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时空变化及与人类活动的空间交互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师永强 耿巍 +1 位作者 张新生 李话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目的】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日益加强,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能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当量因子法核算198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 【目的】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日益加强,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能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当量因子法核算198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以土地利用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核算生态系统服务需求量,并基于供需分析和人类活动强度的量化结果,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198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总体减少了14.43×10^(8)元;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加更明显,2020年呈现自西向东递增的空间格局。黄河流域低供给-高需求的地级市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地区,低供给-低需求的地级市主要位于中部地区且被高供给-低需求的地级市围绕。人类活动强度呈现东部地区较高,而西部地区较低的特征,且随时间推移在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与人类活动强度之间表现为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并且在局部尺度呈现出High-Low集聚、Low-High集聚和Low-Low集聚三种集聚模式。【结论】研究结果可视化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权衡关系,能够为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人类活动强度 空间交互作用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洋 许继红 刘媛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是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然后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4个时间节点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是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然后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4个时间节点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指数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剖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两者发展高度耦合,说明两大系统相互影响,交互耦合的紧密关系;但是两者发展的协调度较低,9个省(自治区)都处于失调状态,山东、河南、四川一直属于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失调,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一直属于文旅产业发展滞后型失调,陕西从文旅产业发展滞后型失调发展为生态环境发展滞后型失调,山西则经历了生态环境滞后—共损型失调—文旅产业滞后—共损型失调交替发展。根据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发展的失调类型,提出统筹管理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文旅产业 耦合协调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潇 白宁 王建才 《中国果树》 202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果树发源地和种质资源地。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乡村旅游是我国乡村发展中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的新业...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果树发源地和种质资源地。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乡村旅游是我国乡村发展中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的新业态,新时期下如何利用果业和旅游业资源优势,以旅促果,以果兴旅,积极推进果旅融合发展,是促进西北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分析了西北地区果业和旅游业发展概况,然后基于相关案例分析,提出问题和建议,以期为西北地区果旅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业 旅游业 资源优势 果旅融合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平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128-130,共3页
茶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近年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茶文化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挖掘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茶文化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茶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近年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茶文化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挖掘茶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茶文化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效果,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人口结构特征对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师永强 耿巍 岳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基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视角,研究了人口结构特征变化对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年龄群体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性,0-14岁人口占比(少儿抚养比)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 本文基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视角,研究了人口结构特征变化对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层次年龄群体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大差异性,0-14岁人口占比(少儿抚养比)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15-64岁群体占比和老年人群占比(老龄化)的增加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会带来积极促进作用;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结构差异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同样存在显著异质性,0-14岁群体中男性人口占比的增加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效应不显著,15-64岁群体中男性人口占比增加不利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女性人口占比增加更有利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而65岁群体中男性人口占比增加有利于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相较于性别结构变化,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强,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的交互效应在15-64岁群体和65岁以上群体中存在,且在65岁以上群体中,这种交互效应表现的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旅游消费 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云伟 王青 +2 位作者 李富程 郭亚琳 郑玉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84-92,共9页
【目的】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20年之际,定量研究岷江上游退耕还林后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动态变化,为干旱河谷区生态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原生林为对照,退耕地生态林和果园(樱桃、脆李、苹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用地... 【目的】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20年之际,定量研究岷江上游退耕还林后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动态变化,为干旱河谷区生态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原生林为对照,退耕地生态林和果园(樱桃、脆李、苹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用地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稳定性和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应用混合效应确定林地类型、土层深度、海拔梯度、砾石含量等因素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动态的贡献度。【结果】果园土壤大团聚体(>0.25 mm)含量显著低于生态林,二者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原生林。原生林和生态林土壤团聚体各粒级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5~10 mm>2~5 mm>0.25~2 mm>0.053~0.25 mm>0~0.053 mm,果园土壤团聚体各粒级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25~2 mm>2~5 mm>5~10 mm>0.053~0.25 mm>0~0.053 mm;在5~15 cm土层,樱桃园5~1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脆李园和苹果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GMD)均表现为原生林>生态林>果园;不同类型果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表现为樱桃园>脆李园和苹果园,且脆李园、苹果园之间差异不显著。在0~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原生林>生态林>樱桃园>脆李园和苹果园,其差异随深度增加表现出减小趋势。对于0~3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生态林最高(63.1 t/hm^(2)),樱桃园(56.1 t/hm^(2))、苹果园(52.5 t/hm^(2))、脆李园(51.3 t/hm^(2))次之,原生林最低(47.3 t/hm^(2));对于30~6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樱桃园最高(40.3 t/hm^(2)),脆李园(32.9 t/hm^(2))和苹果园(29.3 t/hm^(2))次之,生态林最低(24.7 t/hm^(2))。原生林土壤有机碳的总体分布特征为高含量低储量,生态林为高含量高储量,果园为低含量高储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主控因素为林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控因素为土层深度。【结论】“谷上林地谷下园、缓坡梯田果牛羊”的立体式山地农业是干旱河谷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提升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稳定性应作为今后果园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恢复模式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稳定性 干旱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Logistic模型的雅砻江新龙段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付树林 梁丽萍 刘延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410,共7页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易发性评价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雅砻江中上游新龙段为研究区,初选坡度、坡向、起伏度、坡形、工程岩组、降雨、与水系距离、与道路距离和与断层距...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易发性评价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雅砻江中上游新龙段为研究区,初选坡度、坡向、起伏度、坡形、工程岩组、降雨、与水系距离、与道路距离和与断层距离为评价因子。以23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依据,运用确定系数法计算各评价因子分级的确定性系数(CF),将CF值带入逻辑回归模型(Logistic),剔除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评价因子,建立了CF-Logistic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平台,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将单一的CF模型作对比,运用ROC曲线检验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极高易发区最主要分布在贯通南北的G227线两侧,该处同时也是雅砻江主干两岸,面积为245.53 km 2,占比2.69%;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断层周围,面积573.48 km 2,占比6.28%;中、低、极低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518.54,4245.11,2553.05 km 2。模型精度结果显示:CF-Logistic模型(0.889)优于单一的CF模型(0.878),可以更加精确地划分研究区易发性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 确定系数法 逻辑回归法 雅砻江 新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理论视角下零售电商平台消费者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梅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88,共4页
本文基于迁移理论,实证检验了消费者对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购物时受到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锚定效应三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推力效应和拉力效应均可以显著提升顾客在线上零售平台购... 本文基于迁移理论,实证检验了消费者对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结论如下: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购物时受到推力效应、拉力效应和锚定效应三方面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推力效应和拉力效应均可以显著提升顾客在线上零售平台购买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能够显著增强其重复购买意愿。但是,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在线上零售平台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没有显著体现。总体上拉力效应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强度高于推力效应。同时,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理论 零售电商平台 重复购买意愿 影响机制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城视域下山西传统村落发展策略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随着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传统古村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国山西地区有大量的古村落,做好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慢城理念就是属于可以有效保护古村落的发展... 随着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地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传统古村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国山西地区有大量的古村落,做好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慢城理念就是属于可以有效保护古村落的发展策略。针对慢城的概念、传统村落以及传统村落保护性发展的概念、山西传统古村落保护的内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现状、慢城理论在山西传统村落发展策略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慢城视域下山西传统村落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城视域 山西传统村落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