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工程地质学的提出、学科内涵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能友 李彦龙 +10 位作者 蒋宇静 孙金声 谢文卫 胡高伟 王韧 于彦江 王金堂 陈强 申凯翔 孙志文 陈明涛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9,共14页
能源结构调整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潜在能源开展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随着勘探开发研究的深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面临的多种类型工程地质风险管控矛盾日益凸显,亟待发展基于现代工程地... 能源结构调整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潜在能源开展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随着勘探开发研究的深入,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面临的多种类型工程地质风险管控矛盾日益凸显,亟待发展基于现代工程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工程地质学。为此,本文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工程地质学的提出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学科构架、核心研究任务和主要研究手段。认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工程地质学是海洋地球系统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评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地质、工程安全承载力,并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提供决策支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工程地质学不仅能为回答勘探开发活动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也能有效地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研究与地质灾害、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关联起来,为实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质、环境、工程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工程地质学 学科内涵 研究任务 技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进展及研究方向 被引量:4
2
作者 梁金强 宁伏龙 +3 位作者 张如伟 梁前勇 胡高伟 杨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1-I0008,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以下简称水合物)是一种由水和气体分子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似冰状固态结晶物质。自然界中水合物的气体组分主要为甲烷(Kvenvolden,1995;Sloan,1998;Tréhu et al.,2004;Milkov,2004;Ma... 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gas hydrate,以下简称水合物)是一种由水和气体分子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似冰状固态结晶物质。自然界中水合物的气体组分主要为甲烷(Kvenvolden,1995;Sloan,1998;Tréhu et al.,2004;Milkov,2004;Max and Johnson,2014),是地球上最丰富的非常规能源(Collett,2004;Boswell and Collett,2011;Koh et al.,2016),而且97%以上的水合物广泛赋存在海洋大陆边缘的沉积物中,其余分布于陆地永久冻土带(Ruppel and Kessler,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非常规能源 大陆边缘 气体组分 结晶物质 低温高压 开发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流体运移及海底甲烷渗漏研究
3
作者 杨金秀 王琛 +5 位作者 邢兰昌 魏伟 张伟 韩维峰 赵丽 刘坤一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认清地质历史时期相关的流体运移和海底甲烷渗漏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了解水合物成藏、评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甲烷渗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全球海域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进行再解释,分析流体运... 认清地质历史时期相关的流体运移和海底甲烷渗漏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了解水合物成藏、评价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甲烷渗漏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全球海域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进行再解释,分析流体运移通道、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系统三者间的关系。首先,按照流体运移通道在水合物系统中的作用将其分为两类:类型Ⅰ主要分布在水合物稳定区底界(BSR)之下,为水合物系统成藏提供气源的通道,类型Ⅱ分布在BSR以浅,甚至延伸至海底,为水合物系统中的甲烷逃逸提供渗漏通道。另外,分析认为多边形断层作为通道疏导油气垂向运移的作用是有限的。其次,根据海底甲烷渗漏与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位置关系以及渗漏的甲烷气源条件,将海底甲烷渗漏特征分为三大类五小类:水合物稳定边界以深(水合物系统气源、非水合物系统气源)、水合物稳定边界附近(水合物系统气源、非水合物系统气源)和水合物稳定边界以浅(非水合物系统气源)。其中,水合物稳定区向陆分布边界LLGHSZ(landward limit of gas hydrate stability zone)附近的甲烷渗漏强度和密度最大。综上,本文提出的流体运移通道与海底甲烷渗漏特征的分类方法对认识动态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成藏和分解过程、评价相关的环境和气候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BSR(水合物稳定区底界) 向陆分布边界 流体运移 海底甲烷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开发的能源安全与经济效益评估
4
作者 袁亚娟 刘海韬 +4 位作者 曾梓清 单晨晨 李晓楠 陈程 范如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7,共12页
针对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与能源供应安全问题,采用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多情境需求预测、基于能源生产率与协整模型的经济效益评估等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供给潜力、实际供给能力、累计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15年... 针对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与能源供应安全问题,采用能源安全评价模型、多情境需求预测、基于能源生产率与协整模型的经济效益评估等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供给潜力、实际供给能力、累计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15年起,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水平显著下降;天然气水合物在供给潜力及实际供给能力方面均可有效提升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程度;至2040年,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累计经济效益预计将达3660.27亿元;加速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需围绕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与规划、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4个关键方面展开。研究可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与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效益评估 能源安全 经济效益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发现及成藏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匡增桂 任金锋 +2 位作者 邓炜 赖洪飞 谢莹峰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潜在的能源价值而备受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南海开展水合物调查,截至目前已实施了9个水合物钻探航次,取得了一系列水合物找矿突破。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发育多种类型水合物,神狐海域主要发育扩散型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潜在的能源价值而备受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南海开展水合物调查,截至目前已实施了9个水合物钻探航次,取得了一系列水合物找矿突破。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发育多种类型水合物,神狐海域主要发育扩散型水合物,东沙海域发育复合型水合物,琼东南发育渗漏型及砂质型水合物。本文结合钻探成果,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水合物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测井响应特征。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在地震上主要表现为显著的BSR以及BSR之上的强正极性反射,在测井上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高纵波速度和高横波速度,如出现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的混合层则在测井上表现为高电阻、低纵波速度、高横波速度和中子密度反交等特征。渗漏型水合物在地震上通常不发育典型的BSR,BSR之上发育亮点反射或者浅部地层发育上拉反射以及柱状的空白反射,海底发育显著的异常地貌,如丘状体和麻坑,在测井上表现为极高的电阻率、稍微增高的纵波及横波速度、高角度层理等特征。砂质水合物在地震上表现为极强的BSR和指示砂质水合物的强正极性反射,测井上表现为低伽马、极高的电阻率、极高的纵横波速度、略微增高的密度和略微降低的中子孔隙度等特征。最后总结了神狐及琼东南水合物成藏控制因素,认为神狐海域发育的深大断裂以及倾斜的天然堤沉积控制了神狐海域高丰度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发育,而琼东南海域水合物发育受古潜山及差异压实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钻探 扩散型水合物 渗漏型水合物 砂质水合物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砂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沉积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任金锋 陈雨核 +5 位作者 徐梦婕 李廷微 王笑雪 赖洪飞 谢莹锋 匡增桂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12,共19页
砂质水合物储层是国际上水合物勘查试采的首选目标,我国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钻探发现了高饱和度砂质水合物。通过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分析资料,证实了规模化成藏的砂质水合物藏。砂质水合物储层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低西格玛、高... 砂质水合物储层是国际上水合物勘查试采的首选目标,我国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钻探发现了高饱和度砂质水合物。通过三维地震、测井、岩心及测试分析资料,证实了规模化成藏的砂质水合物藏。砂质水合物储层表现为低自然伽马、低西格玛、高电阻率、高声波速度和T_(2)谱信号幅度急剧降低等测井响应特征,同时纵波及横波信号均明显衰减。砂层呈楔形近水平席状分布。岩性为粗粉砂细砂为主,属于深水浊积体系末端的朵体沉积。剖面上,水合物和游离气具有同层分布、横向过渡的特点。平面上,水合物藏呈现椭圆形分布,中部发育伴生游离气,外围发育水合物。与世界其他海域钻探发现的倾斜砂质水合物储层不同的是,该水合物藏是在稳定域底界附近的水平砂层,在下伏气烟囱背景下局部高热流驱动和上覆细粒沉积地层的封盖下,充足游离气由中部向外横向长运移而形成大面积高饱和度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水合物 气烟囱 深水朵体沉积 横向接触成藏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的地球物理特征与识别
7
作者 王秀娟 韩磊 +3 位作者 刘俊州 靳佳澎 匡增桂 周吉林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5,共16页
全球多个海域钻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不同共存层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与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形成识别共存层的方法有利于准确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本文分析了南海与国际典型井位的多种测井与地震资料,总结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 全球多个海域钻探表明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不同共存层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与富集程度存在差异,形成识别共存层的方法有利于准确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本文分析了南海与国际典型井位的多种测井与地震资料,总结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层,包括细粒泥质储层稳定带附近共存、细粒泥质粉砂储层水合物稳定区底界(BSR)下方共存、细粒泥质储层冷泉发育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内共存和粗粒砂质储层快速沉积区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对比不同储层类型异常特征变化,通过多种属性联合与交会分析形成识别共存层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态方法。结果表明,生物成因气与热成因气都能形成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在生物成因气发育区,由于快速沉积作用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向上调整,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分解。因分解需要时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局部区域会出现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而热成因气发育区,易形成Ⅱ型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利用孔隙度、电阻率与饱和水层的差异进行交会分析,根据曲线变化趋势能识别共存层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形态,多种地球物理属性对比分析认为横波速度是识别共存层天然气水合物与游离气富集差异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游离气 共存 横波速度 交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与赋存差异 被引量:2
8
作者 靳佳澎 王秀娟 +5 位作者 邓炜 李清平 李丽霞 余晗 周吉林 吴能友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6,共16页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北部完成了9个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采集了大量三维地震资料,发现了多种赋存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但是不同赋存形态与富集程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异常响应及主控因素差异有待厘清。在台西南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发现...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北部完成了9个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采集了大量三维地震资料,发现了多种赋存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但是不同赋存形态与富集程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异常响应及主控因素差异有待厘清。在台西南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呈烟囱状反射的裂隙充填型水合物与呈强振幅反射的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垂向叠置分布,而珠江口盆地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上部广泛发育孔隙充填型水合物。研究认为低孔渗特征、相对细粒沉积层和块体搬运沉积体储层,匹配局部高通量流体供给条件,控制了裂隙充填型水合物赋存;相对低通量流体和相对粗粒储层岩性是孔隙充填型水合物赋存的主要条件,而Ⅱ型水合物、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及近期活动水合物系统均与深部来源热成因气及相对高通量流体供给有关。构造沉积背景差异是多类型水合物赋存的主要原因,流体运移通道、运移方式和储层岩性耦合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程度;受晚期岩浆侵入、泥火山构造、隆起构造影响而形成的断层和气烟囱构造控制流体运移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因而查明不同盆地发育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差异,厘清多类型水合物地质主控因素对于指导高富集天然气水合物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多类型 流体运移 储层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及气源条件海洋可控源电磁成像 被引量:2
9
作者 景建恩 赵庆献 +5 位作者 罗贤虎 刘成功 陈凯 王猛 邓明 伍忠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94-2708,共15页
地震剖面的似海底反射(BSR)指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底边界,并已得到钻探的验证。南海神狐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研究的热点区域。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且钻井数量有限,仅仅依靠地震与钻探研究不能完全描述区内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剖面的似海底反射(BSR)指示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底边界,并已得到钻探的验证。南海神狐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研究的热点区域。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且钻井数量有限,仅仅依靠地震与钻探研究不能完全描述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及气源通道的分布。含水合物地层比围岩具有更高的电阻率,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数据获得的电阻率能为水合物和气源通道检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神狐海域开展MCSEM探测研究,沿一条测线采集了15个站位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场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与二维反演,实现了研究区海底二维电阻率成像。然后,通过灵敏度分析,检验了MCSEM反演结果的可靠性。结合SH-W07-2016随钻测井(LWD)和地震数据,对二维电阻率剖面进行解释,推断了剖面上水合物和游离气分布,划分了两种形式的水合物储层结构,分析了其构造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可控源电磁 天然气水合物 神狐海域 二维反演 电阻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压力对南海北部水合物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路 李贤 +3 位作者 崔国栋 邢东辉 陆红锋 王烨嘉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4,共17页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资源丰富,具有工业性开发远景。勘查和试采结果均表明,该区域水合物系统多为Ⅰ型水合物藏,水合物层下伏游离气层,泥质含量高,储层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极大地影响水合物系统生产动态。本文针对南海泥质粉砂储层...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合物资源丰富,具有工业性开发远景。勘查和试采结果均表明,该区域水合物系统多为Ⅰ型水合物藏,水合物层下伏游离气层,泥质含量高,储层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极大地影响水合物系统生产动态。本文针对南海泥质粉砂储层中水合物开发实际渗流过程,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数学模型,在TOUGH+HYDRATE模拟器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启动压力梯度耦合求解功能,以神狐海域SHSC-4井站位水合物藏为目标,利用室内实验所得目标储层启动压力值,开展了垂直井及水平井降压开采数值模拟,探究了南海神狐海域泥质粉砂水合物藏启动压力梯度对产能及开采过程中储层压力、温度、各相饱和度分布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抑制储层中的压降扩散,远井处水合物无法分解。生产中出现“低产水量,高气水比”现象,水平井开采后期几乎无水产出。启动压力的存在可避免水合物分解前缘出现二次水合物,消除二次水合物棱镜体对气相的圈闭。尽管抑制远井水合物分解,但10年模拟结果显示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可以促进Ⅰ型水合物藏的产能,尤其在直井开采下,产能可提高近40%,这是由于液相产出的减少及储层高压力梯度增强了生产井前期对三相混合层和游离气层中气相抽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启动压力梯度 数值模拟 Ⅰ型水合物藏 中国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抑制剂体系作用下水合物分解特性研究
11
作者 王宗航 赵金 +2 位作者 申凯翔 王英圣 汪杰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6-133,共8页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堵塞油气管道后如何快速疏通,以及疏通过程水合物的分解问题,利用可视化水合物生成、分解与抑制评价实验装置,通过控制抑制剂浓度,研究了乙二醇(M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氯化钠(NaCl)和抗冻蛋白(AF...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堵塞油气管道后如何快速疏通,以及疏通过程水合物的分解问题,利用可视化水合物生成、分解与抑制评价实验装置,通过控制抑制剂浓度,研究了乙二醇(M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氯化钠(NaCl)和抗冻蛋白(AFPs)等抑制剂及其复合体系(乙二醇、乙二醇+PVP、乙二醇+PVP+AFPs、乙二醇+PVP+NaCl)作用下水合物分解特性,以及抑制剂间的协同作用。实验过程中,通过网格划分法量化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促进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抑制剂浓度与促进分解效果间并非总呈正相关,乙二醇+PVP体系的促进分解效果随PVP浓度增大先上升后下降,乙二醇+PVP+NaCl体系的促进分解效果随NaCl浓度变化存在峰值。相比乙二醇体系,乙二醇+PVP体系中PVP的存在降低了釜内压力变化速率,抑制了水合物分解。而在乙二醇+PVP体系中加入NaCl(乙二醇+PVP+NaCl体系),则可以有效提高釜内压力变化速率,促进水合物分解。当注入100 mL标记为20.0%乙二醇+0.5%PVP+10.0%NaCl的溶液(配比约为20 mL乙醇、80 mL纯水、0.5 g PVP和10.0 g NaCl),300 min内能够完全分解由100 mL纯水生成的水合物,抑制剂协同作用明显。本研究所用复合型抑制剂可为解决水合物堵塞管道问题以及水合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复合型抑制剂 分解 协同作用 压力变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胜 张伟 +5 位作者 吴庐山 刘鹏奇 王阔 季春生 王力峰 王飞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3-2765,共13页
地质调查与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往往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一系列潜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对海洋工程以及环境气候等产生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基于公开文献成果以及琼东南盆地高... 地质调查与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往往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一系列潜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对海洋工程以及环境气候等产生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基于公开文献成果以及琼东南盆地高分辨率二维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相关地质灾害开展研究,梳理了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灾害的发育特征和识别标志,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海底地质灾害发育模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地质因素,对各类型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充足的物源供给、普遍发育的高温超压、复杂的构造沉积背景以及丰富的有机质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相关海底地质灾害普遍发育的主要成因。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发育多类型地质灾害,各地质灾害因素彼此之间往往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且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复杂,其中海底滑坡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最为密切,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与海底滑坡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最后,针对目前国内海底地质灾害在研究、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未来海底地质灾害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未来的商业化开采与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微生物自修复固井水泥浆的水化控热作用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丽霞 谢文卫 +7 位作者 杨胜雄 苏明 于彦江 梁前勇 蒋国盛 刘天乐 史浩贤 唐承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66-2780,共15页
随着深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的深入,固井技术成为保障开采安全的关键环节。固井水泥浆的水化热控制对于防止水合物分解、确保井筒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生物技术在固井水泥浆中的应用已取得初步进展,尤其是在提高水泥浆力学性... 随着深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的深入,固井技术成为保障开采安全的关键环节。固井水泥浆的水化热控制对于防止水合物分解、确保井筒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生物技术在固井水泥浆中的应用已取得初步进展,尤其是在提高水泥浆力学性能方面,但是在调控水化热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微生物固井水泥浆在深水水合物地层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开展水泥浆水化热测试、热重分析(TG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与能谱仪(EDS)测试,探究了微生物矿化作用对水泥浆水化热及水化过程的影响机理。本文研究表明,微生物自修复固井水泥浆在降低水化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水化中后期,其累积水化放热量较对照组降低了13.19%。微生物矿化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有效抑制了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水化放热峰值滞后,且在水化过程中持续降低水泥浆的水化速率。此外,微生物自修复固井水泥浆中游离水和水化硅酸钙凝胶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氢氧化钙含量较低。碳酸钙含量与水泥浆水化放热量之间存在最优值,超过3.0%后,水化热开始降低。本研究为解决深水水合物地层固井水泥浆水化放热导致水合物分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对于开发适应极端海洋环境的固井水泥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地层 固井水泥浆 微生物自修复 水化热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大江 陈玺 +2 位作者 路允乾 顾元 文鹏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23-2736,共14页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是评价资源量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存在精度低、效率不高的问题,且无法解决地震数据与储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中人工神经网...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是评价资源量的重要参数,常规的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方法存在精度低、效率不高的问题,且无法解决地震数据与储层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相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地震勘探领域,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可以通过从大量的样本数据中不断学习,进而拟合复杂非线性函数来实现地下储层特征反演,有着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和泛化能力。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常规线性公式以及岩石物理建模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震属性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预测水合物饱和度的方法。首先,基于测井和地震数据,通过筛选出不同类型与水合物饱和度相关性高的地震属性体,多维度构建样本标签数据;然后采用地震反演与端到端(地震数据-储层物性数据)反演相结合的策略,对全连接神经网络的隐藏层数、神经元数量、迭代次数等参数进行测试训练,最后将训练结果应用于地震数据体获得水合物饱和度预测结果。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地震属性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预测的饱和度结果精度高、多解性低,与测井数据吻合好,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预测的水合物空间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水合物成藏为平面游离气-水合物过渡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深度学习 饱和度 地震属性 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沉积物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开发
15
作者 蒋正波 袁庆盟 李宙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706-4712,共7页
明晰水合物沉积物(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GHBS)的应力-应变特征,是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开采的重要前提。为定量探究水合物的生成对GHBS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围压和不同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 明晰水合物沉积物(gas hydrate-bearing sediments, GHBS)的应力-应变特征,是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开采的重要前提。为定量探究水合物的生成对GHBS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围压和不同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物主要增大了GHBS的黏聚强度,而内摩擦角大致不变。为表征GHBS复杂的力学特性,通过前期建立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预测,对比发现本构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基于ABAQUS提供的UMAT用户材料子程序接口,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本构模型的计算机程序,植入ABAQUS中,实现了对本构模型的开发。对GHBS的单个单元和三轴试样进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开发的本构模型是有效和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 黏聚强度 本构模型 模型开发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狐海域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征及其分布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劲 沙志彬 +3 位作者 孟苗苗 王笑雪 徐梦婕 方允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41-2653,共13页
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了水合物试验开采,累计产气30.9×10^(4)m^(3),平均日产超5000 m^(3),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水合物勘察领域的历史性跨越。在水合物试验开采前,精细剖析研究区的测井数据和地震资... 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了水合物试验开采,累计产气30.9×10^(4)m^(3),平均日产超5000 m^(3),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实现了水合物勘察领域的历史性跨越。在水合物试验开采前,精细剖析研究区的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并通过对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钻井岩芯样品的分析研究,含水合物地层的沉积、断裂、气体成分、碳同位素等特征以及水合物饱和度数据分析,总结研究区高饱和度水合物的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高饱和度水合物主要分布在迁移峡谷群的峡谷脊部,而低饱和度水合物站位则主要分布在峡谷群的谷底位置;②海底峡谷水道是陆源物质向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研究区浊积水道和天然堤发育,与水合物富集成藏密切相关;③研究区高饱和度水合物层对应的电阻率和声波速度值显著升高,而中子孔隙度、密度和自然伽马值则有所降低;④高饱和度水合物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具有似海底反射(BSR)、穹状反射和模糊杂乱反射特征,BSR之下气烟囱和断裂通道发育,碳氢气体容易运移到温度和压力稳定区域形成高饱和度水合物储集层;⑤研究区水合物聚集和赋存的地层沉积骨架主要为细粒沉积,水合物以均匀颗粒和扩散的形式分布于沉积物中;⑥研究区水合物气源主要为混合成因气,热成因气通过断裂、裂隙、气烟囱构造向浅层运移,降解并与原位生物气混合为水合物形成共同提供气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狐海域 高饱和度 天然气水合物 浊积水道 天然堤 细粒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填充型天然气水合物识别及饱和度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路允乾 孟大江 +1 位作者 王利杰 文鹏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6-2677,共12页
天然气水合物通常以孔隙和裂缝两种充填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不同赋存形态的水合物具有不同的岩石物理性质,判别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态对资源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速度、密度和电阻率是反映水合物物理特征最常用的三个参数,本文基于... 天然气水合物通常以孔隙和裂缝两种充填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不同赋存形态的水合物具有不同的岩石物理性质,判别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态对资源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速度、密度和电阻率是反映水合物物理特征最常用的三个参数,本文基于岩石物理模型构建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纵横波速度、密度、电阻率随水合物体积分数变化的数值模型,发现在相同水合物含量的背景下,含裂隙填充型水合物沉积层的纵波速度比孔隙型的稍低,密度明显小于孔隙型,但其电阻率却高得多。由此构建了水合物赋存类型的判别图版,并以南海典型水合物为例进行了验证,实际数据与理论图版吻合良好,成功识别了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态并计算了裂缝填充型水合物的饱和度,证明此方法可以用于南海裂缝填充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判别及资源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赋存类型 岩石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中国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狐海域气烟囱发育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聪 姜涛 +2 位作者 匡增桂 任金锋 陈子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9-2591,共13页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是未来潜在的清洁能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显著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神狐海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点区域,至今已涌现大量成果,但有关气体运移通道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是未来潜在的清洁能源,同时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显著影响,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神狐海域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热点区域,至今已涌现大量成果,但有关气体运移通道对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为了进一步揭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本文综合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测井资料以及气体地球化学数据,精细刻画了气烟囱的地震反射特征、发源层位及发育时间,分析了典型钻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阐明了气烟囱发育对水合物分布的影响。气烟囱从底到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包括底部杂乱反射带、体部振幅空白带以及顶部强振幅反射带。根据其根部延伸层位,气烟囱主要发源于古近系,部分发源于新近系,并且绝大多数气烟囱顶部终止于第四系。结合测井数据,可发现气烟囱的发育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在发源于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并终止于第四系的气烟囱发育区域。结合天然气水合物气体地球化学数据,证实了研究区热成因气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贡献,表明了断层和气烟囱在垂向气体运移输导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为早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开采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热成因气 气体运移 成藏模式 神狐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大森 杨册 +3 位作者 曾宪军 勾丽敏 姚庆旺 胡童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78-2685,共8页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满足深水浅层水合物矿体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需求的天然气水合物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并在生产工区完成满覆盖50 km^(2)的三维地震采集作业。该技术采集数据质量高,具有更高的空间采样率,叠加剖面在横向、纵向分辨率上相对常规三维地震都有显著提升,在300 m以浅地层细节刻画能力更强,成像清晰度优。该技术的研发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勘探系统 清晰成像 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钻电阻率测井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的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智 王秀娟 +5 位作者 周吉林 邓炜 匡增桂 苏丕波 闫伟超 李三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9-2722,共14页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识别赋存类型对精准评价水合物的储层物性及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随钻测井与岩芯联合能定量计算水合物储层特性,但水合物取芯难度大、成本高,大量钻井仅实施了部分取芯或无取芯。环形电阻率与速度联合能...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识别赋存类型对精准评价水合物的储层物性及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随钻测井与岩芯联合能定量计算水合物储层特性,但水合物取芯难度大、成本高,大量钻井仅实施了部分取芯或无取芯。环形电阻率与速度联合能识别含水合物层,但研究发现裂隙充填型与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可能都具有高环形电阻率和高纵波速度测井响应,二者联合难以直接识别水合物赋存类型。本文分析了不同源距的电磁波电阻率,通过不同电阻率参数的交会分析,发现在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不同源距的高频电磁波电阻率存在明显的分离,高频相位电阻率中最为显著,而在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中,电磁波电阻率耦合较好。通过环形电阻率与电磁波电阻率的联合对比,发现在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的电磁波电阻率异常更高,而在孔隙充填型水合物地层,环形电阻率的异常更高。研究认为电磁波电阻率对高角度裂隙的响应更加敏感,能有效识别不同赋存类型的水合物,对于水合物的勘探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环形电阻率 裂隙充填型水合物 孔隙充填型水合物 交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