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1
-
-
作者
黄瑞红
马凯来
李洋
梁华
龚梦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
出处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8-573,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22CFB196)。
-
文摘
目的:目的:分析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ISMC)临床病理资料,为该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更多的数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3例IS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预后等进行探讨,并选择同期子宫颈胃型腺癌14例及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19例患者临床和预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3例ISMC患者年龄27~61岁,其中11例(47.83%)已绝经,仅1例为体检发现病变,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伴或不伴阴道流液等症状。3例ISMC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其余均为HPV阳性,其中以HPV16和HPV18型多见。23例患者中15例为单纯ISMC,5例为子宫颈浸润性腺癌合并部分ISMC,3例为子宫颈腺鳞癌合并部分ISMC。ISMC患者p16、CK7均阳性(100.00%),其中26.09%患者p16强阳性,而9.52%患者CK7强阳性。15例ISMC患者进行p53免疫组化检测,野生型占80.00%(12/15),突变型占20.00%(3/15),77.27%(17/22)患者Ki-67增殖指数在60%以上。15例单纯ISMC平均随访时间10.0(1.0~36.0)月,复发率20.00%,死亡占比6.67%;14例子宫颈胃型腺癌平均随访时间9.5(1.0~35.0)月,复发率50.00%,死亡占比7.14%;19例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平均随访时间15.0(1.0~33.0)月,复发率31.58%,死亡占比10.52%,但单纯ISMC分别与两种癌症患者相比,复发率和死亡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MC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阴道流血或流液,与HPV感染密切相关,无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ISMC免疫组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有其独有的特点,可能为诊断的有效标志物。ISMC复发和死亡占比不亚于子宫颈胃型腺癌和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
-
关键词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性癌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预后
-
Keywords
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Pathological features
Prognosis
-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