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峰电灌总站提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建河 吴永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387-390,共4页
根据二峰总站提水灌区实际情况,利用干渠渠系配套齐全,进出水量易于掌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支渠及以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支渠采用首尾测算法进行测定,田间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田块进行测定,这样简化了... 根据二峰总站提水灌区实际情况,利用干渠渠系配套齐全,进出水量易于掌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支渠及以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支渠采用首尾测算法进行测定,田间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田块进行测定,这样简化了测量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测得2014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6,基本上反映了灌区渠系实际用水情况、灌溉工程质量及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该方法适合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峰灌区 灌溉水利用系数 水量平衡法 首尾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俞建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9-153,共5页
为了探明夏玉米对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的响应规律,连续3年采用模拟大田条件下有底测坑试验,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水天数(2、4、6、8、10d),分析了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 为了探明夏玉米对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的响应规律,连续3年采用模拟大田条件下有底测坑试验,在夏玉米的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分别设置不同的淹水天数(2、4、6、8、10d),分析了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拔节期淹水对玉米的株高和茎粗影响最大,其次是苗期,且随着淹水历时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苗期淹水前期虽影响较大,但涝渍解除后经过补偿,影响有所减小。抽雄吐丝期淹水前期对株高和茎粗有影响,但涝渍解除后经过补偿影响已不显著。拔节期淹水对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且LAI随着淹水历时的增加逐渐降低。当苗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淹水超过4d,灌浆期淹水超过6d,均会造成显著减产,可见,在玉米灌浆期之前均为玉米淹水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采取措施排水降渍。该研究可为对夏玉米农田排水方案的合理制定、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以及抗灾减灾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淹水时期 淹水历时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州地区水稻需水量试验成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俞建河 俞万有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10-10811,10819,共3页
根据天长市二峰灌溉试验站(1981-2007)和全椒县下封灌溉试验站(1981-1986)多点多年水稻需水量试验资料,提出了滁州地区水稻本田期6-9月作物泡田用水量和5种需水量计算方法,成果为确定灌溉用水量、水资源平衡研究、农田规划设计及灌... 根据天长市二峰灌溉试验站(1981-2007)和全椒县下封灌溉试验站(1981-1986)多点多年水稻需水量试验资料,提出了滁州地区水稻本田期6-9月作物泡田用水量和5种需水量计算方法,成果为确定灌溉用水量、水资源平衡研究、农田规划设计及灌区用水管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地区 水稻 泡田用水量 需水量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