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田污灌发展现状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黄春国 王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692-10693,10755,共3页
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农田灌溉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已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就污水灌溉的现状及其对土壤、作物、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综述,力求为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发... 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农田灌溉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已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如何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就污水灌溉的现状及其对土壤、作物、地下水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综述,力求为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污灌 作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害虫远程自动识别诊断系统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慧勇 高灵旺 +5 位作者 牛国飞 乔建 刘伟 邢鲲 王鑫 李捷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40-42,65,共4页
运用昆虫图像处理及分析系统(BugVisux)对害虫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图像的数字化特征值,建立主要农业害虫的数字化特征库;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端的3层结构,可通过CCD摄像头自动获取图像视频,经过远程传送到服务器端,由... 运用昆虫图像处理及分析系统(BugVisux)对害虫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取图像的数字化特征值,建立主要农业害虫的数字化特征库;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数据库端的3层结构,可通过CCD摄像头自动获取图像视频,经过远程传送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进行图像分析与处理,最终达到能够对昆虫进行识别、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识别 诊断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叉推理机制在病虫害辅助诊断技术上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乔建 沈佐锐 +5 位作者 李颖 刘伟 邢鲲 王鑫 杨慧勇 牛国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104-107,共4页
应用TCP/IP网络技术,采用二叉推理机制根据病虫害特征对病虫害进行推理,基于PHP语言与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在Internet上构建病虫害远程辅助诊断专家系统,通过推理机和专家系统知识库的互动实现病虫害远程识别诊断。
关键词 病虫害 诊断 专家 二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及复水条件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莽草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3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祁祥 邵冬红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5-1081,共7页
为探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大豆的第3复叶期进行水分胁迫5d和除草剂草甘膦处理,研究RR1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o... 为探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大豆的第3复叶期进行水分胁迫5d和除草剂草甘膦处理,研究RR1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游离脯氨酸(free praline,FP)、莽草酸(shikimic acid,SA)含量和根系活力(RA)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前期RR1叶片的SP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46kg/hm2叶片SP的含量最高,胁迫后期SP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而降低;SS、FP和SA含量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A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复水12d后,不同剂量草甘膦处理的各指标均有所恢复。干旱条件下,经草甘膦处理的RR1叶片的SP含量和RA低于草甘膦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的处理,而SS、FP和SA含量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FP和SA含量与草甘膦剂量的相关关系最明显;而SS和SA含量与干旱胁迫时间的相关关系最明显。说明正常水分条件下,草甘膦对RR1幼苗造成的伤害经过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干旱胁迫加剧了草甘膦对RR1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莽草酸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抗草甘膦大豆主要通过积累FP、SS和SA对草甘膦和干旱胁迫做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草甘膦 抗草甘膦大豆 渗透调节物质 莽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增强烯草酮胁迫下紫苏幼苗耐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谨华 郭平毅 +3 位作者 原向阳 王鑫 温银元 张红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3-443,共11页
为探讨烯草酮与尿素处理对紫苏生长的影响,阐明尿素对紫苏在烯草酮胁迫下耐性的调节效应。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8 g/L)和24%烯草酮乳油(0、0.67、1.33、2.66和3.99 mL/L),分析其对紫苏生... 为探讨烯草酮与尿素处理对紫苏生长的影响,阐明尿素对紫苏在烯草酮胁迫下耐性的调节效应。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8 g/L)和24%烯草酮乳油(0、0.67、1.33、2.66和3.99 mL/L),分析其对紫苏生长、光合特性、抗逆性指标、杂草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草酮抑制紫苏幼苗生长,降低光合特性,使丙二醛积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1~4 g/L浓度的尿素处理则促进生长,并提高了光合特性;8 g/L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反。1~4 g/L的尿素和不同浓度的烯草酮先后处理,比单施烯草酮处理的效果好,A组(先喷施尿素后喷施烯草酮)的C1N3(4 g/L尿素,0.67 mL/L烯草酮)处理可使现蕾期产量和子粒产量比单独施用烯草酮增产13.94%和10.54%,杂草株防效提高11%。表明在紫苏六叶期先喷施4 g/L的尿素再喷施0.67 mL/L的烯草酮,能显著提高紫苏幼苗在烯草酮胁迫下的耐性,提高幼苗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这些效应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该施药模式具有提高杂草防效,安全高产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烯草酮 尿素 胁迫 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4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鑫 郭平毅 +2 位作者 原向阳 赵锐 姚满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48-50,共3页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研究了除草剂2甲4氯56%可湿性粉剂对罂粟蕾期植株叶绿素含量(CCI)、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筛选出了2甲4氯灭杀罂粟的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甲4氯均显著地影...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要研究了除草剂2甲4氯56%可湿性粉剂对罂粟蕾期植株叶绿素含量(CCI)、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筛选出了2甲4氯灭杀罂粟的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2甲4氯均显著地影响了罂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罂粟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甲4氯对罂粟光合作用的影响速度较快,喷药后2 h即有显著变化,这一结果与这种除草剂的作用特点是一致的。8 g/L这一浓度可快速、高效地影响罂粟光合作用,并导致其形态畸变、代谢停滞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4氯 罂粟 叶绿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监测成虫交配时辰节律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志国 高丽华 +3 位作者 杨慧娟 张金桐 王鑫 马瑞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366-368,共3页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成虫在性诱剂诱芯引诱下的成虫交配时辰节律,每个诱捕器设1,3,5,7,9,11枚性诱芯6个处理,在桃园对第2代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成虫交配的时间开始于17:00后,且活动高峰期为19:00—20:00,20:00以后... 为明确梨小食心虫成虫在性诱剂诱芯引诱下的成虫交配时辰节律,每个诱捕器设1,3,5,7,9,11枚性诱芯6个处理,在桃园对第2代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成虫交配的时间开始于17:00后,且活动高峰期为19:00—20:00,20:00以后活动行为明显下降;3~11枚性诱芯监测都能反映梨小食心虫成虫的交配时辰节律,而1枚性诱芯诱捕量与其他性诱芯诱捕量相比,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时辰节律 性信息素 诱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叶面处理除草剂对6种中药材的药害症状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鑫 原向阳 +2 位作者 郭平毅 张谨华 温银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试验研究了芳氧苯氧丙酸类等7类15种除草剂对半夏、瓜蒌子、远志、黄芩、丹参、柴胡6种中药材的药害情况,筛选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及其施用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用量处理范围内,半夏使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 试验研究了芳氧苯氧丙酸类等7类15种除草剂对半夏、瓜蒌子、远志、黄芩、丹参、柴胡6种中药材的药害情况,筛选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及其施用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用量处理范围内,半夏使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的各用量和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乙羧氟草醚的1~4处理较为安全。瓜蒌子田施用1,2处理的阔世玛较为安全。远志和黄芩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的1~5处理较为安全。丹参田施用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高效盖草能、喹禾灵的各处理和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的1,2处理均较为安全。柴胡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世玛的各用量及乙羧氟草醚的1~3处理较为安全。百草枯和草甘膦在供试药材田均不安全,不能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中药材 安全性 药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处理除草剂对防风等中药材的药害症状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原向阳 王鑫 +2 位作者 郭平毅 张谨华 温银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262-265,275,共5页
试验研究了芳氧苯氧丙酸类等7类15种除草剂对防风、何首乌、地黄、透骨草的药害情况,通过药害症状观察,筛选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及剂量。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处理范围内,防风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苯磺... 试验研究了芳氧苯氧丙酸类等7类15种除草剂对防风、何首乌、地黄、透骨草的药害情况,通过药害症状观察,筛选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及剂量。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处理范围内,防风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苯磺隆、烟嘧磺隆的1~4剂量处理,世玛1和2剂量处理较为安全。何首乌田施用骠马、收乐通、精喹禾灵、喹禾灵的1~5剂量处理,烟嘧磺隆的1~4剂量处理,高效盖草能的1~3剂量处理较为安全。地黄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烟嘧磺隆的1~5剂量处理,苯磺隆的1~3剂量处理较为安全。透骨草田施用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高效盖草能、喹禾灵、乙羧氟草醚,各剂量处理均较为安全。百草枯和草甘膦在供试药材田均不安全,不能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防风 何首乌 地黄 透骨草 安全性 药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边长三角形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志国 王鑫 +4 位作者 冯帅 刘艳俊 张金桐 陈淑芹 马瑞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危害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测报和诱捕防治。为了确定三角形诱捕器的边长,分别设计了10、20、30、40、50cm 5种不同边长的三角形诱捕器进行诱捕梨小食心虫研...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危害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测报和诱捕防治。为了确定三角形诱捕器的边长,分别设计了10、20、30、40、50cm 5种不同边长的三角形诱捕器进行诱捕梨小食心虫研究,结果表明,10和20cm直径的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量诱捕达到每天27.6头和22.0头,与30、40、50cm的诱捕器差异显著(F=3.191,df=4,35,P<0.05),10cm边长诱捕量最高。建议在田间诱杀梨小食心虫的三角形诱捕器边长最适范围是10~20cm。明确了三角形诱捕器大量诱捕时的边长,提高了田间梨小食心虫诱捕效率,为果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信息素 三角形诱捕器 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4氯对罂粟SOD、POD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鑫 吕苗苗 +2 位作者 郭平毅 原向阳 程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灭杀罂粟的化学防除方法,为利用除草剂快速灭杀罂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方法】在罂粟花蕾期用不同浓度的2甲4氯对植株进行喷施,喷后连续采样4d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质...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灭杀罂粟的化学防除方法,为利用除草剂快速灭杀罂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方法】在罂粟花蕾期用不同浓度的2甲4氯对植株进行喷施,喷后连续采样4d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R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各生理指标与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关系。【结果】随着2甲4氯浓度的升高,罂粟叶片POD、SOD活性和相对含水量随着喷药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喷药后第4d,8g/L2甲4氯浓度处理的罂粟叶片POD、SOD活性和相对含水量最小,活性最低;M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随2甲4氯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1、2、4、8g/L2甲4氯浓度处理在喷后4d左右均可有效灭杀罂粟植株,且浓度越高灭杀时间越短。在实际应用时需根据环境条件和时间要求,选择相应的药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 2甲4氯 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内生细菌yc8促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鲲 韩巨才 +1 位作者 刘慧平 郭振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0-183,共4页
从山西太谷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并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胚根及胚轴生长的影响,及油菜萌发中α-淀粉酶活性和(α+β)-淀粉酶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从山西太谷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并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胚根及胚轴生长的影响,及油菜萌发中α-淀粉酶活性和(α+β)-淀粉酶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率、胚根及胚轴生长影响最大,与其他浓度的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对不同油菜品种之间的促生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时,不用油菜品种α-淀粉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是各自对照的0.93和0.59倍。而β-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却不明显。(α+β)-淀粉酶的酶活力与α-淀粉酶的酶活力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细菌 促生作用 淀粉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内生细菌yc8诱导植物抗病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邢鲲 韩巨才 +1 位作者 乔建 张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0期37-40,共4页
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得到40株植物内生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其为环状芽孢杆菌(B circulans),对其生物学特性、生防作用、发酵条件、促生作用及诱导植物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油菜内... 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得到40株植物内生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其为环状芽孢杆菌(B circulans),对其生物学特性、生防作用、发酵条件、促生作用及诱导植物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处理后,植物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而提高了植物对病害的抵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细菌 yc8 环状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藜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曲波 张谨华 +1 位作者 王鑫 赵红梅 《农业工程》 2018年第7期128-131,共4页
以藜麦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设置2种光照时间(8和12 h)和2种温度(10和25℃)对藜麦幼苗进行交叉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藜麦幼苗的发芽率、鲜质量、干质量、含水量、株高和根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藜麦的高产种植提供依... 以藜麦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设置2种光照时间(8和12 h)和2种温度(10和25℃)对藜麦幼苗进行交叉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藜麦幼苗的发芽率、鲜质量、干质量、含水量、株高和根长、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藜麦的高产种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5℃下光照8 h时,幼苗整株鲜质量、干质量和株高最大,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10℃下光照12 h时,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最高。可见,低温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藜麦后期生长,并且藜麦适于高寒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温度 光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春国 王鑫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
以邯郸9587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清茬翻耕、粉碎翻耕、直立免耕3种保护性耕作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对小麦株高、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形态指标和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立免耕在3种处理方法... 以邯郸9587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清茬翻耕、粉碎翻耕、直立免耕3种保护性耕作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对小麦株高、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形态指标和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立免耕在3种处理方法中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并且可以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小麦 生长动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D丁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丽平 郭平毅 王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1-32,共2页
以罂粟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2,4-D丁酯对罂粟进行茎叶喷施处理,研究2,4-D丁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4-D丁酯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和2,4-D丁酯浓度的增加,罂粟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气... 以罂粟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2,4-D丁酯对罂粟进行茎叶喷施处理,研究2,4-D丁酯对罂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4-D丁酯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和2,4-D丁酯浓度的增加,罂粟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也均显著降低,说明2,4-D丁酯对罂粟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丁酯 罂粟 叶绿素含量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鲲 韩巨才 +1 位作者 乔建 张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65-1273,共9页
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得到40株植物内生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油菜内生细菌yc8进行营养配方和发酵条件的系统研究。通过yc8发酵液中细菌浓度... 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得到40株植物内生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油菜内生细菌yc8进行营养配方和发酵条件的系统研究。通过yc8发酵液中细菌浓度、拮抗物质质量浓度和yc8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的抑菌作用综合评定,得到优化配方为:麦芽糖(30g/L)、牛肉膏(50g/L)、酵母粉(7g/L)、MnSO4(2g/L)、FeSO4(1g/L)、ZnSO4(2g/L)、CaSO4(2g/L)、CuSO4(2g/L)、K2HPO4(2g/L)、KAl(SO4)2(1g/L)、发酵温度28℃、装液量40%、摇床转数150r/min、发酵液pH=7.5,使环状芽孢杆菌在摇瓶发酵条件产生拮抗物质质量浓度达到为725.1μg/mL和对油菜菌核病茵的平板抑菌率达到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细菌 环状芽孢杆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虞美人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栾彩霞 朱敏嘉 +2 位作者 程艳芳 申继文 王鑫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229-230,284,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保存年限虞美人种子的萌发率、吸水特性和休眠特性,测定了新旧种子的吸水率和在0,1,5,10,15,20,25 mg/L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对种子不同休眠期的发芽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虞美人新种子的吸水... 为了研究不同保存年限虞美人种子的萌发率、吸水特性和休眠特性,测定了新旧种子的吸水率和在0,1,5,10,15,20,25 mg/L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并对种子不同休眠期的发芽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虞美人新种子的吸水量显著高于旧种子,种子的吸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种子的萌动能力;种子保存2 a后其发芽率显著下降,约下降50%左右,15 mg/L赤霉素处理可以更好地促进虞美人旧种子的萌发;虞美人的休眠期为90 d左右,5 d发芽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美人 种子 发芽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节期前后施用骠马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董丽平 郭平毅 王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1-84,共4页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麦田杂草的危害是影响小麦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小麦拔节前后每667 m2施用25、50、100、150、300 g的骠马除草剂,测定喷药后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麦田杂草的危害是影响小麦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小麦拔节前后每667 m2施用25、50、100、150、300 g的骠马除草剂,测定喷药后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指标,旨在为在小麦田安全施用除草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拔节前、后喷施骠马,小麦挑旗期的倒二叶蒸腾速率随喷药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抽穗期和灌浆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挑旗期、倒二叶期水分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抽穗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在灌浆期,倒二叶水分利用效率则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骠马浓度的升高和小麦生育期的推后,小麦倒二叶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并且拔节后喷药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拔节前喷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骠马 拔节 光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分析小麦茎秆伸长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
20
作者 王创云 吴曦 +3 位作者 王陆军 赵丽 侯雅静 李海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为研究小麦茎秆伸长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以郑麦9023为材料,采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比较了小麦茎秆拔节前期及后期基部茎节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通过对拔节后期和前期的数据比较,以共同上调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为标准,找出了参与小麦... 为研究小麦茎秆伸长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以郑麦9023为材料,采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比较了小麦茎秆拔节前期及后期基部茎节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通过对拔节后期和前期的数据比较,以共同上调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为标准,找出了参与小麦茎秆伸长调控的候选基因172个(172个探针组);利用Affymetrix的NetAffx Analysis Center查询和NCBI的BLASTx分析,其中有29个基因已注释了功能;利用MIPS数据库将注释基因分为6类,包括转录、糖代谢、细胞组分生成、植物光合作用、病程相关蛋白基因及钙离子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伸长 基因差异表达谱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