝土)声发射信号主要集中于弹性阶段初期和中期;C30和C40混凝土(中等强度混凝土)声发射信号处于受压全过程,声发射活跃期处于极限荷载处。通过对混凝土声发射事件进行空间三维定位,从微观上探明受载混凝土裂纹的萌生、发展和贯通的演化规律,对受载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有了直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声发射 强度指标 裂纹 空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迎泽湖下盾构隧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路海 郤保平 +2 位作者 熊贵明 王帅 吴阳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4-98,共5页
为探索太原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迎泽湖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运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拱顶沉降、围岩孔隙水压力、围岩竖向应力及管片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隧道... 为探索太原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下穿迎泽湖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运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拱顶沉降、围岩孔隙水压力、围岩竖向应力及管片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隧道拱顶沉降值逐渐增大,且土体后期固结沉降量所占比重较大;盾构掘进开挖极可能造成隧道拱腰两侧发生涌水事故;随着盾构隧道的推进,围岩竖向应力值逐步变大,且在隧道周边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衬砌环上无拉应力产生,不会出现开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流固耦合 拱顶沉降 孔隙水压力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