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人生道路 一样辉映千古——陆羽与颜真卿的文化人格研究
1
作者 吴新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2,145,共6页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人格 陆羽 道路 人生 民族精神 《茶经》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研究集刊》复刊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
作者 肖孔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陆羽 学术研究 茶文化 湖北省 天门市 心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两居古信州考
3
作者 裴治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陆羽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游历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先是居上饶之东,号东冈子。贞元初,在信州城北构筑山舍,孟郊来访时,写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当时代理信州刺史萧瑜与之交游,相得甚欢。贞元二年(786)冬,因萧瑜回洪州(今江西... 陆羽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游历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先是居上饶之东,号东冈子。贞元初,在信州城北构筑山舍,孟郊来访时,写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当时代理信州刺史萧瑜与之交游,相得甚欢。贞元二年(786)冬,因萧瑜回洪州(今江西南昌)主留后事,邀陆羽前往洪州。陆羽此次寓居信州足有两年时间。第二次来信州茶山寓居,在贞元八年(792)末、九年(793)初,陆羽由广州李复幕府北返而来,至贞元十二年(796)迁居蕲州蕲水县(今湖北黄岗浠水),又在信州寓居了三年以上。其间,信州刺史姚骥钦慕陆羽的风范,常来相访,还一起“凿沼为溟渤之状,积石为嵩华之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姚骥 信州 上饶 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陆羽《茶经》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鲁鸣皋 鄢来香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茶经》 现代价值 陆羽 和谐 民族传统文化 精神文化 经典著作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陆羽故里传播《茶经》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5
作者 童正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8-252,共5页
关键词 《茶经》 陆羽 历史 传播 社会实践 经验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处士陆羽鸿渐小像”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童正祥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关键词 陆羽 述评 《茶经》 艺术特色 文化传承 历史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茶道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厚林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98-100,共3页
陆羽茶道浅析湖门天门市陆羽研究会王厚林茶之为饮,源起于我国古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的重要发现和经验积累。过去民谚中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充分说明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既然... 陆羽茶道浅析湖门天门市陆羽研究会王厚林茶之为饮,源起于我国古代,是人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的重要发现和经验积累。过去民谚中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充分说明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既然饮茶,就如同吃饭、用菜讲求蒸煮、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茶经》 陆羽 文化现象 道德观念 优秀文化传统 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至高境界 选择和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陆羽终老竟陵”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童正祥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168-171,共4页
本文依据唐竟陵刺史周愿《三感说》和趙璘《因话录》,对照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以及相关佛学经典和当地存世方志,系统地阐述了"陆羽终老故里"的有关史料,并介绍了当代部分学者的观点。
关键词 陆羽 竟陵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经》研究论文征集函
9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茶经》 论文征集 学术研究 天门市 研究员 茶圣 茶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感说”里识陆羽
10
作者 童正祥 《农业考古》 2017年第5期190-192,共3页
本文通过对《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中有关陆羽文字的分析,认为其所表达出的重要信息有两点:一是陆羽为同事心目中的"圣人";二是陆羽暮年回归了故里。
关键词 牧守竟陵 西塔 三感说 陆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在湖州之际遇考——兼论陆羽撰著《毁茶论》的历史背景
11
作者 裴治国 《农业考古》 2019年第5期167-171,共5页
湖州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成就和丰富了陆羽的人生。但陆羽在湖州也遭遇了不容回避的失意一面,其一是大历前期,为摆脱生活困境欲投鲍防;其二是因建议李栖筠进贡紫笋茶导致贡茶制度设立,致湖常两州人民深受其害,陆羽也于心不安;其三是陆羽... 湖州的人文和地理环境,成就和丰富了陆羽的人生。但陆羽在湖州也遭遇了不容回避的失意一面,其一是大历前期,为摆脱生活困境欲投鲍防;其二是因建议李栖筠进贡紫笋茶导致贡茶制度设立,致湖常两州人民深受其害,陆羽也于心不安;其三是陆羽目睹唐王朝及其官吏对茶的索取与利用,完全违背他对茶的认识与理解,严重背离他在《茶经》中倡导的“精行俭德”精神,于是,愤然撰写《毁茶论》,抨击唐王朝为“口腹玩好”创立新制,索茶无度;各级官吏不顾人民疾苦,借贡茶制度横征暴敛,致茶区民不聊生。陆羽或于文中向茶区人民表达歉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茶经》 《毁茶论》 湖州 颜真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茶路”汉江天门段的回顾与思考
12
作者 童正祥 曾万里 《农业考古》 2015年第5期327-331,共5页
汉江天门段是历史上中俄"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连串的港湾集镇因茶路兴盛;名镇岳家口,曾经是江汉茶文化之乡的缩影,晋商文化与茶文化通过会馆与茶馆而交融,是这一节点的文化特征。区位上比邻茶圣陆羽故里和"晋商... 汉江天门段是历史上中俄"万里茶道"的一个重要的节点。连串的港湾集镇因茶路兴盛;名镇岳家口,曾经是江汉茶文化之乡的缩影,晋商文化与茶文化通过会馆与茶馆而交融,是这一节点的文化特征。区位上比邻茶圣陆羽故里和"晋商保护神"胡聘之故居,是这一节点的特殊文化遗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茶路 汉江天门段 回顾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游历浙南闽北考
13
作者 裴治国 《农业考古》 2018年第5期164-167,共4页
陆羽于建中元年(780)离开湖州,一路南下,于处州受刺史崔清之邀,为青田县孝妇陶氏作文。而后循着谢灵运入闽路径,踏勘闽浙界岭柘岭并作记,后经浦城至建州,游历州南云际、昇山(朗山)一带,再转而北上,来到道家圣地武夷山,饱览瑰丽的丹霞地... 陆羽于建中元年(780)离开湖州,一路南下,于处州受刺史崔清之邀,为青田县孝妇陶氏作文。而后循着谢灵运入闽路径,踏勘闽浙界岭柘岭并作记,后经浦城至建州,游历州南云际、昇山(朗山)一带,再转而北上,来到道家圣地武夷山,饱览瑰丽的丹霞地貌,寻访第十六洞天的道家盛会,写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武夷山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游历 武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游寓蕲水考
14
作者 裴治国 《农业考古》 2017年第5期186-189,共4页
根据部分史料及诗文推论,知陆羽与崔国辅于天宝十四年(755)秋月九日相携离开竟陵,一路东南游至蕲水(今浠水县),于此"相与较定茶水之品"。几十年后的贞元八年(792),陆羽随李复离任岭南北归至蕲水,寓居于此,当在一年以上,并开... 根据部分史料及诗文推论,知陆羽与崔国辅于天宝十四年(755)秋月九日相携离开竟陵,一路东南游至蕲水(今浠水县),于此"相与较定茶水之品"。几十年后的贞元八年(792),陆羽随李复离任岭南北归至蕲水,寓居于此,当在一年以上,并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及茶事活动,留下了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羽 游寓 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在广州考
15
作者 童正祥 《广东茶业》 2019年第6期45-47,共3页
本文根据两地方志和有关文献,披露了陆羽“花甲”前后宦游广州的“从事”经历。并据他在其时其地所作“歌”的流传,以及所用名号与故居“桑苎庐”的关系,验证了他“退休”后的隐居地。
关键词 六陆羽 广州 从事 宦游 桑苎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被引量:9
16
作者 鲁鸣皋 《农业考古》 2003年第2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茶文化 人生价值观 茶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以茶悟道”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良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茶经》 中国人 食用 陆羽 饮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饼茶计量单位小考——《茶经·二之具》中的“片”与“斤”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正祥 《中国茶叶》 2019年第9期67-69,共3页
现存《茶经》版本中的“二之具”有“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等文字,通过文字分析、逻辑推理和文物参考等方法,认为“峡中”这段文字中的“斤”字在陆羽原稿中应为“片”字。究其原因,或因“片”“斤”两字字形相似... 现存《茶经》版本中的“二之具”有“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等文字,通过文字分析、逻辑推理和文物参考等方法,认为“峡中”这段文字中的“斤”字在陆羽原稿中应为“片”字。究其原因,或因“片”“斤”两字字形相似,后世传抄过程未正本清源、不仔细考究所致的刻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二之具 唐代饼茶 计量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上晓起村
19
作者 甘良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婺源县 研究会 研究员 科学院 江西省 景德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与佛教
20
作者 陈幼发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91-93,共3页
茶与佛教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研究会陈幼发茶与佛教的关系,历来行家里手高见颇多。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略叙管见,以祈专家学者赐教。一、饮茶的起源与佛教的产生茶本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何时出现在地球上,尚有待研究。从有文字记载的史... 茶与佛教湖北省天门市陆羽研究会陈幼发茶与佛教的关系,历来行家里手高见颇多。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略叙管见,以祈专家学者赐教。一、饮茶的起源与佛教的产生茶本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何时出现在地球上,尚有待研究。从有文字记载的史籍中看,《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寺院 “茶禅一味” 佛教传入 禅宗 僧人 释迦牟尼 茶叶生产 《茶经》 神农氏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