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性新释 |
杨矗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2
|
夜禁的张弛与城市的文学记忆 |
张淼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3
|
基于学生经验的文学教育探讨 |
路遥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4
|
以先锋之刃切中乡土之脉——由吕新《深山》出发的重新审视 |
崔昕平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论孔子教育思想对语文学习的启示 |
王向辉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6
|
赵树理与“山药蛋派”的关系及“十七年”文学流派论析 |
王晓瑜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0 |
|
7
|
儿童文学的内在规约与美学特质——由儿童文学创作“跨界”现象谈起 |
崔昕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8
|
解放区乡土文学中的乡贤叙事研究 |
王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4
|
|
9
|
文学批评的立场、方法和价值 |
毛郭平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文学批评者的政治体验 |
毛郭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1
|
“多元对等互动”视角下的文学批评 |
毛郭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2
|
作为政治认同的文学批评 |
毛郭平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3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话语 |
毛郭平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0 |
|
14
|
问题·原因·对策--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
毛郭平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0 |
|
15
|
一部有新见的李白研究著作——评王红霞、刘铠齐《孤本品诗仙:〈瑶台风露〉整理与研究》 |
张瑞君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鲁迅藏郑振铎《家庭的故事》 |
乔雨菲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文本细读:语文教学密码——语文教育的现状反思与出路探索 |
秦朝晖
傅书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8
|
基于批判创造性思维的中国现代文化自信 |
吴炫
路遥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9
|
元朝史籍编纂难点、特点与思想 |
樊文波
赵云泽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20
|
《祝福》的存在主义美学阐释 |
杨矗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