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次间加热对LSDR原理轧制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光
满亚谦
+1 位作者
张晨龙
黄凯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3,共9页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SDR)原理,设定道次间加热温度分别为300、350和400℃,保温时间分别为15和30 min,研究了其对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道次轧制后镁合金侧晶粒细化明显,出现大量等轴晶,300℃+15 min条件下...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SDR)原理,设定道次间加热温度分别为300、350和400℃,保温时间分别为15和30 min,研究了其对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道次轧制后镁合金侧晶粒细化明显,出现大量等轴晶,300℃+15 min条件下镁合金组织再结晶程度最低并有大量孪晶存在,当加热温度升高至350℃或保温时间延长至30 min后,镁合金组织发生充分动态再结晶,“350℃+15 min”时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5μm。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沿轧向和横向界面扩散层厚度分别从2μm增大至8和24μm,在加热温度高于350℃后开始有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层合板界面结合强度随之降低。在350℃+15 min条件下层合板有最大的结合强度,且有最佳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R原理
镁/铝层合板
道次间加热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镁/铝复合薄带轧制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申依伦
冯光
+1 位作者
郜豪杰
张恒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99,共8页
针对镁/铝复合薄带在常规轧制成形过程中极易出现边裂和结合强度低等问题。以厚度为50μm的镁/铝复合薄带高质量成形为研究目标,探究了极薄尺寸复合带材的轧制工艺。实验时,以厚度均为1 mm的镁、铝合金板材组坯进行首道次轧制,后续各轧...
针对镁/铝复合薄带在常规轧制成形过程中极易出现边裂和结合强度低等问题。以厚度为50μm的镁/铝复合薄带高质量成形为研究目标,探究了极薄尺寸复合带材的轧制工艺。实验时,以厚度均为1 mm的镁、铝合金板材组坯进行首道次轧制,后续各轧制道次间在300℃下适时保温1~3 min,经历17个轧制道次后,成功将镁/铝复合带材减薄至预期厚度。随后,对复合薄带的宏观形貌和界面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测试了其拉伸性能,发现采用本工艺制备的复合薄带边裂轻微、结合紧密、界面连续,扩散层厚度约为4μm,抗拉强度为115.65 MPa,表明复合薄带具有良好的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复合薄带
结合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退火时间对交叉波纹辊轧制Mg/Al复合板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赵雪霞
王靓
+1 位作者
冯光
赵敬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4-860,共7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交叉波纹辊,对Mg/Al复合板进行热轧实验,测试其横向(TD)和轧向(RD)的抗拉强度,并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复合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压下率为37.5%,退火温度250℃下分别退火2 h和4 h,结合界面生成了金...
利用自主设计的交叉波纹辊,对Mg/Al复合板进行热轧实验,测试其横向(TD)和轧向(RD)的抗拉强度,并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复合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压下率为37.5%,退火温度250℃下分别退火2 h和4 h,结合界面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层(IMCs),靠近5052侧为Mg_(2)Al_(3)相,靠近AZ31B侧为Mg_(17)Al_(12)相,其厚度随退火时间的升高而增加;经过退火处理,复合板TD抗拉强度从309.33 MPa降低到276.06 MPa,RD抗拉强度从302.09 MPa降低到274.21 MPa,但是延伸率TD方向从5.25%增加到23.24%,RD方向从3.05%增加到22.74%,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延伸率基本稳定。本研究为具有高性能Mg/Al复合板的制备提供了实验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波纹辊
轧制
Mg/Al复合板
退火时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次间加热对LSDR原理轧制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冯光
满亚谦
张晨龙
黄凯
机构
太
原理
工大
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
学
院
太
原理
工大
学
先进
金属复合材料
成形
技术
与装备教育部工程
研究
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制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190)
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重点项目(20220007)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2023-043)。
文摘
基于点阵强变形轧制(LSDR)原理,设定道次间加热温度分别为300、350和400℃,保温时间分别为15和30 min,研究了其对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道次轧制后镁合金侧晶粒细化明显,出现大量等轴晶,300℃+15 min条件下镁合金组织再结晶程度最低并有大量孪晶存在,当加热温度升高至350℃或保温时间延长至30 min后,镁合金组织发生充分动态再结晶,“350℃+15 min”时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最小,约为5μm。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沿轧向和横向界面扩散层厚度分别从2μm增大至8和24μm,在加热温度高于350℃后开始有金属间化合物生成,层合板界面结合强度随之降低。在350℃+15 min条件下层合板有最大的结合强度,且有最佳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
关键词
LSDR原理
镁/铝层合板
道次间加热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Keywords
LSDR principle
Mg/Al laminates
inter-pass heating
interface 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335.8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镁/铝复合薄带轧制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申依伦
冯光
郜豪杰
张恒
机构
太
原理
工大
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
学
院
太
原理
工大
学
先进
金属复合材料
成形
技术
与装备教育部工程
研究
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制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9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190)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1101008)
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重点项目(20220007)。
文摘
针对镁/铝复合薄带在常规轧制成形过程中极易出现边裂和结合强度低等问题。以厚度为50μm的镁/铝复合薄带高质量成形为研究目标,探究了极薄尺寸复合带材的轧制工艺。实验时,以厚度均为1 mm的镁、铝合金板材组坯进行首道次轧制,后续各轧制道次间在300℃下适时保温1~3 min,经历17个轧制道次后,成功将镁/铝复合带材减薄至预期厚度。随后,对复合薄带的宏观形貌和界面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并测试了其拉伸性能,发现采用本工艺制备的复合薄带边裂轻微、结合紧密、界面连续,扩散层厚度约为4μm,抗拉强度为115.65 MPa,表明复合薄带具有良好的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镁/铝复合薄带
结合界面
金属间化合物
拉伸性能
Keywords
Mg/Al laminated composite strips
bonding interfac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tensile properties
分类号
TG335.8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退火时间对交叉波纹辊轧制Mg/Al复合板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赵雪霞
王靓
冯光
赵敬伟
机构
太
原理
工大
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
学
院
太
原理
工大
学
先进
金属复合材料
成形
技术
与装备教育部工程
研究
中心
太原理工大学先进成形与制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4-86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190,51975398)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20181101008)
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220007)。
文摘
利用自主设计的交叉波纹辊,对Mg/Al复合板进行热轧实验,测试其横向(TD)和轧向(RD)的抗拉强度,并研究了不同退火时间对复合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压下率为37.5%,退火温度250℃下分别退火2 h和4 h,结合界面生成了金属间化合物层(IMCs),靠近5052侧为Mg_(2)Al_(3)相,靠近AZ31B侧为Mg_(17)Al_(12)相,其厚度随退火时间的升高而增加;经过退火处理,复合板TD抗拉强度从309.33 MPa降低到276.06 MPa,RD抗拉强度从302.09 MPa降低到274.21 MPa,但是延伸率TD方向从5.25%增加到23.24%,RD方向从3.05%增加到22.74%,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延伸率基本稳定。本研究为具有高性能Mg/Al复合板的制备提供了实验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交叉波纹辊
轧制
Mg/Al复合板
退火时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Keywords
cross-corrugated roll
rolling
Mg/Al laminated composite
annealing tim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H16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次间加热对LSDR原理轧制镁/铝层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冯光
满亚谦
张晨龙
黄凯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镁/铝复合薄带轧制成形工艺研究
申依伦
冯光
郜豪杰
张恒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退火时间对交叉波纹辊轧制Mg/Al复合板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赵雪霞
王靓
冯光
赵敬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