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郭燕
-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
文摘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方案。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改革的政治导向性、文化改造性以及教育有效性原则为基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是:融合价值弱化、融合方法陈旧、融合主体失位、融合评价偏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应从理念生成、课程建构、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等维度做到:育人与铸魂相融合,共筑价值理性的“话语体系”;嵌入与共生相融合,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通道”;“道”与“术”相融合,增强思政课程教师的“课改能力”;评价与诊改相融合,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评价补位”。
-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程
育人与铸魂
嵌入与共生
道与术
评价与诊改
-
Key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deological&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soul
embedding and symbiosis
“Tao”and“Shu”
evaluation and reform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支持乡村中小学美育建设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窦元章
-
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
-
文摘
高校对口支持乡村中小学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是教育部组织多方参与的美育试点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设主体上,要处理好高校与中小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协同推进的关系;在建设内容上,应树立大美育观,处理好艺术美育与学科美育、活动美育、环境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关系;在建设方法上,高校要处理好"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在建设目标上,要处理好地方特色美育与大众美育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高校要在"支持"的基础上争取"共赢"。
-
关键词
高校
乡村中小学
美育建设
社会美育
家庭美育
地方特色美育
大众美育
-
Keywords
universities
rural primary&secondary schools
aesthetic-education construction
social aesthetic education
family aesthetic
aesthetic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public aesthetic
-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晚清宫外观众的宫内观剧生活——以日记史料为中心
- 3
-
-
作者
苗盼盼
杨康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5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民国北京会馆剧场及演剧活动研究”(项目编号:21CZS082)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山西碑刻中的书法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W10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晚清宫廷戏曲的受众既有帝后妃嫔等宫内观众,亦有部分宫外观众。作为三大节之一的万寿节,演剧活动格外隆重,进宫观剧的宫外观众最多。每逢万寿演剧,宫外观众进宫观剧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面对体力考验,宫外观众会通过闲谈、寻觅地方休息或聚餐等方式来放松。观剧之时,帝后处于观赏效果、音响效果最佳的戏台正对面的殿宇内,宫外观众则位于戏台两侧东西廊下。当有女性观众、皇帝等特殊群体观剧时,为隔绝宫外观众视线,会设置帷幔,来保护帝后及女性观众的隐私。
-
关键词
万寿演剧
宫外观众
《翁同龢日记》
帷幔
-
Keywords
Wanshou opera
The audience out⁃side the palace
Weng Tonghe’s Diary
Drapery
-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