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导热氮化硼/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王林艳 周平德 +3 位作者 张一铎 刘钰溪 郝明正 梁玉蓉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1-3549,共9页
采用葡萄糖辅助球磨六方氮化硼(BN),通过B—O化学键将葡萄糖成功接枝在BN分子上,制备得到BN-OH纳米片。将不同含量的BN-OH纳米片与天然胶乳(NR)粒子通过胶乳共沉淀制备得到了均匀的隔离网络结构,在NR胶乳粒子周围蛋白质的辅助下BN-OH纳... 采用葡萄糖辅助球磨六方氮化硼(BN),通过B—O化学键将葡萄糖成功接枝在BN分子上,制备得到BN-OH纳米片。将不同含量的BN-OH纳米片与天然胶乳(NR)粒子通过胶乳共沉淀制备得到了均匀的隔离网络结构,在NR胶乳粒子周围蛋白质的辅助下BN-OH纳米片与NR分子链通过氢键等形成了物理交联。考察了BN-OH纳米片的含量对BN-OH/NR纳米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机械性能、导热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等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BN-OH纳米片填充量的增加,BN-OH/NR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增加,储能模量上升,损耗因子下降,表明BN-OH纳米片良好的补强作用和强两相界面结合作用力。BN-OH纳米片良好地分散。形成的隔离网络结构以及蛋白质辅助物理交联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界面相互作用,阻隔了气体分子的扩散,同时热量沿搭接在一起的BN-OH纳米片释放出去,致使BN-OH/NR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20%BN-OH/NR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319W/(m·K),为导热材料,较纯NR的热导率提升了94%。而不同含量的BN-OH/NR纳米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仍远高于绝缘临界电阻率的标准,即本文制备的绝缘、高机械性能、高导热和良好密封性能的橡胶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电池、汽车等领域的热界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结构 导热性能 气体阻隔性能 氮化硼 天然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的拉伸诱导结晶行为
2
作者 张政 梁玉蓉 +2 位作者 王龙 高国玮 张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2-346,共5页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 采用I.44P有机粘土(OC)填充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制备有机粘土/反式-1,4-聚异戊二烯复合材料,考察有机粘土用量对TPI拉伸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等测试表征OC/TPI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动态性能。结果表明:OC用量为1%时,OC/TPI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22.5MPa,较纯TPI的拉伸强度上升11.4%;随着有机粘土的添加,OC/TPI复合材料的临界诱变点(ε0)发生前移,表明拉伸诱变行为逐渐在较低应变下发生,当OC用量为1%时,ε0对应的拉伸应变值最小,这说明有机粘土填加量为1%时拉伸诱导性能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有机粘土 拉伸诱导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CoO_(x)/BiVO_(4)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工业废水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心 段淑茹 +2 位作者 朱开金 朱鹏宇 龙浩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90,共6页
通过浸渍和煅烧制备了新型光催化剂BiVO_(4)、CoO_(x)/BiVO_(4)与CeO_(2)-CoO_(x)/BiVO_(4),并通过XRD、SEM、TEM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与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有机工业废水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O_(2)-CoO_(x)/Bi... 通过浸渍和煅烧制备了新型光催化剂BiVO_(4)、CoO_(x)/BiVO_(4)与CeO_(2)-CoO_(x)/BiVO_(4),并通过XRD、SEM、TEM和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与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有机工业废水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eO_(2)-CoO_(x)/BiVO_(4)复合型光催化剂的降解效果最好,处理废水2 h后COD降解效率达到61%,说明掺杂负载可以有效提高催化性能;最佳光照时间为120 min,最佳投药量为1.0 g/L,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VO_(4) 光催化 可见光 工业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白静静 仝锡杰 +2 位作者 马滟宇 常雁峰 李振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68,共6页
以碳点(CDs)水热合成产物为发泡剂,经原位发泡制备碳点/聚氨酯泡沫(CDs/PUF)复合材料。通过对泡沫微观结构表征及宏观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不同含量CDs溶液对发泡过程、泡沫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Ds与聚氨酯泡沫基体通过化学键结... 以碳点(CDs)水热合成产物为发泡剂,经原位发泡制备碳点/聚氨酯泡沫(CDs/PUF)复合材料。通过对泡沫微观结构表征及宏观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不同含量CDs溶液对发泡过程、泡沫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Ds与聚氨酯泡沫基体通过化学键结合,扰乱了大分子链的有序排列,加速了发泡过程中的凝胶反应,同时CDs作为异相成核剂,增加了单位体积内的泡孔数量,孔径分布均匀,泡孔结构完整性增强,孔壁厚度增加,开孔率降低;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最大提高113%,耐热性能得到改善。CDs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良好,荧光特性得以很好地保留,随着CDs含量增加,复合材料荧光强度增强,绝对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1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碳点 复合材料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轮胎胶粉/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向志东 刘冰肖 +1 位作者 边祥成 贺茂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72,共4页
废旧轮胎胶粉(GTR)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的实施。系统综述了GTR在橡胶、热塑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酮树脂等聚合物改性领域的研究现状;从GTR复杂的化学组成、微观形态和聚集态结构等角度出发,提出GTR/... 废旧轮胎胶粉(GTR)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的实施。系统综述了GTR在橡胶、热塑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聚酮树脂等聚合物改性领域的研究现状;从GTR复杂的化学组成、微观形态和聚集态结构等角度出发,提出GTR/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发有望成为废旧轮胎胶粉高值化再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胶粉 橡胶 热塑性树脂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隔生物基PEF填充丁基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6
作者 张伟 王剑 +3 位作者 王林艳 张涛 梁玉蓉 甄建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0,共5页
丁基橡胶(IIR)由于自身的高阻隔性,成为轮胎内胎、气密层和医用瓶塞的主要原料。为进一步提升IIR的力学性能,与传统补强填料无机刚性粒子相比,要求聚合物填料与IIR的相互作用更强,因此,采用聚合物补强IIR有望进一步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丁基橡胶(IIR)由于自身的高阻隔性,成为轮胎内胎、气密层和医用瓶塞的主要原料。为进一步提升IIR的力学性能,与传统补强填料无机刚性粒子相比,要求聚合物填料与IIR的相互作用更强,因此,采用聚合物补强IIR有望进一步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和良好的热性能,在高阻隔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采用酯化-缩聚法制备的高阻隔生物基PEF填充IIR,研究了PEF含量对PEF/IIR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F能够促进混炼胶的硫化,缩短正硫化时间;增加PEF含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PEF含量为5份时,5PEF/IIR的分散相分布均匀,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最高,较IIR分别提高了168%,49%和39%;复合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进一步提高,5PEF/IIR的透气系数较IIR下降了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酯 丁基橡胶 阻隔性能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闫蕊 王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以铁离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硫化铵或多巴胺还原、氨水增强的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Fe_(3)O_(4)/CNT/G)粉体,再将粉末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用流延法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 以铁离子、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为原料,经过硫化铵或多巴胺还原、氨水增强的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石墨烯(Fe_(3)O_(4)/CNT/G)粉体,再将粉末添加到天然胶乳中用流延法制备成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拉伸测试仪等表征方法研究了Fe_(3)O_(4)/CNT/G天然胶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导电、导磁性能。结果表明:硫化铵工艺制备出来的粉末的导电性和导磁性都要优于多巴胺工艺制备出来的粉末(电导率为0.21S/mm;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为14.01emu/g和4.11Oe)。当复合材料中Fe_(3)O_(4)/CNT/G粉末添加量为3%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为9.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天然胶乳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位缺陷型La_(6)Sr_(0.3)Cr_(0.5)Fe_(0.5)O_(3-δ)材料的制备及电解CO_(2)性能
8
作者 常宏 牛佳春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465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La_(0.7)Sr_(0.3)Cr_(0.5)Fe_(0.5)O_(3-δ)(LSCrF)基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在LSCrF材料的A位引入非化学计量缺陷,制备了A位缺陷型La0.6Sr_(0.3)Cr_(0.5)Fe_(0.5)O_(3-δ)(A-LSCrF),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 为了进一步提高La_(0.7)Sr_(0.3)Cr_(0.5)Fe_(0.5)O_(3-δ)(LSCrF)基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在LSCrF材料的A位引入非化学计量缺陷,制备了A位缺陷型La0.6Sr_(0.3)Cr_(0.5)Fe_(0.5)O_(3-δ)(A-LSCrF),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BET)、热重分析(TGA)以及电化学测试等综合表征技术,探究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LSCrF样品粉体颗粒均匀,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70 m^(2)·g^(-1)和14.08 nm,且在工作条件下会产生更多氧空穴,这有利于提高A-LSCrF的催化活性。在2.00 V时LSCrF基单电池的电流密度为0.73 A·cm^(-2),而A-LSCrF基单电池的电流密度可达1.38 A·cm^(-2)。以上结果说明A位引入非化学计量缺陷可以有效增加A-LSCrF氧空穴的浓度,从而提高A-LSCrF电解CO_(2)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燃料极 A位缺陷 氧空穴 催化活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x)Co_(0.5)Mn_(0.5)O_(3)/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凯 董晓忠 +2 位作者 闫蕊 吴昊 赵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6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空位掺杂的La_(x)Co_(0.5)Mn_(0.5)O_(3)钙钛矿材料。利用MXene特殊的二维结构,分别采用球磨法和冷凝回流法将其与La_(x)Co_(0.5)Mn_(0.5)O_(3)复合制备了La_(x)Co_(0.5)Mn_(0.5)O_(3)/MXene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空位掺杂的La_(x)Co_(0.5)Mn_(0.5)O_(3)钙钛矿材料。利用MXene特殊的二维结构,分别采用球磨法和冷凝回流法将其与La_(x)Co_(0.5)Mn_(0.5)O_(3)复合制备了La_(x)Co_(0.5)Mn_(0.5)O_(3)/MXene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对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测试,借助旋转圆盘电极研究了La_(x)Co_(0.5)Mn_(0.5)O_(3)/MXene复合材料的氧还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冷凝回流法制备的La_(x)Co_(0.5)Mn_(0.5)O_(3)/MXene复合材料性能优于球磨法制备的样品,当A位La为0.7时,La_(0.7)Co_(0.5)Mn_(0.5)O_(3)具有纳米棒状微观形貌,La_(0.7)Co_(0.5)Mn_(0.5)O_(3)/MXene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氧还原性能和较好的氧析出性能,即氧还原电位为0.74V,氧析出过电位为56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x)Co_(0.5)Mn_(0.5)O_(3)钙钛矿 MXene 溶胶-凝胶法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含量对低生热聚氨酯/超细全硫化丁腈橡胶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强 刘志明 贺茂勇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160,共8页
高动态生热限制了传统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PUR)弹性体在轮胎领域中的使用范围。为此,采用原位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高强度、低动态生热PUR/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UFNBRP)弹性体,研究了UFNBRP含量对PUR/UFNBRP弹性体力学... 高动态生热限制了传统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PUR)弹性体在轮胎领域中的使用范围。为此,采用原位合成方法成功制备了高强度、低动态生热PUR/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UFNBRP)弹性体,研究了UFNBRP含量对PUR/UFNBRP弹性体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DMA)、动态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UFNBRP含量的增加,PUR/UFNBRP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先提高而后降低,当UFNBRP质量占比为0.1‰时,PUR/UFNBRP弹性体的拉伸强度达到45.1 MPa,较纯PUR弹性体提升了约263.7%。DMA分析结果表明,UFNBRP可以显著降低PUR弹性体的动态生热,当UFNBRP添加量为PUR质量的0.1‰时,PUR弹性体60℃时的损耗因子约为0.034,较纯PUR弹性体降低了约66.0%。以上结果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动态流变性能测试和微观形貌分析综合研究表明,UFNBRP粒子以网络状结构均匀分布于PUR基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UR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和硬段相的有序化程度,对PUR分子链产生较强的束缚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其摩擦生热,致使PUR/UFNBRP弹性体具备极低的动态生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 聚氨酯 微相分离 动态生热 动态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丁基橡胶/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英杰 梁玉蓉 +3 位作者 王林艳 胡刚 张涛 唐光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03-2309,共7页
采用一种新型制备方法——预膨胀有机黏土与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丁基橡胶(IIR)/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机黏土为10phr时,采用预膨胀有机黏土(S-OC)与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的IIR/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IIR/S-OCNs)的拉伸... 采用一种新型制备方法——预膨胀有机黏土与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丁基橡胶(IIR)/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机黏土为10phr时,采用预膨胀有机黏土(S-OC)与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的IIR/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IIR/S-OCNs)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明显优于采用熔体法制备的IIR/有机黏土(OC)纳米复合材料(IIR/OCNs)的相应性能,较纯丁基橡胶分别提高了4.96倍、0.22倍;当有机黏土为5phr时,采用预膨胀有机黏土与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的IIR/S-OC纳米复合材料的气体渗透率,分别较纯IIR、熔体法制备的IIR/OC纳米复合材料下降了21.88%和12.50%。这种新型制备方法是将溶液制备方法的优点与熔体制备方法的优点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该材料有可能在高级无内胎轮胎气密层以及其他要求高性能弹性体材料的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 丁基橡胶 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i-Ni体系合金的结构及其氢渗透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菲 王仲民 +2 位作者 黄贺伟 邓健秋 周怀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01-3407,共7页
以Ni30Ti31Nb39为成分基点,通过合金成分的规律性调整(5%,原子数分数),研究系列Nb-Ti-Ni体系合金的相结构与氢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Nb-Ti-Ni合金有两相和三相共2种相结构;两相合金由bcc-Nb(Ni,Ti)固溶体和(bcc-Nb(Ni,Ti)+β2-N... 以Ni30Ti31Nb39为成分基点,通过合金成分的规律性调整(5%,原子数分数),研究系列Nb-Ti-Ni体系合金的相结构与氢渗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Nb-Ti-Ni合金有两相和三相共2种相结构;两相合金由bcc-Nb(Ni,Ti)固溶体和(bcc-Nb(Ni,Ti)+β2-NiTi)共晶相构成;三相合金除上述两相外,还有少量NiTi2相;两相结构合金的氢渗透性能优于三相结构合金性能,合金中Nb含量越多,bcc-Nb(Ni,Ti)固溶体相含量越大,合金的氢扩散系数(D)增大;Ni和Ti含量增大,则降低了固溶体相的比例,不利于合金氢扩散性能提高;Nb-Ti-Ni体系合金的氢扩散系数为10-9数量级,Nb49Ni25Ti26合金的氢扩散系数最大(5.260 5×10-9 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i-Ni 氢扩散系数 bcc-Nb(Ni Ti)固溶体 共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淑君 韩海军 +1 位作者 翟燕 李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0 min,微波辐射功率为100 W,此时合成的MOF-5晶体为规则的立方体结构,粒径均匀,大小约在20~40μm。反应温度升高或降低均不利于合成规则形态的晶体;反应时间太短,晶体产率太低,延长反应时间对晶体的结构与性能影响不大,但会使产率提高;微波辐射功率对晶体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OF-5 微波辅助 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玉蓉 谭英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71-1577,共7页
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聚丙烯(PP)/有机黏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的PP/OMMT复合材料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提高了PP与OMMT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各项力学性能... 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聚丙烯(PP)/有机黏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的PP/OMMT复合材料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提高了PP与OMMT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在有机黏土含量较小的情况下,就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纯PP相比,相容剂含量为10phr、有机黏土用量为1phr的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各项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插层 聚丙烯 有机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基体极性对高填充量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玉蓉 谭英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83-2391,共9页
研究了橡胶基体极性对高填充量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RCNs)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硫化过程对极性环境不同的RCNs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橡胶基体的极性对RCNs近程微观结构和远程微观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RCNs... 研究了橡胶基体极性对高填充量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RCNs)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硫化过程对极性环境不同的RCNs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橡胶基体的极性对RCNs近程微观结构和远程微观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RCNs中黏土片层会因高压作用(硫化过程)而发生远程聚集,但近程微观结构会因橡胶基体极性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有机黏土的加入可以对RCNs的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有显著的改善。RCNs的力学性能与其远程微观结构关系密切;RCNs的气体阻隔性能则因黏土含量的不同而受到近程微观结构和远程微观结构的共同影响;远程微观结构较好的RCNs(如NBRCNs)的气体阻隔性能会在较低的黏土用量下进入增长平台阶段,黏土高用量情况下,相对气体透过率主要取决于近程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基体极性 近程微观结构 远程微观结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淑君 许环水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铵(MEL)和Al(OH)3组成无卤阻燃复合体系,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阻燃体系对聚丙烯的冲击性能、熔体流动性、热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体系中各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当... 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铵(MEL)和Al(OH)3组成无卤阻燃复合体系,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阻燃体系对聚丙烯的冲击性能、熔体流动性、热性能以及燃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体系中各组分之间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当聚丙烯与阻燃剂的比例为:PP/APP/PER/MEL/Al(OH)3=100∶30∶10∶3∶5时,阻燃聚丙烯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氧指数达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无卤阻燃 膨胀型阻燃荆 复合材料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TiO_(2)杂化半固态高压锂离子电解液的研究
17
作者 许和伟 陈松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190,共5页
通过向1 mol/L LiPF_(6)-EC∶DMC(3∶7,体积比)电解液中添加0%、5%、10%、15%质量分数的TiO_(2),配制高安全高电压半固态电解液。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5%TiO_(2)电解液的电池相比原电解液性能变差,且放电比容量衰减明显;添加10%TiO_(2)... 通过向1 mol/L LiPF_(6)-EC∶DMC(3∶7,体积比)电解液中添加0%、5%、10%、15%质量分数的TiO_(2),配制高安全高电压半固态电解液。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5%TiO_(2)电解液的电池相比原电解液性能变差,且放电比容量衰减明显;添加10%TiO_(2)电解液的LiNi_(0.5)Mn_(1.5)O_(4)/Li电池有最好的循环性能,1 C倍率下循环400圈后容量保持率98.4%。在倍率测试中添加10%TiO_(2)半固态电解质的电池性能和添加基础电解液的电池相似,这是因为添加10%TiO_(2)的电解液离子电导率稍微减低,但是离子迁移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半固态电解质 TiO_(2) 高电压 离子迁移数 LiNi_(0.5)Mn_(1.5)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钙钛矿/g-C_(3)N_(4)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研究
18
作者 闫蕊 柳艺东 +3 位作者 张泽 江康伟 牛李琦 刘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3,18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硬模板法制备介孔钙钛矿(LFO)前驱体,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g-C_(3)N_(4),并采用冷凝回流法将LFO与不同比例的g-C_(3)N_(4)进行复合。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等方式对复合材料... 采用溶胶凝胶-硬模板法制备介孔钙钛矿(LFO)前驱体,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g-C_(3)N_(4),并采用冷凝回流法将LFO与不同比例的g-C_(3)N_(4)进行复合。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线性扫描等方式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LaFeO_(3)-70%g-C_(3)N_(4)(LFO-70%)氧还原电位为0.75V,半波电位为0.65V,初始电位为0.8V,具有最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硬模板法 介孔钙钛矿 氧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态碳点的制备及水检测应用研究
19
作者 白静静 马滟宇 +3 位作者 李鹏炬 徐文军 张学文 李振中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5-269,共5页
为改善固态碳点聚集诱导荧光淬灭效应,利用碳点与基质共生,通过结晶基质对碳点的分散作用,高效且稳定地阻断聚集诱导光淬灭现象的发生,制备了发光性能优异的固态碳点。鉴于该碳点的乙醇溶液随着水含量的增加,碳点荧光颜色发生变化,这种... 为改善固态碳点聚集诱导荧光淬灭效应,利用碳点与基质共生,通过结晶基质对碳点的分散作用,高效且稳定地阻断聚集诱导光淬灭现象的发生,制备了发光性能优异的固态碳点。鉴于该碳点的乙醇溶液随着水含量的增加,碳点荧光颜色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呈现为发射峰线性红移,并利用该碳点制备了检测试纸,为该荧光碳点应用于工业生产等领域中乙醇溶剂水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态碳点 聚集诱导淬灭 水含量检测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挤出法制备EPDM增韧PP/Clay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伟 梁玉蓉 +2 位作者 仝宗伟 张涛 王林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47,共3页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丙烯/粘土/三元乙丙橡胶(PP/Clay/EPDM)复合材料,讨论了EPDM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耐热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小含量时韧性明显提高,当EPDM质...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丙烯/粘土/三元乙丙橡胶(PP/Clay/EPDM)复合材料,讨论了EPDM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耐热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DM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小含量时韧性明显提高,当EPDM质量含量为15%时,材料的冲击强度最佳,断面为韧性断裂;复合材料的热氧稳定性提高,而拉伸强度、耐热性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粘土 三元乙丙橡胶 增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