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短期疗效观察
1
作者 解晓融 赵伟 +5 位作者 李鑫 孟子涵 任华 牛建鹏 杜虎羽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肌性斜颈(muscular torticollis,MT)是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马蹄内翻畸形之后第三大常见的肌肉骨骼畸形[1],以先天性MT(congenital MT,CMT)为主,在婴儿中发病率高达为3.92%[2]。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宫内挤压、位置不良和出生创伤为其诱因[3]。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肌肉骨骼畸形 马蹄内翻畸形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关节镜下松解术 发病率高 出生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寰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关哲 马迅 +4 位作者 梁凯恒 郭媛 赵轶波 牛建鹏 张泓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0-534,共5页
目的:建立上颈椎(C0-C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FEM),通过此模型对寰椎进行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1例健康成年男性上颈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利用Mimics软件及Ansys软件建立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完整的上颈椎模型及单独应... 目的:建立上颈椎(C0-C3)的三维有限元模型(FEM),通过此模型对寰椎进行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1例健康成年男性上颈椎的空间结构信息,利用Mimics软件及Ansys软件建立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完整的上颈椎模型及单独应用模型中的寰椎分析头颅位于中立位、屈曲位以及后伸位等条件下寰椎所受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1)所建上颈椎的有限元模型外形逼真,几何相似性好,共包含110105个节点,91469个单元;(2)应用上颈椎模型(C0-C3)在枕骨上加载面压力,模拟头颅位于中立、前屈、后伸位时,寰椎前弓受力最大,其次是后弓及侧块;(3)单独应用寰椎模型,直接在寰椎上关节面加载力,模拟头颅在中立、前屈、后伸位时寰椎最大应力集中于前弓,次级应力集中区域为侧块及后弓与侧块的交界处;直接在后弓加载力模拟头部过度后伸时,最大应力集中于后弓与侧块交界处。结论:应用CT扫描获取上颈椎空间结构信息建立的上颈椎模型可用于生物力学实验,无论头颅位于屈曲位、中立位或者后伸位,当受纵向作用力时,寰椎前弓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头部过度后伸时,后弓与侧块交界处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上颈椎 寰椎 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的生物力学设计
3
作者 禹健豪 张凯 +7 位作者 李鹏翠 卫小春 王艳芹 何李明 闫瑞忠 薛艳茹 武晓刚 陈维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设计,分析其在站立、行走、跑步和坐姿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基于人体CT数据,建立7组不同柄植入后的髋关节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假体柄和股骨应力情况。结果与植入传统假体柄相比,...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设计,分析其在站立、行走、跑步和坐姿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基于人体CT数据,建立7组不同柄植入后的髋关节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假体柄和股骨应力情况。结果与植入传统假体柄相比,站立时新型假体柄植入后假体柄应力峰值降低23%、股骨应力降低72%。7种假体柄结果显示,假体柄高度为86.5 mm的新型设计最符合患者需求。多工况结果显示,患者处于坐姿,柄承受应力最小,使用寿命更长。结论新型假体柄有助于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减小骨损伤风险。髋关节假体模型为后期柄的设计及患者术后康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柄 股骨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