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方案。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改革的政治导向性、文化改造性以及教育有效性原则为基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是:融合价值弱化、...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方案。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改革的政治导向性、文化改造性以及教育有效性原则为基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是:融合价值弱化、融合方法陈旧、融合主体失位、融合评价偏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应从理念生成、课程建构、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等维度做到:育人与铸魂相融合,共筑价值理性的“话语体系”;嵌入与共生相融合,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通道”;“道”与“术”相融合,增强思政课程教师的“课改能力”;评价与诊改相融合,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评价补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程 育人与铸魂 嵌入与共生 道与术 评价与诊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支持乡村中小学美育建设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窦元章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
高校对口支持乡村中小学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是教育部组织多方参与的美育试点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主体上,要处理好高校与中小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同推进的关系;在建设内容上,应树立大美育观,处理好艺术美育与学科... 高校对口支持乡村中小学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是教育部组织多方参与的美育试点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主体上,要处理好高校与中小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同推进的关系;在建设内容上,应树立大美育观,处理好艺术美育与学科美育、活动美育、环境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关系;在建设方法上,高校要处理好"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在建设目标上,要处理好地方特色美育与大众美育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在"支持"的基础上争取"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乡村中小学 美育建设 社会美育 家庭美育 地方特色美育 大众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宫外观众的宫内观剧生活——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3
作者 苗盼盼 杨康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3,共5页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方休息或聚餐等方式来放松。观剧之时,帝后处于观赏效果、音响效果最佳的戏台正对面的殿宇内,宫外观众则位于戏台两侧东西廊下。当有女性观众、皇帝等特殊群体观剧时,为隔绝宫外观众视线,会设置帷幔,来保护帝后及女性观众的隐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演剧 宫外观众 《翁同龢日记》 帷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