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以凝血酶为靶筛选天然药物提取化合物 被引量:9
1
作者 凌笑梅 刘一 +5 位作者 赖先银 张媛 刘晓明 屠鹏飞 赵玉英 崔景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法研究了凝血酶和水蛭素及肝素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凝血酶和水蛭素的结合常数.选择凝血酶为靶点,建立了快速灵敏的从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的CE方法.在接近生理环境的水溶液条件下,研究了两色金鸡菊、...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法研究了凝血酶和水蛭素及肝素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凝血酶和水蛭素的结合常数.选择凝血酶为靶点,建立了快速灵敏的从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的CE方法.在接近生理环境的水溶液条件下,研究了两色金鸡菊、肉苁蓉和黄蜀葵中天然植物提取物与凝血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相比,从11个天然化合物中快速筛选出与凝血酶有相互作用的6个化合物,提高了天然植物提取物药理活性筛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凝血酶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药理学在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尚德为 王曦培 +4 位作者 邓晨辉 毕姗姗 管峥 周田彦 卢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6,共6页
定量药理学是上个世纪末在传统的药动学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型学科,其主要运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定量描述、解释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行为。近年来定量药理学中涉及的模型化和仿真预测在新药研发、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个体化用药等方面... 定量药理学是上个世纪末在传统的药动学基础之上形成的新型学科,其主要运用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定量描述、解释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行为。近年来定量药理学中涉及的模型化和仿真预测在新药研发、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个体化用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本文主要从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这两个方面综述了定量药理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药理学 新药研发 治疗药物监测 个体化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热法研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谭安民 徐波 屈松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849-851,共3页
Sp-Octyl-(8-Chloroadenosine)-3’,5’-Cyclophosphate (OCC), a newlysynthesized cAMP analog, strongly induces growth inhibi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L-60 cells. The effect of OCC is dose-... Sp-Octyl-(8-Chloroadenosine)-3’,5’-Cyclophosphate (OCC), a newlysynthesized cAMP analog, strongly induces growth inhibi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emia HL-60 cells. The effect of OCC is dose-time dependent. By using the LKB2277 Bioactivity Monitor,we determined the heat production rate of HL-60 cells treated by OCC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heat production rate of HL-60 cell treated by OCC gradually decreased to that of normal human neutroph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诱导分化 抗肿瘤药 肿瘤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化学成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秀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期16-35,共20页
人参广泛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调节多种生理活动。生物和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人参皂苷的功效。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研究结果证明:1人参皂苷在胃肠道的吸收性随分子结构中糖基化程度不同而不同;2在... 人参广泛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其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调节多种生理活动。生物和环境因素可能影响人参皂苷的功效。人参皂苷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研究结果证明:1人参皂苷在胃肠道的吸收性随分子结构中糖基化程度不同而不同;2在人源肠Caco-2细胞单层模型,多糖基化原形人参皂苷的膜渗透性差是限制其口服吸收不良的主要原因;3人参皂苷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之前,主要被代谢为相应的次皂苷和/或皂苷元;4某些人参皂苷在肠道内由肠内细菌所致生物转化产生的生物活性中间体和/或终末产物,能够反映它们的生物活化作用,提示人参皂苷很可能是前药;5原形人参皂苷及其脱糖基代谢产物从体内清除。本文概述了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和/或代谢以及药代动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明确人参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循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药物代谢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发现中常用化合物库特征描述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丁新强 武治印 +1 位作者 金宏威 刘振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01-2410,共10页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分子模拟软件的日趋成熟,虚拟筛选已经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虚拟筛选过程中,所使用化合物库的质量对先导化合物发现的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已知药物库、天然产物库、中药原植...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分子模拟软件的日趋成熟,虚拟筛选已经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虚拟筛选过程中,所使用化合物库的质量对先导化合物发现的成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已知药物库、天然产物库、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库、筛选常用商业化合物库以及研究者所在实验室建立的化合物库的分析比较,从化合物库的分子多样性、化学空间和分子骨架等多个方面提取并对比每一种化合物库的特征,发现了已知药物库与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库的特征相似性,揭示了中药原植物化学成分库作为筛选库的类药性优势,并且深化了对几种筛选用化合物库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筛选 化合物库 分子多样性 化学空间 分子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资源与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淑慧 梁鸿 +2 位作者 张庆英 张国武 屠鹏飞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4期593-600,共8页
川贝母是著名的止咳要药,临床疗效明确,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特殊的生境和过度的采挖,其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发展栽培川贝母产业是解决临床用药和市场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保护野生资源,确保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高原地区... 川贝母是著名的止咳要药,临床疗效明确,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特殊的生境和过度的采挖,其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因此,发展栽培川贝母产业是解决临床用药和市场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能保护野生资源,确保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高原地区居民收入。川贝母人工栽培历史较短且栽培难度大,存在种质混杂、栽培变异和性状差异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川贝母栽培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栽培川贝母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川贝母资源现状和影响栽培川贝母品质的生态环境、种质资源、繁育方式、栽培管理及采收加工等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建立川贝母各基原植物野生抚育基地、规范化栽培模式和标准、工业化产地加工体系和全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栽培川贝母生产技术的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资源 生产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皂苷在人尿液的排泄实验研究
7
作者 杨秀伟 周琪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9期1458-1462,共5页
目的:研究红参皂苷在人尿液的排泄。方法:成年人(62 kg体质量)口服红参提取物2 g(相当于4.30 g红参),然后分别在0~3、3~6、6~12、12~24 h收集尿液。通过超快速液相-串联质谱法(UFLC-MS/MS)技术与对照品比较分析鉴定和定量人参皂苷的排... 目的:研究红参皂苷在人尿液的排泄。方法:成年人(62 kg体质量)口服红参提取物2 g(相当于4.30 g红参),然后分别在0~3、3~6、6~12、12~24 h收集尿液。通过超快速液相-串联质谱法(UFLC-MS/MS)技术与对照品比较分析鉴定和定量人参皂苷的排泄。结果:在人24 h排泄的尿液中,可检测到3个苷元,即20(S)-原人参三醇(PPT)、20(R)-PPT和20(S)-原人参二醇(PPD);7个人参皂苷(G),即20(S)-G-Rh1、G-Rd、G-Rk3、G-Rh4、20(S)-G-Rg3、20(R)-G-Rg3和G-C-K。结论:红参中的一些原型人参皂苷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人体尿液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人参皂苷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在大鼠体内的排泄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杨秀伟 刘晓艳 +4 位作者 徐嵬 张鹏 赵威 龚云 刘逆夫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期49-67,共19页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鸡血藤水提取物的排泄动力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给雄性SD大鼠灌胃鸡血藤水提取物(30 g·kg^(–1),以生药量计),分别在给药后的2、4、6、8、12、24、48 h收集每组的粪便和尿液。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 目的:研究大鼠灌胃鸡血藤水提取物的排泄动力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给雄性SD大鼠灌胃鸡血藤水提取物(30 g·kg^(–1),以生药量计),分别在给药后的2、4、6、8、12、24、48 h收集每组的粪便和尿液。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大鼠排泄物样品,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后鉴定和定量鸡血藤水提取物中化合物。结果:在大鼠48 h排泄的尿液和粪便中可检测到20个原型化合物,即烟酸(1)、对羟基苯甲酸(2)、水杨酸(3)、6,9-二羟基大柱香波龙-4,7-二烯-3-酮(4)、大豆苷(5)、8,9-二羟基大柱香波龙-4,6-二烯-3-酮(6)、异落叶松脂素(7)、芒柄花素(8)、4′,8-二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异黄酮(9)、(+)-松脂酚(10)、(+)-表松脂酚(11)、8-甲雷杜辛(12)、芒柄花素钠(13)、3′-甲氧基大豆素(14)、鸡血藤黄醇A (15)、毛蕊异黄酮(16)、艳紫铆素A (17)、奥刀拉亭(18)、鹰嘴豆芽素A (19)和(6a R,11a R)-高丽槐素(20)。结论:鸡血藤中的一些原型化合物可通过大鼠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黄酮 木脂素 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多步骤虚拟筛选方法发现具有新母核的GABA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
9
作者 孔维恺忻 廉靖靖 +10 位作者 彭超 朱杰 郑钰琳 黄巍然 张博文 段桂芳 马琳 彭晓东 马维宁 朱素杰 黄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3,共2页
GABAA受体主要介导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信号传递,是镇静催眠药的关键靶点。在寻找具有新母核的镇静催眠药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子对接模型和... GABAA受体主要介导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信号传递,是镇静催眠药的关键靶点。在寻找具有新母核的镇静催眠药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子对接模型和分子力学广义玻恩比表面积(MMGBSA)方法筛选了来自于商业数据库中的41112种化合物。经过筛选,我们得到了16个化合物,然后我们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学实验验证了4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确实为有效的GABA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其中,化合物GPR120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都得到了实验验证。在重组表达α1β2γ2型受体的皮层神经元中,在10和50µmol∙L^(−1)浓度下,GPR120可将GABA EC3-10电流分别增强71.5%和163.8%。通过全分解贡献分析和点突变实验,我们发现GPR120与GABAA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是H102,与阳性药物地西泮相似。为了进一步验证GPR120在动物水平上的功能,我们进行了运动活动测试和翻正反射消失(LORR)实验。GPR120对小鼠的运动活动有抑制作用,6 h后可恢复,说明GPR120是一种中度镇静剂。在戊巴比妥钠(PB)诱导的翻正反射消失实验中,与生理盐水组相比,GPR120(20 mg∙kg^(−1))可显著缩短开始LORR的时间并延长LORR的持续时间。综上所述,通过联用多种虚拟筛选方法,我们发现了GPR120是一种具有新型母核的中度强度镇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离子通道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GABA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精准修饰客体分子的方法
10
作者 戴震 刘育 刘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4,共16页
客体分子在蛋白质上的精准修饰为超分子调控蛋白质活性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尤其是带正电荷的芳香官能团客体,可以与葫芦脲高效地结合.然而,该类分子很难通过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技术精准修饰到蛋白质上,而生物正交反应的连接子通常又... 客体分子在蛋白质上的精准修饰为超分子调控蛋白质活性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尤其是带正电荷的芳香官能团客体,可以与葫芦脲高效地结合.然而,该类分子很难通过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技术精准修饰到蛋白质上,而生物正交反应的连接子通常又较大从而影响主客体分子识别.为此,本文通过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技术先将带碘或炔烃官能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到目的蛋白质上,再通过钯催化的Suzuki和Sonogashira偶联反应进一步修饰上带有正电荷的吡啶分子,以期与葫芦脲分子高效识别结合,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插入了带有炔烃官能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并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在蛋白质表面定点偶联带正电荷的吡啶分子,为主客体化学调控蛋白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修饰 非天然氨基酸 主客体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雾式检测器建立三七药材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18
11
作者 白长财 柴兴云 +3 位作者 王海龙 崔秀明 李萍 屠鹏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利用HPLC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联用技术,建立三七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CAD检测... 目的:利用HPLC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联用技术,建立三七药材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CAD检测:氮气压力为2.414×105Pa,信号响应范围为0~100 pA。结果:建立了三七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20批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检测。结论:通过对三七皂苷类成分的检测分析,与ELSD和UV两种常用的检测器比较,CAD检测器具有较为平稳的基线和较高的灵敏度,更加适用于三七及含有较弱或无紫外吸收成分药材的指纹图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电雾式检测器 指纹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杨秀伟 徐波 +3 位作者 冉福香 吴军 王瑞卿 崔景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11期7-9,24,共4页
目的:寻找中药中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体外培养法,鉴定受试的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木桔素、环氧酸橙皮油... 目的:寻找中药中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为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体外培养法,鉴定受试的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木桔素、环氧酸橙皮油素、酸橙皮油素、前胡酮、芸香苦素、牛防风素和异香柑内酯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异虎耳草素、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结论:香豆素类化合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香豆素类 人胃癌细胞株BGC 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根中丙二酰基三七人参皂苷-R4的分离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光芝 李向高 +3 位作者 刘志 王继彦 郑毅男 杨秀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6-1318,共3页
A new malonylated dammarane-type triterpene oligoglycoside,named malonyl-notoginsenoside-R4(1),was isolated from the fresh root of Panax ginseng C.A.Mey.The structure of malonyl-notoginsenoside-R4 was determined as 3-... A new malonylated dammarane-type triterpene oligoglycoside,named malonyl-notoginsenoside-R4(1),was isolated from the fresh root of Panax ginseng C.A.Mey.The structure of malonyl-notoginsenoside-R4 was determined as 3-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0(S) protopanaxadiol on the basi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新鲜人参根 三萜皂苷 丙二酰基三七人参皂苷-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和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增殖抑制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杨秀伟 徐波 +3 位作者 冉福香 王瑞卿 吴俊 崔景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12期9-10,18,共3页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类药或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和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花椒毒素、前胡素、虎耳草素、牛防风素和甘草香豆素对人表皮...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类药或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和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花椒毒素、前胡素、虎耳草素、牛防风素和甘草香豆素对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增殖具有弱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其IC50值分别为8.40×10-4、5.00×10-5、7.30×10-5、1.00×10-5、5.00×10-5mol.L-1。蛇床素、欧前胡素、香柑内酯、羌活烯醇、紫苜蓿酚和考迈斯托醇对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增殖具有弱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其IC50值分别为6.70×10-5、2.11×10-4、2.77×10-5、6.62×10-5、4.16×10-5、2.26×10-4mol.L-1。结论某些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可能发展成为类药或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香豆素类 人表皮癌细胞系A432细胞株 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秀伟 冉福香 +4 位作者 王瑞卿 吴军 彭俊 裴惠平 孙士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筛选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西萝芙木碱、伊波加因、骆驼蓬碱、哈尔明碱、黄连碱、延胡索碱、白屈菜碱、小檗胺、吐根碱...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筛选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西萝芙木碱、伊波加因、骆驼蓬碱、哈尔明碱、黄连碱、延胡索碱、白屈菜碱、小檗胺、吐根碱、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贝母碱N-氧化物、去氢贝母碱N-氧化物、倒千里光碱、9-去甲基小檗碱、番茄碱苷、澳洲茄次碱、金鸡宁、罂粟碱、喜树碱和酒石酸麦角胺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最强者为吐根碱、番茄碱苷和喜树碱,其次为黄连碱、白屈菜碱、哈尔明碱、澳洲茄次碱和延胡索碱。西萝芙木碱、白屈菜碱、哈尔明碱、小檗胺、吐根碱、贝母碱N-氧化物、番茄碱苷、罂粟碱、利血胺和喜树碱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增殖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最强者为吐根碱,其次为西萝芙木碱、小檗胺、番茄碱苷和喜树碱。结论:上述生物碱类化合物可能是含有该生物碱的、有抗肿瘤活性中药的有效成分,亦可能成为开发抗肿瘤新药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生物碱类 人鼻咽癌细胞株KB 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杨秀伟 徐波 +3 位作者 吴军 冉福香 王瑞卿 崔景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10期8-13,共6页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马栗树皮苷、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生长...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筛选40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马栗树皮苷、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牛防风素和考迈斯托醇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马栗树皮苷、去甲基呋喃皮纳灵、前胡素和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伞形花内酯刘寄奴酸酯、牛防风素和考迈斯托醇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香豆素类 人鼻咽癌细胞株KB 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子生物碱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秀伟 冉福香 +3 位作者 吴军 王瑞卿 徐波 崔景荣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KB、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筛选6种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士的宁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鼻咽癌细胞株KB、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筛选6种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士的宁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人胃癌细胞株BGC等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伪士的宁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等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依卡金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胃癌细胞株BGC等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士的宁、伪士的宁和依卡金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B和人胃癌细胞株BGC等细胞的生长皆有抑制作用,呈现浓度-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 生物碱 人鼻咽癌细胞株KB 人胃癌细胞株B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秀伟 冉福香 +4 位作者 王瑞卿 吴军 彭俊 裴惠平 孙士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7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筛选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伊波加因、哈尔明碱、黄连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小檗胺、吐根碱、马兜铃酸I、番茄碱苷、... 目的:从中药中筛选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应用人胃癌细胞株BGC和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筛选44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伊波加因、哈尔明碱、黄连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小檗胺、吐根碱、马兜铃酸I、番茄碱苷、澳洲茄次碱、茄次碱、金鸡宁、罂粟碱和酒石酸麦角胺对人胃癌细胞株BGC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最强者为黄连碱、延胡索碱、小檗胺、吐根碱、番茄碱苷、澳洲茄次碱和金鸡宁,其次为伊波加因、哈尔明碱、小檗碱、马兜铃酸I、茄次碱、罂粟碱和酒石酸麦角胺。蛇根精、γ-崖椒碱、黄连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吐根碱、马兜铃酸I、茄次碱和喜树碱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效应关系;最强者为吐根碱、小檗碱、延胡索碱和喜树碱,其次为黄连碱、马兜铃酸I和茄次碱。结论:上述生物碱类化合物可能是含有该生物碱、有抗肿瘤活性中药的有效成分,亦可能成为开发抗肿瘤新药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生物碱类 人胃癌细胞株BGC 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7
19
作者 杨鑫宝 杨秀伟 刘建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5期349-358,共10页
人参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分为水参、生晒参和红参。本文概述它们所含人参皂苷成分的研究,分析其人参皂苷结构类型特点,为确定它们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水参和生晒参的人参皂苷苷元具有结构类型单一的特点,包括原人参二醇、... 人参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分为水参、生晒参和红参。本文概述它们所含人参皂苷成分的研究,分析其人参皂苷结构类型特点,为确定它们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水参和生晒参的人参皂苷苷元具有结构类型单一的特点,包括原人参二醇、原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3种类型,而红参中的人参皂苷苷元具有结构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它们与其生物活性具有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红参 人参皂苷 药效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共附生真菌Hansfordia sp.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丹奇 吴泽宏 +3 位作者 刘东 裴月湖 林文翰 白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从海绵共附生真菌Hansford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得到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NMR、MS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真菌Hansfordia sp.的固... 目的从海绵共附生真菌Hansford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得到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NMR、MS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真菌Hansfordia sp.的固体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6-trihydroxy-8-methylxanthone(1)、4-chloro-1,3,6-trihydroxy-8-methylxanthone(2)、6-hydroxymellein(3)、(R)-4ydroxymellein(4)、3-(2-hydroxypropyl)-8-hydroxy-3,4-dihydroisocoumarin(5)、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6)、(S)-regiolone(7)和cy-clonerodiol(8)。结论化合物1~8全部为首次从Hansfordi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真菌 Hansfordia SP 次级代谢产物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