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珩齿振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其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明 佘银柱 +1 位作者 秦慧斌 王时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超声辅助珩齿是一项应用前景良好的齿轮精加工方法,其振动系统的设计是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变幅杆和齿轮振动时的耦合关系,对振动系统做了合理简化。在此基础上,结合边界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振动系统设计方法,并利用它设计了变幅杆,分析... 超声辅助珩齿是一项应用前景良好的齿轮精加工方法,其振动系统的设计是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变幅杆和齿轮振动时的耦合关系,对振动系统做了合理简化。在此基础上,结合边界条件,提出一种新的振动系统设计方法,并利用它设计了变幅杆,分析了变幅杆和齿轮的动力学特性。通过与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结果比较,说明所提出理论模型是完全合理可行的,实例计算结果比有限元分析结果更接近实测值。所获得的结论对超声珩齿振动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珩齿 振动系统 变幅杆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力学熵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2
作者 雷鹏飞 闫志峰 +2 位作者 贺秀丽 张红霞 王卓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0,共8页
【目的】镁合金构件在疲劳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特征,探究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熵产和熵流变化规律以及AZ31镁合金裂纹扩展速率与热力学熵的关系。【方法】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复杂性,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AZ31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温度... 【目的】镁合金构件在疲劳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特征,探究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熵产和熵流变化规律以及AZ31镁合金裂纹扩展速率与热力学熵的关系。【方法】基于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复杂性,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AZ31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温度变化,探究其热力学熵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熵产表现出初期平缓下降后突然增加的变化趋势,曲线存在明显的拐点,可用作低速区和高速区的临界值判断,与试验测得的拐点平均误差为7.8%,为判断疲劳裂纹扩展低、高速区临界值提供了可靠的测试方法。此外,相同循环次数下熵流与裂纹扩展速率变化趋势呈线性关系,表明采用单根熵流拟合曲线是可代替Paris公式测量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 熵产 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机器人百叶轮抛磨柔性适应性轨迹规划研究
3
作者 张晶晶 谷正钊 +1 位作者 王俊清 刘佳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4-882,共9页
在叶片复杂曲面零件的抛磨加工中,现有的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将抛磨接触过程视为几何问题,未充分考虑抛磨工具的柔性变形和材料去除量的影响,导致轨迹规划产生误差,为提高叶片表面加工精度,研究百叶轮在抛磨接触过程中的柔性变形和接触区... 在叶片复杂曲面零件的抛磨加工中,现有的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将抛磨接触过程视为几何问题,未充分考虑抛磨工具的柔性变形和材料去除量的影响,导致轨迹规划产生误差,为提高叶片表面加工精度,研究百叶轮在抛磨接触过程中的柔性变形和接触区域的材料去除量对步长和行距的影响。首先,对接触区域进行分析,建立了材料去除量模型;接着,计算柔性适应性抛磨路径点的步长和行距,采用恒定进给速度进行插补;其次,提取叶片抛磨区域NURBS曲线,并离线仿真生成叶片表面抛磨轨迹点;最后,在搭建的抛磨平台上进行试验验证,叶背和叶盆的表面粗糙度Ra≤0.3μm,前缘和后缘的表面粗糙度Ra≤0.2μm,抛磨总效率提高约9.40%。证实了柔性适应性轨迹规划方法可有效提高表面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规划 百叶轮抛磨 NURBS曲线 材料去除量 柔性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2D-PIV技术的三维湍流流场测量方法
4
作者 吴利芸 李坤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7,共9页
机械搅拌釜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混合操作,然而其内部三维流场常被假设为宏观对称的二维流场,且实验测量仅局限于单个垂直平面,未考虑搅拌方向不同位置处局部流场的细节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不同垂直平面多次进行2D PIV测... 机械搅拌釜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混合操作,然而其内部三维流场常被假设为宏观对称的二维流场,且实验测量仅局限于单个垂直平面,未考虑搅拌方向不同位置处局部流场的细节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不同垂直平面多次进行2D PIV测量的方法,旨在解析速度场和湍流动能(TKE)在三维空间内的分布情况。随着PIV测量平面旋转,首次发现湍流流场在旋转方向上逐渐变化的重要细节。在靠近挡板的位置(5°和85°平面),主要大漩涡尺寸较大,且其中心点接近叶轮;然而在远离挡板的位置(25°、45°和65°平面),主要大漩涡尺寸较小,且其中心点接近壁面。挡板前(85°平面)的速度幅值明显大于挡板后(5°平面)的速度场,这是由于挡板的刚性阻挡作用改变流体流动方向。在各测量平面上,TKE主要分布在大漩涡流动区域,在搅拌釜顶部和底部几乎为零,且最高TKE值通常位于大漩涡的底部。该结果可为湍流扩散系数、耗散率等参数的测量计算和湍流数值仿真的新模型验证等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三维流场 湍流动能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参数对PCrNi_(3)MoV高强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5
作者 杜云飞 张亚鸽 +2 位作者 李国栋 吴璞 辛志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研究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PCrNi_(3)MoV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基于静压力、振幅和滚压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静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振幅... 为研究超声滚压工艺参数对PCrNi_(3)MoV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设计基于静压力、振幅和滚压次数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粗糙度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随静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振幅增大和滚压次数的增多而减小;表面硬度随静压力和振幅的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随滚压次数的增多而显著增大。滚压次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静压力次之,振幅最小;滚压次数对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最大,振幅次之,静压力最小。超声滚压后PCrNi_(3)MoV钢试样表面划痕缺陷基本被消除,表面光滑平整,表面粗糙度降低91.7%,表面显微硬度提高42.1%,其表面完整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Ni_(3)MoV钢 超声滚压 工艺参数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配流面变形泄漏问题研究
6
作者 吴海青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2,共6页
针对某型号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32 MPa高压下顺时针旋转时泄漏量大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配流盘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基于平行平板径向层流理论,得出32 MPa高压工况下马达顺时针旋转时,配流平面变形量大(0.015 mm)是导致该侧马达泄漏量... 针对某型号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32 MPa高压下顺时针旋转时泄漏量大的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对配流盘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基于平行平板径向层流理论,得出32 MPa高压工况下马达顺时针旋转时,配流平面变形量大(0.015 mm)是导致该侧马达泄漏量大(3.5 L/min)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配流盘结构,升级配流盘材料等级,32 MPa高压工况下顺时针旋转,马达配流平面的变形量降至0.0084 mm。试验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配流盘,32 MPa高压工况下马达顺时针旋转时泄漏量降至0.55 L/min,较采用原配流盘降低84%。对同类型平面配流柱塞泵马达泄漏量优化具有仿真和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 配流面 变形量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ica的机电传动接触器控制系统
7
作者 李烨 吕明 崔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84,共3页
采用Modelica语言在MWorks平台中建立了接触器模型,实现了接触器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点动和长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机制动和启动的不同特点。不采取任何制动措施时,电动机停转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电动机启动过程很短并有一定波动。建立... 采用Modelica语言在MWorks平台中建立了接触器模型,实现了接触器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点动和长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机制动和启动的不同特点。不采取任何制动措施时,电动机停转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电动机启动过程很短并有一定波动。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弥补实验室硬件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控制 接触器 MODEL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载扰动的电液转向系统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蔺素宏 安高成 +1 位作者 郭宇航 吴波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针对农机的电液伺服转向系统,为了克服转向力对系统的影响,提高在各种路况下的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负载力观测器的前馈和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复合控制策略。先采用Luenberger观测器对负载力进行在线估计,然后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 针对农机的电液伺服转向系统,为了克服转向力对系统的影响,提高在各种路况下的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负载力观测器的前馈和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复合控制策略。先采用Luenberger观测器对负载力进行在线估计,然后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得到系统线性最优反馈控制律,最后把观测到的负载力前馈到系统输入来消除负载力的影响,提高伺服系统精度。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负载力观测器能迅速地跟踪实际值,基于观测器的前馈和最优状态反馈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抗负载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观测器 前馈 线性最优状态反馈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灾机器人摆臂驱动系统及其平衡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嘉 胡晋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47,共6页
针对矿井救灾机器人最大允许体积及质量受限问题,采用单逆变器驱动双电动机形式设计了一种矿井救灾机器人摆臂驱动系统,采取加权求和方法构建了该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双电动机电流关系进行了推导分析。针对煤矿井下复杂工况造成的矿井... 针对矿井救灾机器人最大允许体积及质量受限问题,采用单逆变器驱动双电动机形式设计了一种矿井救灾机器人摆臂驱动系统,采取加权求和方法构建了该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双电动机电流关系进行了推导分析。针对煤矿井下复杂工况造成的矿井救灾机器人摆臂负载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阻尼机制的矿井救灾机器人摆臂驱动系统平衡控制方法。基于15kW矿井救灾机器人样机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矿井救灾机器人摆臂负载不一致的情况下实现转矩动态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 救灾机器人 摆臂驱动 双机驱动 平衡控制 动态转矩平衡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朗肯循环方法回收液压系统余热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正钊 夏连鹏 +1 位作者 权龙 李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5,共7页
针对液压系统传统油冷器冷却时能耗大、热能浪费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液压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方案,改善系统综合能效。建立了液压系统余热回收试验平台,研究电负载、油液流量和工质流量等参数对系统运行和能量特性的影响规... 针对液压系统传统油冷器冷却时能耗大、热能浪费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液压系统余热回收利用方案,改善系统综合能效。建立了液压系统余热回收试验平台,研究电负载、油液流量和工质流量等参数对系统运行和能量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与同等规格油冷器相比,所提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最大热效率提高到了2.56%;膨胀机压力比和系统热效率随电负载和油液流量增加而增加;随着工质流量增大,膨胀机入口工质过热度显著降低,而蒸发器换热量和膨胀机输出功率增大。在试验工况下,蒸发器最大换热量为4.18 kW,膨胀机最大输出功率为356 W。试验结果验证了液压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的节能效果,得到了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试验研究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晓玲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3期94-95,共2页
近年来,我国农业在生产模式上有了极大改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推动农业生产更快更稳定的进行,也大幅提升了农机作业安全性、经济性,为... 近年来,我国农业在生产模式上有了极大改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推动农业生产更快更稳定的进行,也大幅提升了农机作业安全性、经济性,为农业生产创建了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当然,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仍面临着一些困境,这是目前应予以重视并亟待解决的课题,有关科研人员正全力对此展开探索与研究,以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积极作用,对推广过程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机械技术 推广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弹簧悬架系统特性分析
12
作者 卫赟理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0年第3期23-23,共1页
主要介绍了双弹簧悬架系统与传统单弹簧悬架系统两者受力特性的区别,并将二者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双弹簧悬架系统的特性及技术优势。
关键词 双弹簧悬架 车辆工程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补偿的SA508-3钢本构模型修正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景丹 李荣斌 梁红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开展了SA508-3钢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试验参数为温度800~1200℃,应变速率0.001~1 s^(-1),变形量45%。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数据,采用应变补偿法建立了SA508-3钢的修正本构模型。该模型是...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开展了SA508-3钢的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材料的热变形行为。试验参数为温度800~1200℃,应变速率0.001~1 s^(-1),变形量45%。根据应力-应变曲线数据,采用应变补偿法建立了SA508-3钢的修正本构模型。该模型是在综合考虑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影响的Arrhenius本构模型基础上,引入应变对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得到的。通过对比修正本构模型的应力预测值与试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平均相对误差AARE,得出R为0.996,AARE为4.89%,证明修正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补偿 本构模型 SA508-3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深冷处理试验设备的模拟仿真及试验研究
14
作者 唐亮 张小强 李帅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8,66,共9页
为了对材料实施电磁耦合深冷强化处理工艺,提出了相关的试验设备设计方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借助COMSOL软件对试验设备的深冷温度场、电磁场和电磁耦合深冷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深冷温度、深冷时间、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对结... 为了对材料实施电磁耦合深冷强化处理工艺,提出了相关的试验设备设计方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借助COMSOL软件对试验设备的深冷温度场、电磁场和电磁耦合深冷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深冷温度、深冷时间、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并与实际试验设备得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研发的电磁耦合深冷处理设备可满足实际工艺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SOL 深冷温度场 电磁场 电磁耦合深冷温度场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uttle配流方案对轴向柱塞泵关键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吴海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11-215,共5页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过程中产生的节流损失、压力冲击等问题,创新设计基于Shuttle配流方案的柱塞泵模型,建立基于Shuttle配流方案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AMESim仿真模型。通过与原配流方案对比,验证了Shuttle配流方案中的无节流槽配流盘和可... 针对轴向柱塞泵配流过程中产生的节流损失、压力冲击等问题,创新设计基于Shuttle配流方案的柱塞泵模型,建立基于Shuttle配流方案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AMESim仿真模型。通过与原配流方案对比,验证了Shuttle配流方案中的无节流槽配流盘和可变容积缸体,可以使得柱塞腔在配流中实现更柔和的压缩和膨胀,压力超调更小,同时不存在配流节流损失。仿真结果与2022年INNAS公司公布了Shuttle技术的试验效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Shuttle配流 可变容积 节流损失 柱塞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液压旋转关节低速运动机理及实验
16
作者 李龙 谢中取 李娟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2,共10页
针对机器人液压旋转关节的死区和低速爬行,研究其产生机理并进行了实验分析。首先,论述了密封摩擦的机理,计算摆动缸各种密封机构的摩擦力矩,构建低速状态下的摩擦模型;然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对低速爬行现象进... 针对机器人液压旋转关节的死区和低速爬行,研究其产生机理并进行了实验分析。首先,论述了密封摩擦的机理,计算摆动缸各种密封机构的摩擦力矩,构建低速状态下的摩擦模型;然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对低速爬行现象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验对死区和爬行现象进行验证和分析,并观察PID控制对爬行现象的改善作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密封元件的摩擦下,液压摆动缸存在较大死区,且低速运行时,液压摆动缸出现明显爬行现象,在PID控制器下可良好的改善跟踪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摆动缸 密封 死区 低速爬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对Al_(10)Cu_(25)Co_(20)Fe_(20)Ni_(25)高熵合金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重 林万明 +3 位作者 马胜国 杨慧君 梁红玉 乔珺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5,共6页
对铸态Al10Cu25Co20Fe20Ni25高熵合金进行冷轧处理后进行室温拉伸测试,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其相结构、微观组织形貌及拉伸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冷轧工艺处理后,Al10Cu25Co20Fe20Ni25高熵合金硬度最大为285... 对铸态Al10Cu25Co20Fe20Ni25高熵合金进行冷轧处理后进行室温拉伸测试,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其相结构、微观组织形貌及拉伸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冷轧工艺处理后,Al10Cu25Co20Fe20Ni25高熵合金硬度最大为285HV,较轧制前提高了51.6%;在变形量为40%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为638MPa,是铸态合金的2.7倍。拉伸断口分析表明,铸态合金的断裂模式为树枝晶沿晶断裂和韧窝型延性断裂,而冷轧态合金主要为韧窝型延性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冷轧 相结构 抗拉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娄菊红 杨延清 +2 位作者 原梅妮 罗贤 刘翠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75-78,共4页
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各种影响因素、残余应力的实验测试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及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指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AlCrCoFeNiMoTi_(0.75)Si_(0.25)高熵合金涂层刀具的性能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爱荣 梁红玉 李烨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1,共5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AlCrCoFeNiMoTi0.75Si0.25高熵合金涂层刀具,研究了激光快速凝固和经过1 000℃退火处理的AlCrCoFeNiMoTi0.75Si0.25高熵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和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并比较了普通高速钢及高熵合金涂层刀具的切削加工...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AlCrCoFeNiMoTi0.75Si0.25高熵合金涂层刀具,研究了激光快速凝固和经过1 000℃退火处理的AlCrCoFeNiMoTi0.75Si0.25高熵合金涂层微观组织和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并比较了普通高速钢及高熵合金涂层刀具的切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AlCrCoFeNiMoTi0.75Si0.25高熵合金涂层的主要相结构为bcc相,涂层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激光熔覆高熵合金涂层刀具表面硬度高,摩擦因数小,断屑效果好,被加工材料表面光洁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激光熔覆 涂层刀具 高速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淑君 韩海军 +1 位作者 翟燕 李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 以六水合硝酸锌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微波辅助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晶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0 min,微波辐射功率为100 W,此时合成的MOF-5晶体为规则的立方体结构,粒径均匀,大小约在20~40μm。反应温度升高或降低均不利于合成规则形态的晶体;反应时间太短,晶体产率太低,延长反应时间对晶体的结构与性能影响不大,但会使产率提高;微波辐射功率对晶体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MOF-5 微波辅助 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