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风格动画中色彩运用的创新案例分析
1
作者 王旭 《色彩》 2025年第2期38-40,共3页
色彩在视觉艺术和媒体领域中不仅承载着美学价值,还是传达情感和叙事的关键工具。在动画制作中,色彩的运用对于增强视觉效果和观众体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动画风格采用不同的色彩策略,这些策略根据文化背景、艺术风格及技术进步... 色彩在视觉艺术和媒体领域中不仅承载着美学价值,还是传达情感和叙事的关键工具。在动画制作中,色彩的运用对于增强视觉效果和观众体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动画风格采用不同的色彩策略,这些策略根据文化背景、艺术风格及技术进步而不同,理解这些色彩策略对影响观众的感知及其在不同动画风格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行业内的创新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传统与现代动画中色彩运用的不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色彩策略在动画创作中的效用和创新潜力,进而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以及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风格 色彩运用 色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叙事结构拓展刍议
2
作者 李欣泽 杨晓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成人向和全龄化的影院长片强势崛起。本文通过运用电影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聚焦中国动画电影焕然一新又独具一格的叙事结构,推动“新动画中国学派”叙事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复线、网状结构是线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动画电影成人向和全龄化的影院长片强势崛起。本文通过运用电影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聚焦中国动画电影焕然一新又独具一格的叙事结构,推动“新动画中国学派”叙事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复线、网状结构是线性结构的现代性变奏,加深了交叉并置的各线索间的对比性张力,强调更深层次观念内涵的构建。集锦式结构、念珠式结构和回环式结构作为分段式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参与感和思考空间,复调和互文即分段式结构两个重要的表达意图和希望达到的效果——主题丰赡,内涵扩大。散文式结构消解矛盾冲突,用琐杂事件还原和再现生活流,叙事节奏变缓,使日常生活故事充满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线结构 网状结构 分段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关照与自我追寻:新时代老年题材电影的艺术特色研究
3
作者 王显韬 薛晋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4-88,共5页
新时代老年题材电影深入探讨了老年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度探索了老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话语表达策略。这些电影突破传统创作模式,通过聚焦代际关系、个体情感以及性别议题,开凿出老年题材电影多元化的内容向度;通过重构... 新时代老年题材电影深入探讨了老年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深度探索了老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话语表达策略。这些电影突破传统创作模式,通过聚焦代际关系、个体情感以及性别议题,开凿出老年题材电影多元化的内容向度;通过重构身份认同、异化身体、转变生命态度表达,烛照出老年群体主动追寻自我实现的情感欲望和内心世界;通过群像描摹、弱化情节以及类型融合策略,将更具真实性的“夕阳生活”呈现在银幕之上,构造出新时代老年题材电影的新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老年题材电影 创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进校园的传承路径研究——以晋南木版年画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靖 张照君 《天工》 2025年第4期100-102,共3页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璀璨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文化内涵、独特工艺技巧及宝贵精神价值的财富。将非遗引入校园,不仅能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且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补充和...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璀璨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文化内涵、独特工艺技巧及宝贵精神价值的财富。将非遗引入校园,不仅能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且对现代教育理念的补充和丰富具有深远影响。以晋南木版年画为例,从非遗进校园的价值、晋南木版年画的简要介绍以及晋南木版年画传承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晋南地区 木版年画 校园活动 传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力消费语境下现代动画电影《伞少女》的美学重构
5
作者 尹耀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伞少女》通过重构假定性美学,在现代动画电影中拓展了超越现实的叙事空间,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多样化画面风格与非线性叙事的交织下,影片不仅展现了东方美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还探讨了成长与自我认知等深刻主题。通过跨媒... 《伞少女》通过重构假定性美学,在现代动画电影中拓展了超越现实的叙事空间,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多样化画面风格与非线性叙事的交织下,影片不仅展现了东方美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还探讨了成长与自我认知等深刻主题。通过跨媒介叙事和IP价值拓展,《伞少女》不仅承载了文化传承的使命,还在想象力消费语境下实现了商业与艺术的双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力消费 动画电影美学 美学重构 《伞少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视域下河东地区剪纸艺术传承发展研究
6
作者 张靖 王瑞 《天工》 2025年第1期97-99,共3页
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河东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剪纸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河东地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 剪纸艺术作为民间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河东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剪纸艺术更是独树一帜,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河东地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详细分析河东地区剪纸的艺术特色、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依托美育活动探寻剪纸艺术传承路径的创新思路,以期为河东地区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同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东地区剪纸 美育 美术课堂 非遗 剪纸鉴赏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画制作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旭 《天工》 2024年第17期40-42,共3页
动画制作是一门融合美术和科技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图像的连续播放来产生连续的动态效果。现代动画制作方式大多是借助计算机设备,导入二维传统手绘动画,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人物造型、绘制场景等,最终获得完整的高质量动画。数字... 动画制作是一门融合美术和科技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图像的连续播放来产生连续的动态效果。现代动画制作方式大多是借助计算机设备,导入二维传统手绘动画,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人物造型、绘制场景等,最终获得完整的高质量动画。数字技术的加入,显著降低了动画相关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相关企业的管理便利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动画制作水平和效率,为动画制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融合可以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各类企业培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动画制作创造优质、高效、高水平的理论技术平台,用先进的技术制作出更加多元、丰富多彩的动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制作 技术创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突围者——徐浩峰影片创作论
8
作者 吕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112,共5页
武侠电影作为国产电影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台式的打斗和戏剧化的情节展现东方特色的武侠文化。20世纪80年代,香港地区武侠电影将中国传统的侠客情怀推向了影视剧作的巅峰,被本土文化滋养的香港地区文人所架构的武侠世界,历经日新... 武侠电影作为国产电影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台式的打斗和戏剧化的情节展现东方特色的武侠文化。20世纪80年代,香港地区武侠电影将中国传统的侠客情怀推向了影视剧作的巅峰,被本土文化滋养的香港地区文人所架构的武侠世界,历经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洗,至今也是中国电影史上颇为耀眼的明珠。新世纪后,徐浩峰带着对武侠和江湖的不同见解走入大众视野,以“在武不在侠”的言说转向,用他独特的际遇和心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硬派武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浩峰 武侠电影 精神维度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电影”——以人工智能生成视频为中心的电影历史考察
9
作者 马瑶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69,共5页
在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生产者与发布者的自媒体时代,制作视频作品的门槛不断降低,剪映、美册、小影、西瓜短视频助手等各种主要应用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制作工具层出不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 在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生产者与发布者的自媒体时代,制作视频作品的门槛不断降低,剪映、美册、小影、西瓜短视频助手等各种主要应用于移动端的短视频制作工具层出不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短视频 自媒体时代 发布者 制作工具 视频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剧及其传承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晓菲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5期29-31,共3页
晋剧在清代兴起,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晋剧有过黄金时期,也有过衰落时期。进入新时代以来,晋剧的发展面临着危机,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存在一定困难。发展晋剧的当务之急是探索晋剧传承和保护的路径,坚持... 晋剧在清代兴起,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晋剧有过黄金时期,也有过衰落时期。进入新时代以来,晋剧的发展面临着危机,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存在一定困难。发展晋剧的当务之急是探索晋剧传承和保护的路径,坚持传承和保护相结合,让晋剧再次焕发夺目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剧 传统戏曲 传承保护 晋剧创作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产电影(2014-2024年)创作论
11
作者 李欣泽 杨晓林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近十年,在上海市政府指导下,上海影视公司和电影人戮力同心,覆篑成山,上海影视公司出品或联合出品的沪产电影共700余部,可谓硕果累累,压枝可摘。其中《长津湖》(2022)票房57.75亿元,《你好,李焕英》(2021年)票房54.13亿元,稳居中国电影... 近十年,在上海市政府指导下,上海影视公司和电影人戮力同心,覆篑成山,上海影视公司出品或联合出品的沪产电影共700余部,可谓硕果累累,压枝可摘。其中《长津湖》(2022)票房57.75亿元,《你好,李焕英》(2021年)票房54.13亿元,稳居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一位、第三位,《红海行动》(2018)、《流浪地球》(2019)、《唐人街探案3》(2021)、《长津湖之水门桥》(2022)、《满江红》(2023)、《流浪地球2》(2023)、《孤注一掷》(2023)等精品力作占据票房榜前列,懋绩可风,展露出上海电影品牌的强劲实力。新主流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花团锦簇,各美其美,共同组成沪产电影的辽阔版图,成就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出品 影视公司 电影品牌 《满江红》 新主流电影 商业电影 创作论 精品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希文“油画民族化”体现的“现代性”再研究
12
作者 李盈天 《天工》 2024年第26期69-71,共3页
“现代性”并不是中国本土固有的概念,而是源自西方理论,涉及世俗观念、个体原则、自然秩序等。“油画民族化”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口号,要求吸收西方油画经验并转化为本民族形式,形成独特风格。通过对潘公凯“现代性”理论的解读,对... “现代性”并不是中国本土固有的概念,而是源自西方理论,涉及世俗观念、个体原则、自然秩序等。“油画民族化”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口号,要求吸收西方油画经验并转化为本民族形式,形成独特风格。通过对潘公凯“现代性”理论的解读,对比董希文先生的“油画民族化”理论,探讨董希文作品在“油画民族化”进程中体现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现代性 董希文 融合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延导演关于关注现实的温情电影创作
13
作者 郭晓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从韩延导演拍摄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的关注,对温情的挖掘和探索,他的作品永远保有对“善”和“美”的相信。韩延导演在关注现实的同时更聚焦于那些看似平凡却又闪闪发光的人物,他赋予那些人物以直面苦难的勇气以及认真生活的... 从韩延导演拍摄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的关注,对温情的挖掘和探索,他的作品永远保有对“善”和“美”的相信。韩延导演在关注现实的同时更聚焦于那些看似平凡却又闪闪发光的人物,他赋予那些人物以直面苦难的勇气以及认真生活的态度。不仅如此,韩延导演在电影创作中也表达了对于亲情、友情、爱情中“爱”与“被爱”的赞美,他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讲述着疾病与死亡的故事,用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着人间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延 导演 现实主义 温情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共育生态下“高参小”协同创编非遗通识读本之美育功能及价值思考
14
作者 郭锐 《天工》 2024年第36期85-87,共3页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各类学校、教育单位在协同育人机制下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渠道和资源,落实各项政策,探索实践路径和方法。山西高校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小学在协同共育方面走在时代前沿,协同创编的非遗通识读本成为代表...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各类学校、教育单位在协同育人机制下积极拓展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渠道和资源,落实各项政策,探索实践路径和方法。山西高校与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小学在协同共育方面走在时代前沿,协同创编的非遗通识读本成为代表性成果之一,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方面做出了实际成效,体现出丰富的美育功能与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育 “高参小” 美育功能 美育价值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潮”动画电影《冲出地球》的科幻宇宙建构与全龄化探索
15
作者 张华 李欣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23-127,共5页
“国潮”作为近年来文艺领域的热潮,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以及“白蛇”系列等作品通过鲜明的中国特色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而中国动画电影不仅有“神话”,也有“科幻”。《冲出地球》... “国潮”作为近年来文艺领域的热潮,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以及“白蛇”系列等作品通过鲜明的中国特色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喜爱,而中国动画电影不仅有“神话”,也有“科幻”。《冲出地球》作为国风科幻动漫的全新尝试,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将中华美学精神融入作品创作过程中,同时影片兼顾各年龄段观众的审美偏好与观影需求,唤起了不同观众群体的情感与价值认同,是国风科幻动画电影的一次成功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电影 《冲出地球》 国潮 科幻宇宙 全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无负今日》的历史书写与精神传承
16
作者 王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从青春校园怀旧到青春伤痕书写,再到与现实主义深度结合表现社会现实问题,在极具包容度的审美框架与市场环境之下,新世纪我国青春题材电影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态势。由赵小溪和赵小鸥共同执导的电影《无负今日》无疑表现了一种全新的青... 从青春校园怀旧到青春伤痕书写,再到与现实主义深度结合表现社会现实问题,在极具包容度的审美框架与市场环境之下,新世纪我国青春题材电影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态势。由赵小溪和赵小鸥共同执导的电影《无负今日》无疑表现了一种全新的青春电影表达范式,青春叙事、历史书写与精神传承融为一体,看似碎片化的叙事段落实则被梁启超对北师大的青春寄语“无负今日”所紧密串联缠绕,成为延展青春电影内涵与外延的一次崭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负今日》 历史书写 精神传承 青春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超贤“行动三部曲”的商业美学与经典叙事
17
作者 吕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92-95,共4页
林超贤的“行动三部曲”已经成为新时代主旋律影片的典型代表,作为北上的香港导演,林超贤将香港电影类型片的拍摄手法和思维方式与主旋律影片的主流价值相结合,创造出新时代主流电影的现代观念。影片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影像语言在... 林超贤的“行动三部曲”已经成为新时代主旋律影片的典型代表,作为北上的香港导演,林超贤将香港电影类型片的拍摄手法和思维方式与主旋律影片的主流价值相结合,创造出新时代主流电影的现代观念。影片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影像语言在商业类型片的模式下凸显了英雄人物的时代风貌。小人物的成长、情感成为三部曲影片叙事的核心。影片以真实的事件为蓝本,突出中国军人在国际事件中的英勇表现,传达新时代中国军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结构 类型人物 商业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电影创作观念反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锐 王阿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6-41,共6页
儿童电影表现新时代儿童主体状况,适应新时代儿童审美特征,满足儿童精神需求并为时代发展提供新视角注入新活力。这需要从哲学层面来观照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反思儿童电影的创作观念,将新时代价值观、儿童观融入儿童电影创作,引导其去伪... 儿童电影表现新时代儿童主体状况,适应新时代儿童审美特征,满足儿童精神需求并为时代发展提供新视角注入新活力。这需要从哲学层面来观照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反思儿童电影的创作观念,将新时代价值观、儿童观融入儿童电影创作,引导其去伪存真升华理念。若要贴近儿童心理,符合儿童心理接受和个体成长需求,应从自然观、生命观、“双主体”观等方面对儿童电影创作进行思考和重新定位。儿童电影运用儿童视角审视当下世界,在观照与反思现实中获得一种启发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电影 创作观念 “双主体”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典范之作——以电视剧《人世间》创作现象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冯昊雯 薛晋文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3期52-56,共5页
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联合出品,知名导演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著名编剧王海鸰根据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播出后成为年度现实主义创作现象级的“剧王”。该剧主要讲述了江辽省吉春市“... 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联合出品,知名导演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著名编剧王海鸰根据梁晓声获得“茅盾文学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播出后成为年度现实主义创作现象级的“剧王”。该剧主要讲述了江辽省吉春市“光字片”社区一户周姓人家几代人悲欢离合的命运故事,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迁,歌颂了基层社会小人物顽强的生命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 茅盾文学奖 王海鸰 总制片人 联合出品 央视一套 创作现象 梁晓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汉臣与李嵩《货郎图》之异同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雪妍 《天工》 2023年第36期63-65,共3页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盛促进了绘画的发展和创新,反映市井生活的绘画达到高峰。苏汉臣与李嵩传世的《货郎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从作品的构图、造型、线条、色彩四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对两幅作品的异同... 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盛促进了绘画的发展和创新,反映市井生活的绘画达到高峰。苏汉臣与李嵩传世的《货郎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从作品的构图、造型、线条、色彩四个方面分析和归纳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并对两幅作品的异同展开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其艺术价值及社会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汉臣 李嵩 《货郎图》 内容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