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公安机关要加强对警察的执法伦理教育
1
作者 赵鸿天 牛太宏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9-121,共3页
近年来 ,公安机关的队伍管理逐渐步入了依法治警的轨道 ,但法律不是万能的 ,在现实生活中 ,还需要用执法伦理来规范警察队伍的言行。当前 ,公安机关与外部社会的伦理关系不正常 ,内部也存在伦理关系扭曲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采取... 近年来 ,公安机关的队伍管理逐渐步入了依法治警的轨道 ,但法律不是万能的 ,在现实生活中 ,还需要用执法伦理来规范警察队伍的言行。当前 ,公安机关与外部社会的伦理关系不正常 ,内部也存在伦理关系扭曲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 )提高文化认知程度 ;(二 )完善、健全队伍自身固有的机制和规则 ;(三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四 )狠抓制度的落实 ;(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警察管理 执法伦理教育 文化认知程度 队伍建设 民主监督制度 社会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皓月 许素军 +3 位作者 唐笑先 牛记军 郭相杰 高彩荣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免疫正常人、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以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CD63、肥大细胞羧肽酶A3(MC-CPA3)、人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 目的通过测定免疫正常人、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以及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CD63、肥大细胞羧肽酶A3(MC-CPA3)、人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探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在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C-CPA3、血浆中SC5b-9含量。结果非离子型造影剂和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CD63表达率、MC-CPA3以及SC5b-9含量均较免疫正常人升高(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者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发生活化,补体系统的激活也参与了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流式细胞术分析BAT可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非离子型造影剂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CD63 肥大细胞羧肽酶A3 SC5B-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4配体增强的非特异性肝脏炎症对BALB/c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池刚 荣凯 +1 位作者 裴晋红 冯作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5-949,共5页
目的:探索非特异性肝脏炎症诱导BALB/c小鼠产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原因。方法:尾静脉注射质粒pCYP2D6、pcDNA3.1和psTLR2/4,腹腔重复注射四氯化碳(CCl_4)。ELISA检测抗CYP2D6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炎症情况;天狼星红染... 目的:探索非特异性肝脏炎症诱导BALB/c小鼠产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原因。方法:尾静脉注射质粒pCYP2D6、pcDNA3.1和psTLR2/4,腹腔重复注射四氯化碳(CCl_4)。ELISA检测抗CYP2D6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炎症情况;天狼星红染色检测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CCl_4引发BALB/c小鼠产生非特异性肝脏炎症,TLR2/4配体增强了这种炎症。停止注射CCl_4后,非特异性肝脏炎症消失,但是却促进模拟抗原人CYP2D6诱导产生自身免疫应答、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且TLR2/4配体增强了这些变化。结论:TLR2/4增强的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在BALB/c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启动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4配体 非特异性肝脏炎症 BALB/C小鼠 自身免疫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B5基因过表达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程浩 赵晨 +2 位作者 贺婵婷 陆利 杨桂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明确20S蛋白酶体β白亚单位(PSMB5)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SMB5与绿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慢病毒载体感染h BMSCs,依照感染病毒不同将细胞分为PSMB5组和GFP对照组,并利用RT-... 目的:明确20S蛋白酶体β白亚单位(PSMB5)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SMB5与绿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慢病毒载体感染h BMSCs,依照感染病毒不同将细胞分为PSMB5组和GFP对照组,并利用RT-PCR和荧光分光光度法验证感染效率和蛋白酶体活性。将PSMB5组和GFP对照组h BMSCs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 h,再用视黄酸(RA)诱导3 d,最后用生长因子(GF)持续培养3 d,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P组和PSMB5组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l的阳性率。同时,将诱导后的h BMSCs注入小鼠大脑皮层,4周后收集脑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FP组和PSMB5组Tuj1阳性细胞存活数量。结果:PSMB5基因过表达能够显著上调蛋白酶体活性。经体外诱导分化后PSMB5组Tuj1阳性率达31%±8%,较GFP组22%±7%明显升高(P<0.01)。脑内注射4周后,PSMB5组Tuj1阳性细胞数达20.0±8.6,较GFP组10.7±7.8明显升高(P<0.01)。结论:PSMB5基因过表达能够提高h BMSCs蛋白酶体活性,有助于促使h 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PSMB5 神经元样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龄推断数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华华 赵晨 +4 位作者 刘虎跃 李娜 王亚辉 孙俊红 陆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631-635,641,共6页
目的基于我国山西省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骨龄推断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薄层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对山西省562例胸锁关节样本(454例建模,108例外部验证)进行扫描,获取容积再现后采集双侧锁骨... 目的基于我国山西省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骨龄推断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薄层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对山西省562例胸锁关节样本(454例建模,108例外部验证)进行扫描,获取容积再现后采集双侧锁骨胸骨端骨骺面积、干骺端面积、锁骨胸骨端骨骺最长径、干骺端最长径,并分别计算双侧骨骺面积与干骺端面积之比、骨骺最长径与干骺端最长径之比等指标,再利用多元回归及随机森林判别构建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的数学模型。结果观察指标与年龄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5)。基于双侧骨骺最长径与干骺端最长径之比、骨骺面积与干骺端面积之比建立的男女性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4个指标全部进入模型)内部验证准确率(±1.0岁)均在92%以上,108例外部验证准确率(±1.0岁)均大于70%。随机森林判别模型对18.0周岁以上(≥18.0周岁)以及未满18.0周岁的袋外数据错误率均低于2%,108例外部验证结果的准确率也均大于8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回归及判别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可用于山西省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骨骼 锁骨胸骨端 数学模型 青少年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