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饭圈乱象治理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露豪 张大志 田文波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体育饭圈乱象屡屡引发争议,已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维度探究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与社会治理手段。研究认为: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主要呈现在资本逻辑下体育的泛娱乐化发展、流量至上导向下媒... 体育饭圈乱象屡屡引发争议,已成为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从理论与实践维度探究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与社会治理手段。研究认为:体育饭圈乱象的社会表达主要呈现在资本逻辑下体育的泛娱乐化发展、流量至上导向下媒介信息的片面化传播以及乌合之众效应下粉丝情绪的极端化倾向等方面。基于此,将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三治”融合治理思想融入体育饭圈乱象治理工作中,治理体育饭圈乱象应当以自治为基,激发体育饭圈治理内生动力;以法治为本,提升体育饭圈治理法制化水平;以德治为先,铸就新时代体育饭圈治理之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体育饭圈 三治融合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修身:论先秦儒家体育精神的历史生成
2
作者 马天辕 田文波 王梓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37,共7页
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是中国体育传统与中外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先秦儒家的体育书写是中华体育精神生成的重要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先秦儒家体育书写所寄寓的中华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研究发现:先秦儒家体育精神根... 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是中国体育传统与中外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先秦儒家的体育书写是中华体育精神生成的重要源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先秦儒家体育书写所寄寓的中华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研究发现:先秦儒家体育精神根源于先民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发展于君子“威仪”的确立,完善于孔子及其门人对修身之学的构建。其立新而不破旧的思维理路,构成儒家体育精神的认识论基础,并在自我超越中实现历史超越,成为当下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重要方法论;儒家体育精神之脉在修身于自然、社会、自省的3个维度,以德性化的身体养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主体脉序。在军事训练、竞争意识和道器互动的3个维度中,培育集体认同、社会关怀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果,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利用体育进行国民性改造的历史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体育精神 体育书写 先秦儒家 修身 身体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侯建斌 杨磊 缪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7-51,共5页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字为先的多学科交融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成为了时代命题。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围绕专业思政价值目标、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持续改进确立课程思政建设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字为先的多学科交融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成为了时代命题。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围绕专业思政价值目标、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课程思政教学持续改进确立课程思政建设基本原则。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以强化政策引领,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明确思政方向,拓展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创新课堂教学,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培育特色课程,点燃课程思政育人亮点;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胜任能力等作为基本实践路径,推动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休闲体育专业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自我: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健康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缪柯 杨海庆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41,共5页
通过对社会性自我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深入阐释,以社会性自我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健康发展的路径,试图从理论层面构建起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发展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性自我的良性发展关系,从而直接推动休闲体育... 通过对社会性自我这一社会学理论的深入阐释,以社会性自我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健康发展的路径,试图从理论层面构建起个体化社会背景下休闲体育发展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性自我的良性发展关系,从而直接推动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研究认为: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依靠个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的良性互动,从而使积极参与休闲体育的社会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通过社会的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社会公德等进行有效控制、调节、激发,使个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自我",进而推动休闲体育在个体化社会中实现协调发展,社会个体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最终实现社会进步与休闲体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育 社会个体 发展路径 社会性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宝国 缪柯 韩童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92-94,共3页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生命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各项身体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相对良好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对...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生命健康,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各项身体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相对良好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事业关注的热情和兴趣。针对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的融合,对体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发展价值、传播意义、教育结合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体育课程 学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与生命的融合教育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宝国 牛点点 缪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2-54,共3页
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促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更具复杂性,研究少数民族青少年生命教育符合时代需求。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与生命融合教育受地域教育、教育资源和思想观念、教育环境... 加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促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更具复杂性,研究少数民族青少年生命教育符合时代需求。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与生命融合教育受地域教育、教育资源和思想观念、教育环境、课程体系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育与生命教育可以在体育教育中进行生命的体验和感知,注重教育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引领实施,改造教育环境,联合多方力量,调整课程体系构成,促进两者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青少年 体育教育 生命教育 融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庸之道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梦桐 张晨昕 李金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9-74,共6页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 中庸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大道和人之成仁的道德品质。按照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遵循中庸之道是人们涵养道德和提升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被后世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养生体育。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庸不等同于折中主义,是适中不偏和恰到好处之道;保持情绪平和、谨和五味、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体现了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对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标准、对练习火候的把握及涵养狭义道德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生体育 体育文化 中庸之道 传统养生 调身 调息 调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宝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7,42,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欧美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主要结论:由于职业体育产品的特殊性,职业体育联盟的自然垄断效益优于恶性竞争市场,欧美国家法律对职业体育联盟的垄断行为一般采取豁免的态度;对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欧美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主要结论:由于职业体育产品的特殊性,职业体育联盟的自然垄断效益优于恶性竞争市场,欧美国家法律对职业体育联盟的垄断行为一般采取豁免的态度;对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效益的考量,此外,政治原因和游说团体对职业体育联盟反垄断豁免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欧美 职业体育联盟 反垄断豁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演变的视野:中国武术历史分期新论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文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8,81,共9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新的探索。研究认为:武术的历史发展依据武术文化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中原的武术、中国的武术、亚洲的武术到世界的武术的基本进程。从文化史的视...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新的探索。研究认为:武术的历史发展依据武术文化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中原的武术、中国的武术、亚洲的武术到世界的武术的基本进程。从文化史的视角对武术进行新的历史分期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理论在武术文化层面的结合奠定认识论的基础,为武术的当代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史 空间演变 历史分期 中原的武术 中国的武术 亚洲的武术 世界的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预干预通过增强杏仁核抗氧化能力及BDNF表达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焦虑行为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建梅 郭燕兰 +4 位作者 赵行瑞 于芳 李鸿涛 药红慧 苏晓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睡眠不足引起的焦虑行为,然而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通过探讨4周跑台运动预干预对睡眠剥夺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杏仁核氧化应激水平及BDNF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影响睡眠剥夺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可能... 目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睡眠不足引起的焦虑行为,然而机制尚不清楚。因此,通过探讨4周跑台运动预干预对睡眠剥夺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检测杏仁核氧化应激水平及BDNF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影响睡眠剥夺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前将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S,n=10)、运动组(E,n=10)、安静睡眠剥夺组(SSD,n=10)和睡眠剥夺运动组(ESD,n=10)。除S及SSD组大鼠外,E及ESD组大鼠进行中等强度跑台运动预干预4周,随后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72h睡眠剥夺模型,然后运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焦虑样行为学测试结束后,检测大鼠杏仁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计算杏仁核BDNF的表达。结果:与安静组比较,高架迷宫实验中,72 h睡眠剥夺导致大鼠闭合臂时间百分比CT%(P<0.01)及粪便颗粒(P<0.05)增多、(OE+CE)次数(P<0.01)及开放臂时间百分比OT%(P<0.01)均显著减少,杏仁核SOD、CAT活性(P<0.01,P<0.01)及BDNF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而适度的跑台运动预干预可削弱睡眠剥夺引起的焦虑行为,杏仁核BDNF表达显著提升(P<0.05),抗氧化酶SOD及CAT的活性增强(P<0.05,P<0.05)。结论:规律跑台运动预干预可以通过提高睡眠剥夺大鼠杏仁核BDNF表达及抗氧化能力,对杏仁核相关功能产生保护作用,削弱睡眠剥夺大鼠的焦虑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焦虑行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氧化应激 睡眠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齿状回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建梅 杨文艳 +4 位作者 药宏慧 于芳 薄媛媛 苏晓云 庞立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2,87,共6页
通过研究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齿状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改变,探讨有氧运动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认知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8周)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n=10)、应激... 通过研究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齿状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改变,探讨有氧运动改善慢性应激大鼠认知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8周)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n=10)、应激模型组(CUS,n=10)及应激运动组(CUS+E,n=10)3组,通过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CUS+E组大鼠采取4周跑台运动,通过八臂迷宫实验观察跑台运动对应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八臂迷宫实验结束后用ABC免疫组织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BDNF的分布。结果:与CUS组大鼠比较,CUS+E组大鼠八臂迷宫实验中大鼠完成八臂迷宫探索时间(P<0.05)及进入放饵料臂平均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参考记忆(P<0.05)及总记忆错误次数(P<0.05)均显著增多;海马DG区BDNF数量(P<0.05)及面积(P<0.05)均显著增多。结论:当前研究发现4周跑台运动可能通过激活海马DG区BDNF通路,增强海马DG区BDNF的表达,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学习记忆 海马DG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概念之逻辑追问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宿继光 李金龙 李梦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武术概念研究是进行与武术相关的一切问题的研究的原点,也是实现武术科学研究体系完整构建的根基。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武术概念依然未能取得共识,现有武术概念存在分歧并存在逻辑漏洞。以武术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和形式逻... 武术概念研究是进行与武术相关的一切问题的研究的原点,也是实现武术科学研究体系完整构建的根基。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武术概念依然未能取得共识,现有武术概念存在分歧并存在逻辑漏洞。以武术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和形式逻辑学的研究方法,对武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辨证分析。研究认为:武术的定义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功防格斗的技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攻防格斗的技术才是武术的本质;功法、套路、格斗与武术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武术的外延根据概念划分的规则,可以以技法、地域、时间、表现形式等为标准进行划分,划分的各子项具有母项的全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概念 攻防格斗 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抗坏血酸的动态变化及对胞外Glu含量的调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真真 王志锋 +2 位作者 康道峰 徐丹 乔德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75,共6页
目的:揭示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纹状体脑区抗坏血酸(AA)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胞外Glu浓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AA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AA检测组(AAT)、AA补充组(AAG)和对照组(SG),采... 目的:揭示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纹状体脑区抗坏血酸(AA)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胞外Glu浓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AA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AA检测组(AAT)、AA补充组(AAG)和对照组(SG),采用微透析—电化学联用检测技术,动态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细胞外AA浓度的变化;采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动态观察外源性补充AA对纹状体胞外Glu含量的影响。结果:AAT大鼠纹状体胞外AA浓度在运动初期未见著改变,运动后期与安静状态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90 min时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P<0.05)。补充AA后,力竭性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胞外Glu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相似,但Glu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约30 min,且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也显著延长(P<0.05)。结论:大鼠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纹状体胞外AA浓度升高可能是对自身抗氧化能力降低的一种代偿反应;运动前适当补充AA可以降低纹状体Glu浓度异常升高所产生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AA的抗氧化和对纹状体胞外Glu的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大鼠 纹状体 抗坏血酸 谷氨酸 神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就业现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凤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4,30,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 ,对山西省运动员社会保障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依靠法律保证 ,建立健全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多渠道解决保障基金和提高群众认识等建议 ,为促进山西省竞技...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 ,对山西省运动员社会保障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依靠法律保证 ,建立健全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 ,多渠道解决保障基金和提高群众认识等建议 ,为促进山西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优秀运动员 社会保障 就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宝国 缪柯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4,共5页
体质健康作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运行手段与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管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从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层面出发,建议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决策与组织机构... 体质健康作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运行手段与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管理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从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模式的层面出发,建议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决策与组织机构,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激励机制,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综合干预途径,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管理有效实施,以促进新疆地区青少年体质的改善与提升,推动其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青少年 体质健康促进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费师范生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清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4,共3页
免费师范生在身份认同上存在着社会误解、师范院校引导不够、免费师范生不自信等困境。提高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地位,建立具有特色的免费师范生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免费师范生身份认同。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身份认同 社会地位 培养体系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结合针灸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心率变异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史海阳 郭新斌 李圣耀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分析太极拳联合针灸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心率变异性、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11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31... 目的:分析太极拳联合针灸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心率变异性、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11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联合针灸治疗,共12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和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期间病人共发生再住院6例,其中对照组5例,试验组1例。治疗前两组病人HRV、心功能、6MWD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交感/迷走平衡指数(LF/HF)、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内径(LV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和舒张晚期血流速度的比值(E/A)、6MWD和SF-36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RMSSD、SDNN、LF/HF、LVEF、LVD、6MWD及SF-36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的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拳联合针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措施,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太极拳 针灸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