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L3-SM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为ACLF患者的预后评分提供实用的工具。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并确诊为ACLF的126例患者,收集患...目的探讨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L3-SM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为ACLF患者的预后评分提供实用的工具。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并确诊为ACLF的126例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生化指标以及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指标,计算L3-SMI。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L3-SMI和其他变量如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使用Delong检验。结果126例ACLF患者中有44例(35%)在2年内死亡,82例(65%)存活。死亡组患者年龄、腹水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值均<0.05),L3-SMI显著低于存活组[38.40(35.95~46.29)cm^(2)/m^(2)vs 44.19(40.20~48.58)cm^(2)/m^(2),Z=-2.855,P=0.004]。L3-SMI预测ACLF患者2年病死率的AUC为0.720,敏感度为63.6%,特异度为80.5%;L3-SMI+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联合预测的AUC优于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二者联合预测的AUC(0.809 vs 0.757,Z=2.015,P<0.05)。结论L3-SMI对ACLF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L3-SMI+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联合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更高,将L3-SMI或肌肉减少症包括在ACLF患者常规预后的评分中,可能会提高预测疾病进展的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研究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6年4月的21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年龄15~80岁(平均58岁),肿物大小1.5~6.5cm...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研究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6年4月的21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年龄15~80岁(平均58岁),肿物大小1.5~6.5cm(平均3.3cm),完善检查后根据肿物的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7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75~275min(平均144min),出血量10~1000mL(平均115mL),术后住院时间6~13d(平均8.2d),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有17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12~175个月,平均44个月,有1例术后20个月去世,原因不详,其余16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增强CT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肿瘤不同时期CT值的测量及与肿瘤旁肾组织CT值的比较,可能提高CT的诊断效能。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嗜酸细胞瘤的有效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肾部分切除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L3-SM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为ACLF患者的预后评分提供实用的工具。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腹部CT检查并确诊为ACLF的126例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生化指标以及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指标,计算L3-SMI。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L3-SMI和其他变量如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使用Delong检验。结果126例ACLF患者中有44例(35%)在2年内死亡,82例(65%)存活。死亡组患者年龄、腹水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值均<0.05),L3-SMI显著低于存活组[38.40(35.95~46.29)cm^(2)/m^(2)vs 44.19(40.20~48.58)cm^(2)/m^(2),Z=-2.855,P=0.004]。L3-SMI预测ACLF患者2年病死率的AUC为0.720,敏感度为63.6%,特异度为80.5%;L3-SMI+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联合预测的AUC优于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二者联合预测的AUC(0.809 vs 0.757,Z=2.015,P<0.05)。结论L3-SMI对ACLF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L3-SMI+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联合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更高,将L3-SMI或肌肉减少症包括在ACLF患者常规预后的评分中,可能会提高预测疾病进展的能力。
文摘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研究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6年4月的21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年龄15~80岁(平均58岁),肿物大小1.5~6.5cm(平均3.3cm),完善检查后根据肿物的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7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75~275min(平均144min),出血量10~1000mL(平均115mL),术后住院时间6~13d(平均8.2d),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有17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12~175个月,平均44个月,有1例术后20个月去世,原因不详,其余16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增强CT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肿瘤不同时期CT值的测量及与肿瘤旁肾组织CT值的比较,可能提高CT的诊断效能。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嗜酸细胞瘤的有效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肾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