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CT与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腰椎各椎体间骨密度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昕 王峻 +2 位作者 苏晋生 史志伟 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4-886,930,共4页
目的探讨L2~L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趋势,并比较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从多中心合作数据库中选择11443名志愿者数据进行L2~L4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其中11081名志愿者选用DXA检测椎体BMD值,男性2158... 目的探讨L2~L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趋势,并比较定量CT(QCT)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结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从多中心合作数据库中选择11443名志愿者数据进行L2~L4椎体骨密度(BMD)分析,其中11081名志愿者选用DXA检测椎体BMD值,男性2158名,女性8923名;362名志愿者选用QCT检测椎体中间松质骨BMD值,男性170名,女性192名,比较二者测量各腰椎BMD的差异。结果 DXA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F=74.450,P<0.05;女性:F=605.388,P<0.05),从L2~L4呈增加趋势;QCT测量椎体间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F=1.291,P>0.05;女性:F=1.653,P>0.05)。结论 QCT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能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光密度测定法 X 线 骨密度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辉 苏晋生 +3 位作者 李军东 刘起旺 杨晓棠 王效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中代谢物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行常规MRI、增强扫描和1H-MRS扫描。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LGA)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7例和胶质母细胞瘤(GBM)7例,并分成低度恶性组和高度恶性组。用机器自带波谱软件进行分析,检测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参照区N-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和肌醇(mI)代谢物浓度,比较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及各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星形细胞瘤波谱表现为NAA/Cr和NAA/Cho比值降低,而Cho/Cr比值升高。两组肿瘤强化区、坏死区、水肿区分别与对侧正常参照区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97±0.77、3.11±2.64,坏死区Lac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18±0.86、3.50±1.39,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高度恶性组分别是1.05±0.46、1.37±0.41。强化区Cho/Cr比值、坏死区Lac值和水肿区Cho/Cr比值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常规MRI,1H-MRS可提高对脑星形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并提供一个定量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龄推断数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华华 赵晨 +4 位作者 刘虎跃 李娜 王亚辉 孙俊红 陆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631-635,641,共6页
目的基于我国山西省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骨龄推断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薄层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对山西省562例胸锁关节样本(454例建模,108例外部验证)进行扫描,获取容积再现后采集双侧锁骨... 目的基于我国山西省青少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骨龄推断的数学模型。方法利用薄层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对山西省562例胸锁关节样本(454例建模,108例外部验证)进行扫描,获取容积再现后采集双侧锁骨胸骨端骨骺面积、干骺端面积、锁骨胸骨端骨骺最长径、干骺端最长径,并分别计算双侧骨骺面积与干骺端面积之比、骨骺最长径与干骺端最长径之比等指标,再利用多元回归及随机森林判别构建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的数学模型。结果观察指标与年龄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85)。基于双侧骨骺最长径与干骺端最长径之比、骨骺面积与干骺端面积之比建立的男女性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4个指标全部进入模型)内部验证准确率(±1.0岁)均在92%以上,108例外部验证准确率(±1.0岁)均大于70%。随机森林判别模型对18.0周岁以上(≥18.0周岁)以及未满18.0周岁的袋外数据错误率均低于2%,108例外部验证结果的准确率也均大于8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回归及判别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可用于山西省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测定 骨骼 锁骨胸骨端 数学模型 青少年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