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家沟小流域泥沙来源对侵蚀环境变化的响应
- 1
-
-
作者
赵楠
郭丽丽
贾芳
赵世昌
程彬彬
-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太原市杏花岭区水务局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水利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2023GM39,2021LS019,2024GM25)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10302124370)
-
文摘
王家沟流域侵蚀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弃耕导致大量坡耕地撂荒,通过一系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施,流域内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为探明变化环境对王家沟流域泥沙来源及侵蚀特征的影响,项目选取流域内花曲沟骨干坝坝前堆积泥沙作为目标泥沙,采用复合指纹技术,确定泥沙来源及贡献率,对应目标沉积泥沙分析不同类型泥沙源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表明:(1)三泥沙源地的平均贡献率表现为沟壁(58.64%)>沟坡(21.29%)>坡耕地(20.28%),沟壁是小流域主要的产沙区,未来研究区水土保持工作应着重于沟壁的治理;(2)坡耕地不再是小流域泥沙最主要的来源,可见坡耕地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发挥其效益;(3)林草地对沉积泥沙贡献率很低,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效减少了小流域的侵蚀产沙;(4)在维护现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提高沟坡植被覆盖度,加强坡面及沟道治理。研究成果能够为进一步优化当地水土保持措施提供指导,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
关键词
复合指纹识别技术
泥沙来源
泥沙贡献率
土壤侵蚀
-
Keywords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Sediment sources
Contribution rate of sediment
Soil erosio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小流域土地规划和利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楠
高晓丽
赵世昌
黄嘉羽
范雅君
-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市杏花岭区水务局
内蒙古通洋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第2期40-44,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水利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2021LS019)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20210302124370)。
-
文摘
为实现小流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晋西南王家沟小流域为典型黄土丘陵区,借助GIS技术构建了流域土地栅格属性数据库,利用加权和叠加相结合的算法实施了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王家沟小流域的土地利用差异性较大,高度宜农、高度宜林和高度宜牧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小流域总面积的11.11%、70.04%和95.30%;对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较差的区域可经过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种植灌木和土地改良等措施后进行规划使用。研究结果对小流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地形地貌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土地适宜性
-
Keywords
Loess Hilly Region
Terrain and Landscape
Land Use
Soil Erosion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