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阐释与法律构造 被引量:29
1
作者 刘恒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意旨在于确保农户不因农房或宅基地流转而丧失居住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应当予以纯化。确立宅基地使用权“固定期限+自动续期(以户内仍有本集体成员为前提)”,受让人使用宅基地不超过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意旨在于确保农户不因农房或宅基地流转而丧失居住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应当予以纯化。确立宅基地使用权“固定期限+自动续期(以户内仍有本集体成员为前提)”,受让人使用宅基地不超过宅基地使用权的剩余期限之规则,可以达致改革政策目标。资格权应定性为成员权,是宅基地使用权得以自动续期的权利保障;使用权应是一种用益物权。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构造,应以实现公平保障功能和充实收益、管理权能为目标,构建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相应规则;以纯化用益物权属性为旨归,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创设、登记和处分等规则;以赋权与制约之平衡为导向,形塑受让人宅基地使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权 资格权 宅基地使用权 固定期限+自动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法律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文熹 傅丽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0-160,共11页
推行用能权交易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尚面临着用能权交易一级市场初始分配的法律规制不足、二级市场法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用能权交易制度坚信市场逻辑所产生的能源效率... 推行用能权交易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用能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尚面临着用能权交易一级市场初始分配的法律规制不足、二级市场法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用能权交易制度坚信市场逻辑所产生的能源效率翻转功能,该功能的实现还取决于法律的严格约束。未来,应在完善用能权交易法律规范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法律规制。一级市场应着重加强对初始分配权行使模式的构建,在分配主体、接受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分配共同体。二级市场则应重点加强市场监管法制建设,并从确保第三方审核机构的独立性与专业性、规范政府价格调控行为和综合运用多种惩戒手段三个方面,健全信息核查、价格调控和履约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能权交易 一级市场 初始分配 二级市场 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打上“法律补丁” 被引量:9
3
作者 傅丽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18-119,共2页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我国养老产业模式的创新途径,志愿者通过劳动服务获得时间货币进行积累存储,以供将来自己需要时提取兑换获得同等的养老服务待遇,是社会养老新途径。互助养老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服务信誉、货币通兑风险等...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是我国养老产业模式的创新途径,志愿者通过劳动服务获得时间货币进行积累存储,以供将来自己需要时提取兑换获得同等的养老服务待遇,是社会养老新途径。互助养老还不完善,依然存在服务信誉、货币通兑风险等各种问题,需对其提供相关法律制度保障,通过完善制度增加信誉,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银行” 互助养老 “法律补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订餐需法律监管 被引量:6
4
作者 徐鹏飞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6-97,共2页
网络订餐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体验和现实需求,然而,在网络订餐市场背后却隐藏着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应以法律手段,通过网络监督与网下排查相结合,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大宣传督促第三方订餐平台自查自纠,增... 网络订餐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体验和现实需求,然而,在网络订餐市场背后却隐藏着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应以法律手段,通过网络监督与网下排查相结合,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同时要加大宣传督促第三方订餐平台自查自纠,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确保网络订餐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订餐 食品安全 整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下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的制度构造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恒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7,65,共9页
研究目的:针对“三权分置”下宅基地流转及经营性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分析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及制度构造。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宅基地入市环节,农户依据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权能取得流转增值收益,农民集体依... 研究目的:针对“三权分置”下宅基地流转及经营性利用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分析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及制度构造。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宅基地入市环节,农户依据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权能取得流转增值收益,农民集体依据集体所有权之收益权能参与收益分配;集体为成员提供共享利益构成其分配收益的合理边界。基于基础设施投入、产权交易服务以及再分配公平,政府应当通过税收方式参与二次分配。研究结论:为了保障集体和成员对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立法应对集体分配收益的最低比例、用途、资金监管做出规定,同时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治决议空间。宅基地入市环节应由农户缴纳所得税,再流转环节应当由转出方缴纳土地增值税,入市和再流转环节宅基地流入方均应缴纳契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三权分置” 宅基地流转 增值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熹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6,共13页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碳信息披露实现对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引导。本文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从理论上厘清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从实践上考察其“...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在于通过碳信息披露实现对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有效引导。本文基于“双碳”目标背景,从理论上厘清碳标识制度的功能定位、从实践上考察其“碳信息披露”功能实现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现碳标识制度功能的基本逻辑和具体路径,以期为完善相关政策和立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标识 碳足迹 碳信息披露 绿色产品 政府补贴 政府采购 消费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承包经营收益分配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7
作者 刘恒科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45,共7页
现行法律和政策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享有完整收益权的规定,以维护农户土地利益和提升农地经营效率为目标。集体所有权的价值功能在于为集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土地保障,但是,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使得农户分享土地利益代际代内不均等;集... 现行法律和政策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享有完整收益权的规定,以维护农户土地利益和提升农地经营效率为目标。集体所有权的价值功能在于为集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土地保障,但是,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使得农户分享土地利益代际代内不均等;集体不得参与家庭经营收益分配,加剧集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和家庭承包经营的低效率。从集体所有权的成员受益权能有效实现的视角出发,需要更新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确认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公平分享集体土地利益而行使的农地利益调节权,以及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共享集体公共服务利益而行使的必要收益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 集体所有权 收益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共享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研究
8
作者 刘晓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28,共4页
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是流域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符合世界流域一体化法制管理的趋势。山西流域资源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掠夺性的开发使流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剖析全国... 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是流域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符合世界流域一体化法制管理的趋势。山西流域资源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掠夺性的开发使流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剖析全国及山西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是流域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所在,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山西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以汾河流域为试点,制定《汾河流域一体化管理条例》,为我国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一体化 法制建设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育惩戒立法的审视与重构
9
作者 郭大林 赵莉莉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7期23-26,共4页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我国首部中小学教育惩戒的专门性国家立法,其创设了惩戒权并规定了惩戒制度的基本实体和程序性事项。然而,该立法的效力位阶较低,有关惩戒主体、对象、手段的规范存在明确性不足的问题,并且事前、事中、...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是我国首部中小学教育惩戒的专门性国家立法,其创设了惩戒权并规定了惩戒制度的基本实体和程序性事项。然而,该立法的效力位阶较低,有关惩戒主体、对象、手段的规范存在明确性不足的问题,并且事前、事中、事后的程序设计也需要进一步细化。中小学教育惩戒立法的重构应当坚持服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同立法的差异化设计、实体与程序规范的并重三个原则,采取惩戒制度的双向立法,厘清惩戒行为的具体构成,构建惩戒实施的完整程序等具体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受教育权 教育惩戒 纪律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