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掺杂SnO_2花状微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洁 王莹 +3 位作者 王泽鹏 薛炎 王秀 胡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2-182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SnO_2和4 mol%Ni掺杂SnO_2花状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晶相、成分进行了表征,对制备的纯的和Ni掺杂SnO_2传感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Ni掺杂可以显著...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纯SnO_2和4 mol%Ni掺杂SnO_2花状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晶相、成分进行了表征,对制备的纯的和Ni掺杂SnO_2传感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Ni掺杂可以显著改善SnO_2微结构的气敏特性。在最佳工作温度(280℃)条件下,4 mol%Ni掺杂SnO_2传感器对100×10-6甲醇的响应可达到13.0,其响应是纯SnO_2气体传感器的2.4倍。同时,其具有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6 s/5 s),较低的检测极限(1×10-6),以及对甲醇的良好选择性。最后,对Ni掺杂SnO_2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Ni掺杂SnO2 水热法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O修饰的SnO_2纳米球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莹 杨洁 +2 位作者 王秀 薛炎 胡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7-702,共6页
通过溶剂热法和退火处理制备了不同浓度(0 mol%,2 mol%,5 mol%,10 mol%)Pd O修饰的SnO_2纳米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物相、元素种类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制成气敏元件,... 通过溶剂热法和退火处理制备了不同浓度(0 mol%,2 mol%,5 mol%,10 mol%)Pd O修饰的SnO_2纳米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物相、元素种类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制成气敏元件,对氢气(H_2)进行气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5 mol%PdO修饰的SnO_2纳米球气体传感器最佳工作温度为175℃,其对100×10^(-6)氢气灵敏度达到19,是纯的SnO_2纳米球的灵敏度的3倍。最后,对PdO修饰氧化锡纳米球气体传感器气敏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SnO2纳米球 PDO 溶剂热法 气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掺杂ZnO纳米线的乙醇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邓霄 高翻琴 孙永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26,30,共4页
研究以贵金属Pd作为掺杂剂的ZnO纳米线敏感元件的乙醇气敏性能。采用水热法在叉指电极上直接制备出具有c轴取向的ZnO多晶纳米线。用SEM,XRD和EDS分析手段观测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乙醇气敏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体积分数... 研究以贵金属Pd作为掺杂剂的ZnO纳米线敏感元件的乙醇气敏性能。采用水热法在叉指电极上直接制备出具有c轴取向的ZnO多晶纳米线。用SEM,XRD和EDS分析手段观测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乙醇气敏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体积分数为200×10-6的乙醇气体,Pd掺杂的ZnO纳米线在灵敏度(8.17)、工作温度(325℃)和响应恢复时间(15,8s)上优于纯的ZnO纳米线。最后,对Pd掺杂的气敏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线 水热法 Pd掺杂 气体传感器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丹 赵东 +4 位作者 桑胜波 张文栋 菅傲群 段倩倩 冀建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5-57,共3页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可成膜的特殊性质,提出了以纳米金为金种,PDMS为基体制备出纳米金-PDMS复合薄膜。首先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玻璃衬底进行硅烷化处理,在衬底表面旋涂PDMS薄膜。然后分两步用化学还原法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备出...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可成膜的特殊性质,提出了以纳米金为金种,PDMS为基体制备出纳米金-PDMS复合薄膜。首先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玻璃衬底进行硅烷化处理,在衬底表面旋涂PDMS薄膜。然后分两步用化学还原法还原氯金酸溶液,制备出纳米金复合薄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纳米金复合薄膜的形貌结构,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并用半导体特性分析仪(B1500)对不同还原时间的纳米金复合薄膜进行了电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光学性质良好,薄膜中纳米金颗粒的数量可以通过调节还原时间来控制,第二步还原14h时可得到电学性能相对较好的复合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聚二甲基硅氧烷 复合材料 光学特性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式多参量传感器系统研究
5
作者 程超群 李刚 +5 位作者 李朋伟 张文栋 桑胜波 胡杰 许成龙 孙永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3,共4页
针对当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无法对重大工程结构体的内部变化进行监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级"芯片处理器C8051F530的多参量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硬件结构组成和软件流程。采用ATA5824射频芯片实现系统中信... 针对当前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无法对重大工程结构体的内部变化进行监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级"芯片处理器C8051F530的多参量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硬件结构组成和软件流程。采用ATA5824射频芯片实现系统中信号采集模块和汇聚节点模块之间的无线射频通信,并运用"自触发"和"指令触发"并行工作模式的方法降低系统功耗。经长时间、多次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耗低、性能稳定,可埋入到重大工程结构内部进行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埋入式 多参量传感器系统 射频无线通信 低功耗 C8051F5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可控介电泳参数模拟研究
6
作者 刘亚丽 冀健龙 +3 位作者 葛阳 桑胜波 霍远樑 张文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6-830,共5页
碳纳米管的结构以及微电极的物性参数是微纳器件制备过程中影响介电泳效率与精度的重要因素。微电极形状和电极间距与碳纳米管长度之比(λ)是两个与器件制造成本紧密相关的可控介电泳参数。本文根据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这两个参数对于介... 碳纳米管的结构以及微电极的物性参数是微纳器件制备过程中影响介电泳效率与精度的重要因素。微电极形状和电极间距与碳纳米管长度之比(λ)是两个与器件制造成本紧密相关的可控介电泳参数。本文根据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这两个参数对于介电泳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对3种电极下的碳纳米管介电泳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分散液中的介电泳速度受电极形状影响较小。而相比于电极形状,λ对介电泳力的影响更加显著。虽然电极间距越小越有利于碳纳米管的组装,但是考虑微电极加工难度与成本,认为λ在0.5~1.0为碳纳米管组装的优化区间。根据介电泳组装实验需要,给出了溶液阈值浓度修正表达式。本研究对于提高介电泳组装效率和实验精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形状 电极间距与碳纳米管长度之比 介电泳力 优化区间 阈值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ZnS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7
作者 梁燕飞 高翻琴 +2 位作者 位子涵 孙永娇 胡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8-199,203,共3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球状硫化锌(ZnS)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得的ZnS纳米结构的晶相、化学组分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ZnS为立方闪锌矿纳米球,平均粒... 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球状硫化锌(ZnS)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得的ZnS纳米结构的晶相、化学组分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制得的ZnS为立方闪锌矿纳米球,平均粒径150nm。同时,对基于ZnS纳米结构的气体传感器进行了甲烷气敏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作温度(175℃)条件下,该传感器对100×10-6甲烷的响应灵敏度为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ZnS纳米结构 灵敏度特性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式MEMS器件的静电斥力驱动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兴军 李朋伟 +2 位作者 张文栋 胡杰 李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38-1743,共6页
"粘连"失效常见于电容式静电驱动MEMS器件,通过建立"粘连"失效模型分析得出静电引力驱动机制导致的介质充电是其失效的根本原因。为消除介质充电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静电斥力的驱动机制:通过向固定极板施加电... "粘连"失效常见于电容式静电驱动MEMS器件,通过建立"粘连"失效模型分析得出静电引力驱动机制导致的介质充电是其失效的根本原因。为消除介质充电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静电斥力的驱动机制:通过向固定极板施加电压,利用驱动结构周围形成的不均匀电场在可动极板垂直方向上产生合力,使可动极板向上弯曲运动。结合静电斥力典型驱动结构,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分析结构尺寸、驱动电压与极板最大形变量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在静电斥力结构中,驱动电压与可动极板长度呈线性关系,但与垂直间距呈非线性关系,会出现突降。此外,在结构尺寸固定的情况下,驱动电压与极板最大形变量几乎呈线性关系,这与静电引力驱动中无法通过改变驱动电压线性控制形变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MEMS器件 介质充电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响应的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程鹏 高爽 +1 位作者 张文栋 桑胜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12-3018,共7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阻抗响应的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共振频率测量原理,等效电路模型和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电路。首先,介绍通过磁弹性传感器阻抗变化获取其共振频率的原理;根据磁弹性传感器对线圈阻抗的影响建... 建立了一套基于阻抗响应的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系统的共振频率测量原理,等效电路模型和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电路。首先,介绍通过磁弹性传感器阻抗变化获取其共振频率的原理;根据磁弹性传感器对线圈阻抗的影响建立了磁弹性传感器等效模型电路。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的阻抗测量电路。最后,验证了该磁弹性传感器共振频率测量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得的频率分辨率小于0.1 Hz,精度为0.5%。与传统网络分析仪系统相比,测量同一Metglas 2826MB材料所得共振频率仅相差60Hz;测量两个长度不同的Metglas 2826MB材料所得共振频率比为0.74,与理论计算值0.8相近。另外,该系统也可用于磁弹性传感器在不同介质中的共振频率测量。得到的结果显示:设计的测量系统完全可取代昂贵庞大的网络分析仪,具有高度集成,强抗干扰,低成本和便携式测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传感器 阻抗响应 共振频率 频率测量 磁致伸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5933的磁致伸缩材料共振频率检测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爽 崔朗福 +3 位作者 程鹏 郭星 邓黎明 桑胜波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根据阻抗测量法设计了一种基于AD5933的磁致伸缩材料共振频率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基于AD5933的阻抗测量模块、基于MSP430F169的单片机处理模块、12864液晶显示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完成了磁致伸缩材料... 根据阻抗测量法设计了一种基于AD5933的磁致伸缩材料共振频率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该系统采用基于AD5933的阻抗测量模块、基于MSP430F169的单片机处理模块、12864液晶显示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完成了磁致伸缩材料共振频率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及图谱显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误差小、抗干扰性强、实时性高的特点,检测误差低至7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传感器 磁致伸缩材料 共振频率检测 阻抗法 AD59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便携式阻抗测量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星 崔朗福 +3 位作者 高爽 桑胜波 张文栋 白玉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52-155,共4页
为了克服现有阻抗测量仪功耗大,体积大,价格高的问题,基于AD5934与MSP430F169设计了一种具有低功耗特性的便携式阻抗测量系统。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F169作为主控芯片,通过I2C总线控制基于AD5934的阻抗测量模块完成阻抗的测量,并通过LC... 为了克服现有阻抗测量仪功耗大,体积大,价格高的问题,基于AD5934与MSP430F169设计了一种具有低功耗特性的便携式阻抗测量系统。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F169作为主控芯片,通过I2C总线控制基于AD5934的阻抗测量模块完成阻抗的测量,并通过LCD液晶屏显示测量结果。RLC串联回路和R||C电路测量实验表明:该系统能精确测量待测物的阻抗值,并可测其共振频率,相对误差低至0.04%。该系统在功耗和便携性方面实现了创新,与传统的阻抗测试仪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普通电阻电容、水电导率、生物复阻抗等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阻抗测量 低功耗阻抗测试仪 AD5934 MSP430F1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掺杂花状ZnO的合成及其光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位子涵 孙永娇 +2 位作者 赵振廷 梁燕飞 胡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81-9085,9091,共6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不同Mn掺杂浓度(0,0.25%,0.5%和1.0%(摩尔分数))的花状ZnO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花状ZnO微结构的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以甲基橙溶液作为光...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不同Mn掺杂浓度(0,0.25%,0.5%和1.0%(摩尔分数))的花状ZnO微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制备的花状ZnO微结构的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以甲基橙溶液作为光催化反应模型污染物,对不同浓度的Mn掺杂花状ZnO微结构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n在ZnO材料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即进入晶格以Mn2+形式替代Zn2+和以Mn3O4形式附着在ZnO材料表面。且Mn掺杂提高了花状ZnO微球结构的光催化活性,当掺杂浓度为0.25%(摩尔分数)时光催化性能最优,紫外光照2.0h后,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沉积法 ZNO MN掺杂 甲基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BF_4/PAN-b-PEG-b-PAN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希 李廷鱼 +2 位作者 李朋伟 胡杰 李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2,95,共5页
采用溶液浇注法,以丙烯腈(AN)和聚乙二醇(PEG)制备了聚丙烯腈(PAN)-b-聚乙二醇-b-聚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以其作为聚合物基体,以四乙基四氟硼酸铵(TEABF_4)为电解质盐,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增塑剂,制备了TEABF_4/P... 采用溶液浇注法,以丙烯腈(AN)和聚乙二醇(PEG)制备了聚丙烯腈(PAN)-b-聚乙二醇-b-聚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以其作为聚合物基体,以四乙基四氟硼酸铵(TEABF_4)为电解质盐,采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增塑剂,制备了TEABF_4/PAN-b-PEG-b-PA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以活性炭作为电极制备柔性超级电容器,通过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探究TEABF_4与PAN-b-PEG-b-PAN的最佳质量配比。结果表明:当TEABF_4与PAN-b-PEG-b-PAN质量比为0.5时其性能最佳,电导率可达5.2×10-2S/cm、比电容为96.18F/g、能量密度为90.30Wh/Kg,5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b-聚乙二醇-b-聚丙烯腈三嵌段共聚物 四乙基四氟硼酸铵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柔性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纳米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对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垚桦 郝润芳 +2 位作者 桑胜波 李丹 程永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2,共6页
采用银纳米颗粒(AgNPs)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成AgNPs/RGO复合物;并且用这种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备出来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对硝基苯酚(4-NP)进行微量检测。在最优的情况下,对4-NP的线性响应范围是0.005~5μmol/L和10~100μmol... 采用银纳米颗粒(AgNPs)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成AgNPs/RGO复合物;并且用这种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备出来的电化学传感器对对硝基苯酚(4-NP)进行微量检测。在最优的情况下,对4-NP的线性响应范围是0.005~5μmol/L和10~100μmol/L,检测限是5.28 nmol/L。由于该传感器具有比较宽的检测范围、令人满意的稳定性、特别低的检测限,所以这种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应用到工业和生活当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脉冲伏安法 电化学检测 银纳米颗粒 还原氧化石墨烯 对硝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静电斥力微驱动器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洋 赵清华 +1 位作者 李刚 张文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7,共4页
在电容式MEMS微驱动器中,静电引力驱动最为常见,但介质充电会引起"粘连失效"等可靠性问题,而静电斥力驱动不存在这样的可靠性问题。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了分析对比了静电引力和斥力的不同产生机理。针对静电斥力微驱动器... 在电容式MEMS微驱动器中,静电引力驱动最为常见,但介质充电会引起"粘连失效"等可靠性问题,而静电斥力驱动不存在这样的可靠性问题。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了分析对比了静电引力和斥力的不同产生机理。针对静电斥力微驱动器驱动电压大、形变量小、难以满足实用化要求的缺点,在基本结构基础上设计一种四段支撑结构的静电斥力微驱动器结构,并研究了关键结构参数对可动极板变形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结构尺寸。通过结构优化,可动极板最大变形量可以在80 V的驱动电压下从0.271μm增加到0.399μm,形变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驱动电压 静电斥力 驱动器 可靠性问题 形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镂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丽娜 李朋伟 王颖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8-891,895,共5页
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六角状氧化亚铜的镂空结构。在空气中氧气的辅助下,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形貌、尺寸均一的六角状氧化亚铜(Cu2O)可被原位镂空成鱼骨状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测试(BET)... 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六角状氧化亚铜的镂空结构。在空气中氧气的辅助下,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形貌、尺寸均一的六角状氧化亚铜(Cu2O)可被原位镂空成鱼骨状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测试(BET)、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等手段对Cu2O材料进行形貌、结构及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六角状Cu2O沿{100}和{111}面逐步向内腐蚀镂空,在空气辅助腐蚀2h后,材料的比表面积相比镂空前增加了90%。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镂空Cu2O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提高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液相还原法 空气氧化法 镂空结构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束注入单晶硅尺寸效应的机理研究
17
作者 魏也 周兵 +4 位作者 桑胜波 邓宵 柴晶 陈泽华 张文栋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4-1071,共8页
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硅粒子注入技术。系统比较分析了团簇粒子的包含反射,扩散和植入基底在内的全部运动过程,同时使用可视化方法观测记录基底表面形貌演化过程。所建立模型直观地显示了低注入能量域内的新特征。注入过程中,团簇粒... 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硅粒子注入技术。系统比较分析了团簇粒子的包含反射,扩散和植入基底在内的全部运动过程,同时使用可视化方法观测记录基底表面形貌演化过程。所建立模型直观地显示了低注入能量域内的新特征。注入过程中,团簇粒子由不同粒径(数量)的硅原子组成。通过对粒径变化在注入过程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注入技术机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用于定量预测注入粒子表面分布。本文工作可作为原子尺度下生成基底表面特征或设计图案的参考,并对可控表面沉积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粒子束注入 注入率 分子动力学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积木状ZnO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研究
18
作者 高翻琴 赵振廷 +1 位作者 桑胜波 胡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类积木状ZnO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ZnO纳米结构的物相、化学组分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对基于ZnO纳米结构的气体传感器进行甲烷气敏特性测试,测试...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类积木状ZnO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ZnO纳米结构的物相、化学组分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对基于ZnO纳米结构的气体传感器进行甲烷气敏特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压为5 V,在该电压下对体积分数为200×10-6甲烷气体的灵敏度可高达55.4%,最低检测限为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类积木状ZnO 甲烷气体传感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光声成像中的应用
19
作者 吴一多 李朋伟 +3 位作者 蒋华北 罗翠线 闫晓乐 王荣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2-875,879,共5页
该文制备了巯基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金纳米棒,该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区具有良好的光吸收特性,具备作为优良光声造影剂的潜质。该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等测量手段对金纳米棒进行了形貌、结构、基本光学性... 该文制备了巯基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金纳米棒,该纳米材料在近红外区具有良好的光吸收特性,具备作为优良光声造影剂的潜质。该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等测量手段对金纳米棒进行了形貌、结构、基本光学性能及光声成像效果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材料浓度的增加,体外光声信号的响应近似呈线性增长;经由PEG修饰,金纳米棒的生物相容性得到提高;PEG修饰后的金纳米棒对小鼠大脑皮层血管的成像效果得到提升。结果表明,PEG修饰的金纳米棒材料,在光声成像造影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水热法 光声成像 造影剂 光声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纳米Fe_2O_3及其组装结构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20
作者 闫晓乐 李朋伟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7-411,共5页
利用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超细氧化铁(Fe_2O_3)纳米颗粒及其再组装纳米饼和纳米环结构。通过X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吸附(BET)和UV-Vis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 利用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超细氧化铁(Fe_2O_3)纳米颗粒及其再组装纳米饼和纳米环结构。通过X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吸附(BET)和UV-Vis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细Fe_2O_3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约为?5.5nm,比表面积高达256.2m^2·g^(-1)。通过控制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可将Fe_2O_3超细纳米颗粒三维定向组装为饼状结构,经腐蚀镂空可进一步演化为纳米环状结构。这些结构表面由超细纳米颗粒相互联结,能够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可见光照射下的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Fe_2O_3纳米饼状再组装结构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且性能稳定,易回收。这些特性使得Fe_2O_3超细纳米颗粒及其再组装结构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水热法 超细纳米颗粒 自组装 可见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