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构建幼师教育“一核六维五环节”校企联评体系--以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表演教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乐萍 范永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7-61,共5页
构建校企联评体系是幼师教育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一核六维五环节”校企联评体系紧扣“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以幼师语言表演教学为监评对象,从五个环节对六个维度进行全程联评和诊改,可以实现校企深度互通互融,促进学生学用一体、育训... 构建校企联评体系是幼师教育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一核六维五环节”校企联评体系紧扣“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以幼师语言表演教学为监评对象,从五个环节对六个维度进行全程联评和诊改,可以实现校企深度互通互融,促进学生学用一体、育训结合的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校企联合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师教育 OBE理念 一核六维五环节 教学质量 产教融合 校企联评 监评对象 育训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的构建探索
2
作者 姚敏 范永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64,共4页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应遵循基于“产出导向”的动向逻辑、基于“产教融合”的生成逻辑、基于“赛课一体”的运行逻辑、基于“课证融通”的应用逻辑的逻辑理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的实践路径是:依...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应遵循基于“产出导向”的动向逻辑、基于“产教融合”的生成逻辑、基于“赛课一体”的运行逻辑、基于“课证融通”的应用逻辑的逻辑理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课程群构建的实践路径是:依托“多主体协同”的交互机制,建构课程体系;厘清“岗课赛证”的关联体系,助力课程开发;搭建“分层多场域”的数字化模式,推动课程实施;搭建“虚实交互”的评估系统,赋能课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立体化课程群 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导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反思能力发展路径 被引量:18
3
作者 滑红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88,共4页
只有经由充分和有质量的专业反思,幼儿园教师才有可能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情境性,这就决定了应当立足于实践的过程观、知识观与智慧观来审视和确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反思能力发展的特性、内涵与目的。为... 只有经由充分和有质量的专业反思,幼儿园教师才有可能实现专业的自主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情境性,这就决定了应当立足于实践的过程观、知识观与智慧观来审视和确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反思能力发展的特性、内涵与目的。为此,幼儿园应多开展基于教育实践的研训活动,帮助幼儿园教师澄清关键问题和认识问题本质,并将研训结果用于实践,同时应注意加强对专业反思的元反思。如此,可以助推技术反思阶段的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促使实用水平阶段的教师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批判水平阶段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反思 反思能力 教育实践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长假后入园分离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5
4
作者 滑红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260-4263,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幼儿长假后入园分离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太原市3所公办幼儿园120名幼儿及其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幼儿长假后分离焦虑观察记录表和幼儿长假后分离焦虑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调查及深度访谈。[结果... [目的]总结分析幼儿长假后入园分离焦虑情绪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太原市3所公办幼儿园120名幼儿及其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幼儿长假后分离焦虑观察记录表和幼儿长假后分离焦虑调查问卷对教师进行调查及深度访谈。[结果]长假后入园中大班幼儿哭闹、默坐、依恋老师、不正常进餐、不正常午睡、独自游戏人数明显增多。引发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改变、家长自身的分离焦虑情绪传导,具体表现在幼儿安全感缺失、幼儿园无序环境刺激、父母教育方法失当、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结论]长假后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情绪明显,应构建亲(家长)子(幼儿)师(幼儿教师)三方共同体,从幼儿情绪管理、秩序感形成、社会能力提升方面提出相应策略,对幼儿长假后入园分离焦虑开展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长假后入园 分离焦虑 情绪护理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教师言语行为问题及对策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芳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3-36,共4页
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存在言语互动缺乏开放性和自主性、讲述缺乏规范性和可理解性、提问缺乏多样性与梯度化,以及肯定评价缺乏针对性与具体性等问题。优化教师言语行为、提高师幼言语互动质量,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师幼互动... 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存在言语互动缺乏开放性和自主性、讲述缺乏规范性和可理解性、提问缺乏多样性与梯度化,以及肯定评价缺乏针对性与具体性等问题。优化教师言语行为、提高师幼言语互动质量,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师幼互动观,创设开放、自主的师幼对话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强化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育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提问的灵活性与梯度化;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增强肯定性反馈言语行为的具体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言语行为 师幼互动 对话环境 教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茶文化传播 被引量:1
6
作者 甄英英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高职旅游英语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助力。因此,需要积极将茶文化的传播融入到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一...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高职旅游英语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助力。因此,需要积极将茶文化的传播融入到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指出教学中茶文化传播的实际要求,并对茶文化传播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 茶文化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27,共4页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多主体“共生性”和多体系“共赢性”的实践逻辑,与共生理论的理论逻辑具有较强的耦合性。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透过共生理论视域,探讨政府、高职院校、幼儿园、本...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多主体“共生性”和多体系“共赢性”的实践逻辑,与共生理论的理论逻辑具有较强的耦合性。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应透过共生理论视域,探讨政府、高职院校、幼儿园、本科院校协同育人的共生系统,建构提质培优——教学理念、多维空间——教学场域、协同育人——教学机制、双元融合——教学主体、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四阶递进——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协同联动 教学理念 教学场域 教学机制 教学主体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银春 范永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8-11,共4页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为国家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幼儿教师。然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园校需求供给脱节、教学选择落实困难、教育相关各方封闭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应遵循“三性一体”的选学模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为国家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幼儿教师。然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园校需求供给脱节、教学选择落实困难、教育相关各方封闭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应遵循“三性一体”的选学模式,即为学生搭建“六大项度”全域性的选学模块,优化“全时四驱”可操作性的选学路径,完善“多元复合”同一性的选学保障体系,从而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幼儿教师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OBE理念 专业发展 选学模式 儿童文学课程 戏剧教学 选学模块 选学路径 选学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育中虚拟现场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滑红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9-53,共5页
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提高质量的要求与提高质量的能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改变传统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增加现场体验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场”是实践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结果,它不再是直接告知... 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提高质量的要求与提高质量的能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改变传统教师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增加现场体验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场”是实践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结果,它不再是直接告知“可以怎样做”的传统教师教育课堂,而是用一种实践性的整合方式终结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论。基于“虚拟现场”理论,可以构建出以“做—研—点—做”为核心理念的虚拟现场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整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情怀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虚拟现场 反思性实践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化之维下初任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菊 滑红霞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45-48,共4页
处于职业生涯起始阶段的初任教师常常面临“身心分离”的职业状态,随即被“我是谁“”我为何为师”等专业自我基本问题所困扰。然而借助外在专业发展途径无法厘清自我内心的根本问题,从而转向以现象学和教育学的“具身”理论为依据,依... 处于职业生涯起始阶段的初任教师常常面临“身心分离”的职业状态,随即被“我是谁“”我为何为师”等专业自我基本问题所困扰。然而借助外在专业发展途径无法厘清自我内心的根本问题,从而转向以现象学和教育学的“具身”理论为依据,依靠“在场”的身体,从时间具身化维度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统合为一个整体,以个体自我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回应每一次“现实震撼”;同时,从空间具身化的“自我”和“他我”双向“自为”角度促进专业自我的形成。从身体的视角看,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其具身化的专业自我形成过程,将“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相统一,形成自我性、整体性和自觉性的教师专业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任教师 教师专业自我 具身认知 时间具身化 空间具身化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贝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49,共1页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好恶,若是按照统一教学方式来施教,就会忽略每个人身上的不同,也无法发掘这个人的潜力,进而导致一些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吃力和学习进度缓慢。民族地区教育因材施教则更加重要... 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也有自己独特的好恶,若是按照统一教学方式来施教,就会忽略每个人身上的不同,也无法发掘这个人的潜力,进而导致一些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吃力和学习进度缓慢。民族地区教育因材施教则更加重要,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甚至语言均有很大差别,采用统一教学方式难免让学生听不懂,课程教学难以为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汉语言文学专业 民族地区教育 因材施教 教学改革 人的潜力 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阿Q正传》的语文教科书传播史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华 王彩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77,共11页
在百年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传播史中,《阿Q正传》既是标杆也是“另类”,反映着文学经典对学生群体产生广泛影响的全过程。同时,其编选更多地受到文学思潮、社会政治环境甚或教育本质论辩左右。它在诞生的最初十年未进入语文教科书,却被许... 在百年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传播史中,《阿Q正传》既是标杆也是“另类”,反映着文学经典对学生群体产生广泛影响的全过程。同时,其编选更多地受到文学思潮、社会政治环境甚或教育本质论辩左右。它在诞生的最初十年未进入语文教科书,却被许多中学生评论或仿作;抗战时期,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多种教材都有收录。建国“十七年”的语文教科书未选入《阿Q正传》,这与新中国意识形态建构需要及如何评价阿Q的“革命”问题有关。改革开放后《阿Q正传》成为热门选篇,但语文教育的“文道之争”及“工具性”“人文性”对抗给解读带来困难,引导学生完成“三个超越”,才有可能更接近《阿Q正传》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阿Q正传》 语文教科书 传播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智慧视角医者职业公德与私德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旭红 李鑫 刘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5期528-534,547,共8页
医德的养成包括两个方面,即在医患交往中职业公德的教育与个人美德的养成。医者的德性不仅是纯粹的个人道德,多数是基于医患关系中“维系着他者联系”的职业公德。事实上,医者在医疗服务活动中需要处理和回应医患交往的互动,需要以正确... 医德的养成包括两个方面,即在医患交往中职业公德的教育与个人美德的养成。医者的德性不仅是纯粹的个人道德,多数是基于医患关系中“维系着他者联系”的职业公德。事实上,医者在医疗服务活动中需要处理和回应医患交往的互动,需要以正确的行为方式将职业公德和个人美德把握建构在一个适当“度”的范围中,也就是,医者实践智慧的德性和能力。医术的接受者——患者及其亲属,在现实中,不仅式微而且缺乏主动与医学专业技术的对话和互动力量,相当程度上缺失专业医学知识,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从医生的职业道德出发,既要遵守医学的科学指南和职业公德,同时也要兼顾患者的意愿和期望,运用实践智慧平衡医疗利益与风险的度量,作出适合医疗案例的正确合适方案,以期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患者对医疗的美好愿望受到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定。一个稳定成熟的医患关系需要以成人、成物、成己为导向,坚守好医者作为职业人的职业公德,在为义务而履行其职责中大力提倡职业公德,并提升医者个人实践智慧德性能力。从医疗透视医学智慧的实践,从医者个人品德和职业公德的协调发展来把握医者实践的智慧,探究医者私德与职业公德在推动“仁爱之术”建构中的思考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者 职业公德 私德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茶文化在学前教育美育中的渗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雅迪 《福建茶叶》 202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在国家三胎政策放开的背景下,婴幼儿的数量会随之增加,更加注重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是注重幼儿教师美育的培养。在幼儿师范院校中,推广茶文化在学前教育美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茶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作为国粹的茶文化,在中华... 在国家三胎政策放开的背景下,婴幼儿的数量会随之增加,更加注重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是注重幼儿教师美育的培养。在幼儿师范院校中,推广茶文化在学前教育美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茶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作为国粹的茶文化,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的饮用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才有了当今相对成熟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文化是我国古典传统文化之一,具有丰富的底蕴及内涵。培养幼儿教师学习茶文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将茶文化传承给幼儿。本文主要从茶文化的教育价值、对构建和谐幼儿师范院校的作用以及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社会广泛推广与传承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学前教育 美育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前奏曲《武汉素描》创作探析
15
作者 和海霞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2-166,共5页
作曲家崔炳元创作的钢琴前奏曲《武汉素描》是2020年初中国音乐抗疫体裁中少有的纯器乐作品,发表在《音乐创作》2020年第3期上。其中横向音调素材和纵向和声素材均来自作品一开始的五音组,之后通过五次呈示性或展开性的陈述,内在地寓意... 作曲家崔炳元创作的钢琴前奏曲《武汉素描》是2020年初中国音乐抗疫体裁中少有的纯器乐作品,发表在《音乐创作》2020年第3期上。其中横向音调素材和纵向和声素材均来自作品一开始的五音组,之后通过五次呈示性或展开性的陈述,内在地寓意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我们人类必须树立信心、积极应对。本文对五音组的艺术内涵、音乐结构、创作技法、文化寓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求探析其深刻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素描》 音响素材 创作技法 艺术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郝华美术作品
16
作者 郝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泛在学习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囿与突围路径
17
作者 赵良杰 梁敏 张哲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5年第18期65-71,共7页
泛在学习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个性化与自由可及的学习空间,驱动跨领域融合创新力的迭代更新,形塑教师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先行示范。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泛在学习正面临着学习资... 泛在学习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个性化与自由可及的学习空间,驱动跨领域融合创新力的迭代更新,形塑教师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先行示范。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泛在学习正面临着学习资源的碎片与过载、多重角色超负荷的零和博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屏障,以及协同性学习共同体缺失等现实困境。职业院校教师需要通过构建专业身份认同的泛在学习角色、形塑知识构筑的泛在学习能力、建立社群化的泛在学习空间等策略,以实现泛在学习时代的可持续化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 泛在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