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甲醇原料气精脱硫中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上官炬 谈世韶 +1 位作者 苗茂谦 郭汉贤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802-804,825,共4页
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用于5万t/a合成甲醇的原料气精脱硫,至今已运行了10个月。结果表明,含1-100mg/m ̄3羰基硫的原料气,在温度为100—210℃、空速为3000—6000h ̄(-1)、压力为2.7MPa下,通过... 羰基硫水解催化剂用于5万t/a合成甲醇的原料气精脱硫,至今已运行了10个月。结果表明,含1-100mg/m ̄3羰基硫的原料气,在温度为100—210℃、空速为3000—6000h ̄(-1)、压力为2.7MPa下,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羰基硫在催化剂上的水解转化率可达90%以上。在整个运行期间,催化剂活性保持稳定、具有强的抗硫酸盐化中毒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合成 脱硫 催化剂 羰基硫 水解 原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催化剂上二硫化碳水解反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上官炬 郭汉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本文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考察CS2浓度、空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O和Pt的负载都可以提高氧化铝上CS2的催化水解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性是CS2水解... 本文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三种氧化铝基催化剂,在实验室固定床上考察CS2浓度、空速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2O和Pt的负载都可以提高氧化铝上CS2的催化水解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性是CS2水解反应活性中心;在3000h1和40~140℃范围内,CS2在三种催化剂上反应活化能为35.37~55.53kJ/mol;通过二硫化碳催化水解反应类型的数学分析,进行实验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比较,发现二硫化碳水解反应是一个平行连串反应,其中二硫化碳直接水解成硫化氢的一步反应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催化剂 二硫化碳 水解 反应性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CO_2重整反应镍催化剂的积碳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文英 冯杰 +1 位作者 谢克昌 孙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用热分析技术结合现代测试仪器分析,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H4/CO2重整反应镍催化剂上的积碳量及积碳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镍催化剂上形成了3种不同反应活性的碳物种,积碳量的大小与所生成这三种碳物种的相对量有关。... 用热分析技术结合现代测试仪器分析,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H4/CO2重整反应镍催化剂上的积碳量及积碳类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过程中镍催化剂上形成了3种不同反应活性的碳物种,积碳量的大小与所生成这三种碳物种的相对量有关。XPS、SEM、EPMA对三种不同碳物种的结构进行初步确定,为CH4/CO2重整反应镍催化剂上积碳机理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碳 催化剂 催化重整 甲烷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O修饰γ-Al_(2)O_(3)的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辉 谈世韶 郭汉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经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 本文利用EPMA、XPS和FTIR等物理方法,研究了浸渍K2O以后的γ-Al2O3的表面组成、表面羟基性质、表面酸碱性以及表面各元素电子结合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经K2O修饰以后,表面K/Al比大于本体K/Al比,K2O富集在γ-Al2O3的表面上;K2O在表面上起到了抑制酸性,增强碱性包括羟基碱性的作用;表面碱性中心种类增多、碱性增强、分布增宽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氧的电负性增强和铝在一定程度上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_(2)O_(3) 表面性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催化加氢基础研究动态评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文英 谢克昌 郭树才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5-44,共10页
介绍和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CO_2催化加氢研究的动态,其中包括CO_2催化加氢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和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催化氢化的产物涉及到烷烃(CH_4)和含氧化合物(CH_3OH)。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乳化液膜法从萘油直接制取精萘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米杰 李香兰 王志忠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8-352,共5页
本研究依据乳化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液膜从萘油直接制取精萘,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精萘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液膜结合精馏可有效地将萘油制成精萘,萘含... 本研究依据乳化液膜分离技术的原理,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液膜从萘油直接制取精萘,考察了各种工艺条件对精萘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乳化液膜结合精馏可有效地将萘油制成精萘,萘含量大于99%,符合国家精萘标准,萘收率大于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膜 萘油 精制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水解催化剂表面碱分布与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春虎 谈世韶 +1 位作者 郭汉贤 李淑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17,共5页
用非水滴定法,Hammett系列指示剂测定了COS水解催化剂表面上的碱强度分布。结果发现,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氧化物对γ-Al_2O_3表面的碱强度分布和碱量有调变作用,但调变结果稍有不同,碱金属氧化物对碱量的增加较为明显;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碱... 用非水滴定法,Hammett系列指示剂测定了COS水解催化剂表面上的碱强度分布。结果发现,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氧化物对γ-Al_2O_3表面的碱强度分布和碱量有调变作用,但调变结果稍有不同,碱金属氧化物对碱量的增加较为明显;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碱强度的增加较为明显,且碱强度H_0≥6.8的碱量与COS水解催化剂在55℃下的活性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活性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结构和反应性和多方位认识和研究:Ⅰ.煤的结构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6,29-30,共5页
煤的结构和反应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煤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煤炭加工转化枝术的发展和煤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改善。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概述煤结构和反应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 煤的结构和反应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煤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煤炭加工转化枝术的发展和煤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改善。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概述煤结构和反应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学讨论和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煤结构的多方位认识和研究。作者结合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认为,对煤的结构在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学方面的表征应该是互为补充而不应是独立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结构 反应性 化学理解 物理学理解 岩相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TG法研究氧化锌脱硫的催化加氢效应及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汉贤 王恩过 梁生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用微量热天平研究了氧化锌脱除 COS 过程中的催化加氢效应。在240~400℃的实验温区,这一过程按直接吸收及催化加氢吸收两种机理进行。吸收动力学行为可用类似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描述,并对 COS 具有一级反应特征。催化加氢使 COS 转化为 H... 用微量热天平研究了氧化锌脱除 COS 过程中的催化加氢效应。在240~400℃的实验温区,这一过程按直接吸收及催化加氢吸收两种机理进行。吸收动力学行为可用类似未反应收缩核模型描述,并对 COS 具有一级反应特征。催化加氢使 COS 转化为 H_2S 再被吸收从而降低了反应能垒,成倍地加速了吸收过程的进行。吸收本身对 H_2为一级反应。分别给出了各反应速率常数的表征式及对应的活化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法 羰基硫 脱硫 动力学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粒子模型在氢气氛下ZnO脱硫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恩过 郭汉贤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73-79,共7页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球形及圆柱体T305脱硫剂在氢气氛下脱除COS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反应对COS为一级反应。在240~390℃的温度范围内,就粒子上的反应而言,反应初期受反应本身控制,中后期转移到颗粒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及产物...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球形及圆柱体T305脱硫剂在氢气氛下脱除COS反应的宏观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反应对COS为一级反应。在240~390℃的温度范围内,就粒子上的反应而言,反应初期受反应本身控制,中后期转移到颗粒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及产物层扩散活化能分别为19.097 kJ/mol和46.438 kJ/mol.用等效粒子模型描述动力学行为,给出了该模型的各参数估值,讨论了有氢及无氢气氛下模型参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脱硫 羰基硫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H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辉 谈世韶 +2 位作者 李春虎 郭汉贤 梁生兆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利用SEM,XRD,BET和IR等现代仪器,研究了用于羰基硫水解的TGH催化剂及其载体γ-Al_2O_3的表面结构、酸碱分布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由γ-Al_2O_3浸渍活性组分制成TGH催化剂以后,结晶结构、孔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活性组分高度分... 本文利用SEM,XRD,BET和IR等现代仪器,研究了用于羰基硫水解的TGH催化剂及其载体γ-Al_2O_3的表面结构、酸碱分布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由γ-Al_2O_3浸渍活性组分制成TGH催化剂以后,结晶结构、孔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在活性表面上,使表面碱分布增宽,强碱中心数目增多,吸附COS和CO_2等酸性分子的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并且,两个表面对CO_2的吸附是均匀的,对COS是不均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H 催化剂 表面化学 吸附 羰基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剂结晶法对工业萘进行精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米杰 王志忠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86-90,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用溶剂结晶法对工业萘精制的过程,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溶质比、降温速率等因素对精萘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采用1.5的溶剂/溶质比,0.2~0.4℃/min 的降温速率时,二次结晶所得精萘的结晶点大于79.8℃... 本文研究了用溶剂结晶法对工业萘精制的过程,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溶质比、降温速率等因素对精萘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醇或乙醇为溶剂,采用1.5的溶剂/溶质比,0.2~0.4℃/min 的降温速率时,二次结晶所得精萘的结晶点大于79.8℃,符合一级精萘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 溶剂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热分析研究平鲁煤焦CO_2加压气化动力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柱 谢克昌 凌大琦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89年第1期35-41,共7页
用高温高压差热分析装置对0.1~3.0MPa的压力下平鲁气煤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由DTA曲线求取任一时刻转化率和反应速度方法的基础上,求得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CO_2压力的升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逐渐加强:... 用高温高压差热分析装置对0.1~3.0MPa的压力下平鲁气煤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建立了由DTA曲线求取任一时刻转化率和反应速度方法的基础上,求得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随CO_2压力的升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逐渐加强:在气化过程中反应速度出现最大值。与等温条件下的高温高压热重分析结果的基本一致表明,差热分析可以同样用于煤焦气化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CO2气化 气化动力学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_3(CO)_(12)均相和非均相催化1-庚烯氢甲酰化的研究
14
作者 李忠 张俊忠 +2 位作者 李彦旭 阴丽华 王常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Ru_3(CO)_(12)均相和非均相催化1-庚烯氢甲酰化的研究李忠,张俊忠,李彦旭,阴丽华,王常有(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关键词羰基化,钌催化剂,均相催化,多相催化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上重要的均... Ru_3(CO)_(12)均相和非均相催化1-庚烯氢甲酰化的研究李忠,张俊忠,李彦旭,阴丽华,王常有(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关键词羰基化,钌催化剂,均相催化,多相催化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上重要的均相络合催化反应之一,主要应用钴、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催化剂 均相催化 多相催化 氢甲酰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催化剂碱性的新进展
15
作者 王辉 时晋芬 +1 位作者 谈世韶 郅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101-107,共7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讨论了红外光谱方法以吡咯为探针分子研究固体催化剂表面碱性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最新进展。结合笔者在该领域的科研实践,可以认为,以吡咯为探针分子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催化剂碱性,实属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吡咯 催化剂 碱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05脱除H_2S的微观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栓兵 郭汉贤 梁生兆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62-70,共9页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粒度100~120目T305氧化锌脱硫剂脱除H_2S的微观动力学。实验条件为:温度200~400℃,H_2S浓度4~30g/Nm^3,加氢还原气氛。结果表明,该过程在高温低转化率区受表面反应动力学控制,低温高转化率区则受ZnS层扩散控制。... 本文用热重法研究了粒度100~120目T305氧化锌脱硫剂脱除H_2S的微观动力学。实验条件为:温度200~400℃,H_2S浓度4~30g/Nm^3,加氢还原气氛。结果表明,该过程在高温低转化率区受表面反应动力学控制,低温高转化率区则受ZnS层扩散控制。反应及粒子扩散活化能分别为23.90和51.29kJ/ml,不同的控制段对H_2S浓度均为一级反应。本文对低温下ZnS最大转化率的存在给出了理论解释,并分析了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求取粒子扩散活化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脱硫剂 H2S 微观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差热法研究平鲁煤焦的水蒸气加压气化动力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帆 谢克昌 +1 位作者 巩志坚 凌大琦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34-41,共8页
用自行改造组装的多气氛高压高温差热分析装置研究了平鲁煤焦的水蒸气加压气化动力学。水蒸气分压为0.01,0.03,0.11和0.33MPa,最高反应温度为1450K.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气化速率有显著影响;水蒸气分压对气化速率在低压时有明显影响... 用自行改造组装的多气氛高压高温差热分析装置研究了平鲁煤焦的水蒸气加压气化动力学。水蒸气分压为0.01,0.03,0.11和0.33MPa,最高反应温度为1450K.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气化速率有显著影响;水蒸气分压对气化速率在低压时有明显影响;气化反应的活化能随转化率变化。与实验值基本吻合的计算值表明虑及压力和孔结构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平鲁煤焦在加压水蒸气中的气化行为。整个工作还表明,DTA技术也是研究煤气化动力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 水蒸气 加压气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H2合成汽油原料气精脱硫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上官炬 谈世韶 +2 位作者 梁生兆 苗茂谦 郭汉贤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6,共5页
介绍了改良组合式干法脱硫工艺流程在CO+H_2合成汽油原料气净化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催化剂在以工业水煤气为原料气的中试装置上稳定运转了1896h,脱硫效果良好,满足了F-T合成汽油原料气净化的要求。开发的低温羰基硫水解脱硫技术可行,可... 介绍了改良组合式干法脱硫工艺流程在CO+H_2合成汽油原料气净化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催化剂在以工业水煤气为原料气的中试装置上稳定运转了1896h,脱硫效果良好,满足了F-T合成汽油原料气净化的要求。开发的低温羰基硫水解脱硫技术可行,可将水煤气中硫化氢含量100ppm和羰基硫含量80mg/m^3脱至总硫<1mg/m^3。该工艺为工业应用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合成 脱硫 原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O和MgAl_2O_4尖晶石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春虎 赵九生 +3 位作者 王大祥 张鎏 朱淳礼 康慧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57-560,共4页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用无机盐Al(NO_3)_3.9H_2O和Mg(NO_3)_2.6H_2O为原料,醇凝胶分段程序升温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MgO和MgAl_2O_4尖晶石新型功能材料的方法.并对所制得的纳米粒子采用TE...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用无机盐Al(NO_3)_3.9H_2O和Mg(NO_3)_2.6H_2O为原料,醇凝胶分段程序升温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MgO和MgAl_2O_4尖晶石新型功能材料的方法.并对所制得的纳米粒子采用TEM、XRD和FT-I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晶型和组成等的表征.掌握了纳米粒子的一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制备 尖晶石 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催化氢化──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不同担体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常丽萍 钟顺和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0-175,共6页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技术研究了金属组分Ni、Cu间及不同担体(包括SiO_2、TiO_2、Mgo和γ-Al_2O_3)和活性组分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_2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技术研究了金属组分Ni、Cu间及不同担体(包括SiO_2、TiO_2、Mgo和γ-Al_2O_3)和活性组分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_2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引起催化剂吸附H_2和CO_2能力的变化,进而影响到CO_2加氢的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二氧化碳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